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擔(dān)心小擰子把京師過來的上奏內(nèi)容告知朱厚照,為防止出事,他先跟相關(guān)人等打過“招呼”。
到二月底,都沒發(fā)生任何事情,三月初二這天,京城發(fā)生一件事,突然讓人緊張起來。
這天一早,大理寺少卿全云旭匆忙來長安街小院找沈溪,告知凌晨時分大理寺宗卷房失火的情況。
“火起得很蹊蹺,只有宗卷房東廂著火,里面有過去兩年大理寺卷宗,時間更久遠(yuǎn)的卷宗已移到北院新庫……”
全云旭雖然沒說是被人縱火,但暗示的意思很明顯。
沈溪淡然問道:“宗獻(xiàn)是想說這把火是有人故意放的目的是……燒毀之前建昌侯的供狀”
全云旭頷首:“并非沒有這個可能!
沈溪笑道:“但宗卷沒在大理寺,大理寺那份不過是謄本,其實……刑部那邊也是謄本!
全云旭皺眉,不無擔(dān)心地道:“下官擔(dān)心的就是這點,據(jù)悉過去幾天宮里曾派人往刑部,說是要調(diào)什么公文,但刑部跟皇宮內(nèi)苑有何牽扯刑部那邊調(diào)了卷宗出來,之后又有人到大理寺,只是張廷尉不在衙門,再加上下官極力阻止,事才未成,結(jié)果今晨就著火了……”
沈溪點了點頭:“如此說來,宮里那位確定刑部收藏的并非正本,再加上你的阻撓,以為正本存放在大理寺庫房”
“嗯!
在沈溪面前全云旭沒有掩飾的意思,直接點頭。
沈溪皺眉沉思一下,隨即面露冷笑:“有些事不知該怎么跟你說,宗獻(xiàn),即便真如你所言,宮里有意要把供狀銷毀,也沒必要鬧出這么大的動靜,而你的職責(zé)可不在于查背后的因由。”
全云旭不解地問道:“沈尚書,你是讓在下收手”
“嗯。”
沈溪點頭,“這案子已告一段落,若無大的偏差,就算你拿到證據(jù),也沒法斷張氏兄弟的罪,或者你可以放出風(fēng)聲,說卷宗已燒毀……”
全云旭想了想,點頭道:“那就是先麻痹宮里那位”
沈溪笑道:“不要把事說得那么復(fù)雜,只不過是讓事態(tài)平息下來……你照;卮罄硭拢粲腥藛柤,就說是火燭未管理好所致!
“哦!
全云旭似懂非懂,但還是應(yīng)承下來。
沈溪沒精力跟他詳細(xì)解釋,道:“你先回去吧,我也要往吏部去了,有事再說!
……
……
一把火,京城內(nèi)并未掀起多大波瀾。
畢竟這時代,火燭是主要照明工具,出現(xiàn)火災(zāi)是常有的事情,而且這場火未傷到人,正好大理寺庫房老舊,此番正好可以向戶部請求調(diào)撥銀兩進(jìn)行修繕。
不過這件事,兩天后卻為朱厚照所知,在旁人看來很不起眼的事情,朱厚照卻表現(xiàn)得異乎尋常關(guān)心。
“無緣無故大理寺庫房怎會著火不是有人想故意隱藏證據(jù)吧”朱厚照皺眉問道。
蕭敬沒料到朱厚照會如此在意此事,趕緊道:“不過是守夜之人看管不善,純屬意外。”
朱厚照冷笑不已:“朕倒覺得未必是意外,立即讓東廠徹查,朕想得到更清楚的答案!
