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戰的第67日,也就是巴軍包圍阿姆利則的第二天開始,就陸續有印軍從城里出來向巴軍投降。
最初幾天,還只是零星的印軍官兵。
當然,主要是逃兵。
根據巴軍做的統計,當時主動投降的印軍官兵,大多來自社會底層,有的甚至是在戰后才被征召入伍。
對這些印軍士兵來說,入伍其實只是為了混口飯吃。
到第70日,局面發生了變化。
當天,在阿姆利則西面,一支印軍步兵旅發生嘩變,一群基層軍官控制了旅部,逮捕了旅長等高級將領,然后派出代表去跟戰線對面的巴軍談判。
談啥?
投降條件。
簡單的說,就是為投降爭取到更多的好處。
問題是,有啥好談的呢?
其實,巴軍早就公布了對待俘虜的政策,也早就公開承諾,會在戰爭結束之后,讓投降的印軍官兵自行決定是否接受遣返,對不愿意接受遣返的印軍官兵,給予保護,以及非公民身份。
簡單的說,就是投降的印軍官兵可以選擇在巴基斯坦生活,不過無法成為公民。
其實,這只是臨時政策。
十多年之后,大部分選擇留在巴基斯坦的印軍戰俘,都通過各種努力,成為了巴基斯坦的準公民,也就是獲得了除了政治權力之外的其他公民特權,而這些印軍戰俘的后代都成為了巴基斯坦公民。
至于給出更高的待遇,顯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為啥?
這是戰爭,又不是過家家的游戲。
說白了,巴基斯坦愿意收留投降的印軍官兵,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按照國際法,巴基斯坦應該在戰爭結束之后,無條件的遣返印軍俘虜,而不是為俘虜提供政治庇護。
可惜的是,這些印軍顯然覺得不夠。
當時,前來談判的印軍軍官提出,要求巴基斯坦當局劃出一塊保留地,并且給予印軍俘虜公民待遇。
簡單的說,就是為每一個投降的印軍官兵提供一塊可以耕種的土地。
這也想得太美了吧!
要知道,給予戰俘人道主義待遇,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印軍軍官提出這樣的要求,不就是拿手里的武器去交換巴基斯坦的土地嗎?
此外,巴基斯坦也無法答應這樣的要求。
為啥?
巴基斯坦的土地都是私有的。
沒錯,在巴基斯坦確實有很多荒地,比如在俾路支省就有很多荒漠,不過那些沒有人定局的地方,都不適合耕種。
適合耕種的土地,全都有主。
巴基斯坦當局再厲害,也不可能花巨資去購買土地,然后送給印軍的戰俘。
真要這么做了巴軍將士會怎么想?
當然,巴軍也沒有一口拒絕,只是提出需要向上級匯報,即需要由上級決定是否接受印軍提出的條件。
這一拖,問題來了。
次日,阿姆利則的印軍就采取了行動。
干嘛?
消滅叛軍!
巴軍還沒有發起進攻,印軍先自相殘殺。
這下好看了。
當然,這也只能說明,阿姆利則的印軍指揮官確實是個白癡。
為啥?
想要投降的印軍,可不止是那個叛變的旅,而是絕大部分基層官兵,只是駐守在城區里面的官兵沒有那么好的機會。
鎮壓叛亂沒有錯,但是得講方式方法。
以當時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直接端掉旅部,干掉帶頭的軍官,下面的官兵就會群龍無首。
接下來,再加以安撫,就能穩住局面。
結果呢?
印軍指揮官可沒有管那么多,調了3個旅的兵力去圍攻叛軍。
這下,局面全亂套了。
為啥?
讓本來就已經動搖的印軍去對付自己人,那不是制造麻煩嗎?
很快,叛亂就蔓延到了所有部隊。
在謠言的煽動下,很多不明白情況的印軍開始動搖,也開始采取行動。
什么行動?
自保!
雖然印軍指揮官發了公告,宣稱叛軍發生了嘩變,準備向敵人投降,但是大部分印軍官兵愿意相信謠言。
什么謠言?
是印軍指揮官讓那個旅發起反擊,而該旅的官兵知道反擊就是送死,所以沒有執行指揮官下達的命令。
因為對該旅不滿,所以指揮官決定殺雞儆猴。
當然,也不全是謠言。
印軍指揮官確實制訂了一份反擊計劃,而且下發給了各個旅,要求旅級指揮機構盡快做好安排。
這份計劃,其實就是讓大部分印軍官兵去送死。
連構筑好的防線都守不住,憑什么發起反擊?
更何況,印軍沒有重武器,沒有支援火力,沒有足夠的彈藥,能夠守在城區里面就非常不錯了。
那么,其他部隊的官兵會怎么想?
此外,還跟印軍指揮官的身份有關。
這個家伙是新德里派來的,名義上是陸軍上將,但是更多的印軍官兵相信,他是總理派來的親信。
簡單的說,印軍基層部隊的官兵根本就不相信這個空降來的指揮官。
很多印軍官兵甚至覺得,新德里已經拋棄了他們,因此才讓他們去送死,以免在戰后支付退役津貼。
總而言之,各種因素綜合到一起,這場鎮壓叛亂的行動,變成了印軍的大亂斗。
這下,城外的巴基斯坦軍隊反到輕松了。
為啥?
不再需要強攻阿姆利則,等著看熱鬧就行。
當然,更多的印軍官兵選擇了直接向巴軍投降。
在第72日,就有十多個營的印軍直接向巴軍投降,而且交出了防守的城區。
當然,主要是外圍城區。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3天之內,投降的印軍已經超過了10萬人,而且都是成建制的投降,至少有5個步兵旅直接投降。
不過,全都是在當地組建的部隊。
到第75日,阿姆利則的印軍已經是潰不成軍。
當天,在阿姆利則東面發生了一場戰斗。
一支印軍試圖突破巴軍的防線,結果直接撞上了巴軍的裝甲部隊,一個營的印軍官兵幾乎全部戰死。
在清掃戰場的時候,巴軍才發現,戰死的印軍中,還包括那名上將司令官。
顯然,這是印軍指揮官的警衛部隊,即印軍指揮官都失去了守住阿姆利則的信心。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