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自己能升為管事。很難想像,自己帶著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百名乞丐在千里荒地上開荒的場景。張大震驚之余,但想到這是姐、少爺的安排,疑惑卻也沒有異議,“多謝姐、少爺肯給的一次機會。”
青舒示意青陽話。
一直在認真聽的青陽這時候開口了,“好,自明日起,你便是管事了。相關細節與事項,古管家自會告訴你。你是第一次當管事,有疑問或不懂的,盡管問古管家。”
張大,“是。”
青陽又道,“好了,該的都與你了,下去吧!”
張大謝了恩,退下了。
之后,青陽離椅,移過來站在了青舒身邊,“姐姐,乞丐為什么要給我們開荒?”
青舒告訴他原因,“因為姐姐答應給他們飯吃。”
“給工錢嗎?”
“不。”
“不給工錢,他們怎么給干活?”
“因為啊,他們是乞丐。他們走到哪里都討人嫌。他們經常討不到飯,三兩天吃不到東西對他們而言是常事。凍死、餓死、病死是他們的結局,除了我們,沒人會用他們干活兒,更別給他們飯吃。”
他還記得乞丐都是骨瘦如柴的,“他們那么瘦,有力氣干活兒嗎?”
“富貴之人安逸慣了,會變得嬌氣,經不得風雨。貧苦之人、卑微之人,為了活命,可以堅韌到常人所不能想的地步。這是人性,你我也不例外。姐姐讓你辛勤練功,姐姐不允許你嬌氣,就是要盡量避免我們與他人犯同樣的錯誤,盡量避免與他人一樣在安逸中失了性格中堅韌的一面。”她一頓,咦了一聲,“我好像跑題了。咱們回到前邊的,他們如今雖然瘦弱,可只要有一口飯吃,只要我們還肯給他們一口飯吃,再苦再累的活計他們也會干。能添飽肚子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變了個模樣,擺脫了瘦弱的身體,變得強壯。”
青陽抱了她的手臂,一臉驕傲地道,“姐姐,你和先生一樣厲害,什么都知道。”
青舒假裝得意地抬了下巴,又覺得自己的樣子很好笑,于是笑場了。
好不容易單獨可以呆在姐姐身邊,青陽不想走,于是不停纏著姐姐話。
青舒這個當姐姐的自然高興,于是把關于開荒的一些事項給他聽,“……不能光尋思乞丐干活兒,只吃飯不要工錢的好處,方方面面要注意考慮的事情不少。有一樣,他們長期在臟亂的環境中生存,把他們聚到一起,容易發生瘟疫或某些可傳染的疾病。為以防萬一,姐姐已經拜托了周大夫準備了大量的草藥。到時候,咱們不僅要讓他們洗澡、穿上干凈的衣裳、鞋襪,還要熬制草藥讓他們喝,預防不好的疾病……”
青陽聽的認真,一樣一樣地記進心里。
“……哪里都有偷奸耍滑的人,咱們只用肯努力干活兒的,發現偷奸耍滑的先警告一次,再犯第二次,必須得趕走,否則管束不住他們。若有心術不正的,更不能留……常言道:馭下要軟硬兼施,也可以是恩威并施。總之,管理屬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這個是我們活一輩子學一輩子的東西,不是嘴上的三兩句話那般簡單。就像姐姐現在的樣子,嘴上的好,頭頭是道的,可實際操作起來,姐姐做的也不是很好,總之還在努力就是了。”
“陽也會努力學習。”
“嗯,就該這樣。我家陽這么聰明,長大了,做的一定比姐姐好百倍、千倍。”青舒的一臉驕傲。
青陽覺得不好意思,還要申明一事,“姐姐是最厲害的,陽才沒有姐姐厲害。”
青舒一把摟住他,笑的眉眼彎彎的,“哎呀,我家陽不僅謙虛,還很會哄姐姐,真可愛!”