……
……
京師局勢本來波瀾不驚,張永的小日子過得很清閑。
張永掌管東廠,又是司禮監(jiān)秉筆,求他辦事的人多不勝數(shù)。他大魚大肉吃著,天天手里都有進(jìn)項,每天最多只是關(guān)心一下宣府那邊的情況,順帶找機(jī)會去見見沈溪提醒自己競逐司禮監(jiān)掌印之事,日子過得無比愜意。
但隨著朱厚照的諭旨到來,他不得不忙碌起來,過來跟他通知消息的,是同樣留在京師尚未回宣府的李興。
張永接旨后,沒急著調(diào)查大理寺起火原因,而是心急火燎去見沈溪。
在張永看來,這案子跟沈溪有莫大關(guān)系,是否有人縱火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沈溪覺得有人縱火,那就是一定有人縱火,而且說是誰就是誰,但如果沈溪說沒有,張永就不敢亂查。
張永在吏部等了很長時間,才見到姍姍來遲的沈溪。
二人坐下來后,沈溪將屬官屏退,單獨跟張永說話。
張永神秘兮兮地道:“陛下讓咱家查大理寺失火案,看看是否人為縱火,若是的話則要查明其目的。”
沈溪聳聳肩:“大理寺失火,張公公不去大理寺查,到吏部來問本官作何”
“沈大人這是明知故問嗎”張永湊過來,小聲道,“這把火誰都知道不同尋常,連陛下都懷疑了,起火的時間也未免太過湊巧!
沈溪道:“所以呢”
張永有些著急,無奈之下只好親自把話題點名。
“應(yīng)是張家人為脫罪,找人放的這把火!”
張永說完這話終于解脫了,感覺一身輕松,接下來就等沈溪給出批示,他覺得自己把能說的都說了。
沈溪沉默片刻后問道:“有證據(jù)嗎”
張永聽了簡直想吐血,暗忖:“要有證據(jù),我用得著來問你你居然在這里裝糊涂!還是說你準(zhǔn)備把事情交給旁人來做,坐享其成”
張永心中再有不滿,臉上依然表現(xiàn)出虔誠的態(tài)度:“并未有證據(jù),在詳細(xì)調(diào)查前,咱家要先問一下沈大人的意思,看您想把這案子往哪方面發(fā)展!”
“切不可!”
沈溪擺擺手,“張公公乃內(nèi)官,做事不需對本官負(fù)責(zé),要查失火因由,也是出自陛下交待,絕非本官!
“是,是!
張永知道沈溪喜歡在某些問題上使用套話,沒有爭論。
沈溪再道:“是人為縱火,還是失火,本官不想就此發(fā)表看法,卷宗燒就燒了吧,都是些陳年舊案,有一部分刑部有記錄,再或者讓參與辦案的隨官出來補(bǔ)錄一下,影響不是很大!
張永道:“卷宗燒毀可以事后再補(bǔ),但若證據(jù)沒了,那就沒辦法了!
說話間,張永用熱切的目光望著沈溪,顯然他關(guān)心的是張延齡當(dāng)日供狀是否燒毀,“外面?zhèn)餮哉f已燒毀,但沈之厚會這么容易讓賊子得逞事前沒有任何防備,這絕非沈之厚的行事風(fēng)格,他的本事不是張家那些人可比!
沈溪搖搖頭:“但凡過大理寺的案子,都是刑部查清楚,勘定基本完成,證據(jù)確鑿。就算證據(jù)沒了,莫非還有人想翻案不成”
“那倒不會。”
張永道,“就怕一些沒審定的案件證據(jù),也在這把大火中燒毀!
沈溪沒好氣道:“你直接說是張家兄弟在江南案中的供述被銷毀就行了……有些事我不太清楚,要問直接去問大理寺的人吧!送客!”
這次沒等張永自己想走,沈溪便下了逐客令。
張永尷尬地站起來,身后已有吏部屬官過來“送客”,換作以往,他早就氣急敗壞,但現(xiàn)在只能忍住火氣,搖頭道:“沈大人最好還是先斟酌清楚,別事后再來找咱家!
