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西北和東南的動亂,崇禎皇帝除了在人事安排、選人用人上采取一些措施之外,其實做不了更多的事情了。
所以,在補充認命了浙江巡撫衙門和三司所缺官員之后,他也就放手讓這些人前去處置了。
其實原的歷史上,有很多事情一線的大臣們都是可以做好的,比如在對付流賊的問題上,不管是洪承疇、陳奇瑜,還是孫傳庭,都是很有能力的,可惜的是崇禎皇帝及其北京的朝廷,總是喜歡亂插手,亂指揮。
尤其崇禎皇帝人,耳根子太軟,今天聽信這個大臣的法這么干,明天聽信那個大臣的法那么干,搞得前線將帥無所適從,手忙腳亂。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決定克服這樣的毛病,既然已經(jīng)把袁崇煥、洪承疇、孫傳庭這些個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分別安置到了關鍵的地方,那么就沒有必要天天為西北的亂局而憂心忡忡了。
也更沒有必要一道又一道地下發(fā)旨意,對遠在三千里之外的戰(zhàn)事搞什么遙控指揮。
所以再給西北諸位督撫鎮(zhèn)臣明了自己關于剿滅流賊的一些安排之后,崇禎皇帝就沒再花大精力去關注西北戰(zhàn)事了。
如今又把浙江的人事安排妥當之后,就把精力轉(zhuǎn)移到了另外一件看似無關痛癢的事情上面去了。
這件看似無關痛癢的事情,就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一直想召集人手認真做好的地形沙盤。
耿如杞等人離京赴杭州上任之后第二天,皇帝就通過內(nèi)閣下了另外一道旨意,由武英殿中書舍人牛金星升任兵部職方司郎中兼任軍機處的軍機參謀。
牛金星,也就是牛聚明,雖然對武英殿中書舍人的位置有些不舍,但是對新的這個任命也很滿意。
他雖是個文人進士,但卻從喜歡談兵論戰(zhàn),對兵部的職務,特別是職方司的職務也是傾慕已久。
再者了,一個新科進士,短短半年時間,就從七品的武英殿中書舍人,一躍而成為兵部職方司郎中,絕對是一個奇跡般的升遷了,更何況塞外歸來之后,給皇帝帶回來一個如今得寵的蘭妃,從此之后就算是簡在帝心、圣眷不衰了。
所以對牛聚明的新任命一下,崇禎元年恩科相互熟知的同年們,特別是同在武英殿當中書舍人的沈廷揚、李信等人更是羨慕不已。
這些人雖然在中樞機構(gòu)任職,在皇帝身邊做事,但是卻無時無刻不想著出去干一番大事,建一番功業(yè)。
特別是牛聚明從塞北立功回來之后,向他們談論的那些塞北見聞,讓武英殿里的其他幾個軍機舍人個個驚嘆不已。
不過這些人對于牛聚明以一個軍機舍人的身份,就能攪動塞北風云,并從中建功立業(yè),也是佩服得很。
最起碼,沈廷揚和李信兩人就覺得,若是把自己放在當時與牛聚明同樣的位置上,恐怕就未必敢這么干,也未必能干得這么出色。
且,牛聚明領受了新的任命,告別武英殿里的軍機處,去了兵部職方司上任。
職方司是兵部四大司之一,職司眾多,而職權(quán)很重,其中就掌管大明兩京十三省之兵要地志及山川輿圖,還有邊塞關防關禁、沿海各口的海防海禁。
而職方司郎中,則是職方司的一把手,職方司的部事務差不多都是由他了算。
牛聚明上任之后第三天,崇禎皇帝就派人把他叫到了乾清宮東暖閣的御書房里。
牛聚明進了閣中,行了大禮,崇禎皇帝道:“卿今日到職方司上任,有何感想?”
牛聚明叩首道:“微臣六月中式,七月入職中書舍人,八月奉旨出塞,到今日不過半年,而陛下超擢重用至兵部職方司之要津,微臣心中實在不勝惶恐。陛下如此信重,微臣只有肝腦涂地以報陛下隆恩。”
見牛聚明這么,知道他顯然是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因此,崇禎皇帝道:“卿且平身話!”
看牛聚明站起來之后,恭恭敬敬躬身立著,崇禎皇帝干脆道:“兵部職方司職權(quán)重要,朕讓你去,一來你在塞北是立了功的,可見你也是知兵有謀略的。二來呢,朕也確實有事要交給你來做!