姐弟倆人正膩歪著呢,洛榮找了過來,是盧先生叫青陽過去一趟。
青舒送了青陽出門去,想了想,走去了繡房那邊。這個時候,阿琴的娘和舅娘古陳氏都不見了影兒,想來是接到做一百雙布鞋的急差事,匆忙回去了。
蘇媽媽請青舒坐,青舒不用,叫了蘇媽媽出去,邊走邊與蘇媽媽事,“蘇媽媽,您和管家商量商量,是要元寶繼續跟著盧先生讀書,還是想讓他早些學謀生的事?”
蘇媽媽嚇了一跳,“姐,是不是元寶做了錯事,惹怒了盧先生?”
青舒失笑,“元寶年紀雖,但做事穩當,哪里會惹怒盧先生!”
“那,那他……”蘇媽媽不解,元寶跟著盧先生讀書之余,每日里將學堂灑掃的干干凈凈的,順便還能伺候少爺,挺好。既然沒犯什么錯,姐為何還要這樣問?她一臉的緊張,就怕兒子哪里做的不好,惹了姐不快。
“蘇媽媽,你緊張什么?什么事都沒有,別想那么多。剛才提的事,晚上你和管家商量好了,明日給我回話。好了,事情完了,回吧!”青舒著,帶著丫鬟往內院走。
姐都這么了,蘇媽媽告訴自己別亂想,于是回去繼續盯娟花那邊的活計了。
轉眼到了第二天,張大來回話,希望能把莊子上的康栓柱和叫李鐵的帶過去。青舒聽了,問旁邊垂手而立的古管家,“管家與蘇媽媽商量好了嗎?”
古管家忙回話,“承姐、少爺的恩,元寶跟著盧先生識文斷字,學了不少東西,看得懂書信,寫的出書信。之后如何安排,憑姐作主。”
他的觀很明確。兒子又不考科舉,只要不是睜眼瞎,能識文斷字便可以了。昨晚蘇媽媽一提姐的話,他便明白了姐的意思。姐大概是要給元寶一次歷練、學習的機會。姐讓他的長子做了掌柜,這次子,定也是要好好培養的。只要他的次子爭氣,往后肯定是要被姐、少爺重用的。
青舒知道了古管家夫妻的態度,問旁邊的張大,“你可識字?”
張大忙回,“的認得幾個字,不會寫。”
青舒又問,“康栓柱和李鐵,他們可識字?”
張大答,“他們不識字。”
青舒看向古管家,“吳管事到了沒有?”
古管家回,“到了,正在外邊候著。”
青舒聽了,把候在外邊的吳管事叫了進來,當場宣布:張大從今日起升為管事,調去千里荒地那邊,負責開荒事宜。莊子上的康栓柱和李鐵調去千里荒地那邊,跟著張管事做事。府中的古元寶,調去千里荒地那邊,任賬房先生。
古管家嚇了一跳。元河平日里雖然教過元寶一些管賬、記賬的學問,可元寶才十三,又沒有實際管賬記賬的經驗,怎能勝任這么重要的位置?