……
……
張永離開后,前往刑部和大理寺詢問情況。
東廠番子也開始在京師民間搜查線索,當(dāng)日大理寺守夜之人便進(jìn)了東廠的牢房。
下午,尚未到散班時,錦衣衛(wèi)指揮使錢寧匆忙來見沈溪,送來一張小紙條。
“怎么個意思”沈溪瞄了眼錢寧問道。
錢寧道:“張公公瘋了!他非要把大理寺失火跟張家人牽扯上……聽說今天早些時候拿了當(dāng)日大理寺守夜之人,目前正在用刑,錦衣衛(wèi)這邊根本插不上手,這件事非大人出面不可!
沈溪瞇眼問道:“張永辦案跟本官有何關(guān)系你身為錦衣衛(wèi)指揮使,這種事不用來請示吧”
錢寧尷尬地道:“沈大人,您是不知道啊,張公公今天就跟瘋了一樣,到處拿人,連錦衣衛(wèi)的兄弟也被他拿了幾個,他是有意把事情擴(kuò)大。您乃監(jiān)國,京城之事不來問您問誰呢”
聽錢寧這一說,沈溪也覺得自己沒理由抽身事外,張永如此急切查案,沈溪之前雖有預(yù)估但未準(zhǔn)確把握。
“沈大人,您說張公公作何如此查案,難道是長時間沒差事在身,憋得慌”錢寧眨眨眼問道。
沈溪看了看錢寧,道:“張公公不用錦衣衛(wèi)的人,直接把案子查明,你這個錦衣衛(wèi)指揮使有面子嗎”
錢寧瞪大眼:“沈大人,你這話是何意讓小人插手案子這……到底是陛下親自安排讓東廠徹查,小人可不敢跟張公公對著干!
沈溪不屑一笑:“原來堂堂錦衣衛(wèi)指揮使是瞻前顧后軟弱可欺之輩算是本官看錯你了!”
錢寧很滑頭,腦袋瓜飛轉(zhuǎn),很快明白了什么,點頭哈腰:“有沈大人這番話,小人就有底氣了,大不了錦衣衛(wèi)也插一腳……都是為陛下查案,誰做事不一樣小人這就去!”
……
……
不到一天時間,京城已到風(fēng)聲鶴唳的地步。
以往東廠和錦衣衛(wèi)穿一條褲子,提督東廠的張永有絕對的權(quán)力壓制錦衣衛(wèi),并且讓錦衣衛(wèi)為其所用。
但這次情況不同,錦衣衛(wèi)指揮使錢寧就是要跟他對著干,張永去抓人,錢寧也去抓人,且錦衣衛(wèi)的消息渠道跟東廠差不多一樣,有時候甚至動作還要更迅速一些。
張永沒做出點“成效”,就被人堵了后路,氣急敗壞地派人去召錢寧來見,誰知錢寧借口有事居然不見。
“張公公,錢大人此舉,分明有人給他撐腰啊。”留在京城的臧賢充當(dāng)起了狗頭軍師的角色,為張永分析。
此時已是深夜,張永了無困意,問道:“是沈大人讓他這么做還是宮里那位”
臧賢湊上前:“多半是沈大人,宮里那位現(xiàn)在可調(diào)遣不了錦衣衛(wèi)!
張永冷笑不已:“錢寧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以為有沈大人撐腰,便可以不把咱家放在眼里咱家可以直接派人捉拿他!他算什么東西!”
張永沒法跟沈溪對著干,卻不把錢寧放在眼里。
“張公公,現(xiàn)在不能跟錢大人交惡,若有人在陛下面前參您一本,您怕是要丟官啊。”臧賢趕忙勸阻。
張永不由打個寒顫,道:“若錢寧真是沈大人撐腰,那意思是……沈大人不想讓事態(tài)擴(kuò)大”
“不好說。”
臧賢猶豫起來,“照理說沈大人不可能放過徹底追查張氏一門犯罪證據(jù)的機(jī)會,您是在幫他,他沒理由跟您對著來……難道是覺得咱們把事做太過了”
張永怒視臧賢,道:“你這話是何意之前我可咨詢過你的意見!”
