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雖已散朝,卻不是說百官已經(jīng)下班,散朝是散朝,散班是散班,這個一定要搞清楚。
掛個閑職連個衙門都沒有的人可以回小家,而大多數(shù)人回的家還是各自的衙門,衙門也是家,只不過是公家罷了。
能像吳尚書那樣散了朝直接回家的人畢竟只是少數(shù),如果他不是一部之首,再加上心中恍惚,仿若大難臨頭,也不會散了朝就往家里奔的。
這個時候雙規(guī)的隊伍早已出發(fā),只不過一隊去各部衙門,一隊去犯官家中,做個兩手準備罷了。
提出做兩手準備這個建議的正是曹化淳,曹化淳萬歷十九年出生,今年虛歲已經(jīng)四十,已近不惑之年的曹化淳自從信王朱由檢登基以來,常常感到困惑不已。
就比如今天他有皇命在身,朱由檢要他給各部衙門下發(fā)通知。
曹公公活了大半輩子,給朝中官員傳過圣旨,也傳過懿旨,還傳過口諭,就是從來沒有傳過通知的。
曹化淳小心翼翼地把從懷里把那份通知掏出來,又細細地看了起來。
這要是圣旨的話,他是不敢的,可是這是通知,按皇上說的這通知就跟貼在城門口的告示一個樣子,只不過告示是給進出城的百姓看得,這通知是貼在衙門里面,讓里面的大小官員看的。
曹化淳手中這份通知的大小和排版格式曹化淳是第一次見,他用手量了量,紙張長一拃加四指,寬為一拃。
在曹化淳看來這份通知作為告示來說,紙有點小了,顯不出皇家氣派。
可什么樣的紙才能顯出來呢?曹化淳心中沒來由的冒出了這個疑惑,略一思索,念及放皇榜時的情景,心中暗道,寫皇榜的那張紙才能顯出皇家氣派!
曹化淳暗嘆一聲,忽的想起福王世子朱由崧說過的一句話:夠大才能顯得夠闊啊!此時的曹化淳對此深表認同。
曹化淳手中的這份通知打頭的是“大明帝國內(nèi)閣辦公廳”九個大紅字,然后被一條紅線分隔開,下面又是小一號的字“關于春節(jié)各部衙門休沐及年貨禮品、年終獎發(fā)放通知”。
詩文書畫無一不精的曹公公又往下看去,接下來又是小一號的字,寫的是:
春節(jié)將至,普天同慶,為朝中諸臣有一個愉快的假期,經(jīng)內(nèi)閣建議,陛下御批,特作如下安排:
一,休沐時間
臘月二十九日至正月初一為百官休沐假期,共三天。
臘月二十九日內(nèi)閣及六部尚書正常點卯,三十正午開始休假,初二正午到崗畫卯,其余各級官吏正常休假。
二,年貨禮品發(fā)放
各部尚書明日散班前,前來承天門領取各部年貨,福利發(fā)放標準明日立牌公示。
三,年終獎發(fā)放
明日點卯之后,各部首前去戶部領取各衙門年終獎明細條,年終獎金與年貨一同發(fā)放,年終獎需本人親至簽字。
曹化淳越看越別扭,緣自他手中的這份通知并不是右起上下行文,而是左起左右行文,這讓習慣了點頭看書的曹化淳怎么也不適應。
通知的右下角還有一個日期,寫的不是天啟七年,而是二千一百七十八年臘月二十七日。
當時看到這個日期的曹化淳心里滿是疑惑,幸好書寫文書的小太監(jiān)熱心地給他做了解釋,說這是皇上特意問了史官和欽天監(jiān)之后確定的日子,說這是用衍圣公孔子誕辰為元年,今年正好是二千一百七十八年,皇上還說了以后公文日期都要用這個日期格式來寫。
聽那個小太監(jiān)說福王世子還因為這個時期還跟皇上起了爭執(zhí),世子本來是建議皇上直接用黃帝的誕辰來定元的,后來退了一步說可以用堯舜禹里面的一個來定這個元年。
皇上開始其實也是有這個意思的,可是這有些難為史官了,好多人翻遍故紙,也沒有從史書上找出來這三位先賢確切的出生年月,后來還是皇上發(fā)話,用了衍圣公的誕辰來定元的。
曹化淳眉頭緊皺,怎么也想不明白皇上和世子這是鬧得什么名堂,聽那個小黃門還說皇上好像要欽天監(jiān)的人把《大統(tǒng)歷》再改進一些,以后還要把這個日子加上去,曹化淳倒是知道大明用的大統(tǒng)歷完全就是照抄的元朝的授時歷,不過是換了一個名字罷了。
曹化淳雖想不明白皇上和世子的意思,不過上意不可揣測,皇上說怎么辦他這個當奴才的人就怎么辦就是了,所以他這個朱由檢身邊的紅人,只能把這個另類的通知揣進懷里,帶著東西去內(nèi)閣先看看這些個閣老的反應。
下發(fā)通知這事只能一個衙門一個衙門的跑,可是要發(fā)這個通知還要內(nèi)閣用章。
曹化淳回身看了一眼跟在他身后的小黃門,這小黃門手里捧得就是皇上給內(nèi)閣的印章,這個印章不是官印,不是給一個人或者一個官位的,而是給內(nèi)閣這個部門的,對,皇上說的就是內(nèi)閣這個部門……
內(nèi)閣離得近,辦公地點就在皇宮東面的文淵閣,等到快到地方的時候,曹化淳卻是故意放慢了步子,心中不免有些惡趣味,心里盤算著這些閣老見到皇上這份特別的通知以后的反應。
到了文淵閣門口,只見圣諭高懸,嚴申規(guī)制:“機密重地,一應官員閑雜人等,不許擅入,違者治罪不饒。”
曹化淳輕咳一聲,像往日傳旨一般將手中的通知高舉,高聲道:“圣——通知到!”
門口站得筆挺的侍衛(wèi)雖然紋絲不動,但是耳朵早已經(jīng)支楞了起來,當聽到曹化淳一開口說什么通知到,要不是認識曹化淳這個皇上跟前的大紅人,說不定就要拔刀趕人了!
曹化淳手中托著通知,疾步入內(nèi),走到內(nèi)閣辦公的暖閣外面,又高聲道:“通知到!”
正躲在暖閣喝茶的施鳳來,黃立極,張瑞圖和李定國四位大學士接到小黃門的招呼,說是曹公公傳旨來了連忙跑出來接旨,可等黃立極把門簾掀開,曹化淳已經(jīng)走到了門口。
黃立極納罕地看著曹化淳,曹化淳笑得臉上都起了褶子,只聽他說道:“不用迎了,不用迎了,咱家今日傳的是口諭。”說著把手中的通知揚了一揚,“還有這個通知。”
曹化淳清了清嗓子,正色道:“皇上口諭!”
四名大學士連忙垂手傾聽,曹化淳見到四人俯首聽旨,把腰一挺說道:“皇上說:把這個通知拿給那個內(nèi)閣看看,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讓他們來問朕,如果明白了,就用這個新印蓋章抄送給各衙門吧!”說完,曹化淳挺直的腰桿又垮了下去,口諭講究的就是把皇上的話一字不差地給傳下去,連說話的語氣都得模仿好。
四人聽完了朱由檢的口諭,抬起頭來,曹化淳身后的小黃門忙把刻著大明內(nèi)閣辦公廳的印章捧了上來,曹化淳道:“諸位大人,這就是皇上給內(nèi)閣的新印了,皇上說這印交由內(nèi)閣簽發(fā)通知與文案,由首輔保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