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的書房當然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書。這些書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分類方式分別在書房的四壁。不屬于這四類書的戲曲劇啊,啊等在這個時代不登大雅之堂、讓別人看見不好的書都在下邊不順手的柜子里放著。南壁墻上靠著的書架上的書就是史書。
文英進來眼珠一轉就知道允熥屋子里的書是怎么擺放的了,走到南面的墻壁前的書架前,眼睛四下里瞅了一遍,抽出一《漢書》,對允熥道:“三哥平時可喜歡看《漢書》?”
允熥這時仍未在意她的話,道:“你也知道我以前讀書不多,最近看的比較多的史書是《元史》,還有《資治通鑒》,漢書只是粗略的看了漢初的‘高祖紀’、‘呂后紀’。還有‘淮陰侯列傳’等,看的不多。”這時,猛然發現東邊的桌子上還有一沒有放進下面的柜子,忙走過去。
文英聽到他看過‘呂后紀’后,眼珠又是一轉,道:“三哥可還記得趙王劉如意是如何死的?”
允熥正在偷偷的把什么的塞到下邊的柜子里去,聽到文英的話,未及多想,回道:“是被呂后毒死的。”
“那呂后為什么要毒死趙王劉如意?”文英像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一樣。
“是因為趙王劉如意曾……”道這里,允熥一頓。要是現在還聽不出來文英想什么,那他就太傻了。允熥雖然不算多聰明,論智商肯定跟不上允炆的,但是還不傻,他回過頭看著文英。
文英好似知道他在盯著她一般,只是低著頭看書不抬頭。允熥反應過來她通過這么間接的方式提醒,肯定是不會直接回答了。但是,呂妃難道真的要毒殺自己?她就不怕老朱的震天之怒?
其實李側妃也是沒有證據證明呂妃想制允熥于死地才采用這種委婉的方式提醒允熥。并且李側妃連呂妃是不是想通過下毒的方式對付允熥沒有把握,只是經過反復考慮,認為最可能的方法就是下毒才提醒允熥注意。
允熥靈機一動,繼續道:“是因為趙王劉如意的母親戚夫人曾經的罪過呂后,所以呂后恨屋及烏,要除掉劉如意泄憤。”
文英畢竟只是一個十四歲,還只是虛歲十四歲的姑娘,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抬起頭來著急的道:“不對,劉如意明明是因為曾經和惠帝爭太子之位才被呂后毒死的。”然后,他就看到了允熥充滿探尋意味的表情。
文英一下子就明白了允熥是在套她的話,頓時面露惱怒之色,道“你……”,但馬上想到母親的囑咐,側過頭去不去看允熥,回復自己的情緒。
允熥當然不會因為文英的一點脾氣就生她的氣,畢竟是自己調戲在先嘛。但是見文英馬上反應過來,頓時覺得可惜,不斷地想還有什么方式可以來套文英的話。他的眼珠子無意識的四處掃視著,不經意間看到桌子上的沙漏,見時間已經到了卯時二刻多(下午6點多),該用膳啦!他于是道:“文英,現在都到卯時二刻了,咱們兄妹已經許多時候沒有在一起吃過飯了,你今天留下來和我一起吃頓飯可好?”允熥想暫時拖延時間看看能不能在餐桌上套出話來。
文英當然不太愿意,母親還在西暖閣等著她回去吃飯呢!但是因為母親囑咐不可得罪允熥,所以不情不愿的答應了。不過她下定決心一定注意不被套話。
允熥一直在觀察文英的表情,當然第一時間發現了文英不太樂意,但是現在也顧不得這許多了,強拉著文英來到他吃飯的側廳。
其實古人,除了皇帝會有相對單獨的用膳地點外,其他家庭包括王爺等人家都沒有單獨的吃飯地點。權貴人家自家人吃飯大多在長輩屋子的正廳或者自己臥房套間的外間,與客人一起吃飯多在客廳;普通老百姓自家人吃飯大多在臥房或者直接就在灶屋(廚房),接待客人吃飯也是在客廳。允熥不太習慣這種情況,正好他的屋子多,也不在乎一間半間的,于是單獨劃出一間屋子來當做吃飯的地方。
到了側廳,二人坐下,現在分管伙食的王步趕忙上前對允熥和文英行禮,見允熥示意,對著文英道:“殿下,想吃些什么?我馬上叫膳房去做。“此時的文華殿有一個膳房,允熥還沒有單獨的膳房,不過所有的太監都知道允熥是鐵定的儲君了,大家伙兒也都用心巴結他,凡是他這里傳出要的菜,這些天膳房從來沒有駁回來過。
文英剛想點菜,想到母親和她的話,頓時不敢點菜了:萬一呂妃正好在今天晚上下毒,把自己毒死了咋辦?那我多冤哪,完是無妄之災。
于是文英道:“兄長為大。按照長幼有序,還請三哥先點。“
允熥當然推辭:“在這里我是主家你是客人,當然請客人先點。“
文英堅決回道:“客隨主便,還請三哥先點,“
允熥看她如此堅決的推辭很奇怪啊,但是暫時沒有多想,道:“那三哥就卻之不恭了。“
他正欲點菜,突然和文英想到一塊兒去了:萬一呂妃正好在今天晚上下毒,把我毒死了咋辦?然后他也明白了文英剛才為什么堅決推辭了。
并且古代的東西頗有一些神奇的地方,有很多事情,比如一些巫術什么的,到1世紀人們仍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還有一些寄生蟲什么的,用現有的試毒方法根就檢查不出來,讓試毒的人先吃也起不到作用。畢竟,那根就不是毒藥。
所以允熥也害怕啊。允熥靈機一動,想起自己還有從宮外帶回來的吃食呢,忙道:“文英,我這里還有從宮外帶回來的包子呢,肉餡兒的,不如我們今天吃包子吧。“
文英疑惑地道:“包子?包子是什么?“
允熥才想起來,這時還沒有‘包子’這個稱呼,這時的包子通用稱呼是‘饅頭’,而后世的饅頭這時的通用稱呼是‘炊餅’或者‘蒸餅’。
于是他趕忙道:“哦,是饅頭。”
文英一想呂妃再神通廣大也不可能在這么短時間內在允熥從宮外帶回來的‘饅頭’上下毒;因為如果允熥發生了不測,按照朱標去世的先例,允熥手底下的太監,除了最外圍的雜使太監,其余的都會被處死殉葬,所以基不會有太監叛變。忙同意道:“好,就吃饅頭。”
結果兄妹二人在一起吃了一頓非常簡單,只有允熥從從宮外帶回來的‘饅頭’的晚飯。不過‘饅頭’還挺好吃的,第一次吃這種東西的文英覺得還不錯,倒也沒有怨言。
吃飯期間允熥也數次試探文英,但是加倍防范的文英非常謹慎,面對允熥的各種試探,根不接招,就是秉持‘任你千變萬化。我自歸然不動’的態度,只是細嚼慢咽地吃著‘饅頭’。使得心神不寧地允熥放棄了在文英這里套話的打算,在吃完晚飯后就打發文英回西暖閣去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