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南國江山 正文 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

作者/四國軍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武義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梁、蜀聯軍抵達江陵,駐營于江陵城北二十里。rg

    第二天,江陵城中的高季昌率領一萬大軍出營趕往聯軍大營匯合,三家的聯軍在休整兩天之后,開始向吳軍營地進逼。

    二十五日,聯軍進逼到距離吳軍五里之地,兩軍隔著一條河對峙,河面上有幾座浮橋連接著河兩岸。

    面對聯軍的進逼,吳軍選擇了避而不戰(zhàn);他們很快就放棄了營地,向后撤十五里重新安營;而聯軍輕易占領浮橋之后,沒有多少猶豫便渡河繼續(xù)向東進逼。

    最終,吳軍不再后撤,而聯軍也停下腳步。

    兩軍相距十里對峙,吳軍在東,聯軍在西;而聯軍之中,梁軍和荊南軍在北,蜀軍在南,組成一南一北兩處營地,相距五里,成掎角之勢。

    這天,蜀軍營地里來了一個吳國的使者,正是楊渥身邊的通事舍人周宗。

    “吳國的使者,這個時候過來是什么意思?難道是來求和的不成?”

    中軍主營內,嘉王王宗壽高坐于上,對著眾將輕聲笑道。

    “想來不是求和的,那也應該是來請殿下撤軍的吧?”一旁,王宗壽的親信副將趙笑著答道。

    “該不會是來請求投降的吧?”另一人則是一臉鄭重的問道,引得場中眾將一片大笑。

    見到眾將氣氛熱烈,王宗壽的心情同樣極好。

    這些天以來,蜀軍先是成功突破吳軍的封鎖,并且挫敗了吳軍先行擊敗梁軍的企圖,這對王宗壽來可是一件大喜事。

    不過更加讓他感到興奮的卻是接下來的這幾天,面對聯軍的步步緊逼,吳軍只能步步后退,顯然不敢與強大的聯軍為敵。

    要知道,之前雖然挫敗了吳軍的企圖,不過那一次吳軍的實際領兵將領乃是秦裴和王茂章二人。

    秦裴和王茂章雖然也能算得上吳軍名將,在天下間都有很高的名望,但他們畢竟是比不上楊渥的。

    而這幾天被他們逼迫得連連后撤的,卻是由吳王楊渥親自統(tǒng)領的吳軍!

    楊渥是什么人?或許這幾年楊渥一直呆在金陵,使得他的名氣比不上如今風頭正盛的晉王李存勖;但在早些年,當李存勖還只是晉王李克用膝下一個默默無聞的少年之時,天下間廣為流傳的卻是楊渥的威名。

    淮南第一次北伐之戰(zhàn),先是在淮河以北大破梁軍,消滅敵軍多達五萬多,接著又奪取宿州,再之后,更是趁著魏博軍叛亂的時機,以五千精兵大敗朱溫親自統(tǒng)領的十萬大軍,那可真是名震天下。

    甚至到現在都有很多人認為,梁國由盛轉衰就是因為那一戰(zhàn)。

    因為在那一戰(zhàn)之后,梁軍不管是與晉軍交戰(zhàn),還是與其他勢力交戰(zhàn),都沒有了以往的氣勢和威風,反而勢力來衰微。

    而楊渥這樣一個直接改變了梁國國運的人物,在之前的幾天里面對聯軍的進逼竟然只能步步后退,這自然讓蜀軍眾將興奮不已。

    便是作為統(tǒng)帥的王宗壽礙于身份,沒有過多的表現自己的喜悅,但偶爾流露出的笑容,也明了他心中的興奮。

    蜀軍之中,唯一感到不安的或許就是鎮(zhèn)江節(jié)度副使張武了。

    倒不是張武就看出了什么不妥,而是這位在沙場上征戰(zhàn)了數十年的老將,能的覺得吳軍的步步退讓有些反常。

    畢竟在他看來,吳軍雖然在之前的戰(zhàn)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但總的實力上,即便是吳軍不如聯軍,那也不會差多少。

    這還僅僅是張武從兩軍兵力對比中得出的結論。

    既然吳軍的實力并不比聯軍差,那么吳軍為何要連連后撤?難道吳王楊渥膽子就那么,連與聯軍一戰(zhàn)的膽量都沒有嗎?

    若真是那樣的話,吳軍在幾天前趁著聯軍尚未抵達時,就從容撤走了,何必等到現在?

    可惜的是,他畢竟不是主帥,甚至他在王宗壽的心中也不是地位最高的副帥;再加上張武雖然心中感到不安,但他卻拿不出任何的證據,想要服其他信心滿滿的將領談何容易?

