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藥的爆炸效果讓清虛子大失所望,一連十幾個地洞的火藥被引燃,預想中的城墻坍塌并沒有出現,僅僅是感到了地洞而已,至于洛陽城的夯土城墻上出現的那幾道裂縫,像一張嘴裂開了,在諷刺的笑著。
“真人,咱們這回往地洞里填的火藥可是從前三倍不止,為何只有這么的動靜?”
面對部下的不解,清虛子苦笑道:
“還不是洛陽城墻太大了,城上甬道幾乎可以并列通行八輛馬車,豈是那些郡縣城可比的?”
“既然如此,將地洞再挖寬數倍,多填火藥……”
清虛子擺了擺手。
“不必多此一舉,繼續按照今日的規模挖,明日一早繼續引爆,次數多了總能有點效果!”
他親自去查看了爆炸后的場面,洞口填埋的沙石一股腦被沖了出來,幾處與地表距離較淺的位置被炸的稀爛,像耕種前翻過的土地。
“這幾處地洞挖的淺了,今夜要深挖,被炸爛的位置不要挖了,從別處下手……”
他一面仔細的查看,一面交代著部將,這也算是對失敗的一種總結。
神武軍中從來都瞧不起火器營,盡管火器在歷次大戰中都顯露過神威,可在那些將軍們眼里,這依然是奇技**巧的東西,至多也是錦上添花,真正的硬仗還要精銳戰兵做主力。除此之外,連調配給火器營的兵員都是其他營挑剩下的歪瓜裂棗,結果怎么樣?他還不是憑著這些歪瓜裂棗保住了中軍大營?
所以,清虛子的心里始終憋著一口氣,他是要火器營做出點驚天動地的大事來,改變世人對這種奇技**巧之物的偏見。
他不相信,用火藥可以炸塌新安的城墻,難道炸不塌洛陽的城墻嗎?雖然洛陽城足夠寬,足夠高,那是炸的力道不夠。按照以往的經驗,砸碎巨石往往要用大錘敲打很多次,以此推之炸塌城墻是不是也可以遵循此理呢?以此炸不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九次總有以此可以將其炸塌。
天色漸晚,一陣風吹過來,已經隱隱泛著秋天的涼意。清虛子猛的打了個噴嚏,自言自語道:
“不知哪個混賬又在背后低估貧道!”
中軍帳內,例行的軍事總結會議,秦琰肆無忌憚的笑著:
“清虛子那老道總火器如何厲害,甚無往不利,無堅不摧,現在如何了?洛陽城墻紋絲不動,只多了幾條裂縫而已!”
一干人聽著甚是有趣,都笑的前仰后合。實話,軍中的戰兵都覺得清虛子是秦大夫身邊的弄巧玩物之人,也只有秦大夫會相信這弄巧的油滑道人。
“前幾日中軍一戰,那道士倒頗為英勇,可火器營那些歪瓜裂棗畢竟不能和咱戰兵比……”
忽然,軍帳門簾一挑,楊行走了進來,原熱烈的議論聲頓時矮了下去。此人在神武軍中的地位僅次于秦晉,性子向來陰郁,哪個都不想觸此人的霉頭。雖然此人曾違犯軍令被秦大夫處罰過,但幾場仗打下來,還不是官復原職了?明秦大夫信重此人,離不開此人!
連一向最是桀驁不馴的秦琰都不敢在楊行的面前放肆笑。
“怎么不了?你們的,楊某都聽到了,火器營今日幾次三番的炸都沒有見效,你們應該難過才是,怎么還有心思笑?”
一名郎將膽子頗大,問道:
“火器營不行,為何俺們要難過?”
楊行冷著臉反問:
“火器營如果順利將城墻炸塌,洛陽城坡指日可待,但現在又不知要拿多少將士的性命去填,虧你們還笑得出來!”
這些話字字句句敲在眾人的心坎上,都不自禁的低下頭來,這是在隱晦的指責他們沒有兵之心啊。
“秦大夫到!”
隨著一聲高唱,秦晉急匆匆入帳,首先道了句歉。
“軍務纏身,來晚了!趕緊議論正題吧!”
眾人這才收斂了對火器營的各種調侃,正襟危坐。
秦晉坐定之后,道:
“今日洛陽通渠內又血流成河,流出來的尸體足有上萬,都知道了吧?”
一直冷著臉的楊行首先接話道:
“洛陽內訌,對咱們是絕好的消息,神武軍可少些犧牲。只不知他們亂到何種地步!”
秦晉又道:
“還有,火器營今日接連制造的地動,諸位也都感覺到了吧?”
