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看明史的時候,朱大明就覺得,這個高時明是個頗有能耐的人,魏忠賢當權時期,他能在一直混在司禮監,你要魏忠賢多么賞識他,那也不是,因為他只是個普通太監。
直到崇禎帝登極,他才成為秉筆太監,崇禎以后則是長期當著掌印太監,這明崇禎皇帝很信任他。
然而,像他這樣一個處在重要位置上的人,在各種名人輩出的晚明歷史上,卻并沒有混出多大的名聲,既沒做出什么成就,也沒有造成什么損失。
也是直到來到這個世界之后,朱大明才從朱由校的皇后,也就是懿安皇后張氏那里了解到,原來高時明是她力薦給天啟帝,然后安排在司禮監的。朱大明這才恍然大悟。
對于懿安皇后張氏力薦,而天啟帝又同意安排在司禮監的人,魏忠賢當然是沒辦法拿掉的,而等到崇禎皇帝即位后,也肯定是要重用的。
而這樣的人,當然也是如今朱大明所需要依賴的。
沒過多久,朱大明就見到了高時明。
高時明白白凈凈、文質彬彬,如果不是一身太監的裝束,看來倒像是個中年書生。
高時明進來后,立刻跪地行禮,口稱有罪。
看來他也受了清理魏忠賢黨徒的影響,可能也是擔心被曹化淳不分青紅皂白一股腦給清算了吧。
“高時明,朕叫你來,是想聽你錦衣衛的人事。”
高時明有點懵,他以為皇帝叫他來可能是要宣布對他的處置,因為今日大朝的情況他也知道,大朝一結束,曹化淳就帶著圣旨接管了司禮監,他這個秉筆太監也被暫時停了職。
就在剛才,曹化淳帶著一干心腹手下,又把司禮監以往跟魏忠賢、王體乾等魏黨走得比較近的人,都拿下了,是要挨個審查。
高時明雖然自從崇禎皇帝即位伊始,就開始向曹化淳、王承恩這些新進司禮監的人靠攏,幫著他們熟悉和掌握司禮監的事務,應該算是略有功勞的,雖然保性命沒有多大困難,但投閑置散卻是肯定了。
畢竟先帝皇后張氏已經成了過去時了,前朝舊事來就沒什么人知道,現在張皇后會不會再為他話,還是個未知數。
然而,看現在皇帝召見的情況,似乎也不是要對自己做出處理的征兆啊。
能在司禮監混到現在的人,無一例外,都是聰明人,聽皇帝問錦衣衛的人事,就知道皇帝要對錦衣衛動手,知道皇帝想要拿掉田爾耕,但又不知道用什么人替代田爾耕。
高時明當然不能自己對錦衣衛不了解,也不能直接表現出已看破皇帝心思的跡象,只是恭敬道:“據奴婢所知,錦衣衛自太祖設置拱衛司以來,專職拱衛陛下及皇宮大內,改為錦衣衛親軍指揮使司以來,除掌大內親軍侍衛以外,還負責巡查緝捕、糾察百官。在京師設有北鎮撫司以外,在南京設有南鎮撫司,此外在宮禁之中設有儀鑾司,錦衣衛指揮使總領其事,且歷來由皇上直接任用,內閣及六部院寺諸司皆不得過問。”
朱大明聽了這話,特別是后面兩句,已經知道高時明猜到了自己的意思,跟聰明人話就是省心,于是道:“你的這些,朕也略知一二。只是朕即位未久,對如今錦衣衛堪用的人才,所知不多。當年懿安皇后力薦你到司禮監任職,如今魏忠賢一黨已去職,你在司禮監算是老人了,懿安皇后又向朕力薦,你可用,朕希望得你臂助。如今形勢,錦衣衛至關重要,只是不知何人該去而何人可用?”
