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城下袁軍大營綿延無際,旗幡迎風獵獵作響,一隊隊巡營士卒手拿鐵戟,目光森寒警惕,就在這時,身穿皮裘衣的審配出帳后在看到顏良的一瞬間施禮,道:“公驥,你怎么來了?”
“進帳再!”
顏良頭戴一頂氈帽,但那被凍得紅撲撲的鼻尖讓他不愿在這該死的天氣里多待哪怕一秒鐘。『≤『≤,
凍死老子了,嘴里叫罵著的顏良合審配進了帳頭一件事便蹲在銅盆旁烤火,一扭頭卻發現審配在一旁搖頭苦笑,哼聲道:“我在外守了這么久,連瓚軍的影子也沒見到,照我看公孫瓚是不會來救平原了。”
“不來正好,若敢來,只要有公驥在路看護,不管來多少人馬,都要將留在平原!”
顏良身上寒意稍減了少許,站起身干笑一聲,道:“若是援軍未從路前來,豈不是做了無用之功?”這鬼天氣莫是將士們,就是他這身子骨也吃不住幾天折騰啊。
審配知道這幾天顏良吃苦了,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為了堅定他繼續守下去的決心,只能先給他吃粒定心丸,面容一斂,斬釘截鐵的道:“除非沒有援軍,若有援軍,瓚軍只會從路而來!”
“正南何以見得?”顏良對他有如此信心感到懷疑。
“因為他們來援,必定想要出其不意,而大路是不會有任何出其不意的效果,反而會將自己暴露!所以他們只可能選擇路,也只有隱蔽的道路才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公驥好生埋伏,坐等瓚軍上鉤即可!”
顏良沉吟了良久。突然雙眸一亮終于反應過來其中的關鍵,戰場上想要以少勝多。以弱敵強莫不是以奇制勝,劍走偏鋒,而劍走偏鋒自然是別人想不到的地方,而在馳道與道的取舍中自然都會選擇道這樣隱秘的路線,因為他們的對手會從心里認定你想不到他會從路來,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審配才執意要在路設伏!
審配見顏良明白了其中關鍵,成竹在胸道:“這是人的通性,好似博弈一般是兩人輪流落子,但往往有人卻總將對方想得很笨。好似自己一次能落兩子一般,只想著下一子就會吃殺對方,不想卻落入了對方的口袋之中!”
~~~~~~~~~~~~~~~~~~~~~~~~~~~~
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但田豫卻必須要率領著部眾每天趕上數十理路朝著平原縣進發,有時候他心里都會想,為什么劉瀾不自己前來平原反而是自己?
對于劉瀾這樣的部署田豫是極為反對的,而且也曾據理力爭過,平原是險地,應該棄之不顧才對。只是事實既然無法改變,而身為武人的他也只能接受將令。
如此一來,田豫與甄儼便踏上了危險的旅程,他清楚平原的危險。所以這一路都想著如何才能保自己和士卒的安。
朔風呼嘯,好像一把把鋼刀,每一名士卒都在頂著寒風前進。沒人愿意在這樣的天氣出門,更別提打仗了。尤其是在年關將近之際,士卒們思鄉之情甚篤。士氣的低落在所難免,田豫不得不極力彈壓,也就是在如此焦頭爛額的前提下,還真讓他想出了一條不是辦法的辦法。
部隊在插著桓表的分岔口前停下,田豫對一旁的甄儼道:“多日來我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
“什么?”甄儼看向田豫問道。
“無論如何,光憑我們這些人是不可能救下平原,這是你我二人一致的看法。”田豫嘆口氣,內心斟酌了良久,才又:“既然我們去也是死不去還是死……”
田豫的留白余韻讓甄儼有些捉摸不定他的想法:“雖然明白是死,但我們別無他法,只能硬著眉頭趕往平原!”一副聽天由命的表情,道:“不管我們怎樣拖延行程,再遠的路也遲早有一天要到,那時我們就將喪命在這里!”甄儼的聲音很低,他可以確定剛才的話不會被第二人聽到。
田豫偷眼觀察了下四周,:“所以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只是若這件事泄露出去的話……”
“這個我自然清楚,平原的人我并不熟悉!”甄儼笑了笑,在自身安危與平原之間,他與田豫一樣選擇了自身的安危:“相比于這些我并不熟悉的人,我覺得還是先保住自己的性命較好!所以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田豫很贊同的點點頭:“我們要是援救平原,給予紹軍出其不意的打擊,自然要走路甚至是山路,雖然我們會使紹軍措不及防,但只要紹軍反應過來,我們也會遭受紹軍空前的打擊。”
甄儼十分贊同他的分析,道:“既然是援救,自然要出其不意,不然達不到預期效果!”他完卻疑惑的看向田豫道:“只是我并不明白這與保證性命的計策有什么相干?”
“那我們何不光明正大的前往平原?”
“你是從官道上去?”
甄儼想了想,話鋒一轉,問道:“這樣一來豈不是暴露了自己,反而使紹軍有所準備,甚至可能給予我們致命一擊嗎?”
“但至少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撤退,而且在官道上我們撤退的速度會更快!也會更容易撤離。”
“雖然如此,但紹軍也更容易追擊我們!”
“不會,我們只需一擊即退,若袁軍趕來,正可打他個伏擊!如此一來若成僵持之勢,反而對我軍有利,若其不來,我軍正可趁此回師!”
