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明春色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六章 獅子大開口

作者/西風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徐韜接著呈上了張鶴帶來的書信,內容出自刑部尚書呂震之手,有其簽押落款。</p>

    </p>

    聽到朱高煦提起“等人”二字,張鶴拜道:“呂部堂正是此意。”</p>

    </p>

    朱高煦放下信紙,徑直說道:“這樁事本王有心交易。不過長兄要換郭資,除了漢王府左長史錢巽,還得送來盛庸、平安兩家的全部家眷。”</p>

    </p>

    對于朱高煦的獅子大開口,張鶴臉上并無意外之色。</p>

    </p>

    朝廷在著手這次交易的時候,諸公心里可能有數:長史錢巽與戶部尚書郭資,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人,所以加上了“等人”二字方才合情合理;而朱高煦需要哪些人,是可以猜到的。</p>

    </p>

    張鶴很快便回答道:“漢王要的人太多。平安或盛庸的家眷,只能選一家,此事尚可商議。”</p>

    </p>

    朱高煦聽到這里,目光在張鶴臉上來回打量了數次。他忽然感受到了某種惡意!張鶴一個主事說了肯定不算,他提出這個條件,可能是朝廷里某人的意思,這是故意的罷?!</p>

    </p>

    如果盛庸和平安的家眷,只能選一家,朱高煦選誰?無論選誰的家眷,都不利于漢王府內部的關系,所謂一碗水端不平。</p>

    </p>

    “兩家都要。”朱高煦重復道。</p>

    </p>

    張鶴道:“此事下官不能決定,漢王能說服下官,朝中亦不會答應如此不公之事。京師到云南道路不便,來往頗耗時日,請漢王決定妥當,以免多費周折。”</p>

    </p>

    朱高煦聽到這里,更確定了出這主意之人不懷好意!這事兒就是算計好了的。</p>

    </p>

    所以朱高煦時常都很在意別人的惡意善意。有惡意的人便是這樣的,即便他留著盛庸平安的家眷沒多少用,但只要能讓朱高煦不痛快,他便痛快了!而如果是毫無恩怨的人,通常只想著自己的利益,不關心別人的得失;有善意的人,則愿意盡量保障對方的好處……</p>

    </p>

    先前徐韜張鶴等人到漢王府時,差不多快到中午了。此時正午已過,商議卻暫時陷入僵局。朱高煦便說道:“徐將軍、張主事先去用午膳,下午再議。”</p>

    </p>

    張鶴拱手道:“望漢王殿下思量妥當之后,告知下官便是了。”</p>

    </p>

    朱高煦揮了一下手。</p>

    </p>

    宦官王貴做手勢道,“二位這邊請。”</p>

    </p>

    前殿書房很寬敞,宦官宮女把廚房做好的飯菜,送到了這里。朱高煦便在書房里湊合吃午飯。</p>

    </p>

    這時“李先生”到門外求見。朱高煦寒暄了幾句,李先生已經吃過飯了。他接著又將徐韜張鶴等人的事,與李先生談論了一會兒。</p>

    </p>

    不多時,大將盛庸平安、王府右長史侯海也來到了前殿書房。朱高煦吃飽了,雙手一拍大腿站了起來,走到書案后面的椅子上坐下來喝茶。</p>

    </p>

    交換人質的事,瞞不住大將的。所以朱高煦也很痛快,叫李先生告訴了盛庸平安。</p>

    </p>

    幾個人在書房里議論紛紛,只有朱高煦沒吭聲。他一邊喝著茶,一邊埋頭看著飄著茶葉的水面,苦思著甚么。</p>

    </p>

    平安的嗓門大,哪怕朱高煦沒刻意聽他說甚么,平安的聲音仍然清晰地傳進了耳朵:“我家與皇室是親戚,偽帝怎么也得看點情面,不至于六親不認、把我全家給殺了罷!這事,我看就換盛兄弟的家眷。我家的人,先叫偽帝給好吃好喝養著。”</p>