臧賢趕緊解釋:“小的沒有推搪之意,其實您可以跟沈大人坐下來心平氣和說話,這案子的決定權(quán),甚至不在陛下身上,而在于沈大人的態(tài)度,對此您應(yīng)該是清楚的啊。”
張永嘆道:“今日去見他,吃了不痛快,再去的話怕是連人都見不到。先不管那么多,拿人要緊,只要證據(jù)到手,便可做到進(jìn)退自如!”
……
……
建昌侯府。
張鶴齡連夜乘坐馬車到了弟弟府上,徑直入了后堂。
張延齡揉著惺忪睡眼出來,不耐煩地問道:“大哥,天塌下來高個子頂著,作何如此著急”
張鶴齡怒道:“現(xiàn)在東廠、錦衣衛(wèi)都在拿人,你還有心思安睡”
“又怎么了他們拿人,跟我何干我又沒犯著誰!”張延齡一臉莫名其妙之色。
張鶴齡稍微有些意外,問道:“大理寺縱火案,跟你無關(guān)”
張延齡道:“大哥,你覺得我有必要去大理寺放火招都招了,我還費那工夫作何沈之厚想拿我,只管來,我還怕他不追究呢!”
“這怎么可能,其中必然有詐!”張鶴齡道。
張延齡突然意識到什么,道:“難道是沈之厚賊喊捉賊他自己放把火,誣陷我們他以前可是做過這種事的!
張鶴齡皺眉:“以前他或許會這么做,但現(xiàn)在他身在高位,很多人盯著,他未必敢!就算做了也沒意義,他手頭關(guān)于我們的證據(jù)多了去了,只管檢舉便是,何必繞圈子”
“那就是有人想幫我們一把……姐姐肯定會幫我們。”張延齡分析道,“再或者,干脆是一場意外,只是有人小題大做!”
……
……
張永和錢寧分別調(diào)查大理寺失火案,京城氣氛非常緊張。
不過很快,便有傳聞?wù)f這件事跟張氏兄弟有關(guān),甚至說已有人把張家兄弟給供述出來了。
李興聽到這些小道消息,趕緊去見張?zhí),把外面的傳言說了,張?zhí)竽樕珮O為不悅:“朝廷發(fā)生一點小事,就被一些人無限放大……他們是嫌不夠亂嗎”
李興為難道:“此案乃陛下欽命徹查……”
“那也是有小人在皇上面前挑撥離間,皇上才多大自然會偏聽小人之言,以前還有能臣輔佐,言官進(jìn)諫,現(xiàn)在就怕有些人故意堵塞言路,朝中再無賢臣頂著!”張?zhí)笤秸f越生氣,在李興看來,張?zhí)缶筒钫f沈溪是那個沒能力且堵塞言路的小人。
張?zhí)蟾缮鷼獍肷,末了道:“李公公,你去跟張永和錢寧打招呼,讓他們不要再查案子,若他們敢亂來的話,別怪哀家不客氣!”
“是,是!”
李興趕緊應(yīng)聲。
之后張?zhí)笤贌o談話的興致,打發(fā)李興出來辦事。
李興出永壽宮時,忍不住打了下自己的嘴:“我就是閑的,來跟太后說這些,不等于自找麻煩陛下圣諭還是我傳給張永的,錢寧那小子也不會聽我的……”
……
……
本著負(fù)責(zé)任的態(tài)度,李興先去見錢寧。
如他所料,錢寧根本沒給他面子,見都沒見,李興只能灰頭土臉去找張永。
張永到底不能不把李興當(dāng)回事,二人畢竟是司禮監(jiān)同僚,很多事需要商議,等見面后張永知道了興的來意后,神色陰晴不定。
張永道:“李公公去見太后娘娘,這是要借助內(nèi)宮的力量,向咱家施壓嗎”
李興解釋道:“在下絕無此意!
