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區早已是羌胡天下,很久以來,朝廷對河套的管轄權形同虛設。rg東漢朝廷名義上管轄著河套,羌胡才是那片土地的實際主人。朝廷勢力退出后,羌胡對河套的控制力達到頂峰。
留在這片土地上的漢人,勢單力孤,時刻需忍受羌胡的欺壓和劫掠。由于實力上的巨大差距,從沒有一個玩家領地敢同羌胡硬杠。
那是以前。
龍領騎兵狂追三天兩夜,縱橫八百里,殺得哲罕部騎兵聞風喪膽,迅速在河套羌胡部落中引起軒然大波。一個的鄉鎮級漢人領地,居然肆無忌憚地追殺羌胡人,完事后從容退走,對羌胡各部帶來的沖擊極其劇烈,讓羌胡人普遍感到震驚、憤怒和屈辱。
龍領騎兵的行動,為什么羌胡人會有如此劇烈的情感體驗?
舉個例子:就好比一只羊追殺一只狼、狼被嚇得抱頭鼠竄般不可思議。那只羊不是隨便做做樣子打道回府,是正兒八經殺氣騰騰地追了幾百里地,孤身殺進狼窩,在狼群環伺下痛扁那只倒霉的狼!
更夸張的是,那只狼居然被羊揍得奄奄一息……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次奇葩事件的發生,直接讓羌胡各部傻眼,真是太荒謬了!
十多個羌胡部落目睹了哲罕部匈奴騎兵被追殺的情形,人們奔走相告,將追殺事件更多細節展現在眾人面前。哲罕騎兵被龍領騎兵吊打時的慘狀被一一披露,繼而升華,經過必要的藝術加工,比如杜撰出一些虛擬情節,哲罕騎兵被漢騎一路吊打,各種狼狽、各種惶恐,各種無助……
另一個當事方身份很快揭曉。
追殺哲罕部的漢騎來自龍領!
這個消息出來時,很多羌胡人竟生出“原來是龍領”、‘哲罕部被追殺好象很合理嘛”之類感慨。龍領的事跡草原上流傳了幾個月,不知道神龍傳的,出門時都不好意思跟大家打招呼。漢人騎兵固然不堪一擊,可如果是龍領騎兵,敢如此囂張地追殺羌胡騎兵似乎也不難理解。
神龍傳的流行,使得羌胡人普遍對龍領保有一份敬畏。
但敬畏歸敬畏,龍領騎兵追殺哲罕部的舉動,足以讓羌胡人感到憤怒。
這是對所有羌胡部落的羞辱!
太過分了!
哲罕部很悲傷,五千多部落勇士戰死,讓原強大的哲罕部元氣大傷,負責該次行動的是希帥長子、哲罕部下任首領有力競爭者被殺。這個河套南部最強大的匈奴部落注定會走向沒落,繼承人的意外死亡,更是埋下了內部斗爭的種子,一些有機會爭奪首領位置的族人勢必蠢蠢欲動,內部很可能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不過,老謀深算的希帥在部落內權威很高,苦心栽培的接班人被殺死,希帥斷然不會善罷甘休,哲罕部內部權力斗爭爆發前,得先洗刷部落恥辱。
龍領騎兵破天荒地八百里追殺,讓無數羌胡人感到憤怒。若非龍領騎兵及時退走,速度又夠快,恐怕會陷入羌胡騎兵圍攻。
一場風暴在醞釀。
破虜騎和北平騎兵風塵仆仆趕回龍領。
追擊之前曲晨留下了一個百人隊,當天下午磐石營趕到,將山谷中的戰利品和人口接回龍領并安置妥當。步卒帶回戰利品和人口,騎兵無影蹤,讓聚集在龍領附近的自由玩家十分不解,最近幾天趕往龍領的無聊玩家明顯增加。騎兵數日后回到據點時,遭到大量玩家圍觀。
曲晨對應付這種情形頗有經驗,先找了個身材差不多的軍士互換衣甲,混在普通破虜騎兵隊伍里回據點。
趙云卻是沒有準備。
返程路上從曲晨處得知龍領附近有玩家出沒,趙云所部受公孫瓚指派幫龍領對抗羌胡騎兵。雖也需要避免身份外泄,以免讓人聯想到飛魚領,但趙云是北平軍新人,無需擔心被人認出,故爾趙云認為自己不需要偽裝,淡定自若地領著北平騎兵進入龍領。
他低估了玩家的判斷力,也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
——當然,對趙云來,自己只是一個剛剛加入北平軍的新人,沒待幾天就又被派往河套,無赫赫之功,無鼎鼎之名,不會認為自己很了不起。
初次到龍領、馳援破虜騎都是夜晚。
這次遠征歸來,是趙云第一次大白天在龍領出現。
玩家愕然看到龍領騎兵部隊多出一名少年武將,英姿勃發,氣宇軒昂,一見就知不是普通NPC人物。再看到白袍銀槍,統率著騎兵部隊昂然而入,霎時間讓很多玩家想到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趙云?!
