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鐵血鑄新明 正文 第二百零九節 挖墻腳

作者/故土難離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第三卷揚帆于大明朝野

    圓月皎潔,高懸天際,讓獨石口毅發顯得幽靜清冷。

    此時此景,若是文人墨客在此,攜一古琴,撫一首名曲,該是何等愜意逍遙。

    奈何獨石口乃邊軍關隘,俱是赳赳武夫,自然無此情趣,所談也皆是打打殺殺之事。

    “獨石口處在冀北山地與壩上草原的交界線上,是沽水入塞的山口,是望云古道由草原進入山地的隘口,更是大明宣府防御轄區內北路防區須傾力而防御的關口。

    而沿此蜿蜒前行,山海關乃關內外交通樞紐,地勢最為重要。建奴興起后,以此地駐兵最多。

    設總兵和經略負責鎮守,駐守邊鎮的軍隊稱為邊兵。總兵官領正兵,副總兵領三千人作為奇兵。

    游擊也領三千人往來防御,為游兵,參將則分守各路要塞,東西互相策應,為援兵。

    秦督若是想長途奔襲,殊為不易。且一路上關隘眾多,地勢險要,對騎兵的要求非常高。

    若此,兵力少,有被敵人圍殲的危險。兵力多,肯定失去奇襲的效果,沒有意義。”

    張松榮駐守獨石口經年,和戚綱二人配合防守北路,任務最為艱難。

    也正因此,對宣府邊鎮的整個防御了如指掌。

    “如此看來,想要再立奇功恐怕難矣。”

    秦浩明雙手把臂,在他看來簡陋至極的軍用地圖前走來走去,腦海里卻高度盤旋,如何才能有點收獲?

    否則,三五個月轉瞬即過,豈不浪費時間?

    不過對于張松榮,他卻動了心思。

    作為跟隨盧象升重新創建天雄軍之一的元老,張松榮除了在軍中威望極高,更重要的是他能練兵,尤其是訓練騎兵。

    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玩些戰術戰略可以,可是訓練冷兵器時期的騎兵,單是排兵布陣便難倒他矣。

    當然,如果是訓練熱兵器隊伍,則又另當別論。

    “張將軍,訓練一支騎兵隊伍要多久?和韃虜有些什么分別?”

    此次作戰,自己都是撿現成的便宜,且都是天雄軍的精銳,故而才有此驚天大功。

    若是讓自己訓練騎兵,養馬都不會,如何談及訓練?

    可騎兵在這個年代,委實缺不了,即使有火槍大炮。

    除非跟大明一樣,被動防御。若是想要追擊打殲滅戰,沒有騎兵隊伍,無異于癡人夢。

    “秦督,這里面要分幾種法。”

    到騎兵,張松榮獨眼中發出耀眼的光芒,整個人身軀一挺,煥發出懾人的豐姿。

    “大明騎兵主要用途是抵御蒙古和建奴騎兵,而不是凌虐步兵。只要牢牢把握這個大方向,練兵時才不會徒耗無用功。

    而蒙古和建奴騎兵既有不同又有相同的地方。

    不同之處蒙古騎兵靈活,速度快。

    建奴騎兵在騎術上多有不堪,甚至比不上大明軍隊。但他們軍中身披重甲,悍不畏死。

    相同地方在于,他們都是從練習射箭,這方面大明軍隊則遠遠不及。

    故而,末將首先是訓練大明將士騎馬砍殺領,特別是砍殺敵人的騎兵。

    然后是盡快轉彎領,具體是最后一排向后轉,第二排向后轉,以此類推,一直到頭一排向后轉。

    這是為了還擊敵人騎兵集群從后面襲擊我軍騎兵集群,要具備類似步兵單兵原地向后轉的能力。

    做到這兩點,需大半年至一年左右。然而也只是勉強成軍,有一戰能力而已,難稱精銳!”

    張松榮將大明、蒙古、建奴騎兵三者相互比較,聽其語言中對蒙古騎兵最為推崇。

    秦浩明點點頭,他其實明白其中的區別。

    大明是農牧民族,蒙古是游牧民族、建奴是漁獵民族。故而,要論騎兵面性,自然是蒙古騎兵勝出。

    在沒有得到蒙古草原之前,建奴比大明還不堪,整天在山里打獵,水邊捕魚,何曾有騎兵一?

    “那如何能稱精銳?要多少年才能訓練完畢,并且成軍?”

