其實,巴基斯坦一直在積極謀求跟華夏合作,以聯合研制的方式,加入FC-31項目。
只是,前面已經提到,在最初的時候,華夏并不是很熱心,或者FC-31的研制團隊對出口不是很熱情。
至于到聯合研制,同樣存在問題。
什么問題?
巴基斯坦能提供多少研制經費?
要知道,聯合研制,必然存在技術轉讓,因此在討論的時候,首先需要考慮到就是各方的出資情況。
白了,就是根據出資情況來決定參與的程度,以及最終能得到多大限度的技術轉讓。
出的錢不夠多,那么得到的技術就肯定不會太多。
顯然,巴基斯坦拿不出多少錢來。
只不過,在巴基斯坦的友好國家中,土豪還真不少。
早在伊拉克內戰爆發之前,沙特等阿盟國家就對FC-31項目表現出了濃烈興趣,而且都希望通過巴基斯坦成為研制方。
簡單的,就是出錢來完成FC-31,在研制出來之后獲得技術轉讓。
只是,在之前的幾年里,進展并不是很順利。
到伊拉克內戰宣告結束之后,沙特等國的熱情反而降低了不少。
為什么?
缺錢。
打了這么大一場戰爭,而且急需采購那么多的主戰裝備來補充損失,即便是土豪國家也沒有多余的資金來搞研制。
如果FC-31是現成貨,那么沙特肯定會采購幾十架。
問題是,當時的FC-31依然只有兩架原型機,別形成戰斗力,能夠在什么時候完成基礎設計都是個問題。
顯然,要讓沙特砸幾十億美元進來,然后等上個十年八年,肯定很不現實。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候殺出了一個程咬金。
不是美國答應向沙特出售F-35A,而是來自華夏的另外一種第四代戰斗機,而且針對的就是出口市場。
什么戰斗機?
J-3。
當時公開的代號為JF-3。
這是什么戰斗機?
來自生產J-1與J-的航空研制與生產企業,在J-的基礎上進行縮設計的一種中型戰斗機。
簡單的,其實就是J-的單發版。
JF-3的出現,立即引起了巴基斯坦的極大興趣。
要知道,巴基斯坦的JF-17就是跟該企業聯合研制的,而且由J-1發展來的JF-已經成功打開了國際市場。
更重要的是,該企業的J-是華夏唯一的重型四代機。
雖然是單發版的中型機,但是源自J-的基因,加上該企業一向良好的口碑,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
結果呢?
巴基斯坦立即結束了與另外一家華夏企業的談判,不再關注FC-31,開始就聯合研制與生產JF-3展開接觸。
其實,JF-3身就是按照出口開發的。
“JF”這個編號,其實就是針對巴基斯坦的出口型戰斗機專用。
巴基斯坦航空聯合體,即PSA立即派人去了華夏,而且巴基斯坦空軍也及時出面,表示對JF-3有著極為濃烈的興趣。
接下來,巴基斯坦總理都去了華夏,親自向華夏領導人提出,希望以JF-17的模式來發展JF-3。
什么模式?
由華夏與巴基斯坦聯合研制,主要設備由華夏提供,不過以巴基斯坦的名義向國際市場推銷JF-3。
這次,巴基斯坦也表現出了誠意,即答應承擔三分之一的研制費用。
當然,這不算多。
只是,以巴基斯坦的國力,能夠拿出幾十億美元研制戰斗機,已經是極限了。
此外,華夏承擔更多的研制費用,意味著今后在出口的時候,能夠以技術授權的方式獲得更多的回報。
也就在當年,JF-3的第一架原型機下線。
因為有了研制J-的經驗,加上有很多來自J-的現成技術,所以JF-3的前期研制進行得非常順利。
第一架工程機就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準。
這下,感興趣的就不止是巴基斯坦了。
在巴基斯坦基上與華夏就聯合研制JF-3達成協議的時候,沙特、阿聯酋、阿曼與科威特先后開始跟華夏接觸,不但表示出了采購JF-3的意愿,還提出了以出資的方式參與聯合研制的想法。
巴基斯坦沒錢,這些國家有錢啊。
當然,提供研制經費,也只是為了確保能夠買到JF-3,最好能獲得生產許可。
此外,只有資金充足,才能確保JF-3能夠順利完成。
準確的,其實是加快研制進度。
要知道,隨著洛馬公司的脈動生產線達到最大產能,F-35的產量已經突破1架,出口規模超過了3架。
JF-3要是再拖上幾年,恐怕美國就會放寬F-35A的出口限制。
到時候,不準還會把技術轉讓給印度,讓印度自行組裝F-35A。
此外,俄羅斯的Su-57項目也在加快推進,有望在這幾年達到服役狀態,而伊朗肯定會成為第一個進口Su-57的國家。
總而言之,不管是巴基斯坦,還是沙特等阿盟國家,都急需四代戰斗機。
雖然FC-31的成熟度要高一些,但是巴基斯坦的態度影響了幾乎所有阿盟國家,讓沙特等國都把目光轉向了JF-3。
其實,這里面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這就是,沙特等國其實并沒有單獨生產,甚至是組裝戰斗機的能力,因此就算今后拿到了JF-3的技術授權,也必須跟巴基斯坦合作,即通過巴基斯坦來生產與組裝JF-3,因此就得跟著巴基斯坦走。
此外,用于JF-3上的敏感設備,同樣只有巴基斯坦能夠獲得。
既然得依靠巴基斯坦,自然就得尊重巴基斯坦的選擇。
再了,幾十年來,巴基斯坦空軍選擇的都是最適用的戰斗機,從來不會買一些好看不好用的戰斗機。
經過一年多的談判,華夏最終采納了由巴基斯坦提出的建議。
組建一個由華夏企業與巴基斯坦企業為核心的聯合研制生產單位,由沙特等國加入,以出資的方式成為股東,聯合推進JF-3的研制與生產工作,確保這種戰斗機能夠在五年之內達到服役狀態。
用五年時間研制一種四代機?
顯然,除了華夏,恐怕還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辦到。
其實,這一點,也決定了非JF-3莫屬。
為什么?
FC-31的技術狀態,肯定無法在五年之內達到服役標準,只有大量采用了J-成熟技術的JF-3才有這個可能。。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