    </p>

    朱高煦聽罷抬起頭,看見盛庸冷靜的臉上,也漸漸有些動容了。</p>

    </p>

    侯海面對著朱高煦,沉聲道:“那張主事敬酒不吃吃罰酒,請王爺下令,下官將他抓起來拷打一番!”</p>

    </p>

    這時王貴走進了書房,朱高煦便道:“王貴,你去叫張主事和徐將軍過來罷。”</p>

    </p>

    “奴婢遵命。”</p>

    </p>

    張鶴和徐韜來了之后,議事重新開始。這會兒屋子里多了幾個人,張鶴回顧左右,只認出了平安,還上前見禮招呼了一聲。平安長得五大三粗,與大腿一般粗的胳膊上,肌肉要將袍服撐|爆了似的,他的長相身材特別,非常好認。</p>

    </p>

    “漢王殿下。”張鶴上前作揖道,語氣里似有詢問之意。</p>

    </p>

    朱高煦和這陌生的文官,沒啥別的話好說,他徑直說道:“本王改主意了。”</p>

    </p>

    張鶴抬起頭,似乎松了口氣道:“下官愿聞其詳。”</p>

    </p>

    朱高煦道:“錢長史,以及平安、盛庸的家眷都要!另外還要加四個人,郭銘之妻徐氏、兒子郭琮郭玹,以及建文皇后馬氏。”</p>

    </p>

    “甚么?”張鶴一臉難以置信,震驚之下頓時有些失儀。他過了一會兒才鎮定下來,深吸一口氣道:“漢王言下之意,不想與朝廷換人了?”</p>

    </p>

    屋子里的其他人都有些意外,紛紛側目瞧朱高煦。</p>

    </p>

    朱高煦十分嚴肅地說道:“我當然想換,所以才沒提出過分的要求。”</p>

    </p>

    張鶴搖頭道:“郭家通敵,已定罪。馬氏若離開鳳陽,有失皇室體統。還不過分嗎?”</p>

    </p>

    朱高煦道:“張主事只要把本王的信帶回朝廷,朝廷若不愿意,那便算了!對了……”他招了招手,“張主事近前來。”</p>

    </p>

    張鶴走到書案前面,朱高煦欠身靠近,悄悄說道:“你再給我長兄帶個話,郭資已招供,我父皇崩于中毒!這陣子我騰出手來,還要繼續審訊他,定要審出真相。”</p>

    </p>

    “啊?”張鶴怔在那里,眼睛瞪得溜圓,“不可能!”</p>

    </p>

    朱高煦皺眉道:“本王剛才說了,你只要帶話回去就行。”</p>

    </p>

    張鶴只得無奈地拱手一拜,說不出話來。</p>

    </p>

    朱高煦轉頭看向徐韜:“徐將軍,張主事交給你了。本王的意思已很清楚,你將他帶回四川都司,此事由西平侯全權實辦。”</p>

    </p>

    徐韜抱拳道:“末將得令。”</p>

    </p>

    張鶴忽然面露失望,有些心神不寧地看了朱高煦一眼。</p>

    </p>

    站在旁邊的右長史侯海,也向朱高煦遞眼色。朱高煦佯作不知,侯海沉不住氣了,終于開口道:“王爺就這樣放了張鶴?”</p>

    </p>

    張鶴也似乎正有此意,站在那里默不吭聲地等著。</p>

    </p>

    朱高煦看著張鶴,臉色露出一絲不易被人察覺的冷笑,心道:老子不這樣放了你,敢情還要問你是怎么離間我和沐晟的?</p>

    </p>

    就算問出了內情又能怎樣?是把沐晟抓起來,還是畫蛇添足地告訴沐晟:我真的沒有猜忌你啊!</p>

    </p>

    朱高煦向侯海擺了一下手,一本正經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如果長兄認識到錯了,要派人來投降,咱們也是可以商量的。再說現在不放張鶴,如何交易?四川離湖廣近,叫西平侯辦此事正好妥當。”</p>