    秦浩明繼續問道。

    “好的騎士,上馬不踩鐙,一躍而騎上;下馬不踏磴,—躍而下。

    由甲馬換乘乙馬,勿需先下甲馬再上乙馬,只要跳躍—下可完成換乘。

    另外,世人皆知,將士在馬上、遠不如在地上穩重。

    馬一旦走動或狂奔,特別是在天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亂大眾之際,仍能穩坐在馬上,才算得上好騎士。

    為此,在馬上頗需要掌握平衡的鍛煉,否則有落馬的危險。

    大明某些不經嚴格訓練的騎兵,臨戰前因緊張、害伯而落馬者,有之。

    戰馬急速前進中由于平衡不當而落馬者,亦非罕見。

    戰斗中僅幾個回臺,因抵擋不住猛烈打擊而落馬者,多之。

    種種現象均明其騎術之不精。

    騎兵不僅需要穩固地騎在狂奔于坎坷之途的馬上,而且在馬身上還得活動自如,練—套復雜的動作。

    如向前后左右開弓射箭;揮動武器,穩準狠地打擊對方。

    對于敵方迅猛的劈砍刺,能夠穩妥地躲閃避或檔或撥或架。

    如此,方能稱之為精銳!可必須得三五年的功夫,才能有此境界。”

    張松榮對騎兵的見解委實深刻,句句精彩。只是一句三五年功夫的話,讓秦浩明臉色黯然,心情低落。

    是啊,千萬不要盤模仿游牧民族,一則沒有那么充分的騎馬練習時間,二則也沒有那么多戰馬資源。

    蒙古人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可不是一句妄語。

    不分男女,自幼練成一套馬上的活動領,不鞍而騎并不稀罕。

    他們甚至能在馬身上連續活動兩晝夜,趁馬吃草的機會,坐睡在馬背上。

    另外,戰馬的損耗委實太大,沒有源源不斷的戰馬供應,騎兵隊伍的規模終究有限。

    所以敵酋皇太極的戰略眼光委實高明,不顧一切的攻下蒙古草原,并且和他們時代聯姻籠絡蒙古人。

    既獲得優良的騎兵,又得到源源不斷的優質戰馬。

    否則,深山老林中,何來的戰馬?又如何有建奴的重裝騎兵?

    “不過秦督也無需憂慮,要是面面俱到,各種戰術動作齊,委實不易,甚至時間上也不允許。

    但是我們大明騎兵不需要向蒙古騎兵一樣,只要分成若干個群體,各自有側重點地訓練相應戰術動作,再加以配合使用,則一二年便可為精銳。

    至于分成幾個群體,每個群體各自側重點是什么?

    甚至個別戰術動作各個群體都根無需練習,末將心如明鏡。”

    張松榮整個人散發出強烈的自信,侃侃而談。

    “大善!”秦浩明雙手拍掌大聲贊道。

    華夏人才何其多也,可總由于各種原因惜被湮沒。

    便如眼前張松榮,隨著歷史上盧象升死去而籍籍無名。

    可盧象升乃文人將領,靠看幾兵書是無法訓練騎兵的。

    可想而知,盧象升作為統帥,負責協調朝廷經費、糧餉、戰馬等高端事務,而具體的事情肯定是由張松榮來完成。

    從天雄軍將士的口中,便可知今日他這番話絕不是紙上談兵。否則,便沒有天雄軍今天的戰斗力。

    如此大才,只是一個區區參將,駐守獨石口經年,豈非浪費?

    是他了,未來自己軍中的騎兵總教頭,無論如何,一定挖到自己的夾帶里。

    “現今大明,可否有可能組建當初大漢無敵鐵騎?”

    得隴望蜀,秦浩明微笑著繼續考教。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鄄城县| 香港 | 镇原县| 台江县| 巴彦淖尔市| 依兰县| 武清区| 大方县| 鱼台县| 修文县| 偃师市| 曲周县| 岑溪市| 长治县| 潼南县| 龙井市| 萨嘎县| 伊金霍洛旗| 邹平县| 定远县| 呼伦贝尔市| 噶尔县| 定兴县| 宝应县| 通辽市| 上思县| 二连浩特市| 长宁县| 三江| 通城县| 六盘水市| 白水县| 崇信县| 宾川县| 津市市| 涟源市| 抚州市| 南昌市| 如东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