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徐輝祖、何福、吳高三人,在五軍都督府里再度坐到了一塊兒。徐輝祖開門見山地說道:“圣上下旨,召我明晨御門參與軍機議事。朝中會采用何種方略,現在也還說不準;不過一旦采用了我的方略,我就該立刻向圣上推舉一個大將、主持貴州戰場!</p>
</p>
何福和吳高一起向徐輝祖作拜,暫且沒有開口。</p>
</p>
徐輝祖的目光在倆人身上來回移動,最后停在了何福臉上,似乎在等待著何福表態。</p>
</p>
何福皺著眉頭,沉聲道:“魏國公,末將著實猶豫了一陣子,但還是想把那件小事說出來……就怕先被別人彈劾了,您還蒙在鼓里,措手不及十分被動。與其如此,還不如先告訴魏國公!</p>
</p>
這番話讓徐輝祖有點受用,他問道:“甚么事?”</p>
</p>
“是這樣的……”何福開口道。</p>
</p>
他便把永樂初小紅山狩獵場的事說了出來。當時太宗皇帝帶著宗室勛貴到京師狩獵場圍獵,比誰打獵的頭數多;彩頭是一匹名貴的千里馬,激起了武夫們的興致。結果本來該漢王贏,但漢王見何福十分垂涎那匹馬,主動讓出了頭彩。</p>
</p>
(此事理應沒人彈劾,因為漢王的獵物中有一只貓,這個本來就不算獵物;真正勝負的關鍵是,在林中倆人一起追逐一只鳥,漢王讓出來了,不過這個細節沒別人知道。)</p>
</p>
在此軍國大事的重要決策關頭,徐輝祖還是仔細聽完了何福描述的瑣事。畢竟很多大事,往往決于細節!</p>
</p>
徐輝祖終于聽明白了這件事里的關鍵:漢王曾向何福示好。</p>
</p>
“沒事,你不用太擔心了!毙燧x祖好言道。</p>
</p>
但他說完便沉默下來,似乎在深思著甚么。徐輝祖不盡然是在寬慰何福,這種小事、又不是何福主動示好,何福還不至于就能被言官整|倒。</p>
</p>
可現在的形勢非常微妙。</p>
</p>
徐輝祖等一干對大明朝有過大功的功臣,之所以會落魄,就是在建文朝栽了跟頭,說到底皇位之爭時沒站對地方;現在今上與漢王爭位,火燒眉毛的矛盾在跟前,以前那些恩怨反而便退居其次了……大伙兒可以暫且擱置前朝的舊怨,卻不能絲毫無視與漢王的關系。</p>
</p>
競爭此戰功勞的人是張輔,張輔是“靖難功臣”、又是今上的親戚,兩次都對了的,優勢占盡。徐輝祖等人想在極度不利局面下、爭取到軍功,顯然并不容易,不能露出一點把柄和紕漏。</p>
</p>
果然徐輝祖過了一會兒便道:“沒啥大事,不過眼下還是慎重一點好!</p>
</p>
他不自覺地嘆了一口氣,看著何福道:“成敗不足以論英雄。靈壁之戰(靖難戰爭時期),何將軍雖敗于高煦之手,但你沒有死守靈璧工事。何將軍在聽說平安部被燕軍圍攻之時,敢于冒險傾巢出工事、豁出去拼?梢妼④娛怯心懫堑娜。”</p>
</p>
徐輝祖又轉頭看向吳高:“江陰侯也與高煦交過手。北平之戰時,李景隆、江陰侯南北兩面夾擊北平。江陰侯率遼東兵攻高煦防守的永平城,以十倍兵力,仍先修建圍城工事,穩打穩扎。后來燕兵來援,江陰侯只得退兵。足見江陰侯不貪功,不驕不躁十分沉得住氣。”</p>
</p>
徐輝祖抬起手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們不要多心,我不是在評論二人高低,只是說你們的性子。戰場上風云莫測、瞬息萬變,誰也無法全然料定偌大的戰場上正在發生甚么、將會發生甚么,這時候是最能體現一方大將性情的時候。我認為,寧遠侯膽子更大,江陰侯更加穩妥!</p>
</p>
他頓了頓繼續道,“而此番貴州之戰,反而需要敢于冒進的大將。何福、邱福是最好的人選……當然邱福是不可能用的,他會樂呵呵地帶著兵去投降高煦。”</p>
</p>
何福與吳高冷不丁聽到評論邱福,都不禁莞爾。</p>
</p>
徐輝祖卻一本正經,毫無笑意,他沉吟片刻,終于對吳高道:“江陰侯若馳援貴州,一定要把膽子拿出來,豁出去跟他拼!朝廷擁兵二百萬,不怕與高煦兩敗俱傷,只怕輸了氣勢!”</p>
</p>
吳高抱拳拜道:“末將謹記魏國公真言!”</p>
</p>
“一切明晨見分曉。”徐輝祖瞪眼道,“高煦這個逆子,欠收拾!再沒有長輩兄長去狠狠教訓他,他不知天高地厚,怕是要變成混世魔王了,將這天下攪得天翻地覆,毫無規矩方圓。”</p>
</p>
吳高謙虛地說道:“若是魏國公能親自出馬,那定能穩操勝券!</p>
</p>
徐輝祖露出十分憋屈的表情,“當年靖難之役,若是我沒有被朝廷臨陣調走,不打得他滿地找牙!”</p>
</p>
“罷了罷了!毙燧x祖擺了擺手,扭頭道,“此番朝廷要是用了我的大略,一戰便能定乾坤!讓高煦偷雞(貴州)不成,再丟云南一把米,在四川變成籠中之鳥,困守死地。好讓他明白,不聽話的后輩、下場都不會好!</p>
</p>
倆人拜道:“祝明日御門朝議,魏國公旗開得勝!”</p>
</p>
……第二天早晨,天上竟然下起了雨。冬月最后兩天的天氣已十分寒冷,下雨更冷。積水沿著巍峨的宮室重檐上往下淌,皇城里的磚地上仿佛一片水海,幸好有大量的明渠和暗渠,不然非得淹起來不可。</p>
</p>
陸續一些打著傘的文武大臣,趟著積水向臺基上的奉天門走去了。玉石雕琢的各種動物,堅如磐石的不變眼神、仿佛在靜靜地注視著他們。</p>
</p>
系著大明皇朝萬里江山的新一輪|暴|力爭奪,即將在這里醞釀、并很快拉開序幕。</p>
</p>
這樣的關鍵一天,卻沒有宏大的禮樂,人也不多。雨中只有一個人語氣不驚地說:“冬天下這么大的雨,還真是少見。”</p>
</p>
另一個打著傘的人稍稍挪了一下傘,露出了臉,正是兵部尚書金忠,金忠瞧了一番雨幕,點頭道:“魏國公說的是,這天氣著實不多見!</p>
</p>
徐輝祖馬上又道:“對了,能用漢王府那個錢長史,把郭部堂(郭資)換回來嗎?或許朝廷還可以再加點條件。”</p>
</p>
“哦?”金忠愣了一下,他似乎意識到這是一個甚么交易,不只是朝廷與漢王的交易、可能還有別的意思。金忠沒有馬上回答,用傘指著上面道,“先去御門再說。”</p>
</p>
徐輝祖點頭道:“請!</p>
</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