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 正文 第1612章 洛陽鏟(上)

作者/重生的楊桃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來自利爾楚奇的難民們,他們獲悉可以一起前往南方建立新的家園,幾乎所有人都是支持的。

    不過要在荒蠻之地修建定居點,該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們也都知道,自己的目的地附近發現了鹽,針對那里的挖掘已經全面展開。自己此行不僅是蓋房子這么簡單,大家都有義務參與挖掘。

    目前,日常的糧食是大量的土豆,游擊共和國提供這些并非無常的。一些年輕的女人,以及所有十三歲到六十歲的男人,全部無條件的登記為民兵。一些人已經被編入部隊,開始緊張的軍事訓練。

    利爾楚奇籍貫的難民有多達五千人,傷病員還在養病,難民中身強力壯者都已從軍,剩下還有三千余人,他們都是老弱婦孺,尤其以三四十歲的婦女最多。

    女人的丈夫多數在一年前參軍,他們生死未卜。還有一些人在德軍占領期間被強制征召為苦力,另有一些人因為反抗而被處決。至于城鎮里的猶太人,男女老少早就被侵略者殺害了。

    所以對于這些女人來說,利爾楚奇是自己的家,也是個令人痛心的地方。離開那里來到普里佩特沼澤,距離傷心地足有二百公里,又吃上了足量的食物,大家的心情好了一些。

    可生活還要繼續,現住的鯰魚村是當地人的家絕非自己的。

    她們多數還帶著自己年幼的孩子逃難,在新的地方建立新的城鎮,這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多達三千五百人的利爾楚奇鎮難民,另有其他小型村莊的難民,聚集一起組成了一支近四千人的隊伍。他們撤離的時候帶著一些財物,除卻大量的衣物,那些農業生產的工具,將為他們營建新的定居點提供巨大幫助。

    斧子、雙人鋸、鐵錘、長柄鐮刀,這些工具他們都不缺,鯰魚村為他們又提供了一些生產工具,更是錦上添花。

    不得不說,在難民問題上,鯰魚村村長波博斯基做的非常厚道。他提供了一大批糧食和生產工具,又組織了一些馬車,專門用來運輸腿腳不靈便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他更是提供了一些粗制麻繩和鐵釘,有了這些小部件,木屋將能迅速落成!

    關于蓋房子,這些難民可謂經驗豐富。本來他們故鄉的房子就是親手建造,興建新的定居點,只需游擊共和國提供足夠工具,他們對迅速入住新房充滿信心。

    沿著土路向南走,等待大家的將是和平的新生活!唯有這片沼澤,戰爭的惡魔沒有侵蝕。

    母親攜著孩子,老翁拉著老叟。有的戴著列寧前進帽,有的戴著頭巾,甚至有人頂著圓頂小禮帽。

    經過兩天的休息,難民的精神面貌有了顯著改觀,驚慌的表情蕩然無存,許多人面色紅潤,他們的高高興興地向南走去。

    所謂破家值萬貫,他們推著手推車,趕著自己僅剩的牛羊,籠子里塞著家禽。

    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吃完飯后,在一個連的民兵護送引導下,開始南下旅途。

    僅僅是兩天的功夫,游擊共和國已經給利爾楚奇鎮的難民重建了蘇維埃委員會,并在難民中選舉出了一位集體農莊第一書記。為了加強控制,五名由薩林奇金指導培訓的基層政委加入委員會,如此,當難民開始動身時,他們的組織性紀律性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在蘇軍看來,自己的重大優勢就是蘇維埃體制,它管理每一位蘇聯公民,通過協調手段,使得所有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勞動生產的價值按勞按需求分配,這種公正公平的分配手段在殘酷的戰爭時期,立刻團結了這些難民。

    他們畢竟是普通人,其中還有許多老人和孩子。不能幻想著他們能快速移動,隊伍在下午兩點出發,當隊伍繞過硫磺礦時已經是下午五點了。直到下午六點,第一批難民才磨磨蹭蹭的抵達目的地。

    瞧瞧他們的模樣,楊明志估摸著,就是因為走了太遠的路每個人面露疲態。

    可是他們不能磨蹭,趁著天還沒有黑,蓋房子的工作必須立刻展開。

    捫心自問,楊明志覺得自己實在高估了難民們的動作,他們陸續抵達,恐怕絕大多數人在定居點的第一個夜晚要露宿野外了。

    難民的事都由薩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等人負責,自己作為軍事主管,繼續盯著鹽礦發覺即可。

    時間已經是傍晚了,經過整整一個下午的挖掘,第21游擊旅的官兵們累得夠嗆,傳說中的巖鹽礦脈并未出現。

    目前,已經有五個原始吊車搭建完畢,挖掘泥土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合計二十個土坑中,其中有六個已經向下掘進了超過十二米。繼續向下挖掘,鐵鍬接觸的已經是比較堅硬的腐泥,仿佛繼續深挖,挖到的不是巖鹽,而是泥煤,甚至是褐煤。

    “如果能挖到褐煤也是好的,萬一能挖到高品質無煙焦煤,我們就能煉高速鋼了!”