“龍領騎兵主將現身,疑似常山趙子龍!”
“白袍銀槍,英雄氣概磅礴欲出,此子何人?”
不怪玩家太敏感,實在是因為趙云人氣太高,讀過三國的玩家鮮有不喜歡趙云的,其形貌特征早已被大家熟知。另一方面,奧丁專注三國類游戲已有很多年頭,游戲人物的形象設計一脈相承,即使不同版有些變化,但基特征卻是不會亂改,人氣偶像更是如此。
提到關羽,必有綠袍偃月刀和美髯;起張飛,定是黑面蛇矛暴脾氣;豬哥出場,鵝毛扇必不可少;貂蟬現身,各種美貌嬌艷流口水,跑題了……
趙云不是所謂的人氣偶像。
他是長期占據三國人物人氣榜前三的超人氣偶像。
正因為他的形象深入人心,色出場,頓時讓在場玩家聯想到某個人。
盡管還只是猜測,但趙云疑似在龍領出現,讓整個玩家世界為之沸騰,該消息引發的轟動,跟兩次國戰役爆發相比也毫不遜色。就以神秘著稱的龍領,再次成為無數玩家關注的對象,無數云哥的迷弟遞妹飛奔而來,在龍領外面安營扎寨,渴望一睹子龍風采。
這個情形讓魚不智頭痛不已。
如果他有隨軍出征,肯定能預見趙云可能帶來的轟動效應,并提前作出適當安排。可惜趙云抵達龍領后當晚就再次出發,七天之后才回到龍領,魚不智沒有機會讓趙云知道,他就象黑暗中的電燈泡一樣光芒四射。
魚不智無奈嘆息,天意弄人!
原希望玩家慢慢忘記龍領,孰料又鬧出疑似趙云這一出,悶聲發大財的夢想漸行漸遠,還有哪家的特別領地如此招搖?當初的飛魚領是這樣,如今的龍領又是這樣,想做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也是很難的……
破虜騎和北平騎兵追擊羌胡多日,早已人困馬乏,北平騎兵更是辛苦,從北平一路南下到龍領,剛睡下一會又奉命出征,將士們身體和心理上的疲憊已到極限。回到龍領用過膳食,簡單地向徐庶報告了作戰經過,便回到營房倒頭大睡。
魚不智終于看見趙云,遠遠地偷窺。
趙云奉公孫瓚之命來河套,只知龍領和飛魚領是一家,公孫瓚尚且不知逐鹿領和飛魚領的關系,趙云更沒可能知道。在找到相對適合的偽裝身份之前,魚不智不宜出現在趙云面前,故只敢隱身幕后遠觀。
在自家地盤上還遮遮掩掩深恐被人發現,魚不智哭笑不得。
騎兵們回營休息,徐庶和魚不智卻還不能閑著。
從各個渠道收集到的情報來多,龍領外松內緊,如臨大敵。翟冏匆匆走進鎮長辦公室,報告對騎兵部隊帶回來的哲罕部俘虜突擊審訊結果。
哲罕部是河套南部最大的匈奴部落,控弦之士過萬,要知道匈奴人在河套的整體實力遜于羌人和鮮卑人,象哲罕部這么大的匈奴部落十分少見,在整個河套地區,能與哲罕部一較高下的匈奴部落也沒有幾個。
哲罕部最初只是一個型部落,成長到現在規模,最大原因在于希帥。
草原民族遵奉叢林法則,看重武力,故部落首領多是能征善戰的勇士,希帥卻是個異類,其個人武力不是很突出,但老謀深算。成為部落首領后,希帥以各種方式拉攏、分化、吞并弱部落,哲罕部逐漸成長為舉足輕重的大部落,希帥也獲得“草原之狐”的稱號。
哲罕部的擴張,也引起來多的羌胡部落關注和提防。
陰謀詭計用得多了,別的部落與哲罕部打交道時會格外心,“防賊防狼防希帥”,在某些部落間流傳開來,于是希帥最擅長的挑撥離間效果大減。以哲罕部如今的實力,強行兼并部落也不是什么難事,但看似混亂無序的河套草原自有約定俗成的一套行事準則,大部落吞并部落得找到借口,仗實力肆意亂搞,勢必引起各方勢力群起而攻之,到最后往往下場凄慘。
