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孝然后再找了幾波人,挨個問他們對于這件事的看法,最終才明白了其中的緣由。rg很簡單,是利益關系,在太醫院的時間待的時間長了,那些老太醫不免都沾染上了官場的習氣,尤其是那些老太醫,為了保證自己的飯碗,就極力打壓那些年輕的才俊,甚至和采辦之類的勾結,從皇宮采購里面謀取私利,看來有一部分人雖然醫術高超,品德卻是無比低下,這些人無疑是朱有孝推行中醫藥發展的最大阻力。
看起來要想推動中醫藥發展還得另想高招,首先朱有孝想的是李時珍為什么會編寫《草綱目》,目的是什么?朱有孝就自己進了太醫院的藏書樓,在這里不僅看到了《永樂藥典》、《草綱目》,還看到了更令他興奮的著作,陳實功的《外科正宗》、王肯堂的《六科證治準繩》。在這幾部書中,尤其是《草綱目》和《六科證治準繩》引起他的注意,《草綱目》在后世只要學醫、學中藥的人,無不知曉,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只要是識字的都知道李時珍編著《草綱目》,朱有孝自然知道。但是不知道的是李時珍曾經做過太醫院的“院判”,這是一個專門負責醫療事務的職位,怪不得李時珍對于中藥有這么大興趣,人家是科班出身。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李時珍、王肯堂等好幾個人都是太醫院出身,或者是官員出身。為什么會在他們離開官場之后才會有這樣的巨著佳作呢?
綜合看歷代官場,無不為了名利,人常“無利不起早”,“無不為利來,無不為利往”,“千里做官,為了吃穿”等等,但是還有一句叫做“舍利取義”,“舍身取義”的名句,這就是在“義”面前,“命”和“利”都是次要的,“留的清白在人間”的于謙等,為的是名流千古。對了,這就是一切的根結了,朱有孝一下子恍然大悟,這時代的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這四個字“名流千古”。
當朱有孝看到一部《古今醫鑒》這部書的時候,發現這部書的作者是太醫龔廷賢,剛去世五年,壽齡達九十多,該書是由其子龔守國、龔守寧校注,便想起了自己曾經咨詢過的一個年輕太醫好像就姓龔,于是就再次招他進來,問他是不是認識龔廷賢,這位太醫告訴朱有孝,龔廷賢就是其祖父,他叫龔居中。
代明官方的最高醫學機構為太醫院,它除為皇室服務外,還兼管醫學教育。太醫院醫生主要從各地世業醫生中考選。被選入太醫院學習者,稱醫丁。醫丁必須由嫡派子孫告補,經太醫院學習三年,通候類考,中試后才準補役。如嫡派無人或不堪補用,經獲準可從親支弟、侄人等中,選一人參加學習考補。
朱有孝知道龔居中是龔廷賢的孫子以后,這事就好辦了,馬上就對龔居中進行了考察,覺得此人深的乃組家訓,是一位品行、醫術俱佳的人才,馬上下旨任命龔居中為新開辦的“大明中醫藥學院”的籌備處的同知,負責籌建工作。
龔居中無疑對于這個工作充滿了激情,因為朱有孝明確告訴他,這項工作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并且朱有孝要求他馬上開始去尋找目前健在的、名聲品行俱佳的、在民間行醫的一些好醫生,特別的指出其中的《外科正宗》的陳實功,因為中醫、中藥之所以被西醫打壓,最主要的就是西醫外科太厲害了,中醫外科根比不了。在歷史上三國的時候,最著名的外科醫生華佗被曹操這個家伙殺掉之后,就再也沒有太著名的中醫外科醫生了,因為《青囊書》被獄吏的老婆給燒掉了,據后世的劁豬騸羊就是《青囊書》的殘篇遺留下來的。但是,從此以后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著名的中醫外科醫生了。現在終于發現了一個國寶級的中醫外科醫生,就別管他多大歲數了,一定要把他找來,為今后中醫藥能夠走向世界做出貢獻吧!
然后朱有孝又讓派人去找李時珍、萬、高武、楊濟時、王肯堂、吳昆的后人,這些人都是一時的名醫,根據國人的習慣,行醫都是世世代代父子相傳的,有些都是在太醫院有記錄的,有些是當地有名的家族,讓人找來并不是什么難事。還讓他去尋找江蘇吳縣的吳又可、山西太原的傅青主這兩位是未來的醫術大家,現在就讓他們進行系統的學習,將來的成就必定更勝歷史上的名聲。還有兩位張景岳、繆希雍,張景岳在后世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大家,這人性格豪放,曾經從軍,失意后從醫。繆希雍這位歲數比較大,但是也必須請來,此人對于藥物的炮制、丸、散、湯、膏等的制作,有極高的研究,中藥走向世界之路他就是鼻祖,這也是寶貝中的寶貝,和陳實功一樣的國寶。
給龔居中交代了這些必須找到的人以后,也必須給他一定的權利,所以朱有孝直接授予龔居中正三品的實職,又在錦衣衛駱思恭那里給他調來了二十多了精明能干的人跑腿。然后,龔居中就開始了在國的大找人行動,還得龔居中真有能耐,經過他兩個多月的行動,除了那些名醫的后人找來不少,陳實功、繆希雍、張景岳這三位牛人都給找來了,另外還找來了不少在各地行醫的地方名醫。
陳實功老爺子今年已經五十八歲,聽朱有孝要邀請各地名醫組建“大明中醫藥學院”,二話不,帶上自己的行醫家伙就跟著尋找他的人來京城了,來老人家編寫《外科正宗》的目的就是為了造福百姓,流芳后世,現在皇帝給了這么好的機會豈能錯過。所以不但老爺子來了,而且還帶來了七八個徒弟,這一下子讓朱有孝可樂壞了,要是都像陳老爺子這樣,連太醫院的第一批學生都不用再去國招考了。
繆希雍老爺子也來了,這位老爺子歲數更大,今年七十七歲了,而且也是夸張的帶來十幾位徒弟,這其中還包括得到了他真傳的兩個兒子。朱有孝二話不,直接連李時珍的重孫子和幾個徒孫一起都交給了繆希雍,讓他帶著,連鑒別中草藥和進行制劑研究的事業都交給了這位老爺子。
張景岳先生也到了,這位今年也是六十歲的人了,但是看起來精神頭還真不錯,也許是有過軍旅生涯的原因,在和氣的臉色中透露出一種軍人的氣質,朱有孝決定此人絕對是一位高人。于是“大明中醫藥學院”的首任校長就決定了,就是張景岳。
將近年底的時候,龔居中將朱有孝所點的這些人基上就都來齊了,都被龔居中安排在太醫院居住。根據朱有孝的想法,“大明中醫藥學院”將分為三個分院,一個是中醫分院,一個是中藥分院,這是學生們學習理論,探討學術的地方。太醫院則是他們的實習、試驗、實踐的地方,太醫院將不僅是皇家專用,它將對普通官員和富人開放。不要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在這個時代,還真是做不到,太醫院還需要銀子來養活。朱有孝打算任命張景岳任“大明中醫藥學院”的院長,陳實功任中醫分院的院長,繆希雍人中藥分院的院長,龔居中擔任教務長,負責協調所有這些人之間的關系,總結他們的研究成果。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