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部隊傳到指揮部的皆是利好消息,通訊員簡直像是報喜的喜鵲。又過了一陣子,一只更大的“瑞鳥”飛進了指揮部,那是里固施科夫。
這個老家伙高興的像只猴子,他剛沖進指揮部大辦公室就嚷嚷:“我們成功了!成功了!”
“已經(jīng)成功了”楊明志條件反射的站起身,雙手伏案瞪大眼睛。
“是的!司令同志!您要的武器已經(jīng)部分下了生產(chǎn)線,您快來看看吧。”
“哈哈別列科夫,就是你一宿不睡突擊研究的新型燃燒空氣炸彈”耶夫洛夫問道。
“是的,我們都去瞧瞧吧,現(xiàn)在太陽還沒落山,我覺得現(xiàn)在就可以試驗。”說著,楊明志猛地扭過頭:“里固施科夫,你看如何”
“試驗當然沒問題!”
楊明志很快看到了生產(chǎn)出的火箭彈,它們頭大身子細,末端的三片尾翼則非常碩大。
該武器的殺傷原理非常簡單,即迅速爆燃的燃料將彈體推出去,之后就靠慣性下落。觸碰引信墜地后即引爆內置的少量tnt,進而引燃整瓶的“殺菌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款不需要發(fā)射管的大型迫擊炮,亦是一種無后坐力炮。考慮到其飛射方式和飛魚火箭一樣,甚至發(fā)射架都是通用的,它還需正確的名字。
根據(jù)其工作原理,楊明志將其命名為“火箭助推式榴彈云爆型”,簡化編號及pПГ-tв。該武器還被取了個綽號,喚之為“akyлa”,阿庫拉,即鯊魚的意思。鯊魚可謂海洋殺手,其兇猛異常,新的武器一樣的兇猛異常。
兵工廠很快就接受了司令為武器取得名字,實驗也在當天傍晚展開。
試驗場設在鐵匠村的南邊的一小片開闊地,本人的實驗就打出兩發(fā),因為僅需要兩發(fā),楊明志就有信心將其彈道計算出來,再者他實在不想浪費彈藥。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唯獨在正式實驗時,楊明志可是強令一眾觀察員躲得遠遠的。
他們都趴在二百多米外的掩體,這種堪稱為懦夫的行為,可是讓看熱鬧的耶夫洛夫非常不爽。
“別列科夫,就算是武器殉爆了,二百米的距離你是不是過分的擔心難道彈頭的殺傷半徑是二百米”
“二百米可能都低估了。”楊明志不再廢話,下令執(zhí)行。
彈體點火,燃料瞬間爆燃將彈體推出去,它就像是一枚碩大的迫擊炮彈,一顆很大的黑影在眾人的矚目下飛上藍天,并在眾目睽睽下下落,最終化作一團碩大的火球,爾后便是劇烈的轟鳴。
剛剛還在抱怨的耶夫洛夫現(xiàn)在真是目瞪口呆,他舉起望遠鏡的手都在止不住的顫抖。
“別列科夫真是太驚人了,我看到一個巨大的蘑菇云正快速升騰,太驚人了我記得你說過,彈頭的戰(zhàn)斗部僅有一瓶殺菌劑”
楊明志沒有理會耶夫洛夫的疑問,他舉著望遠鏡密切觀察,嘴里念念有詞,吩咐手下記錄數(shù)據(jù)。
爆燃的沖擊波化作猛烈的炙熱氣浪,觀察者距離爆心足有兩公里,如此距離,當溫熱的氣體襲來,所有人都感受著它的力道,還讓人想起炎炎夏日。
首次試射即取得了成功,然而卻鮮有為之歡呼的人,因為大家都震驚了。
薩林奇金參與了這次實驗,他后來在回憶錄上寫到:就像是火山爆發(fā),我看到一團碩大的火焰騰空而起,即便距離它有兩公里之遙,掀起的熱風差點吹掉的的帽子。很難想象制造這一切的竟是一瓶殺菌劑,我不知道別列科夫同志是如何想到用這種東西制造武器,但是我可以確定,這種我國一旦量產(chǎn)的殺菌劑并武器化,將很快成為法西斯的惡夢。