到這里,崇禎皇帝看牛聚明抬頭看了下自己又迅速低頭,知道他心中有疑問,于是接著道:“職方司掌管天下兵要地志、山川輿圖,此事雖至關重要,然而此前歷朝卻未曾給予足夠的重視。以至于朕如今所看之山川輿圖晦暗不明,多有錯漏模糊之處。
“今日朕有一個想法,叫作沙盤模型。就在武英殿中,將過去兵部及大內(nèi)所藏之木圖、布圖、紙圖等山川輿圖,數(shù)按照適當比例放大,做成實物地形輿圖。
“但凡山川形勝皆比照實物,以沙子水泥模擬塑造成形,將天下山川地志,皆收于一個統(tǒng)一的沙盤模型之中。從此以后,無論指揮謀劃,還是行軍布陣,朕與軍機軍機大臣,對山川地形都能做到一目了然,一清二楚,豈不是好!
崇禎皇帝完這話,牛聚明心中馬上明了,皇帝這是想把過去刻在木板上,描畫在布帛之上或者紙張之上的地圖,做成微的實物模樣,擺在武英殿中!
牛聚明心中想明白之后,道:“陛下此言,令微臣茅塞頓開!想來此種地形沙盤做成之后,必將是大明君臣將帥日后指揮謀劃、領兵作戰(zhàn)的一大臂助!
“只是臣這兩日在司中架閣庫內(nèi)翻檢庫中舊檔,聽聞弘治年間兵部尚書劉大夏在架閣庫中放了一把火,把永樂以來朝廷積存之萬國輿圖,燒了個干干凈凈。
“臣與同僚翻檢來去,職方司所掌握之輿圖,除了嘉靖以來的東南布防圖,就只剩萬歷以來的九邊方輿圖了。
“而且以臣出塞之經(jīng)歷觀之,朝廷此前之九邊輿圖,除京畿還算精準之外,于塞北實在是若明若暗,錯漏之處頗多,恐不足以憑借。”
牛聚明完這話,看了看皇帝,然后低頭不語。
劉大夏這個人的確是一個迂腐文人,中了進士后,先是做翰林院庶吉士,然后做了職方司主事,之后升任職方司郎中,弘治十五年當上了兵部尚書。
在兵部任職期間,因為他反對朝廷對外用兵,尤其不喜永樂年間七下西洋的做法,為了杜絕朝廷之中有人主張東南開海、西北復套的戰(zhàn)略主張,作為兵部官員的他,居然一把火燒了成祖五次北征、鄭和七下西洋的輿圖海圖,順帶著也燒毀了兵部職方司架閣庫中歷代積累的兵要地志和山川形勢資料,從此使得朝廷對于海外情形,以及塞北情形,逐漸閉目塞聽、一無所知了。
弘治皇帝死后,正德皇帝即位。正德皇帝喜歡武事,好用兵,因此對劉大夏的頑固迂腐頗為不滿,沒怎么重用他。到了正德十一年,劉大夏死于家中,時年八十一歲。
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還活到了八十一歲,真的是好人不償命,禍害活千年。
想到這里,崇禎皇帝心里也是無奈,對牛聚明道:“愛卿所,朕當然知之。如今武英殿中,倒是有西人利瑪竇所獻的萬國坤輿圖,只是朕所沙盤,一時之間倒也不必貪大求。
“朕看,就以目前職方司所掌握的輿圖資料,先從京畿周邊做起吧。做好了京畿周邊的地形沙盤,拿給朕看。朕覺得可以之后,再做山陜遼東等九邊的吧。一步一步做起來,終有一天能做。
“至于沙盤模型與實際山川地理之間的比例大,朕看,就以咫尺百里來計算吧。期間所需種種測量事宜,朕給你一道旨意,你帶著職方司人人可去踏訪勘測,至于按比例堆砌地形沙盤所需物料,你可著人去工部挑人來做。不拘何人,但有所用,朕一律允準。”
牛聚明見皇帝如此,心中頓時踏實許多,如今的工部能工巧匠比比皆是,再加上又有水泥這樣的神奇之物,只要測量準確,一個京畿之地的地形沙盤,還不是手到擒來。
當下,牛聚明領旨謝恩,帶著皇帝的旨意,去組織人手奔赴京畿各地勘察山川地貌,計算路程遠近,同時挑選工匠籌劃開工了。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