    </p>

    張鶴欲言又止,終未開口……如果他不經審問就主動當著徐韜的面,把秘密告訴漢王;沐晟又不是傻的,能不知道朝廷啥意思?</p>

    </p>

    徐韜把手里的一本卷宗雙手呈上,“西平侯差遣末將,將此物呈送漢王。末將的差事辦妥,請告辭,克日便北上四川回稟西平侯。”</p>

    </p>

    張鶴也面有失意地拱手道:“下官謝漢王寬容,告辭!”</p>

    </p>

    “好,恕不遠送。”朱高煦點了點頭。</p>

    </p>

    侯海走上去,接了卷宗。</p>

    </p>

    待王貴送客人出門去了。朱高煦才對困惑的幾個人說道:“幾天前,王妃的娘家有個管事奴仆逃到了昆明。他見了王妃,稟報郭府被栽贓罪名抄家下獄之事。其中提到了一件事,郭銘曾得到過銀環蛇,將蛇膽入藥后送入宮中、治瞻塏小兒抽搐之癥。不久之后我父皇便駕崩了,而那銀環蛇有劇毒,夫人徐氏恐被牽連,曾勸郭銘逃走。郭銘沒有聽從,可見此事不應該與他有關。”</p>

    </p>

    朱高煦換了一口氣,接著說:“我由此猜測父皇可能崩于中毒,如此聯想確實比較牽強附會,所以我一直毫無把握。但今日我又尋思:父皇正當壯年,身體強健,忽然不明不白地駕崩,中毒也似乎很有可能。我便決定詐偽帝一回!</p>

    </p>

    建文朝時郭資輔佐我長兄鎮守北平,幾年交往甚密。太宗在位時,郭資肯定是東宮黨羽,多次在朝中為我長兄說話。去年我在皇宮中,郭資還設計想害我!此人全程參與了東宮的密謀,知道不少事。</p>

    </p>

    如果猜測沒錯,我長兄便會信以為真,以為郭資泄露了秘密;為了不讓郭資說出更多話,我長兄肯定愿意付出一定的代價。如果我猜錯了,到時候咱們再派人與朝廷繼續談就是。</p>

    </p>

    咱們可不怕拖延時間,漢王府最大的秘密,便是曾經私藏了諸位大將。現在已天下皆知,錢巽能供出甚么事來?”</p>

    </p>

    李先生點頭道:“原來如此!王爺見微知著,下官佩服。”</p>

    </p>

    朱高煦道:“朝廷里有人想離間咱們弟兄!來而不往非禮也,我不倒打他一耙?”</p>

    </p>

    盛庸道:“王爺,四川的沐晟不能讓郭資先招供?”</p>

    </p>

    朱高煦皺眉道:“很難,除非嚴|刑逼|供。我也權衡過,那郭資在士林很有威望,如果將其折磨致死,怕那些地主和讀書人都對我很忌憚,不利于占領地盤。何況單有逼|供郭資的證詞,并不能取信于天下,無非兩邊相互找人寫文章對罵罷了。最終還得戰場上見真章!”</p>

    </p>

    </p>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广德县| 台前县| 镇远县| 祥云县| 仪陇县| 湄潭县| 华安县| 阿拉善右旗| 侯马市| 永年县| 贡觉县| 建湖县| 平安县| 全州县| 集安市| 临湘市| 和田市| 鲁山县| 曲松县| 浦东新区| 宜良县| 滦南县| 东台市| 云浮市| 福贡县| 温泉县| 晋宁县| 扶风县| 信宜市| 白朗县| 黔西| 清镇市| 宜川县| 龙门县| 随州市| 仙游县| 靖江市| 敦煌市| 达日县| 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