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令楊明志始料未及的情況!
“什么?你就給我生產了五枚飛魚?你的承諾呢?!一天兩枚的承諾?!”
“可是!司令!因為降雨的原因,我們準備的推進藥發生了受潮!”
“受潮?難道倉庫的保存工作沒有做好?”
“是的!倉庫保管員玩忽職守,雨天的防衛沒有做好,我現在已經讓那幾個人……”
“不要推卸責任,現在具體情況!”楊明志一聲呵斥。
“是!不僅僅是藥劑受潮,燃料也受潮!以至于這幾天的鋼水產量都降低了!我以為……我以為您懂得。”
楊明志一度在里固施科夫的辦公室大發雷霆,經過這人的一番解釋,反倒是自己也存在失察的責任。
他勾下腦袋郁悶的自語:“真是極品,大戰未到,我的準備工作居然是這樣糟糕!若是德軍大局進攻,我們豈不是要完?”
里固施科夫則是一副做錯事的樣子,恭敬的陪在長官身邊,賠罪道:“司令教訓的事,這件事我沒有做好!”
“你當然沒有做好!”楊明志猛的抬起頭,責問:“會議你剛剛參加了,怎么不明實情?你甚至一句話都沒!我還以為你都準備妥當了。”
“對不起司令!考慮到那種狀況,我怕我的發言……”
“唉!現在什么都晚了!”楊明志掐腰嘆道:“區區五枚廢墟,取得不了多少戰果!這樣吧,我們也只能來點瘋狂手段了!”
楊明志不再和里固施科夫在辦公室絮叨,兩人直接去了存放新型火箭彈的倉庫。
在4月5日,兵工廠造好了3枚鯰魚火箭彈。在“飛魚”研發完畢前,兵工廠有整整兩周的時間擴充軍備。這些日子也僅僅下了短暫的一陣雨,其他時間可謂風和日麗,氣候對武器生產的影響趨于零。
里固施科夫為緩解長官的失望,先把他領到獨立安置的鯰魚火箭彈的倉庫。
“司令同志情況,這些都是鯰魚,我們一共生產了55枚。其中4枚普通裝藥,15枚裝填的云爆劑。”
這是半地穴的倉庫,四周都是水泥。倉庫修砌的很整潔,用來存放一枚枚立柱般的火箭炮再合適不過。只是這些火箭彈當前還都缺了一個部分——碰撞引信。這將在投入作戰前,才突擊安裝。
楊明志焦躁的心平靜了不少:“至少這些火箭彈,能讓戰士們輕松踏平斯拉夫季奇吶。”
出了這間半地穴倉庫,他有鉆入另一個帶有斜坡的倉庫。工人將兩盞煤油燈掛在木墻上,幾尊蓋著灰麻布的東西,出現他的面前。
布匹所蓋就是那五枚“飛魚”,其翅膀真是顯而易見。帶工人掀開麻布,火箭彈整齊擺放的真容映入眼簾。
“很不錯啊!”楊明志欣慰的拍拍手,“至少我還有五枚!”
“不!司令!今天的兵工廠還在力生產,我……我保證!”
“哦?”
“我保證,在明天太陽落山前,我再給您生產五枚出來!”
“這可行嗎?”楊明志問道,“你可不要為了趕進度,給我粗制濫造!”
“我以生命擔保!”
看著他立正的樣子,楊明志相信了。仔細想想,兵工廠可能已經預制了一些材料。比如火箭彈最關鍵的整流罩,它就好似軀體,接著把“內臟”一件件的塞入這“軀體”里,最終火箭炮大功告成。
再這五枚“飛魚”,其戰斗部裝填了二十公斤阿瑪托炸藥,這種炸藥也算是游擊共和國能自產的性價比最高的炸藥。二十公斤的阿瑪托的完威力大概有二十五公斤TNT。
就火箭炮而言,如此裝藥量威力還是太了。這個時代,航空炸彈動不動就是二百五十公斤,乃至一噸的巨無霸。尤其是那種“重磅炸彈”,TNT裝藥量能有半噸,炸的準,航母都能一發入魂!
如此比較,“飛魚”還真是的“飛魚。”
這不是楊明志想要的,他當即道:“里固施科夫,我們的高能燃料還有多少?”
“啊?您那些消毒劑?它們還沒用,因為鋼瓶實在太粗,我們……”
“不!我是化學實驗室的庫存!”
“這……不到二十公斤公斤。”
“這么少?!”楊明志毫不猶豫的指著這些火箭彈:“那就還用阿瑪托,把供應一般彈藥的物資都拿過來有限供應這邊的。這五枚都裝填完畢,我們就用它作戰!你聲稱的另外五枚抓緊時間造!。鯰魚火箭炮,給我立即安裝引信。你必須在明日太陽落山前,講這些準備好!如果準備不好,行動勢力你責任巨大,結果你知道!”
這是一個死命令,里固施科夫已經一額頭汗水,他硬著頭皮立正:“保證完成任務!如果完不成,我自殺謝罪!”
楊明志看了他一眼:“你有這種覺悟就好。現在立刻準備,RPG彈頭,手榴彈,和無后坐力炮彈……”
兵工廠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楊明志還算滿意的離開這里。實話,兵工廠的模式頗有點日兵工廠的樣子,即散布的作坊進行初級加工,產品送到兵工廠的核心廠區進行深加工。
如今,為兵工廠工作的工人超過了三千人,這支龐大的工人群體正是軍隊戰斗力的保證。可惜機床和技術人才的嚴重缺口,相對高端的武器產能始終不盡人意。
兵工廠既然搞不了那么多“飛魚”,就只能在裝藥上動腦筋。用云爆彈去襲擊人口密集的城市,這被后世叫做反人類行為,然而這是二戰。自從楊明志看過那血腥殘酷的“殺人工廠”,內心的獸性可是增添了不少。他當然想用先進武器,既然暫時的高能燃料存量太少(化學實驗室主要在調配阿瑪托),用一般炸藥湊合著。
比起兵工廠的武器生產,卡維茨基的任務就簡單不少。
鐵匠村有著大量的婦女,指望這些人打仗可謂天方夜譚,她們卻幾乎都有裁縫經驗。出于民族習慣,她們不論老幼都喜歡編辮子,這種技巧用在編繩子上,簡直如魚得水。
卡維茨基一口氣下令村的紡織作坊停工,體工人投入到“擺渡繩索”的辮子。
參與這項工作的人有多少?超過一千之眾!
一條尼龍繩是纖細的,十幾條擰成一股,其強度超鋼絲!很多婦女從沒見過這種材料,她們驚嘆于尼龍的光滑柔韌,能的聯想將這些近十米長的細線編成毯子,絕對是極度舒適的享受。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