張管事和吳管事也吃了一驚,十三歲的賬房先生,姐可真敢用。
青舒有話要,“這一年,千里荒地那邊只會出,沒有進。這樣的賬目,元寶如何管不得?”就因為是只出不進,帳目做起來沒有什么難度,她才放心地派了年僅十三的元寶去任賬房,管理銀錢與賬目。一年的賬房先生當下來,元寶出錯的可能性不大,他熟悉了賬房先生要做的事情的同時,還可慢慢從中學到東西。她這是借機要從基礎培養起。她以為,培養人才,要讓人才在實踐中摸爬滾打,從而使其成長起來。
古元寶任千里荒地那邊的賬房先生一事,就這么一錘定音了。
蘇媽媽得信兒,一邊替兒子高興,一邊又舍不得兒子。在如此矛盾的心態下,她忙著替兒子整理行裝。
古管家拍了拍兒子比兩年前結實許多的肩膀,“好好干,多學東西,別辜負了姐、少爺的一片心意。”
古元寶的身體已經抽高了不少,站在自家爹和大哥的身邊,已經有他們的肩膀那么高了。再過個兩三年,大概就能趕上自家爹和大哥的身高了。他別看才十三,因跟著盧先生讀書,身上有了五六分文人的氣度,稚氣的一面已褪去大半。“爹,兒子知道,兒子會好好干。爹,您和娘不必惦記,兒子去的地方離的又不遠,兒子可經常回來看望爹娘。”
古管家欣慰之余又不忘告誡幾句,“你年齡最,事事多向張管事他們請教,別因是賬房先生就眼高于地不把人放在眼里。”
古元寶答應著,而旁邊的蘇媽媽開始絮叨起來,就是囑咐他照顧好自己之類的話。元寶忙道,“娘,兒子不了,能照顧好自己,娘別擔心。”
“你大哥還不知道。等下走的時候,記得進鋪子里,跟你大哥打聲招呼,聽到沒有?”蘇媽媽囑咐這么一句。
古元河的娘子阿琴進來了,手里抱著個包袱,“元寶,把這個拿上,嫂子給你做的新衣裳和鞋襪。想過幾日給你拿的,哪成想你今日就成賬房先生了,這就要離府去當差!嫂子著急,剛剛才忙忙叨叨地把最后幾針給縫好的。也不知合不合身?看情況是來不及試了。”
元寶接過包袱,“謝嫂嫂,嫂嫂快坐。”
因屋門是敞開的,青陽過來的時候把里面的對話聽的清清楚楚的。他見屋中人沒有發現他的到來,主動出聲,“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屋里人都喊著少爺,讓少爺進屋坐。
青陽進屋,卻拒絕坐。他把捧在手里的一套筆墨紙硯遞給元寶,“元寶哥哥,這是我剛出府去買的,送給哥哥,賀喜哥哥當了賬房先生。”
元寶忙拒絕,并讓少爺別喊他哥哥,不合禮數。
青陽一臉的堅持,“元寶哥哥,你從照顧我,我私下里喊哥哥也習慣了,別管它合不合禮數。毛筆、硯臺、墨和紙,買的都是普通的,沒花幾吊錢,哥哥收下吧!”
古管家從旁道,“元寶,這是少爺的一片心意,接了吧!”
古元寶向少爺謝過,接了賀禮。
等東西都收拾停當了,張管事和古元寶的行李搬上牛車。張管事接過套車的大黃牛的韁繩,把牛車牽到府外,并回頭向送行的眾人揮了揮手。等古元寶和吳管事坐上牛車,他這才坐到前邊的車緣上,趕了牛車出發。
到了莊子上,吳管事讓康栓柱和李鐵卷了鋪蓋上了牛車。他還讓人往牛車上放了一袋磨好的高粱米,一罐子腌咸菜,四副碗筷。如此,張管事他們四人帶著極簡單的家當,古元寶懷里揣著二十兩銀子,前往荒地附近的孫家村。
留在府中的青舒并不得閑,與管家一起進一步商量開荒事宜。燒荒是必要的,因為不燒荒,長期荒蕪的土地上落滿的各種雜草與植被的種子便無法清理。只要時節一到,有了雨水的滋潤,它們便密密麻麻地瘋長起來,鋤了一批又長一批出來,很難清理干凈。而燒荒,不僅能快速清理掉密集的枯草,還能燒掉部分植被的種子。
可是,若選擇燒荒,在荒地里發現的那些棗樹苗木怎么辦?怎樣才能保下來?挖出來,根不現實,因為現在還沒到可以栽植樹木的時節。過早地挖出來,棗樹苗木會死。不挖出來,燒荒時便什么都剩不下。怎么辦?
“何事如此為難,出來聽聽。”隨著熟悉的男聲,書房門被人從外推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