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三國領主時代 正文 第556章 河北亂局

作者/懶貓不瘦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黑山軍寇擊郡縣,冀州府發兵反制。uuklaX

    幾場規模沖突下來,冀州軍和黑山軍終于在巨鹿境內爆發一場大戰。黑山軍兵力占優,但冀州府大將鞠義能征善戰,早年在涼州的經歷讓他精通羌人戰法,所部私兵都是精銳,打起仗來不含糊。一場惡戰下來,黑山軍丟下千余尸體撤退,冀州軍取得首勝。

    這個鞠義,就是界橋之戰統率先登、重創白馬義從的冀州大將。

    現在鞠義是韓馥的部將,還沒有造反,投袁紹帳下效力也是后面的事。

    勝利提振了冀州軍士氣,也激起黑山軍更大怒火。因為苦哂部的覆滅,黑山各部普遍處于激憤之中,不會反思他們四處劫掠給冀州府帶來的動蕩,向來比較溫和(軟弱)的韓馥居然派兵與黑山軍交戰,并取得了一場勝利,讓黑山軍勃然大怒,認為韓馥出兵是落井下石,郁結的不滿情緒迅速引爆。

    更多黑山軍展開行動。

    不僅冀州的黑山軍大多出手,并州黑山軍也蠢蠢欲動,多部趕赴冀州。

    韓馥頭大如斗。

    黑山軍人多勢眾,號稱有數十萬帶甲之士,即使沒有那么多,扯出一、二十萬的陣容,冀州府哪里吃得消。要知道冀州府內能打的戰將不是太多,除了部將鞠義之外,數來數去也就軍司馬張比較靠譜,黑山軍大舉來犯,韓馥心中之焦躁不難想見。

    在黑山軍帶來的沉重壓力下,韓馥不得不對渤海太守袁紹示好。

    韓馥不希望袁紹繼續留在冀州境內,在物資補給方面一直在收緊繩索,逼袁紹遣散部分軍隊,但袁紹始終咬著牙沒削減部隊,渤海兵力比普通郡國常備軍強盛許多;況且黑山軍集體異動源于渤海,袁紹正與黑山軍對峙,大家有共同的敵人,這種時候,韓馥自然會跟袁紹統一陣線。

    韓馥拉袁紹共同對抗黑山軍,袁紹求之不得。

    冀州府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往渤海,困擾渤海許久的物資不足告一段落。

    冀州諸侯與黑山軍都沒有做好面開戰準備,也缺乏面開戰的動力,對峙規模不,實際動靜不大。但是,大規模對峙容易引起雙方擦槍走火,持續的時間久,爆發面沖突的風險大。

    事態還在升級。

    并州黑山軍向冀州進發,韓馥和袁紹也有呼朋引伴。

    河內太守王匡、濟北相鮑信、充州刺史劉岱,紛紛向冀州派出了部隊,雖然這幾家派出的軍隊不多,基都是三五千人,卻分明表達出支持冀州諸侯的態度,這幾位境外諸侯都有參加過討伐董戰役,該舉措背后透出的關東諸侯抱團信號,是張燕最擔心的事情,黑山軍難得地收斂,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白了,黑山軍各部最初的目標是飛魚領,并不希望與當地諸侯開戰,但他們誤判了袁紹的決心,袁紹維護自身尊嚴的意志比他們想象的更堅定。

    作為當初和平協議的締結者之一,黑山苦哂部屢次陽奉陰違打飛魚領,已經讓袁紹非常難堪,這次黑山軍大舉進逼渤海借道,袁紹如果還不站出來阻止,任由黑山軍境動武,以后干脆帶著面具出門算了。

    誤判袁紹的態度,是黑山軍犯下的第一個錯誤。

    第二個錯誤,是他們進入渤海受阻后,肆無忌憚地胡亂發泄寇擊郡縣,最終迫使韓馥出兵干涉,形成黑山軍和冀州諸侯面對抗之勢。

    黑山軍勢大,往常隨意寇擊郡縣,也沒見當地官府怎么樣,這次冀州諸侯的反應之強烈,大大出乎了他們預料。表面看是袁紹和韓馥突然強硬,導致局勢漸趨嚴重,其實里面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只是黑山軍乃農民起義出身,各部部首眼界識見偏低,看不到而已。

    諸侯態度轉強硬,四個字足以概括:時移勢易。

    以往黑山軍寇擊郡縣,地方官府大多退避,一是地方官府軍力比較弱,二是缺乏誓死抗擊黑山軍的動力。討伐董過后,關東無主,地盤相當于是諸侯私產,有人跑到家里搶錢搶物,諸侯們不拼命才是怪事。諸侯們割據自重,紛紛厲兵秣馬,客觀上也增強了對抗黑山軍的能力和底氣。