張永沒好氣道:“你也清楚此案最大的嫌疑人是誰,莫說那兩位國舅,就算宮里那位也可能牽涉其中……難道你就不能等咱家把案子調(diào)查清楚,跟陛下匯報后再去見”
“唉!”
李興嘆了口氣,“在下知曉張公公的意思,您是想把案子查清楚,在陛下跟前……還有沈大人面前立功,但您別忘了,此案涉及太后和陛下的關(guān)系!
張永一擺手,不耐煩地道:“這種事不用你來教,咱家只是奉皇命查失火因由,其它事都要等查清楚再說!
李興道:“那張公公就是不識好人心……你看那錢寧,也想在沈大人面前立功,但關(guān)鍵是你們沒有沈大人相助,能查出什么來”
“嗯”
張永瞄了眼李興,皺眉之余,對李興的目的有所懷疑。
李興湊過去,低聲道:“直話直說吧,其實要是沈大人插手的話,哪怕不是張家人做的,也會被般成鐵案……但若沈大人不插手,就算真是張家人做的,這案子你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張永板著臉道:“京城之地,還是小心說話為好!
李興苦笑道:“咱是自己人,才毫無避諱,說得直白一點,這事很有可能是太后娘娘所為……若您調(diào)查的是這個結(jié)果,您敢把實情往陛下那里捅”
這問題張永回答不出來了。
若查出是張氏兄弟所謂,或者沈溪覺得是張鶴齡張延齡干的,他會如此上報,但若是太后所為,那他就沒膽子了,哪怕皇帝一時氣憤懲罰張家中人,事后他也不用在朝廷混了。
李興見勸說起了效果,趕緊趁熱打鐵:“在下之言,您未必聽得進(jìn)去,要不你去問問沈大人的意思以在下想來,沈大人不想過多牽扯進(jìn)這案子……”
“你想想沈大人是什么人他最喜歡明哲保身……如今明擺著他不想對付張家人,而是陛下有些心事……得罪人的事情你以為他會做”
“現(xiàn)在連沈大人都不想開罪張家,張公公卻沖鋒陷陣在前,豈非是吃力不討好!不如把差事交給錢寧那愣頭青,錢寧犯了事,對你我不都有好處”
張永本來態(tài)度堅決,經(jīng)李興這一分析,頓時氣餒,最后點頭:“問清楚沈大人的意思如何,才是問題關(guān)鍵。不過咱家已去見過沈大人,此番得勞駕你走一趟,問明情況后再來告訴咱家!
“好吧,在下這就去!
李興沒法推辭,跟張永拱手作別。
……
……
李興馬不停蹄去找沈溪,路上怨念更深,覺得自己給自己找事做。
等在國公府書房見到沈溪,把情況說明,沈溪好奇地問道:“此事跟本官有何關(guān)系”
李興道:“沈大人乃之前江南岸負(fù)責(zé)人,案子雖了結(jié),但卷宗牽扯大明勛貴,他們怕被朝廷追究,這把火很可能是他們放的……也許不是,但至少陛下如此擔(dān)心,所以才會以張公公徹查大理寺失火原因。”
沈溪點了點頭:“聽你這一說,確有幾分道理!
李興一聽便知沈溪是在裝糊涂,又道:“若沈大人肯就此終結(jié)案件,不再追究涉案人員罪責(zé)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沈溪微微瞇眼:“都說了跟本官沒關(guān)系,還要讓本官出面不成”
“這個嘛……情況是這樣的,現(xiàn)在坊間都在傳,說是張家兩位國舅牽扯案中,尤其是沈大人拿到二國舅的一份口供,所以才會有人縱火,現(xiàn)在這份供述也在大火中燒毀……”
李興試探地說道,他不知沈溪在此事上的態(tài)度。
李興自己也在考慮:“沈之厚有可能想對付張家兄弟,卻又不能跟太后對著來,所以沈之厚可能想借別人的手來做事,或者等陛下自己動手。讓沈之厚出面息事寧人,未嘗不是好選擇!