    而高季昌和寇彥卿那邊,高季昌且不,此人來就心思詭譎,一心想趁著這一次的“大好局勢”,給吳軍一個“深刻的教訓”,以免吳軍不久之后就卷土重來。

    所以高季昌自然是極力慫恿對吳軍發(fā)起進攻的。

    而寇彥卿的態(tài)度同樣是如此。

    張武不知道的是,寇彥卿之所以主張與吳軍展開決戰(zhàn),是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個方面,如今朱溫病重,梁國局勢很有可能會隨著皇位的繼承而出現動蕩,若是這一次不能一舉重挫吳軍,那么等到梁國內部動蕩之時,吳軍再次來攻,他就不能保證那時候梁軍會是怎樣一個局面了。

    而迫使他對吳軍強硬的第二個原因,起來就有些可笑了。

    當初荊門以北的戰(zhàn)事中,梁軍雖然挫敗了吳軍擊敗他們的企圖,但實際上自身也損失較大,并沒有占到什么便宜;但寇彥卿在給朱溫的上的表文中,卻是將此戰(zhàn)成了一場勝利。

    朱溫病重,朝中局勢動蕩,正需要一場大勝來鼓舞人心,結果在寇彥卿口中的一場普通勝利,到了朝中某些人口中就成了一場大勝。

    既然是一場大勝,那么哪有半途就撤軍回去的道理?所以朱溫給寇彥卿下了嚴令,務必要乘此機會擊敗楊渥,讓楊渥在短期內不敢北上窺視梁境。

    所以此時的寇彥卿是不戰(zhàn)也得戰(zhàn)了。

    當然,他也不是傻子,若是明明打不過吳軍的話,他也不會硬著頭皮去打;真正讓寇彥卿決定與吳軍決戰(zhàn)的,是劉鄩南下時帶來的一萬五千援軍。

    這一萬五千人里面,除了一萬從各地征集的州兵之外,還有五千人卻是龍驤軍精銳。

    正是有這一萬五千人的援軍,使得寇彥卿認為聯軍的實力已經壓過了吳軍。

    此時與吳軍決戰(zhàn),他們有很大的可能取勝;而一旦他真的擊敗了吳軍,擊敗了楊渥,那么他寇彥卿不得也要真正名揚天下,成為梁軍中能與楊師厚比肩的大將了。

    張武并不知道寇彥卿的心思,自然不能理解為什么他也堅決主張對吳軍進行強逼。

    不過即便他知道了也沒用,因為與吳軍決戰(zhàn),這幾乎是聯軍絕大部分將領的一致觀點,就憑他一個人,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的。

    此時,蜀軍眾將笑過一陣后,王宗壽下令召見吳國使者。

    “在下吳國通事舍人周宗,見過殿下!”剛一進來,周宗對著王宗壽行了一禮,用的是唐朝時覲見郡王時的禮節(jié)。

    顯然他還是承認了王宗壽的王爵,不過又沒有承認王建稱帝的事實;這種介于兩者之間的禮節(jié),正好明了吳國對蜀國的態(tài)度。

    見此情形,王宗壽只是漠然的人點了點頭,并沒有什么。

    他也知道周宗能夠做到這一點就不錯了,指望對方承認自己的親王之爵位,那要將楊渥置于何地?

    所以王宗壽直接道:“貴使請起,聽前段時間吳王身體不適,不知如今可是好了?”

    周宗笑道:“多謝殿下探問,我家大王如今已經好了;這次讓在下前來,他還特意讓在下代他向貴國國主問好!”

    王宗壽“哈哈”一笑,當即答道:“那也多謝吳王掛念了,王上次在成都見到我家陛下時,陛下還過,吳王乃是當世人杰,讓文遇上了要好好交往,不能壞了兩家多年的交情呢。”

    ……

    周宗和王宗壽二人,一開始竟然沒有提起即將開始的戰(zhàn)事,反而在訴著兩家過往的交情。

    一時間場中的氣氛顯得頗為怪異。

    其實真要起來,淮南和蜀中之間的“交情”還真不多。

    當初為了對抗朱溫,兩家曾有短暫的合作過;不過蜀中畢竟地方偏遠,又有李茂貞夾在中間,所以王建并沒有感受到多大的壓力;而淮南那時候就不同了,在清口之戰(zhàn)后,梁軍一直都有大軍駐扎在兩家的邊境處,時刻威脅著淮南的北方。

    所以淮南與朱溫之間的關系要緊張的多。

    也正因此,淮南與河東這個朱溫的老仇家之間,才算得上交情深厚。

    而蜀中與淮南之間的交情,真要起來或許也就是朱溫稱帝的那一次,兩家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一同傳檄天下各大藩鎮(zhèn),要求一同討伐逆賊朱溫。

    不過那一次的聯手行動最終也只是草草結束,并沒有任何取得成果。

    至于那之后,兩家就沒有什么交情了;如今更是直接在戰(zhàn)場上相見,這就更加稱不上交情。

    王宗壽和周宗二人,就在這種怪異的氣氛中東拉西扯了半天,最后王宗壽最先忍不住了。

    他神色一斂,鄭重問道:“不知這次吳王派貴使前來,到底是什么目的,還請貴使直言!”

    周宗心中冷笑,總算是讓你忍不住先問起來了。

    他也收斂了臉上的笑容,鄭重道:“我家大王讓在下前來,乃是為了避免兩家交戰(zhàn),以延續(xù)兩家之間的友誼!”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阳市| 察哈| 德化县| 黑山县| 涞水县| 沁水县| 宣恩县| 资溪县| 商城县| 左云县| 临沭县| 辽阳县| 洛川县| 沂南县| 临泽县| 吴桥县| 奉贤区| 隆昌县| 石台县| 木里| 锡林浩特市| 永福县| 谢通门县| 遂昌县| 大荔县| 太仆寺旗| 安庆市| 云霄县| 石柱| 夹江县| 沾益县| 基隆市| 阜城县| 永春县| 厦门市| 蓝山县| 绥化市| 平塘县| 盖州市| 旬邑县|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