提起火器營,秦琰第一個忍不住撲哧笑出聲來。
“清虛子那油滑道人總火藥爆炸威力如何之大,現在如何了?還不是只當給洛陽城墻撓了撓癢……”
聞言,秦晉不置可否,只掃視了眾人一圈。
“如何?諸位也都這么看?”
眾人附和著秦琰的法。
“收效甚微,浪費了那么多火藥,不知可制成多少霹靂炮……”
有些人挖苦之,有些人則據實分析。
“你們都錯了,火器營制造的地動,其收效不可謂不大,落日之前,城上有人以箭矢射下秘書,秦琰你來當眾宣讀!”
秦晉指著案頭一張羊皮紙,讓笑得最夸張的秦琰來讀。
“這,這……大夫不是故意讓末將出丑嗎?”
秦琰尷尬的撓著頭,家奴出身識不得幾個字,雖然秦晉曾大力督促他們識字,可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最終也只是認得幾個人名、地名,稍微復雜點的軍書都要軍吏幫著讀出來。
“讀!”
秦晉的聲音不咸不淡,可秦琰的腦門上卻冒了汗,無形的壓力使他心頭頓感發臣,再也笑不出來。
雙手攥著羊皮紙,結結巴巴的念了幾句話,引得賬內哄堂大笑。
秦琰受窘至極,臉色漲得通紅,實在不撐不下去。
“三郎,你來念!”
坐在楊行身后的楊贄立即起身,從秦琰手中接過那張羊皮紙,只掃了幾眼,上面內容讓他驚喜不已。
“洛陽城內叛亂,含嘉倉主將季武自請投誠!”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
“甚,含嘉倉?”
饒是楊行都驚得欠起了身體。
含嘉倉三個字撩撥著每個人的神經,誰都知道含嘉倉積存著天下近半存糧,當年洛陽城陷之時,封常清是沒有高仙芝那份狠辣的決斷,才下不了一把火盡數焚燒的決心。
“含嘉倉有變,洛陽等于敞開了一半的大門,這等絕好消息當真,當真來得太突然了!”
手持羊皮紙,楊贄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秦晉緩緩道:
“投書中有言,城中叛亂疊起,皆以莫名地動為契機,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秦晉還是在為火器營話。
不過,如果投書的內容屬實,不管因何為契機,好消息都來的太突然了。
“如此看,洛陽指日可下,恭喜大夫,賀喜大夫!”
不知何時,清虛子已經進入賬內,正好聽到這個消息,便躬身道賀。
神武軍中向來沒有這等虛言奉承的習慣,清虛子這種格格不入的風格又惹來眾人一陣側目。
得知洛陽城內叛亂疊起,皆因大地動為由頭,可清虛子心里依舊高興不起來。畢竟沒有畢其功于一役,火器營的名聲還是正不了,在戰兵的眼里依然是奇技**巧的東西。
“既知洛陽內亂,大夫覺得,是否到了決戰的時刻?”
楊行突兀發話,將話題又引了回來。
秦晉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還不到最佳時機,偃師與河陽有消息了嗎?”
他一直在等著河陽、偃師兩地的消息,只要這兩個地方都順利反正歸唐,等于徹底掐斷了洛陽與其他地方的聯系,成了甕中之鱉的洛陽再無翻身余地。
……
“遷都,遷都,安守忠呢?讓他來見朕!”
經過半夜的激戰,安守忠最終還是克復了重重困難,將作亂的季武擊退,可也止步于含嘉倉城的含嘉門下。雖然含嘉門開在洛陽城內,其規模與外廓城門不相上下,一時之間也拿它沒有什么好辦法。
比起含嘉倉城,安守忠更在意的是大燕天子安慶緒,如果安慶緒落在了旁人手中,那可真是大事去矣。
剛到門外,安守忠聽著里面高聲吆喝著遷都。
“陛下要遷都?洛陽乃天下中樞,輕易放棄不得啊!”
安慶緒氣急敗壞,跳腳咒罵著:
“無能鼠輩誤朕,看看,看看,河陽、偃師都叛投了唐朝,再不遷都,難道等著人家關門打狗嗎?”
“甚?偃師、河陽叛了?”
安守忠眉頭一跳,他早有心換掉這兩處關鍵地方的馬步軍指揮使,此前只想著徹底穩定了洛陽之后再動手,誰想還是慢了一步。
“陛下不必擔憂,齊魯之地與淮西之地還有我大燕兵馬,可令其兩面夾擊,重新奪回這兩處地方絕非難事!”
“絕非難事?你莫要再誆朕了,看看洛陽城被你折騰的烏煙瘴氣,如何還有臉面勸朕放心?”
安慶緒尖利著嗓子,聲聲質問,不給安守忠留絲毫情面。
場面極是尷尬,又有軍吏送來了軍報,竟是東市附近又有亂兵出現……(83中文83)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