    黑山各部還按以前那一套行事,當然會激起關東諸侯強烈反彈。

    黑山軍里也不是沒有明白人,那就是大首領張燕。

    張燕先前愿接受袁紹斡旋,正是因為預見到形勢有變,不愿輕易沖突,以免迫使關東諸侯聯手扼制黑山。苦哂部覆滅后,各部群情激憤要去報仇,張燕既沒有阻止也沒有支持,強行阻止會讓部眾失望,明確支持復仇又有悖他當初和袁紹的約定,很可能被詬病“無信”,干脆不吭聲,持默許態度。

    等到事態升級,張燕想不發聲也不行了。

    真打起來,必然是兩敗俱傷。

    到這個地步,雙方都有些騎虎難下。

    誰都不希望爆發大沖突,都有外交解決危機的意愿。

    軍隊劍拔弩張的時候,冀州和黑山軍使者往來頻繁。

    張燕擔心最后演變成黑山軍與關東諸侯面沖突,有心化干戈為玉帛,有和解誠意;韓馥好不容易雄起了一回,在戰場上占了些便宜,打出氣勢,感覺良好,但韓馥不是有大野心的人,他的目標是守住自家地盤,當初鼓起勇氣制止黑山軍搞破壞有點熱血,氣氛稍有緩和,韓馥又變得患得患失,而且在冀州打仗他最虧,因此韓馥也有和解誠意。

    兩邊都想和平解決問題,按理,事態應該很快平息才對。

    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大家在談判桌上聊得很開心,認為很快就能各自收兵的時候,對峙的渤海軍和黑山軍突然爆發交戰,雙方至少有一百多人死傷,黑山軍較吃虧。死傷人數不多,但剛剛緩和的氣氛驟然緊張,直接影響以雙邊談判進程。

    沖突發生后,渤海軍和當事黑山部,都聲稱是對方挑釁導致爆發戰斗。

    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會承認是方挑起事端,事后互相推諉不足為奇。張燕和韓馥對此沒有太過計較,出現這種突發事件,開嘴炮譴責對方一番,作出必要的姿態也就夠了,大家繼續往下聊如何收兵的事情。

    好不容易回到談判桌上,黑山軍和渤海軍再次爆發嚴重沖突。

    這一次吃虧的還是黑山軍,死傷三百余人。

    張燕大怒,派特使緊急趕往渤海郡周邊,嚴令涉事黑山部首不得挑事。那幾位部首聲淚俱下,堅稱兩次都是渤海軍惹事,從很多細節看,渤海軍的行動蓄謀已久,有意為之,黑山軍是被迫應戰。

    張燕先是不信,以為部首們在推諉。

    等到第三次沖突爆發,他才琢磨出一些味道。

    渤海軍的確是在故意挑事,想阻止談判很快出結果,因為黑山軍施壓,韓馥恢復了對袁紹的資助,袁紹不希望飯票很快過期,所以頻頻挑起事端;每次沖突規模都不是很大,既不足以挑起面戰爭,又能制造前方緊張對峙的危險局面,阻礙大家達成協議,這正是袁紹的高明之處。

    到底,繼續對峙最符合袁紹的利益。

    張燕不動聲色,派人提醒韓馥。

    韓馥其實心中早已生疑,只是苦于沒有證據。張燕的提醒,驗證了他的懷疑,讓真相大白于天下。

    為避免落入袁紹算計,深陷泥淖不能自拔,韓馥和張燕私下達成協議:黑山軍立刻從對峙區域撤離,作為回報,冀州府為黑山提供一批返程糧草,給黑山軍一個臺階,能夠相對體面地撤退。

    黑山軍一聲不吭從渤海邊境撤離,袁紹扼腕長嘆,卻無可奈何。

    黑山軍退走后,冀州府警報解除,韓馥勢必繼續找渤海汰守府麻煩。

    袁紹當然不甘心重新陷入被動,主動出擊。

    渤海軍秘密離境,伏擊撤退的黑山軍,這次出手不比前幾次打鬧,渤海軍幾乎傾巢而出,據還有某個領地部隊助陣。黑山軍某部猝不及防,陷入重重包圍,雖然附近的黑山軍聞訊后立刻趕來救援,迫使渤海軍退走,但中伏的黑山軍傷亡過半,損失極其慘重。

    消息傳出后,黑山軍各部暴怒,后撤的軍隊紛紛向渤海郡附近集結。

    張燕明知是袁紹想攪局,亂中漁利,不應該被袁紹牽著鼻子走,但發生這樣的事情,張燕若強制各部后撤,很可能激起兵變。張燕雖憂心忡忡,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是派人暗中聯絡那些與他比較親近的部首,謹慎行事。

