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沒走多遠,就看見醉天仙酒樓的馬車,一個中年車夫趕著騾車,一個個子坐在車廂里,原來這個子正是武大郎,武大郎看見朱明遠遠的就讓車夫停車,對朱明道:“可是朱團練。rg”
原酒樓給掌柜級別的是配備馬匹的,可是這武大郎個頭了點,騎馬不方便,如同一個猴子蹲在馬上,考慮到實際情況就給武大郎配個騾車,只是車夫的費用要武大郎自己支付。
朱明一看,不是別人,正是武大郎啊,朱明道:“正是我啊,大朗啊,這大冷的天你做什么去?”
武大郎道:“多虧團練眷顧,醉天仙的大老板給我安排了個事情,負責大郎光棍雞店。如今這店生意火爆,已經開了好幾家店了。我這是去陽谷縣,那里人特別愛吃雞,開了兩家店都生意火爆,我這次過去就是開陽谷縣的第三家店的。”
朱明道:“現在天寒地凍的,趕路不容易,路上一定多多注意身體啊。”
武大郎道:“團練放心,我這身體好的很。那你們先忙,我就不打擾你們了。”
朱明道:“好吧,路上多注意,我們要回軍營了。”
看著朱明遠去的背影,武大郎回到車里,讓車夫盡快趕路去陽谷縣。
起來武大郎和這陽谷縣還是有不解之緣的,大朗光棍雞在其他地方生意雖然也火,但是稱不上火爆。到了這陽谷縣就不一樣了,第一家店一開業,除了早飯之外,不管是中午還是下午,來吃飯的人很多,幾乎是沒有空座子,飯店的光棍雞是早就燉熟了的,等客人來了把雞肉從肉湯里撈出來,炒一下,上菜的時間非常短。光棍雞再配上幾個燒餅,個別客人還要點酒,由于量給的足,價格實在,來來往往的人都愛來吃。一天得需要上百只雞,賣三四貫錢,凈利潤也有兩貫。要知道飯店能做成這樣已經很好了,接連開了兩家店生意都好,武大郎就策劃開第三家大朗光棍雞店。
這第三家光棍雞店位于陽谷縣城東,旁邊是王婆的茶館。
這家店位置很好,面積也是不大,六十平米,剛好放下十張桌子。雇傭了一個廚子,兩個伙計。其中一個伙計還很,十六七歲光景,原來是在這街上賣梨子的,叫做鄆哥,別看他年齡,但是干活麻利。
武大郎和廚子、伙計都是一身新衣服,興高采烈的的。武大郎讓鄆哥兒挑起鞭炮放了,然后宣布大朗光棍雞店開業了。
旁邊茶棚的王婆磕著瓜子,鄙夷的看著武大郎嘀咕道:“三寸釘子一樣的人物也敢開店。”
旁邊茶客道:“王婆莫看他,這縣城已經開了兩家店了,這是第三家店。”
正著還來了十多人,一個個衣著光鮮,不是坐轎就是騎馬,有眼尖的認出來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扈家莊商行的人,還有李家莊商行的人。
王婆收起輕視之意,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拉攏一下武大郎。
店還得一個掌柜,只是還沒有合適的人選,武大郎臨時擔任。店開業雖然沒必要大操大辦的,但是必要的慶賀還是需要的,也是為了宣傳廣告。
醉天仙總店派來了兩個人、李家莊、扈家莊商行的也派來了,附件的幾個鋪子也都過來湊熱鬧,反正午飯免費,準備了幾十只大公雞呢。
王干娘一看來的人還很多,作為鄰居面子上的事情還是要做的,王干娘包了兩包點心,跟著人群過去慶賀,把禮物遞給了鄆哥兒,笑呵呵的對武大郎道:“大郎啊,我是隔壁的王干娘,開茶館的。”
武大郎道:“快點店里請,先喝茶吃糖果,等會有有酒菜。”
“好好,好,大郎這生意興隆啊。”王干娘嘴巴抹了蜜一樣,的武大郎很高興。鄆哥兒在陽谷縣混的,自然知道這王干娘是個什么貨色,但是畢竟是新店開業,作為一個伙計他也不好什么。
當天酒菜招待半價,生意還是滿火爆的,一直忙到晚上許久這才掌燈打烊。伙計們下班就回去了,只有武大郎一個人留在店里后院。
第二天天剛放亮,鄆哥兒就到了店里,早飯雖然沒有人過來,但是需要干的活也不少,打掃衛生,清理清理垃圾。武大郎也剛剛起來,作為大掌柜的這些粗活自然是不用干的,但是檢查備貨、各種食材還是需要的。
王干娘看見開門,刺溜就鉆過來了,笑呵呵的就往店后面走。
鄆哥兒道:“王婆子,你這是干什么?早上沒酒菜賣的。”