另一方面,匈奴人在河套相對弱勢的現實,也阻礙著哲罕部繼續擴張。一是可吸收的新鮮血液相對比較少,二是會面臨羌人和鮮卑大部落的壓力,最強大的兩個種族,不愿意看到一個能威脅到他們地位的匈奴大部落出現,明里暗里各種限制,哲罕部發展到現在的規模,繼續擴張變得來難。
最近一段時間,河套中部又有一個匈奴大部落崛起。
新的匈奴大部落崛起有其必然性。
首先,由于希帥是一位典型的非主流首領,哲罕部崛起過程中很多作法被崇尚勇武、行事直接的羌胡部落所不齒,出于對被哲罕部的強烈忌憚,眾多匈奴中部落意識到必須團結起來,抱團以自保。
其次,種種跡象表明,新的大部落崛起,獲得了鮮卑人和羌人的默許,河套最強大的兩個種族似乎意識到哲罕部的威脅,老奸巨滑的希帥擴張過程中又沒有落下足以發起圍攻的把柄,索性扶植另一個大部落制衡哲罕部。崛起的大部落名叫土龍部,首領的兩個女人分別是鮮卑人和羌人,堪稱“羌胡一家親”的典型范例,與鮮卑和羌人關系良好。
第三,哲罕部崛起過程中,吞并某些匈奴部落并不徹底,被吞并部落的余眾對哲罕部恨之入骨,土龍部崛起,部落的族人紛紛主動投過去,使得土龍部無需使用血腥或殘酷手段就獲得發展壯大。眾多仇視哲罕部的匈奴人加入,土龍部對哲罕部的敵意發高漲,據土龍部最近準備從河套中部南遷,一旦成行,兩個匈奴大部落短兵相接必然發生。
老謀深算的希帥,意識到危機迫近。
他無法改變鮮卑人和羌人對哲罕部的敵意,也無力阻止土龍部的崛起,更不敢仗著自身實力肆意兼并更多部落。希帥知道哲罕部的口碑不太好,要想擺脫危機,為部落爭取更好的生存環境,就得想辦法改善口碑,逐漸扭轉其它部落對哲罕部的惡劣印象。
希帥想到了龍領。
龍領傳在草原上流傳,這個漢人據點成為羌胡各部不愿觸碰的噩夢,龍領騎兵一再攻擊羌胡部落的舉措,更是讓羌胡人既憤恨又無奈。
別的部落出于對神龍的恐懼不敢惹龍領,但老奸巨滑的希帥并不相信有那回事。他研究過龍領的諸般作為,攻擊羌胡部落是最近的事,選擇下手的目標都是部落,且龍領騎兵屢次出擊帶回人口,擺明為了領地升級,倘若龍領真的那么厲害,為什么不直接挑個人口多的部落下手?
只是憑兩百多人的描述,就認定龍領有神龍庇佑,希帥是不會相信的。
與龍領開戰,勢必提升哲罕部的口碑!
這種提升是方位的,不只是匈奴人,還有羌人和鮮卑人。
口碑轉好,哲罕部的生存環境自然改善,一旦成功打破所謂龍領神話,哲罕部將成為草原上的英雄。到那個時候,哲罕部或迎來新一輪擴張良機,甚至別的部落主動投效也不定。
希帥這樣的老狐貍,不會冒昧地直接進攻龍領。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草原之狐的目標是龍領騎兵。
根據與龍領騎兵有過交手的羌胡人描述,龍領騎兵實力并不怎么強。龍領騎兵是唯一一支會離開據點的部隊,尾隨、圍堵、誘步卒救援,在野戰中消滅龍領有生力量,匈奴騎兵有絕對優勢。
哪怕最后放棄直接進攻龍領,哲罕部也賺夠了。
風險,收益極大。
這就是哲罕部悍然發起行動的原因。
負責次行動的是希帥之子,希帥希望憑借此機會樹立接班人的權威,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北平騎兵及時趕到破壞了萬無一失的計劃,哲罕部損兵折將,損失慘重。
漢騎北擊八百里追殺哲罕部,無異于捅了馬蜂窩。
曲晨和趙云固然打出了龍領軍威,可龍領不得不面對羌胡的強烈反彈。
徐庶作出一個大膽決定。
(昨晚停電,不便發通知請假,抱歉。)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