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家之人,快拉住荀彧的衣袖:“文若。”
“我們都是同郡好友!
“有些話,絕對不會傳出去!
“另外,你四兄又剛剛替袁公立了大功!”
“我們即便把某些話,傳了出去!
“你也不會有事的!”
荀彧沉吟了一下:“也罷!”
“彧卻認為,袁公最終不能成大事!
完,就離開了大廳。
荀彧其實后面還有半句話,沒有出來。
那就是,因為我會成為袁紹的敵人。
這句話不出來,這些人還會聯想到其他方面。
要是了出來,荀彧就妥妥的走不掉了。
這次沒人阻攔荀彧離開。
等荀彧離開后。
郭圖感嘆道:“王佐之才,就這樣離袁公而去了!
“真是可惜!”
主家之人,罷了罷手:“王佐之才罷了!
“袁公的目標,可不單單是王……”
到這里,就打住了。
有些話,暗示過一次,就可以了。
郭嘉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對主家和郭圖行了一揖:“借此機會。”
“嘉也向二位辭行!”
郭圖皺眉道:“奉孝這是何意?”
“莫非因為主公沒有任你為別駕從事,從而心生怨氣?”
郭嘉罷了罷手:“哪里,哪里!”
“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
“嘉只是覺得文若兄的很對!
“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
郭圖冷哼一聲:“休得胡言!”
然后一擺衣袖,轉過背去:“看在遠親的份上!
“你走吧!”
郭嘉行了一揖:“告辭!”
完,頭也不回的走了。
等郭嘉走后。
郭圖對主家行了一揖:“奉孝年輕,口無遮攔。”
“勿怪,勿怪!”
主家搖了搖頭:“道,不同,不相為謀!”
“走了便走了吧。”
“對了,公則以為,荀彧會去投奔何人?”
郭圖沉吟了一下:“目前已經完表態沒有異心的!
“就是幽州牧劉虞!
“另外并州趙風……”
“算了,暫時不太好猜測!
主家搖了搖頭:“想必用不了多久,我們自然會知道,他們去投效何人!
“算了,這兩人真是掃興,不提也罷。”
“我們回去,繼續喝酒!”
太原郡、晉陽、刺史府。
田豐走進議事廳,行了一揖:“啟稟主公!”
“冀州方面,傳來消息!
“潁川荀家,舉族遷徙到冀州!
趙風吃驚道:“荀家?是荀彧的家族嗎?”
田豐笑道:“主公也聽過王佐之才的大名?”
“正是那個荀家!”
趙風的知道,和田豐所謂的知道,顯然不是一個意思。
不過趙風也沒打算去解釋,好奇道:“荀彧什么時候被稱為王佐之才了?”
田豐也沒去計較,趙風為什么不知道這個典故,解釋道:“南陽名士何颙,見到少年時的荀彧,大為驚異,這是王佐才!”
“故而荀彧名聲大噪!”
趙風聽后皺眉道:“他怎么舉家遷徙到冀州去了?”
趙風知道荀彧投靠的是曹操。
按理,應該把家族遷徙到曹操的治地東郡,或者遷徙到曹操老家沛國譙縣。
田豐行了一揖:“前些日子替袁紹游韓馥,讓出冀州之人。”
“正是荀彧的四兄荀諶!
“袁紹十分倚重荀諶,荀彧舉家遷徙到冀州,有何不可?”
趙風沉吟良久:“都遷徙到冀州了嗎?”
田豐了頭:“都遷徙到了!
“主公是不是,十分在意荀彧?”
趙風覺得也沒什么好回避的,笑道:“確實很在意!
“王佐之才啊!”
“能不在意嗎?”
“這要是成為我們的敵人,想想就覺得可怕!”
田豐沉吟了一下:“那就可怕了!
“荀彧現在投靠了袁紹!
“而我們遲早都會和袁紹交戰起來!
“不過戰爭從來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勝負的。”
“主公也無需太過擔心!”
趙風看向田豐,打量了一下,笑道:“元皓兄,你和荀彧相比,孰強孰弱?”
田豐搖了搖頭:“沒交過手,不清楚。”
“不過盛名之下無虛士!
“荀彧此人,應該確有一些事!”
趙風聽后,沉吟了起來。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田豐這么倒也沒錯。
而且趙風映象中記得,袁紹這邊,田豐、荀諶、許攸,都是謀主一級。
想來荀彧,應該也是謀主一級。
兩人能力上,就算有差距,也應該差不太多。
至少不會是吊打的那種。
田豐看趙風半天沒話,行了一揖:“荀彧之事,以后可以慢慢在商議!
“根據派往河西郡,收購匈奴人青銅器和青銅礦,的游商來報!
“目前匈奴人那邊,已經收不到什么青銅物品了!
“沒有青銅物品,我們的鑄錢工坊,也只能暫時停止了。”
趙風了頭:“目前一共收購回多少物資了?”
田豐笑道:“糧食三百二十萬余石。”
“食鹽三十萬余石!
“各種布匹、金餅、銀餅、珠寶等物,若干,這些東西數量不大!
“光糧食,就夠今年的糧餉開支。”
普通百姓,一天吃兩頓飯,一人一個月要吃半石糧食。
駐守士兵,一天吃三頓飯,每天出操,一人一個月要吃一石糧食。
士兵行軍時,一天吃三頓,因為體能消耗巨大,吃的自然也要多一些,一人一個月一石半到兩石。
具體就要看人來了。
但大部分都在一八石的樣子。
今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各地駐軍,只有很短的時間在行軍。
預計今年的糧食消耗為一百一十六萬石。
這些士兵,按照當時趙風定的軍餉規則,士兵平均都是兩百來錢。
現在錢沒用了,就只能用一石糧食來支付。
八萬大軍,也要放九十六萬石糧食的軍餉。
一共就是二百一十二萬余石糧食。
在算上戰馬的豆類消耗,各級官員的品軼,各郡鄉勇的消耗,三萬民夫的消耗,那些游商的工錢。
一年三百萬石糧食的開支,是肯定要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