王婆道:“找你們掌柜的,你這伙計,管的事情也真多,我自來尋找你家老板大郎,關你何事。”
鄆哥道:“你在外面等著,我去進去通報,哪里有你這樣的,隨便就往里闖的。”
王婆被的啞口無言,正此時,武大郎洗漱完畢從后院過來了。
武大郎道:“原來是王干娘來了,不知道所謂何事啊。”
王婆撇嘴道:“咱們是鄰居,沒事就不能來了嗎?俗話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應該多走動才是。”
武大郎笑道:“的在理,以后要多走動走動。”
“大郎啊,我看你也沒個房子,都是有身份的人了,整日里住在店里也不方便,不如這樣后面胡同有處兩進六間的院子,你去買下來,住著也方便。”王婆。
武大郎道:“王干娘好意我心領了,只是我孤身一人,住哪里都一樣。再我還打算多留下些錢,給我家二弟娶媳婦呢。買房的事情暫緩一下,將來肯定會請王干娘幫忙的。”
王婆討了個沒趣,也不氣惱,道:“那正好,我這人最會做媒人,將來給你家二弟找媳婦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了。”
“好,好。”
又聊了會兒王婆子這才告辭,原來這王干娘雖然是開茶館的,但是賣茶水賺不了多少錢,仗著人頭熟絡,做著這牙行的生意。日常里誰家有房子要賣要租都會來找這王婆,王婆別的事沒有,就是能會道,再或者幫人介紹個媳婦,當媒人,一年也能賺上幾十貫錢。
武大郎也沒在意,如今武松外出不知道去了哪里,武大郎考慮著等武松回來就給武松個媳婦,也省的武松到處打架斗毆的。
就在武大郎陽谷的光棍雞店開業的時候,朱明在鄆城也到了最忙的時候。
農村習俗,過了年基就算是到年了,因此臘月二十三一過除了利國鋼鐵廠、利民木器廠、造船廠、制藥廠之外,其他的作坊基都部放假了,為此還形成了一次的春運流。馬車行實實在在的火了一把,就連水泊里的船家也賺了一些錢。
團練議事廳,朱明居中而坐,旁邊軍師武將的來了不少,大家都是樂呵呵的,朱明出手大方,年底獎金發的還是很足的,就連普通兵每人都拿了三貫錢的過節錢。
朱明道:“工廠可以都放假,可是軍營不能放假,朱武指定個制度來,最少保留三分之二的士兵在,不可以大意。”
朱武道:“沒問題,咱這的兵主要是當地的,要是外的兵多就不用放假了。”
“嗯,不過訓練可以稍微的減少一些,但是不能懈怠。杜遷在嗎?”朱明道。
杜遷道:“在呢。”
“明天開始你組織一百名包餃子數量的士兵包上五千斤餃子。”朱明道。
朱武:“餃子這東西還是現吃現包的好,包五千斤要好幾天才吃完吧。”
朱明道:“這不是咱們吃的,這是送給一些老弱的難民,還有鄆城地的一些家庭困難戶的。昨天時文彬問我,過年了貧困家庭還發福利嗎,我發餃子。”
李逵咧嘴大笑道:“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聽,發餃子,這事情新鮮。五千斤餃子啊,多費錢啊。”
公孫勝道:“不僅僅要送,而且還要送肉餡的餃子,不要怕花錢。”
“這是為什么?”李逵道。
公孫勝道:“哥哥從春天開始送斗笠、雨傘、種糧。夏季又送雞鴨,冬天又送了柴火,現在過年剛剛好送水餃。”
“好,就按照公孫先生來的來,豬肉餡的水餃,一定要好吃。”朱明道。
人多好干活,一天多時間水餃就出來了,依舊是兵分四路。朱明、時文彬、朱武,三人送鄆城縣地貧困家庭,公孫勝送招募來的難民,送的對象主要是些孤寡老人,還有些病殘人。由于人口少,各種情況都清楚,斷然不會出現有錢人家會領到慰問品的情況。
鄆城團練的名聲來好,軍紀嚴明從不擾民不,偶爾還幫村民修房子,打井,甚至是抗洪抗旱,軍民關系也是極大的和諧,提起朱明,鄆城百姓誰都知道他做的好事情,一個個交口稱贊。鄆城的變化讓附近的巨野、任城、金鄉三縣的百姓都非常羨慕,雖然同為濟州府,但是差別很大,很多百姓都下定決心農閑的時候來鄆城打工賺錢。
大年二十九就在大家高高興興過大年的時候一場瑞雪來臨,整個齊魯大地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