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的網絡上的資料顯示,2o世紀初,巴庫油田不但是蘇軍產油量最多的油田,而且還是世界產油量最高的油田,所以他成為了蘇軍最重要的石油基地,和“石油城”而聞名于世。
而到了俄國十月革命后,由于里海的石油開獲得了大規模的勘探開,巴庫的城市面貌不旦煥然一新,成為一座高樓大廈林立、綠樹成蔭的現代化城市。
而且在194o年的石油產量達到了當時蘇軍的石油總產量的7o%以上,所以一旦蘇軍失去了這個如此重要的石油基地的話,恐怕蘇軍的坦克和飛機就要出現石油短缺的情況。
因為巴庫油田在19o1年的石油產量可是差不多占了全世界的石油產量的一半,所以可以看出這一個油田對于蘇軍來說是多少的重要的。
而且巴庫還是外高加索最重要的鐵路樞紐和航運中心,高加索多條鐵路干線都是集中在這里進行匯集通過。
巴庫除了油氣開采之外,機械制造、冶金、采礦、機床、電機、造船、汽車修理等各種各樣的行業也是從無到有的正在逐步展起來。
特別是他們的輕工業,更加是展的不錯。
為此,當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戰役的第一輪蘇軍空降戰打響之時,莫德爾卻是按照陳炎龍的吩咐將蘇軍的所有視線牽制在列寧格勒這里。
從而讓凱塞林調遣了兩個航空軍的航空部隊,飛臨到巴庫油田進行毀滅性的轟炸。
因為在1942年7月23日希特勒布的第45號訓令,實施代號“鼠曲草”的作戰計劃,并沒有圍殲到羅斯托夫以南及其東南的蘇軍,達到攻占北高加索的目標。
至于與部署在蘇土邊境的2o多個土耳其師更加是沒有辦法取得聯系,和一起入侵近東和中東。
原因就是因為蘇軍在北高加索一帶進行的防御戰之中,大量地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并且成功地抵抗住了德軍勢如破竹的攻擊。
所以為了再次避免和蘇軍進行漫長而艱辛的防御消耗戰,所以陳炎龍直接出動大規模的伊爾28轟炸機和遠程戰略轟炸機B-52轟炸機。
這一款B-52遠程戰略轟炸機,可是裝備了美國第一種戰略空地導彈agm-28“大獵犬”巡航導彈。
而這些4oo萬噸級的巨大的“大獵犬”巡航導彈,就在懸掛在B-52遠程戰略轟炸機內側機翼下的py-1射架上。
當德軍在莫德爾的指揮下使用了18oo門火炮對蘇軍的2ooo多門火炮群陣地進行地毯式反擊轟擊時,它們互相之間在第一天就射了124ooo噸炮彈,把整個列寧格勒城市的外圍地區均轟炸成為一片火海和血紅色一片,而且其中還夾雜著濃濃的黑煙和火藥味道在其中。
與此同時德軍的第8航空軍出擊的轟炸機群也是一連射了過16oooo枚燃燒彈,重型燃燒彈和火箭彈仿佛暴風雨般猛烈地對著蘇軍的大軍陣地進行著兇猛的大焚燒攻擊。
在密密匝匝的燃燒彈的轟炸下,很多樹木和蘇軍官兵都是被燒死和燒傷。
當然對于德軍航空軍的大規模燃燒彈的反擊下,蘇軍也是主動出擊地將過2ooooo枚各種各樣的航空彈給投落到德軍的駐軍陣地上,也是同樣殺傷了不少的德軍官兵。
所以一時間蘇軍和德軍兩軍在列寧格勒地帶上進行的慘烈戰斗,可是殺的天昏地暗,傷亡數據雙方都是急劇地增加著。
而在這樣的戰況之下,在遠離列寧格勒的戰場大后方,一批批伊爾28轟炸機和遠程戰略轟炸機B-52轟炸機群,在過2oo多架佩刀戰斗機的護航下,從數個大型的德軍后方機場進行了66續續的起飛。
在后勤人員的訓練有素地指揮下,這些飛機都是能夠迅地進行安全起飛,并且裝彈充足和檢查充分,沒有任何漏洞。
而在這些飛機秘密地起飛,前往巴庫油田準備進行轟炸作戰的時候;在列寧格勒這里 8個德國步兵師、6個羅馬尼亞師,25多萬人;以及調配了火炮和迫擊炮約32oo門、坦克和強擊火炮31o輛,218架飛機,從羅馬尼亞機場起飛的趕往列寧格勒進行支援作戰。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