聽完皇帝的話,高時明瞬間就放下心來,再也不擔心皇帝會借著整治魏忠賢一黨的時機整治自己了,略想了想,道:“奴婢幸得先皇信賴,委以重任,今又得皇上恩典,視為心腹,奴婢自當知無不言。”
高時明環顧左右,見現時暖閣內只有皇帝與自己,然后接著道:“錦衣衛南北鎮撫司鎮撫使,衛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皆魏忠賢、田爾耕心腹黨羽。皇上若決心清除朝中閹黨,錦衣衛拱衛帝側,若有一二居心叵測之徒,后果不堪設想,必須首先清理。”
朱大明點了點頭,高時明接著道:“皇上擔心錦衣衛衙門各堂官皆不可用,所慮甚是。據奴婢所知,宮內儀鑾司,與田爾耕、許顯純之輩控制的南北鎮撫司頗不同,其主事者乃是先皇親自揀選任用,與魏忠賢一黨想必牽涉不深,皇上或可從中揀選任用。”
看皇帝有些不解,高時明又緩緩出了一件陳年舊事。
原來天啟五年的時候,一貫深得天啟帝信任的魏忠賢得意忘形,剛好得了一匹好馬,就在宮內策馬揚鞭疾馳,結果沖撞了天啟帝的儀仗,天啟當時大怒,拿弓箭親自射死了魏忠賢所騎的那匹馬,雖然不久之后寵信魏忠賢依舊,但從此對自己的安上了心。
對于這個事情,崇禎知道,因為當時的朱由檢還沒有出宮,應該還是事件的親歷者,但朱大明并不知道,不過他選擇相信,畢竟對任何一個皇帝來,如果宮內的侍衛親軍都不是自己安排完可靠之人掌管的話,他怎么可能睡得著覺呢。
再考慮到天啟皇帝登極時發生的“移宮案”,乃至稍早一點的“梃擊案”,天啟皇帝在魏忠賢之外,安排力量保障自己的安是完可以理解的。
而高時明的儀鑾司,就是天啟帝保障內廷安所做的努力之一。
儀鑾司原來的職責是拱衛大內,現在的職能當然也包括拱衛大內,可惜的是他們不是太監,不能進入真正的內宮,因此目前更主要的職能,就是在皇帝大朝的時候,站在皇極殿的內外擺擺樣子,負責在午門、皇極門到皇極殿這段道路兩側站崗,俗稱“人樁子”。
儀鸞司人數也不多,相對于接近六萬人的錦衣衛,儀鑾司的這點力量顯得微不足道,包括值守皇極、中極、建極這外朝三大殿的一百二十名所謂的大漢將軍,以及值守午門內外城樓的五百名校尉、力士,總計只有六百二十余人,僅有一個指揮在負責,指揮之下是兩個千戶,然后是幾個百戶。
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在皇宮大內,卻是一支相當重要的力量,也是現在的朱大明必須掌握的力量。
想到這些,朱大明隨即就對高時明道:“你現在即刻前去午門儀鑾司傳朕的旨意,即日起,由你接管儀鑾司,該司指揮及所屬百戶以上官弁,三日內下值后皆不準歸家,隨時聽候差遣。”
朱大明完,親自寫下一個手諭,用上隨身佩戴的乾清宮上書房印,交給了高時明。
高時明隨即領旨而去,約莫一刻鐘之后,高時明遣人來報,是已經接管儀鸞司,儀鸞司指揮,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王國興已經領旨受命。
至此,朱大明內心那種不安的感覺才逐漸消散。
當晚朱大明去了坤寧宮過夜。來到大明這些日子,一開始是身體不適需要靜養,再后來是謀劃除掉魏忠賢,也沒有閑心想別的,間或抽出時間到后宮去看看皇后和眾妃嬪,也只是吃個飯、話就走。
這個白天,從早到晚都在忙著給處理魏忠賢這件事收尾,消除隱患,所以直到晚膳時間到了,朱大明才想起該去坤寧宮跟皇后見見面,一起用個膳,免得后宮不安。
王承恩前頭帶路,也不用儀仗,只在乾清宮侍從太監宮女的陪同下,穿過交泰殿,來到了坤寧宮。
正好懿安皇后也在,她們倒是都聽了今日大朝上發生的事情,聽皇帝快刀斬亂麻處理了魏忠賢、王體乾、李永貞等內廷魏黨,心里高興的同時又擔心遭到其他魏黨的反噬,所以既一邊暗自高興,一邊也是提心吊膽。
畢竟魏忠賢之前的權勢實在是太大了,而朝中和宮內黨附魏忠賢的內外臣工也實在太多了,都有點不相信皇帝能夠如此輕易地就把魏黨拿下。
來懿安皇后張氏和皇后周氏妯娌倆了一下午的話,到了晚膳的時間,剛準備離開坤寧宮,一聽皇帝前來,因想盡快了解最新的情況,也就沒有走。
沒過多久,朱大明就到了坤寧宮,懿安皇后張氏和皇后周氏趕緊行禮拜見完畢,王承恩也把御膳準備好了。
朱大明又遣人叫來別具東西宮的麗妃田氏與靜妃袁氏,利用吃飯的時間,約略講了朝中的情況,講了目前對魏忠賢的處置,聽得皇嫂張氏和自己的后妃一陣感嘆,皆頌皇上圣明。
麗妃田氏、靜妃袁氏知道皇上要留宿坤寧宮,因此用過晚膳即行告退。
朱大明則又趁機問了皇嫂張氏關于儀鸞司的事。
原來這個王國興也不簡單,居然是朱由校親舅舅的兒子。
朱由校的生母王氏,與朱由檢的生母劉氏一樣,都是宮女出身,而且生下皇子不久之后就死了,直到天啟皇帝即位,才終于有了封號,王氏的娘家也才沾上了點光,其弟弟王升被封了新城侯,王升的兒子王國興也因此被封了錦衣衛的世襲職務,并被天啟皇帝安排進了儀鸞司。
這下子,朱大明算是明白了。儀鸞司的確沒有被魏忠賢所掌控,畢竟天啟皇帝不是真的傻瓜,也知道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雖然給了魏忠賢滔天的權勢,但事關自己人身安的儀鸞司,還是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懿安皇后張氏的一番話,讓朱大明更加放心了。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