甄儼沉吟半晌,點頭道:“也只能如此了,兩權相害取其輕;即使失敗我軍也只是損失部,仍可帶大部回師。如此公孫北平與德然公也不會怪罪!”
~~~~~~~~~~~~~~~~~~~~~~~~~~~~~~~~~~~~~~~~~~~~~~~~~~~~~~
鄴城,在經歷了十天的慘烈交戰后。此時就連袁紹也都身披鎧甲,親自守衛在了鄴城城樓之上。城中的可守之卒早已剩下不到千人,可以身旁的將領,除了自己與文職的官員,盡皆負傷。
不知為何,瓚軍突然停止了攻擊,眾人來到袁紹身旁,將其簇擁在當中,每個人的面色都不好看,誰都知道。離城破的日子來近了,也許就是下一刻。
袁紹緊握著手中的思召劍,目光先是看向遠處休整的瓚軍,突然,不知是誰了一句‘主公,我們該怎么辦?再不想辦法鄴城就要被攻破了!”
收回目光的袁紹怒視眾人,想看看是誰在這個時候來擾亂軍心,當然沒有任何收貨,可他卻看到了田豐。多日來積淀的抑郁之情終于找到了宣泄口,惡聲惡氣,道:“這就是你的上屋抽梯之計?果然是一條好計,妙計!”到最后。任何人都能聽出袁紹語氣中的惡毒之意。
“主公,不若暫且棄城,只要主公無恙。不愁重現輝煌。”逢紀適時插話道。
“我好不容易得到鄴城,你竟然讓我放棄?”怒目切齒的袁紹一看是逢紀。強捺怒火,畢竟得冀州賴此人。道:“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鄴城,若真到了那一步,也只能讓城內青壯一起守城了,希望能夠拖延數日,只要文丑及時趕到,鄴城的危機便會迎刃而解!”
“公孫瓚也已損失慘重,只要文丑將軍到日,就是公孫瓚失敗之時!”田豐對袁紹仍抱著死守鄴城的想法感到一絲心安,極力贊成道。
“哼。”
袁紹哼了一聲,并沒有理會田豐,突然只見瓚軍整隊再次前來,眾人望去,瓚軍已經到了城外不遠,突然兵分左右,而公孫瓚卻從中而出,對著袁紹喊道:“袁紹,到了此時此刻,我看你還是獻城吧,否則大軍破城之日玉石俱焚……”話間,公孫范也已來到了公孫瓚身旁。
“毋寧死,誓不降!”袁紹目光冰冷的看向公孫瓚,口氣異常堅定的道。
“哈哈,袁紹你的膽子何時變得這么大了?當初聽聞兄長起兵,你竟將渤海太守的印綬給了我,不想我卻率領著你的渤海兵來此攻你!”公孫范完后與兄長相視大笑,嘲諷著袁紹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袁紹表情變換,對公孫范的嘲諷感到羞愧難當,目光陰沉的望著城下的兩人,雖然心添憤恨,但以他此時的實力卻如何也沒有和公孫瓚一戰的實力,就是死守鄴城也難免最后戰敗落一個倉皇逃命的地步,所以聽著城外的譏諷之聲心中雖怒卻又不得不忍氣吞聲。
公孫瓚雖然只是繼續在北門屯兵,而且仍未攻城,明顯是希望他能夠開城投降,若是他依然抱著死守的決心,到時他所損失的部眾會更多,所以投鼠忌器下公孫瓚才想出了此策,來瓦解鄴城守軍的軍心。
“袁紹,只要你今日主動投降,我可以向你保證不傷害任何一人,不論平民還是兵卒,如何?”公孫瓚早已收了笑聲,露出一個誠懇的表情,勸道。
“你還真當在座之人皆是三歲頑童不成?你在鄴城損失了多少部隊,若是主公獻城恐怕要比戰死還要凄慘,到那時才會是真正的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田豐發現袁紹在某一刻的那一絲意動,心下大驚,搶先喊道。
袁紹對田豐心中極度不滿,但此時田豐畢竟是為己所想,他知道若是自己獻城,公孫瓚一定會履行諾言,但田豐的一句話卻讓之前蠢蠢欲動的兵卒們放棄了最后的希望,但他們繼續死守鄴城的決心卻受到了動搖。
此時的袁紹心中所期望的,卻是希望公孫瓚能有更多的部隊,只要他能將四門圍堵,到時這些守城士卒在知道沒有后路的情況下必會拼死守城,但此時三門皆可逃生,這些士卒們對繼續死守鄴城的信心就降到了低點,包括一些武將,隨時都有可能從其他城門逃離。
袁紹的臉色變得慘淡,從他發覺士卒們的表情變化后他就知道公孫瓚下次的攻城也許就是城破的時候了。
“袁紹,你素來愛護百姓,難道你認為就憑你現在這些守卒就能護得住鄴城?你不為這些士卒的性命著想,也要為鄴城的百姓想想,難道你真忍心看著城破時的慘狀?”
險些就被公孫瓚蠱惑的袁紹突然大笑一聲,多年未有的蓬勃氣勢驟然爆發,目光冰冷,冷色沉沉,仿佛來自九幽,又好似地府中索命的惡鬼,用盡身的氣力喊道:“公孫瓚,你不要在繼續恬噪了,你若真有事,現在就來取我項上之頭,若你認為拿百姓就能威脅我,那你就錯了,這樣只會證明你公孫瓚根就是個人,不是位堂堂正正的英雄!”(未完待續。)u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