    不管怎樣,向下挖掘肯定能有所發現。尤其是地質勘探這一行,楊明志對這個了解有限,他站在地面繼續躬著背,瞅著坑洞里繼續揮汗如雨的戰士們。光線越來越昏暗,地面燃起了一些篝火,借著篝火散射的微光,挖掘繼續,大有挖掘一宿的趨勢。

    楊明志在下午時也參與挖掘,累的氣喘吁吁后終究變成一介看客。

    他抓著一個烤土豆,啃食的同時繼續監督,認真的模樣引得安東諾夫情不自禁的湊過來。

    “司令同志,您還是去休息一陣吧!您放心,我們夜里會加緊工作,我們一定能挖到鹽礦。”

    “你們努力是好,戰士們也不能透支體力啊。”

    “唉,現在多付出,我們就能早一點見到鹽礦。如果我們腳下坐擁一座鹽礦,在勘探到之前任何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楊明志聳聳肩:“只是我們付出的勞動強度也太大了。”

    “沒有辦法。”安東諾夫一副無奈的模樣,“如果不挖深坑,我們如何知曉地下究竟有什么?泥土遮蔽了我們的眼睛,挖坑是無奈也是必須的。我們沒有更好的辦法。”

    他說者無意,楊明志聽者有意。

    如何避開泥土,直接窺探深邃的大地之下有什么,有沒有一種工具能完成這一壯舉?

    有!當然有。

    “哎呀!”楊明志猛地拍一下自己的腦殼,一副懊悔的模樣:“我怎么這種時候突然犯蠢?趕緊造一點洛陽鏟不就行了?!”

    安東諾夫不懂漢語,他質問道:“唉!司令您怎么了?”

    “我?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你在這里繼續監督著。我……嗯!我得會親自會鐵匠村一趟”

    夜里的鐵匠村,大部分區域已經安安靜靜,唯有兵工廠的機器持續轟鳴。

    夜間生產對于兵工廠非常重要,也只有在夜里,煙囪能夠肆無忌憚的排污,所有機器的工作效率達到最大。

    工廠還在拼命的生產炮彈、復裝舊彈殼,工人們的生產計劃被排的滿滿當當,尤其是那些關鍵性的蒸汽車床,每一臺基本沒有休息的時間。工人和機器都在超負荷運轉,這一切都是為了在迎戰德軍下一次進攻時,部隊擁有更強大的武器儲備。

    楊明志乘坐吉普車燈大開,沿著鐵路在夜里狂奔。畢竟是走夜路,車速不可能很快,當他回到鐵匠村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了。

    按理說他歸來是要到指揮部報道,因事情重大,吉普繞著鐵匠村的邊緣,直接開到兵工廠。

    機器的轟鳴聲是他最想聽見的,他也清楚,這個時間點里固施科夫要么在辦公室待著,要么還在聲稱車間里瞪大雙眼。

    整個兵工廠燈火通明,各個廠房內掛著大量油燈,燃油發電機提供的有限電量,大部分也供應此處照明。

    廠房之外,大量的工人依舊游走著。他們多數手中拎著麻袋,通過叮叮當當的聲音,證明里面裝著的是金屬。

    楊明志沒有猶豫,既然吉普車突然到訪引起許多人注意,他下了車,隨便拉住一位一把年紀的工人問:“你們的廠長在哪里?我是司令,我必須立刻見他!”

    昏暗中,工人看不清楊明志的臉。工人也不想多事,直接指出轟鳴聲最大的廠房:“他就在那里。”

    “很好。阿布拉姆,跟我來。”

    楊明志闖入車間大門,輕而易舉的看到了那位頂著列寧帽的里固施科夫。

    “啊!廠長同志,您在這里。”

    “您……哦真是不可思議,我聽說您去南邊找鹽礦了,怎么您這個時間會出現在這里?”

