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志下了車,走在通向米西渡口的土路。rg
這姑且還能乘坐道路的土路,它早已布滿了一個個混濁的泥塘。這種路況對機械化部隊可謂一場災難,就好比1941年秋季德軍進攻莫斯科。秋雨季節,泥濘之路給予德軍后勤巨大阻力,直到寒流抵達,泥水結冰為止,可以德軍裝甲車最后是在冰面狂飆,才迅速取得戰果。
這種路況對于純粹靠兩條腿的部隊,還算是湊合。
楊明志和他的戰士們,形象都有了些變化。傘兵戰士都是裝備著高幫皮靴的,這種鞋子適應復雜環境。84師第二團和偵察營,戰士們亦是換上了皮靴。他們的綁腿還都存在,腳上踏著從德國士兵那里扒下來的靴子。
所有人的軍靴上滿是泥漿,雙腳還算干燥。
只是那些民夫的狀態就非常糟糕了,他們被迫踩在泥巴里前進,甚至還有打著赤腳的。背著麻袋的民夫,不斷從楊明志身邊走過,他們中甚至有的合作扛著圓木,甚至是合力抬著獨木舟!他們會在短時間內,在米西渡口建立一個后勤營地,作為行動的有利支援。
民夫無言,他們的身影更加的灰白,也更加偉岸。每個人踩著沉重的步伐,于泥濘中艱行,一舉一動也正應對了斯拉夫民族的深沉、堅定。
徒步的楊明志算是非常輕松的,他頂著舊鋼盔,腰里就別著一把手槍,除外沒有負重。他的衛兵負重非常嚴重,除了武器和大量彈藥,還有足夠吃上五天的口糧,和一條毯子。
這條泥路并不長久,他很快遇到了第二團的末尾部隊,即和拉夫連季、葉甫根尼碰了頭。
這些戰士,他們知道聽到天際尖銳呼嘯聲并看到黑點,就該立刻臥倒。他們知道在迫擊炮轟擊下匍匐前進,并不比原地待著更危險。他們知道,敵人坦克殺過來時,只要淡定的半蹲扛起RPG,冷靜瞄準扣動扳機即可。他們也知道,從二三百米外開火的德軍機槍手,嚇人的成分比殺人的成分多。
這些戰士是老兵,是第二團的骨干,甚至是從明斯克之戰活下來的老家伙!
老兵在第二團的比例只有一半,他們在三月底的作戰損失太大!其余的戰士,大部分是從民兵部隊轉正而來,也有部分是從阿納托利的第三團調來的。
所以,對于這些士兵,能真正的上戰場正面和敵人作戰,根就是第一次!
老兵知道,很多時候,只有保性命才能更好的殺敵。而對于新來的,趁早的殺敵立功獲得榮譽,簡直比生命還重要!
軍隊中,這兩種心態并存,楊明志知道,再熱血的新兵只要他經過多次戰斗還活下來,那份拼命的熱血都會淡化很多。剩下的,只有能的在戰場生存,麻木的殺死敵人。
畢竟,這第二團可是他楊明志的嫡系!對他們的關愛,不得不多一份!
在天黑前,楊明志抵達了米西渡口,圍繞著一片樹林已經有了大量人員!
臨時指揮所,就在林子里建立,他招呼衛兵,立刻令軍官們前來報道。
“報告司令!傘兵旅長泰普諾夫到!”
泰普諾夫敬了禮,他和副旅長、旅正委,暫且站在一邊。
接下來的是拉夫連季和葉甫根尼,他們的衣著可不如傘兵光鮮,兩人的經過修剪的胡須和臉上的褶皺,尤其是那深邃的眼眸,也是一種老辣的證明。
更老辣的還是巴爾岑,他舉手投足只見更是散發著一種殺氣!他的下巴用匕首刮干凈的胡須,唯獨嘴唇上刻意留著。
巴爾岑的胡須倒不是非常別致,最別致的當屬所謂的騎兵營長——沃曼斯基。楊明志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么一個軍官,他年紀輕輕,胡須簡直就是有意向布瓊尼致敬。
至于阿納托利,他的臉整潔很多,沒有一點胡須,這份形象反而讓人擔憂,就好似一個涉世未深的普通青年,實際他的年齡可是不。
楊明志和軍官們寒暄幾句,目光就瞄著了阿納托利,畢竟渡河行動的關鍵,就依賴著他和他的部隊們的工作質量!
工作情況,阿納托利也正急于匯報。
“司令同志,我已派出人手,乘坐最開始趕制的木筏,帶著繩索,成功渡河抵達河對岸的米西村廢墟!
這是楊明志最想聽的,他馬上追問:“這是真的?!木筏怎么樣?你們渡過去多少人?擺渡工作先期準備怎么樣了?”
“是!我們的木筏乘坐了十一個人,緩慢飄到對岸。木筏一邊飄著,繩索一點點投送到河里。當我們的人抵達對岸后,就立刻將繩索纏繞在樹上!
“那么,現在繩索在哪里?再了,木筏橫渡第聶伯河,水流的影響如何?”
“水流影響非常有限!”阿納托利欣慰的,“所以我們敢直接將繩索投入河中,木筏也沒有被沖的太遠,F在繩索都被沉在水里,預制的木筏,也按照您的命令,兩個筏子用麻繩串聯,并用繩套固定在尼龍纜繩上。待到夜里,您一聲令下,所有沉河的纜繩都將繃緊,我們就可順利擺渡了!”
楊明志滿意的點點頭:“很好!你做的很不錯。這次我們準備了二十條纜繩,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有二十條擺渡交通線!我記得卡維茨基也來了,我們的鐵匠村村長,有沒有幫助你?”
“他和他的人起到了巨大幫助!”阿納托利贊譽道!艾F在,我已經完成了九條擺渡線路,剩下的十一條正在進行!如若您現在有意去河畔看看,憑借肉眼,就能看清河面上漂浮的木筏。舉起望遠鏡,更能看到米西村廢墟里晃動的人影!”
“我當然會去看!你還有十一條線路未完成,可要抓緊時間吶!”
楊明志情不自禁的舉起右手,重重的搭在阿納托利的肩膀。
這令阿納托利非常感動,畢竟這位司令確實對自己有意栽培,對于這次渡河行動,自己多的看來是很好的。
“阿納托利,我們這次軍事行動若是大獲成功,你和第三團就是立下首功,屆時我向上級匯報時,你的名字可是少不了!”
“還有我呢!司令同志!”
楊明志猛地撇過頭,看到了那位“大胡子”。他瞇著眼睛,問道:“對了!你也是姓沃曼斯基吧,你是村長的侄子!你的胡子非常別致,難道你有三十歲?”
“不!我只有二十一歲!”
楊明志一怔,想必這個家伙是自從長胡子就刻意續胡子。這種行為在蘇聯年輕人里根就是個奇葩,考慮到他的伯父沃曼斯基村長有著布瓊尼式的騎兵狂熱,頂著“布瓊尼”軍帽,留著“布瓊尼胡須”,反而非常正常了。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