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唐紹儀嘴里的‘倭兵一出現在通州,戰爭就已經結束’,‘下面就是朝廷賠銀子的事兒’,坐在火堆邊的抗倭軍軍官們的臉色,都變得非常的不好看。
就連徐邦道,賈起勝,夏青云三人,也是黑著大臉。
作為大清朝北洋系的一名老將軍,尤其是在抗倭軍一路大捷的情況下,現在居然是戰敗求和,他們的臉上當然是沒有一絲的好臉色。
而且更讓他們惱怒的是,唐紹儀這個家伙的話雖然的難聽,不過卻真不知道該如何的反駁一句。
“要是按著你的意思,咱們現在還去個幾把的京師勤王,直接解散了回家抱妾逗孫子不就得了!”
徐邦道黑著臉,悶聲道:“合著打得這么苦,死了這么多的兄弟,原來都是白死的不成?”
“也不能這么,去還是要去;第一是咱們的態度問題,第二軍隊多了朝廷也就有了底氣,日軍也不敢胡亂獅子大開口。”
唐紹儀望著何長纓道:“依我的推論,隨著甘軍的潰滅,大的戰斗基算是正式結束。”
何長纓臉色肅冷的坐在火堆邊,眼睛望著跳躍的火苗不知想著什么。
眾人都不再話,等著他的決定。
“這個國,是朝廷的,然而——,也是天下百姓的國;”
隨著何長纓這一句干冷的話一出來,眾人覺得連火堆里面的火苗似乎都是猛然一滯。
一種玄之又玄,讓人后背發涼,頭皮發麻,心兒發顫的感覺,出現在這些將領的心中。
這似乎只是一句很平常,似乎多少也算有著一些道理的話兒。
但是從何長纓的嘴中,以著不可置辯的語氣出來,讓眾人都聽出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意味。
一種狠厲的,撕裂的,決絕的,一往直前的!
——這個國家是朝廷的。
——然而,這個國家,也是天下百姓的!
朝廷再具體一點就是皇室,要是再更加具體一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這個國就是皇上,是光緒的。
然而。
也是——
老
百
姓
的!
何長纓他是不是一個老百姓?
當然也是的!
眾人在何長纓的這句話里,聽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彼可取而代之’,這種金戈鐵石之音!
在這個時候,很多人不禁想起了關于那個三十年前的那個夏夜的傳。
“東南半壁無主,我公其有意乎?”
“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文正公以這句‘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平息了當年那些夏夜的騷動。
今天,和當年似乎依稀相似,然而細細視之,卻又大大不同。
當時是內患,整個東南半壁江山都被打爛了,而江北的魯東,河南,直隸,甘陜川諸省基無恙。
曾文正公和湘淮勢力手握重兵三十萬,不過各部山頭林立,在朝廷的刻意分化之下,內耗不止,曾公的控制能力極弱。
而現在是外辱,大清其余各地安穩,反而是八旗的老家遼東,現在的皇城直隸,卻被打成一團狼藉。
抗倭軍兵力只有當年湘淮的一個零頭,然而卻因為突然崛起,朝廷根就沒來得及下套子,部隊的凝聚力極高。
假如——,那么翻天都有可能!
于是,很多人都不敢在細想下去了。
在靜謐之中,何長纓看了一圈眾將的神情,有激動,有迷惘,有振奮,有驚悸,——
他微微一笑,繼續用肅冷的聲音,沉聲道:“所以——,這場戰爭,只要還有一個中國人沒有完,只要還有一個中國人在拿著槍戰斗,那么——,它就遠遠還沒有結束!”
“明日清晨5點軍拔營,目標虹橋村;”
何長纓站起來,聲音平靜的道:“收編甘軍。”
西洋歷月17號上午,抗倭軍山海軍團主力抵達虹橋村,強行收編35名自身攜帶槍支的甘軍。
8余支后膛線槍隨即下發下去,加上甘軍先鋒步營,先鋒騎營自有的七百余支毛瑟快槍,35甘軍瞬間換裝完畢。
而沒收的8支前膛步槍,部交給了**營兼管的新兵。
其余18名在薊州防線逃竄失槍的士兵,則由憤憤不平的甘軍游擊王華暫領,何長纓給他的方案是要么一起西進燕京,要么這些甘軍在這里等待劉坤一的大軍。
王華自然拒絕和抗倭軍一起行軍,于是當天中午,抗倭軍就立即拔營西進。
鑒于薊州防線已失,抗倭軍隨即改變了行軍路線,將走下倉,牛道口,香河一線,直奔張家灣。
而在17號整整一天的時間里,日軍騎兵第,3大隊,也急行近百里。
北路支隊北繞燕郊鎮,沿潮白河一路上行,當天下午抵達順義,留下一個騎兵中隊,其余兩個騎兵中隊折向西方,繼續前進。
南路支隊,南進過潮白河然后折向西進,快速繞過張家灣鄂軍大營,當夜抵達涼水河邊的前堰上村,距離第一個目標馬駒鎮已經不到十里路程。
第3大隊在這里放下一個騎兵中隊以后,其余部隊稍作休息,就繼續西進四十里外的大興鎮。
在此過程中,日軍騎兵聯隊秋毫無犯,就是怕驚擾了清軍。
按照第1軍參謀部的作戰計劃,第1軍主力將在今天近夜抵達通州城外。
而在明日上午8點之前,騎兵各部必須到達指定區域。
開始燒殺搶掠,把戰火燒遍燕京周圍,嚇阻大清的皇帝逃離燕京。
山縣有朋和日軍第1軍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因為聶士成的存在,使得燕京至少提前了十個時知道了薊州的詳情。
這是極為珍貴的十個時,只要大清皇室反應迅速,完能夠在17號下午完成逃命。
然而照樣依著大清的傳統,這些靠聶士成拼命爭取的時間,也在王公大臣們的爭吵中,被白白的浪費掉。
當天上午9點,聶士成風塵仆仆的趕到通州,頓時京師擾動,群臣失色。
連打了兩場大捷的甘軍,居然敗了,而且是線崩潰!
當時就氣的光緒皇帝摔了一屋子的東西,然后趕緊召集群臣商議。
大殿里一片爭吵,有請皇上立即巡狩,然后這個巡狩西安,那個巡狩武漢,還有的巡狩成都,更離譜的甚至巡狩上海,廣東。
尤其是聽到工部左侍郎楊榮提議去廣東,氣得光緒臉都綠了。
這時候,又有一批‘邀名’的清流激昂的站出來,表示京師有十二萬禁軍,一萬銳利武軍,通州,張家灣還有兩萬省軍。
就算不算遠在灤州的劉坤一大軍,只這十五萬大軍對上強擼之末的一兩萬倭夷兵,也是能放手一戰。
其中一個激進的大臣,甚至大聲的要求光緒和滿朝王公大臣都留在燕京,‘誓于存亡!’
此話一出,不但光緒的臉色都變得能滴下墨汁,就是滿朝文武,都看傻壁似的望著那個的太常寺少卿。
剛才的爭論,連‘邀名’的清流都是心翼翼的避開‘巡狩’這事兒,只可以放手一戰,有這么腦子缺根弦的白癡么。
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現在這個位置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