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納悶,究竟怎么回事?對了,一定是我的樓盤,世紀,平方米等現代詞匯讓他們莫名其妙,莫衷一是,都怪我忙里出亂,冷不丁冒出些生僻的現代詞匯,可憐耗費了我一模兒多腦細胞想出來的東西,居然反應如此冷淡,正在我正左思右想之時,沉默片刻的大殿,突然掌聲如雷般響起,王公大臣們向我投來無比青睞有加的目光,太后也是對我刮目相看,大家對我嘖嘖稱道,錢大人當其沖的:“天啊,這個其貌不揚的丫頭得太好了,可惜老臣活了半輩子,居然今天終算是遇到老師了。uukla太后真是目光如炬,慧眼識珠,連太后身邊的一個丫頭居然還有這樣高的政治覺悟,這樣的能會道,博古通今,大宋無憂了。”
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哐當一聲落地了,我繼續滔滔而言:“我想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大宋的貨幣,我們大宋雖是高度集權的國家,但國貨幣并不統一,存在著幾個貨幣區,各自為珍,互不通用。有1路(宋代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陜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我想著這些似曾相識的宋代的行政單位,不由得想起我們現代社會公共汽車的名稱。不由得啞然失笑起來,突然想起是朝堂之上,方又嚴肅起來:“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人想的是希望以后由朝廷正式在國范圍內行一統天下的紙幣,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流通,而且非常迫切,迫在眉睫——”各位大臣們面面相覷,對紙幣是什么東西,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百思不得其解。
呂大人匪夷所思的:“這位姑娘,你不僅頗有頭腦,想象力還很豐富,你可不可以告訴大家,你天馬行空,隨意一想的這個叫做紙幣的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嗎?請問你是如何想出來的?”
我洋洋灑灑的起來:“其實這不是人個人海闊天空意想出來的東西,這是因為人出生在四川益州,而我們那里的‘交子鋪’實歷史上最早的貨幣金融機構,而在四川省會d已經有了私交子,紙幣這個東西不是我想出來的,出現在我們大宋也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展的必然產物。隨著大宋商品經濟展增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而四川“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比金屬貨幣容易攜帶,可以在較大范圍內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進了商品經濟的展。
所以紙幣這種東西是在實際需要產生的。為什么會先在我們四川產生呢?因為我們那里以鐵錢為主,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一銅錢抵鐵錢十,大的每千錢二十五斤,中等的十三斤,而且鐵錢的不方便,不只體現在每枚錢沉甸甸的體積和份量,還體現在其每枚錢購買力。譬如買一匹羅要二萬個錢,一百三十斤重,買個三四匹就得重5余金,重若泰山,我估計就是連宮中的相撲手大力士們見了都無可奈何,望洋興嘆。所以一旦趕集,那可是五花八門,五光十色,讓諸位大臣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有背篼背著提錢的,有雙手提籃拿錢的,甚至有牛車載著滿滿一車錢,招搖過市,不僅不方便,還不安。所以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
我們那里已經出現了由商人自由行,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d16家官商聯合用楮樹皮紙印刷憑證,上有圖案、密碼、劃押、圖章等印記,面額依領用人所交現款臨時填寫,作為支付憑證流通。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制作的卷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1文收手續費文。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隨著商品經濟的展,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并在各地設交子分鋪。由于交子鋪戶恪受信用,隨到隨取,所印交子圖案講究,隱作記號,黑紅間錯,親筆押字,他人難以偽造,所以交子贏得了很高的信譽。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避免了鑄幣搬運的麻煩,隨時可用變成現錢的“交子”來支付貨款。在反復進行的流通過程中,“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品格。后來交子鋪戶在經營中現,只動用部分存款,并不會危及信譽。于是他們便開始印刷有統一面額和格式的交子,作為一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行。這種交子已經是鑄幣的符號,真正成了紙幣。不過四川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認可,還是民間行。”
錢大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那為什么還要上升到國家行的高度,不是當地已經有了,就讓他們自己好好在當地行就好了,何必多此一舉呢?”