    “您就不要再問這個了!”楊明志急匆匆走上前,直接勾住里固施科夫的肩,直言不諱的說:“挖鹽行動出現了些問題,我們盲目的挖土實在的低效率。所以我突擊趕到兵工廠,我知道,只有您能幫我解決問題。”

    “我?愿為您效勞。”

    里固施科夫目前一副丈二和尚的姿態,只好完全聽從楊明志的安排。

    通過一支鋼筆和一張紙,楊明志匆匆畫出了一份工藝圖紙。此乃楊明志的老本行,徒手畫圖有些粗糙,里固施科夫瞪大雙眼,一眼看出司令是打算制造一種特殊的工具。

    “這個……它是什么工具?看起來是挖土用的。”接著煤油燈昏暗的光,里固施科夫雙手握著圖紙,他繼續問,“該不會,您指望這個東西拼命挖土吧。”

    “對!就是一種挖土工具。”

    “可是,您不覺得這東西的鏟頭太小了嗎?鏟子頭還有夸張的弧度。恕我直言,您希望挖土效率提高,我想我們可以突擊制造一臺能驅動鏟子的蒸汽機,并裝在一輛卡車上,那就是一臺挖掘機了!”

    楊明志搖頭說:“我還沒跟您說清楚呢!您現在看到的這份圖紙,您按著我寫的工藝,按順序對原理加工。最終它能拼接成一種特殊的鏟子,它是我們中國人發明,鏟頭只在地面打一個小洞,通過不停掘進,硬是能知曉地下五十米究竟埋的有什么!”

    “啊!我已經完全明白了!您是想探測地下五十米處,是否存在鹽?!”

    “完全正確!”興奮的楊明志狠狠拍拍里固施科夫的肩膀:“我親愛的同志,我匆匆趕來就是希望您能迅速把這個東西造出來。您最好在天亮前完成,我要盡快投入使用!”

    “遵命,司令同志。”本有些疲憊的里固施科夫突然斗志昂揚,他又多嘴問一句:“司令,這種鏟子到底叫什么?”

    “叫洛陽(Лоюн)鏟。”說著,楊明志也掐著腰,展望性的感嘆:“可能我是第一個把這種工具帶入白俄羅斯的人,未來全聯盟對礦產資源的勘探,這種工具將立下功勛。”

    里固施科夫點點頭,他突然明白自己今夜的突擊任務,莫看只是生產一種小型工具,卻有著重大歷史意義。

    事實確實如此啊!

    蘇聯,乃至曾經的沙皇俄國,過去的幾百年里從未出現過類似于洛陽鏟的特種挖掘工具。

    即便是放眼全球,洛陽鏟這種發明于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盜墓勘探工具,也有著強烈的獨特性。

    英國人曾在十八世紀末發明了一種名為coring的鉆土勘探工具,其工作原理和洛陽鏟有些類似。后來,美國人對這項技術發揚光大,它多是用于尋找水源。有時候,則不可思議的成為玄學工具,來斷定定居點的風水。

    洛陽鏟,它發源于中國終于走向了世界,成為各國考古、地質勘探、礦產勘探時必備的一種工具。針對該工具的挖掘原理的進一步研究,某種意義上,南極冰芯的鉆探取樣,也有洛陽鏟技術的影子。

    可惜,英國美國名為coring的工具根本沒傳入俄國,更不說洛陽鏟了。沙俄的工業底子過于薄弱,工業大發展還是在于蘇聯時期斯大林開展的兩個五年計劃。十年時間,蘇聯在全聯盟發現了許多新礦,尤其是在白俄羅斯中部地區發現了大量鹽礦。

    蘇聯是用傳統的拆遷勘探隊在人跡罕至的區域徒步尋找,確定可疑點后開始用傳統方式大規模挖掘。這類手段的確落后,不過全面臨待探勘地區規模龐大,發動強大的人力進行挖掘,各類新礦大量建立,可惜戰爭來的太突然了。

    廣大蘇聯公民,尤其是先居普里佩特沼澤的數萬軍民,根本不知道洛陽鏟。平民挖坑的主要理由就是挖井,大多數時候挖一個十米深的坑就能滲出水,接著用石頭堆砌井壁,一口井就完成了。

    蘇聯的一些城市也有壓水井,其鉆洞的技術還是石油鉆進術。老實說,用石油鉆井技術去勘探地下是否有鹽礦,技術上游擊共和國可以實現,就是有些費時費力。而洛陽鏟,它技術要求不高,根據楊明志的估計,幾個小時它就能下生產線投入使用了。至于使用方法,豈是一個簡單能夠形容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田县| 舞钢市| 阿拉善左旗| 九龙城区| 东明县| 南川市| 龙岩市| 根河市| 资溪县| 兴安县| 乐陵市| 隆尧县| 建始县| 岑溪市| 封丘县| 南澳县| 沙湾县| 深水埗区| 乌审旗| 天水市| 汉中市| 玉田县| 巴青县| 同江市| 崇文区| 平江县| 赤城县| 峡江县| 阳新县| 甘德县| 枣强县| 扎囊县| 信丰县| 乐安县| 奈曼旗| 安徽省| 平和县| 扶余县| 常熟市| 凉山|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