沈溪拿出三不管的態(tài)度:“陛下讓誰出面查案,那就是誰的差事,之前的案子是本官主理不假,但有關(guān)大理寺失火跟本官無關(guān)。”
“那……”
李興還想繼續(xù)勸說,卻被沈溪伸手打斷。
“若李公公再說這些無關(guān)緊要之事,本官可能就要下逐客令了,希望李公公自重!你乃司禮監(jiān)秉筆,也算朝堂中人,不是哪家人的說客,一言一行都得為陛下和朝廷負(fù)責(zé)!”
李興被說得一愣,很快意識到是自己去見張?zhí)笾卤簧蛳蛳豢赡軐λ菩闹酶埂?br />
雖然心中滿是失望,但李興有這個心理準(zhǔn)備,自從為太后做事時他便考慮到這個結(jié)果。
“要不是一個個都投奔你,而你又故作清高,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何至于接替高鳳為太后和張家奔走現(xiàn)在把我當(dāng)敵人對待如此我不如就跟你死磕到底!”
……
……
李興沒從沈溪這里獲得想要的答案,知道回去見張永純屬徒勞,便自行派人去查大理寺失火案。
李興自認(rèn)交游廣闊,第二天親自去大理寺見到當(dāng)事人之一,也是近來京城官場風(fēng)頭正勁的大理寺少卿全云旭。
本來他以為可以通過全云旭打探到確切的消息,甚至讓全云旭出來調(diào)停案子,但等見面后,才意識到這位不是好惹的主。
“李公公來的不是時候,大理寺現(xiàn)在正配合朝廷查案……本身大理寺無權(quán)干涉,本官更無心思關(guān)注此案。”
全云旭上來就推了個一干二凈,讓李興頗感意外。
李興道:“宗獻(xiàn),你可是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失火,你能完全不知”
或許是想壓一下全云旭,李興的口吻就像要追究全云旭的責(zé)任。
全云旭一臉無所謂的態(tài)度:“庫房之事,不歸本官管理,若張公公覺得此事有蹊蹺,大可去拜訪張廷尉,他對此事更了解一些!
李興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心想:“怪不得沈之厚用此人審案,感情就是個六親不認(rèn)的主,之前跟他接觸還覺得是個彬彬有禮的后生,現(xiàn)在看來就是茅坑里的石頭!
李興道:“若是太后不想讓此案擴(kuò)大呢”
全云旭好奇地問道:“此案跟后宮有牽扯莫不是李公公想跟本官暗示什么”
李興沒好氣地道:“現(xiàn)在最值得懷疑之人,就是壽寧侯和建昌侯,當(dāng)然現(xiàn)在他們只是普通的外戚,你可以不把他們放在眼里,但別忘了太后娘娘會為他們撐腰!
“哦!
全云旭做恍然大悟狀,并未就此發(fā)表評論。
李興試著引導(dǎo):“若是讓你接手案子,大事化小,該從哪個方向著手”
全云旭道:“此案不歸本官管,李公公若想知道案情細(xì)節(jié),可以去問監(jiān)國沈大人,又或者張公公,甚至錦衣衛(wèi)現(xiàn)在也在查案,李公公有的是探尋真相的地方,何必為難本官”
“你……”
李興發(fā)現(xiàn)全云旭的口吻跟沈溪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全云旭再補(bǔ)充:“若這些人還不能回復(fù)的話,不如上奏陛下,請示陛下看此案如何了結(jié)……不過以現(xiàn)在的情況,這把火并非是意外,至于是誰放的火,放火的目的又是什么,尚需查明,而恰恰大理寺失火不歸大理寺來管。所以……本官愛莫能助!”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