    黑山軍去而復返,最生氣的人莫過于韓馥。

    他知道袁紹故意搗蛋,想利用黑山軍碰瓷,但韓馥有苦不出。

    他拉袁紹共同抵抗黑山軍,后來與張燕私下達成退兵協議,雖是因為發現袁紹故意搞事情,不得已為之,但這份協議畢竟是私下達成,既沒有告訴袁紹,也沒有通知派兵入冀州助戰的關東諸侯。韓馥心知道義有虧,希望炮制黑山軍主動撤軍假象,袁紹突然來一下狠的,徹底激怒黑山軍,韓馥恨得牙癢癢,嘴里也不敢有太多抱怨。

    不僅不能抱怨,他還必須繼續供應袁紹和其它諸侯軍糧草。

    從外地諸侯軍隊參戰開始,韓馥便完失去了對局勢的掌控。

    王匡、鮑信和劉岱,是韓馥與袁紹共邀,如果韓馥這時候暴露私下與黑山軍和解,在王匡等人那里是沒法交待的。除非韓馥不惜自絕于關東諸侯陣營,否則就只能旗幟鮮明地和大家一起,抱團對抗黑山軍。

    黑山軍要報復渤海郡,王匡等人的部隊,立刻進入渤海境協防。

    韓馥淚流滿面。

    客軍都動了,韓馥作為冀州地區最高長官,怎么可以坐視渤海郡受攻?心塞的韓馥,忍痛向渤海郡派出部隊。

    黑山軍與諸侯聯軍交戰,惡戰數場,各有死傷。

    交戰月余,黑山軍無法深入渤海郡,糧草漸漸不濟,又擔心更多關東諸侯部隊參戰,怏怏退回太行山區。

    至此,關東諸侯與黑山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總算告一段落。

    一個玩家領地與黑山軍某部的沖突,持續發酵,最后升級為多個諸侯勢力之間的戰爭(張燕為平難中郎將,管理河北山區,因此黑山軍也可視為諸侯勢力),出乎很多人預料。整個過程中,幾個主要參戰勢力各有打算,彼此之間的分分合合,將關東時局之微妙復雜,體現得淋漓盡致。

    戰爭告一段落,帶來的影響卻不會很快消散。

    其一、黑山軍處境變壞。

    再難象以前那樣,肆無忌憚地四處打秋風,幾乎不用擔心地方官府堅決抵抗。關東無主,諸侯都在想方設法強化軍力,沒有人會繼續容忍黑山軍的侵略。事實上,由于關東諸侯大多都有擴充地盤的**,曾經長期被黑山軍控制的地盤,也有被周邊諸侯蠶食的風險。

    其二、袁紹與韓馥關系嚴重惡化。

    次戰爭爆發前,雖韓馥一直在減少對袁紹的支援,希望將袁紹趕出冀州,可兩人至少保持了表面上的和睦。這次袁紹為求自保,連使手段強行拖韓馥下水,撕去了最后一塊遮羞布,同時也讓韓馥深切感受到袁紹的威脅,韓馥已經不可能繼續容忍袁紹在渤海的存在,敵對關系顯現。

    其三、袁紹與黑山軍徹底決裂。

    即使袁紹攻打黑山軍的初衷是為求自保,但戰爭就是戰爭,流淌的鮮血不會重新回到體內,失去生機的軀體也不可能重新站起來。尤其是派部隊伏擊退走的黑山軍,殺傷大量黑山將士,明袁紹已經徹底放棄與張燕保持友善,徹底與黑山軍成為敵人。

    戰爭結束之后,袁紹以關東盟主身份,歷數黑山軍歷年來在河北地區的斑斑劣跡,痛斥張燕名為中郎將,實為賊寇的事實。隨后,袁紹站在大義的高度,號召關東諸侯群起而攻之,并表示自己從此與黑山軍勢不兩立。

    不難看出,袁紹已經鐵了心利用黑山軍大做文章。

    其四,直接影響到河南局勢。

    冀州的戰爭,讓公孫瓚南下青州的計劃受阻。

    袁紹不給公孫瓚南下機會,自己又不愿放棄渤海,遂以關東盟主身份,任命了一位青州刺史。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永丰县| 永吉县| 邻水| 疏附县| 济宁市| 东平县| 玉林市| 德化县| 长兴县| 叙永县| 哈巴河县| 阿瓦提县| 平武县| 阳新县| 泉州市| 察哈| 古丈县| 定襄县| 库车县| 连山| 都江堰市| 安庆市| 潜江市| 东乌珠穆沁旗| 台湾省| 灌阳县| 巨鹿县| 东阿县| 怀安县| 高密市| 广宁县| 札达县| 奉化市| 尤溪县| 仁怀市| 汉阴县| 辽阳县| 乡城县| 和硕县|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