我耐心的侃侃而談:“這時候的交子只是一種存款和取款憑據,而非貨幣,還有安隱患。如果行商拮據或破產便不能兌現,在現實生活中并非所有的交子鋪戶都是守法經營,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子之后閉門不出,停止營業;或者挪用存款,經營他項買賣失敗而破產,使所交子無法兌現。這樣,當存款者取錢而不能時,便往往激起事端,引訴訟。于是,景德年間益州知州張泳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十六戶富商經營。所以人非常迫切的希望國家正式行貨幣,可以先由朝廷在d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行,并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嚴格把關其印制過程,必須作相關的防偽認證。剛開始不用行太多,逐步改革,可以以四川的鐵錢為鈔,人認為屆交子可以行1564貫,備錢6貫,準備金相當行量的8%就差不多了。此外,只從澶淵之盟后,我們大宋被遼、夏、金等這些彈丸野蠻國騷擾不斷,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朝廷也需要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
我突然想起歷史上對于大宋紙幣的介紹——官交子,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年)的貨幣,曾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流通,稱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內流通近8年。交子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明,是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行的紙幣,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比美國(169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最早出現于四川地區,行于北宋前期(1年)的d最初交子由蜀地民間富商主持行。《宋史·食貨志》記載:“富民十六戶主之。”在交子使用來廣泛的情況下,交子具有了統一的面額和格式,慢慢為大家所接受并作為支付工具使用,從而具有了信用貨幣的特征,演變為鑄幣的符號,成為了真正的紙幣。
看來,我也無需洋洋得意,自以為是,我的倡議現紙幣只是歷史的偶然中的必然,不是我的出現,也照樣會有人倡議的,它是歷史展進程的必然需要。
轉運使張若谷接著:“太后,這位姑娘所言及是,我們來也有所耳聞,只是覺得時機尚不成熟,想親自去益州一趟,調查清楚后再上奏朝廷,沒想到姑娘就是土生土長的益州人,自然清楚無比,了若指掌,還是被姑娘捷足先登了。我們確實可以先在設立益州交子務,作為試,行官交子,讓交子的行權轉移到朝廷的手中。不過,我們必須認識到交子的易于仿造和濫的弱,臣等以為這是前朝從未有之,無先例可循的事情,猶如瞎子過河,盲人摸象,所以朝廷對于紙幣的行要特別謹慎,必須完善紙幣監管法律政策的出臺,而我們朝廷為了保證交子行的成功,應該深思熟慮,出臺一套比較完善管理法規和政策來。“
薛田接著:“老臣覺得先交子的流通期限一般以二年到三年為一界,稱為兌界,期滿后必須兌換為下一界交子,方可使用。創立兌界是因為交子是楮紙所制,容易出現破損和偽造品。其次每界的行總量限定在一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緡,其面額通常為一貫、五貫、十貫等;第三,每印一界交子,必須備有一定的準備金,以保證紙幣能得到自由兌換;第四,禁止私人印刷交子,不僅私自印制交子的人要獲刑罰,甚至連知情而使用者以及知情不告者都要牽連入獄;第五,限定流通區域,交子先限定在四川地區,后來可以擴大到陜西和京西等地。我們要注意朝廷必須有效控制紙幣的行量,因為一旦出現巨額財政開支需要時,朝廷往往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利用手中的權力,濫用公信力,無限制地行紙幣,最終造成通貨膨脹,從而使紙幣喪失了信用,也就變成了廢紙,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朝廷的監管對于金融幣制的穩定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此,紙幣的行和穩定勢在必行,迫在眉睫,能夠推動商品經濟的展,為朝廷創造了財富,對解決朝廷的一時之需具有重大作用。“
我心中暗想:“這些古代人還真是不錯,不愧為政治家,不僅敢想敢做,還思慮周,真是些有識之士呀。而且北宋交子的命運也證明了這一。后來大宋形式每日聚下,官府也不再遵守每界固定的行數額,而大量額行。《宋史·食貨志》載,哲宗紹圣年間(194~197年)界率贈造,以給陜西沿邊糴買及募兵之用,少者數十萬緡,多者或至數百萬緡,而d乏用,用請印造,故每歲書放亦無定數。為了滿足陜西軍情之需,多的一次交子量竟會過一界總量的數倍,甚至導致d地區交子的缺乏,又要增造。其結果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和紙幣信用的喪失。紙幣的分界行慢慢成了通貨膨脹的障眼法,因為每界行新紙幣,往往規定新幣值舊鈔一比幾,比如元符年間(198~11年)換時,新交子一緡要換回舊交子五緡,即新舊比價1∶5。政府的濫用信用,從而導致了交子成為其斂財的工具,交子沒有了信用,也就喪失了流通的功能,從而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價值。封建政府于是用更改紙幣名稱的辦法來掠奪民間財富。徽宗崇寧四年(115年),令諸路更用錢引,把紙幣定名為錢引,名稱雖變,但其實質為斂財工具沒變,甚至變加厲。大觀元年(117年)把交子務改為錢引務,這年的行數“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而價愈損。也就是行量由一百二十萬緡增加到二千多萬緡。而且沒有準備金,不蓄錢而增造無藝,至引一緡當錢十數。可見,價值一千錢的緡只能當錢十多個錢,紙幣貶值是多么嚴重,看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我也成了蕭何第二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