兩次實驗迅速完成了,當塵埃落定,里固施科夫當即令自己的人站起來,他們竟然想試驗區(qū)沖去。
楊明志直接鳴槍示警,阻止了這些人的行動。
里固施科夫一臉疑惑愣在曠野上,直到繃著臉的楊明志迅速走過去。
“里固施科夫,你要干什么”
“司令,我們得迅速收集資料,我正要領著人……”
“不行!”楊明志當場說明了拒絕的理由,他指著前方警告:“你現(xiàn)在去非常危險。這段時間我們這里僅有微風,實驗區(qū)域內的氧氣已經(jīng)被消耗干凈,一團厚重的氣體正壓在地面,你根本看不到眼前的危險。我們再等半個小時,之后再去。”
里固施科夫聽得毛骨悚然,“我……我還以為爆炸結束就一切結束了,沒想到!”
“我想你現(xiàn)在能理解這款武器的真正恐怖,它可比以往用水合肼當燃料的彈頭威猛數(shù)倍。所以你要抓緊時間生產(chǎn),我們有足夠的彈藥,德軍不是被燒死或者壓碎身體,就是統(tǒng)統(tǒng)窒息死亡。”
這一刻,里固施科夫感受到了真正的恐怖。他在感慨,感慨人類才是這世間最恐怖的存在。
實驗結束后,楊明志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即領著設計部的人員,根據(jù)得到的數(shù)據(jù),展開各種數(shù)學計算,以確定不同角度發(fā)射“鯊魚火箭”的彈道,以及建立一個殺傷理論模型。
他對兵工廠的生產(chǎn)能力非常有信心,因為僅僅一個白天的功夫,兵工廠竟然總裝了五發(fā)!
看起來這是一個很小的數(shù)字,然關鍵性的整流罩已經(jīng)造出二十個了。得益于楊明志超前的管理模式,兵工廠的武器生產(chǎn)幾乎在建立伊始,便開始了模塊化生產(chǎn)。
所有炮彈、火箭彈的碰撞引信實際都是一樣,彈藥的發(fā)射藥的包裝方式也分成了一種型號。兵工廠已經(jīng)預制了大量的零部件,只需將這些零件安裝在全新的“鯊魚火箭”的整流罩里即可。
只要不出任何岔子,到了七月二日中午之前,必將又二十枚全新的“鯊魚火箭”下生產(chǎn)線。
除卻這種新武器,鯰魚和飛魚火箭,也在大量生產(chǎn)。畢竟這兩款武器乃游擊共和國的重要攻擊型武器,蘇聯(lián)又非常重視炮兵的作用。從被擊毀的德軍坦克上插下的鋼鐵,乃至炸毀的那輛德國軍列殘骸,大量廢舊金屬運到兵工廠后,很好的抵消了兵工廠金屬材料相對短缺的問題。
他們已經(jīng)儲備了大量的推進燃料,配置了大量的炸藥,就等著彈體外殼的制造了。里固施科夫幾乎投入了整個工廠的兩千人,工作全然轉入對火箭炮的生產(chǎn),該類型武器的生產(chǎn)效率,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他甚至向楊明志保證,假若七月五日戰(zhàn)斗開始,那么在六月二十日到七月五日這十五天內,必將有合計新的六十發(fā)鯰魚,十發(fā)火箭炮下生產(chǎn)線。再加上新的鯊魚火箭炮,蘇軍的遠程火力,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一切的改變的德軍并不知情,甚至傲慢的ss部隊竟揚言他們一個團即可殺進蘇軍的腹地,一口氣解決南邊的“大麻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