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領了圣旨,很快讓人到內閣和軍機處,去請當值的閣臣和軍機大臣們前來乾清宮,同時也派人到宮門口去傳褚憲章。
也是湊巧,因為皇帝這幾日不在宮中,在京留守的內閣閣臣和軍機大臣都不敢懈怠,天天都在內閣和軍機處值守。
雖皇帝立下了規矩,輕易不讓內閣閣臣到京師的幾個城門外迎來送往,但是皇帝離京畢竟是件大事,連著幾日未見,而今日又是皇帝回京之日,都怕有事傳見,所以這幾個重臣很難得地個個都在。
內閣首輔李國鐠、閣臣徐光啟,以及內閣閣臣兼軍機大臣孫承宗、李邦華,再加上沒入閣的軍機大臣英國公張惟賢,聽王承恩派來的人皇帝召見,也都匆匆忙忙來了乾清宮。
這幾位重臣剛被皇帝請進乾清宮的東暖閣御書房中,就聽王承恩又過來稟報:“陛下,褚憲章到了!”
崇禎皇帝聽了此話,隨即道:“請他進來吧!”
片刻功夫,就見一中年太監,風塵仆仆地進了皇帝所在的暖閣,而且一進來就跪地叩首道:“奴婢褚憲章奉旨押解餉械糧草,前往東江鎮督戰歸來,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進來的太監,正是褚憲章。
崇禎皇帝看著一路奔波、有些憔悴的褚憲章道:“這次你去東江鎮歷時數月,助東江鎮將帥大勝建虜,朕尚未來得及對你進行封賞,今日你既歸來,對于封賞,你的心里可有什么想法?”
褚憲章聽見崇禎皇帝這么,一半是感動,一半是惶恐,連忙叩首道:“奴婢怎敢貪天功為己有!奴婢在東江一點微末之功,賴陛下臨行前提點教導,東江鎮之所以能有九月之大捷,賴吾皇萬歲運籌于帷幄之內,決勝于千里之外!這一點,東江鎮的毛文龍及其麾下眾將,無不欽佩拜服!奴婢身為陛下身邊內臣,不求陛下任何封賞,但愿常隨陛下身邊!”
褚憲章完這話,叩首不起。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對王承恩:“明日起,加御馬監總管太監褚憲章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掌御前侍從武官處事!
聽得此言,王承恩垂首道:“奴婢遵旨!”
跪在地上的褚憲章雖然面上仍然不動聲色,但是內心之中卻是非常激動,能到司禮監作個秉筆太監,意味著可以參與朝堂內外的很多核心事務了,這是很多太監一輩子都奮斗不到的高位了。
同時,崇禎皇帝的這一任命,也明他褚憲章從今往后就算是進入到皇帝的心腹內臣圈子里了。
因此,一聽到皇帝完了對自己的封賞,他緊跟著王承恩的話音,道:“奴婢叩謝陛下圣恩!”
褚憲章的話音里,是掩飾不住的激動。
有功就賞,有過就罰,這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的一貫信條。
如果做不到賞罰分明,不管是對文官武將還是對太監內臣,都會給你自己給大明埋下隱患。
因此,聽完褚憲章的叩謝,崇禎皇帝只是擺了擺手道:“賞功罰過,這是朝廷自來就有的法度。但凡有功的,朕絕對不吝賞賜,而但凡有過的,朕也絕對不會姑息遷就!
在座重臣聽了這話,與王承恩、褚憲章等內臣一起道:“陛下圣明!”
到了這時,崇禎皇帝道:“朕今日這般時辰還請卿等過來,是有事情請卿等與朕一起聽聽,一起參詳參詳!
到這里,皇帝話頭一轉,對著褚憲章道:“你且吧,朝鮮使者的事情是怎么個來龍去脈!”
聽了皇帝的話,在座諸臣有的安坐如山,有的則是一愣。
而褚憲章了一句“奴婢遵旨”,然后清了下嗓子,把目前東江鎮的大致情形,以及朝鮮使者前來京師的整個來龍去脈娓娓道來。
且褚憲章自打到了東江鎮之后,僅僅過了數日,建虜東征大軍就到了鴨綠江西岸的鎮江堡了,然后就開始了與東江鎮明軍的激戰。
褚憲章雖然沒有第一時間趕往一線,但是畢竟身在皮島,又有錦衣衛和東廠的耳目眼線,所以對相繼發生在義州、定州等地的戰事,還是比較清楚的,不僅在戰事結束之前就給皇帝發回了奏報,而且在戰事基結束之后,也及時給皇帝傳回了消息,對于崇禎皇帝及時準確地了解東江鎮與建虜的戰事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崇禎皇帝和京師的朝廷封賞東江鎮諸路將帥,以及劉興祚兄弟的圣旨到了之后,褚憲章還挨個走訪了發生戰事的幾座城池,親眼驗看了東江鎮明軍隊建虜的斬獲情況,并驗看了阿濟格和愛爾禮的首級。
眼看著皇帝安排的任務,基上已經大功告成,而東江鎮上下也正忙著按照皇帝新的圣旨論功行賞,調整部署,此時離京已經數月之久的褚憲章,認為是時候回京復命了。
然而,正當他收拾行裝準備離開皮島前往登州的時候,突然又接到了袁樞派人送來的消息,是朝鮮人派了幾個使者來到了東江鎮,貌似是為了向安東侯毛文龍抗議東江鎮右路兵強占平壤城等事。
聽朝鮮人前來東江鎮抗議,褚憲章一方面覺得這些朝鮮人真是不知死活,另一方面也覺得這件事情倒是值得了解一下,萬一事情鬧大了,回京之后皇帝問起來,自己人在皮島卻不知,實在也有點不過去。
因此,來第二天上午就要登船前往登州去的褚憲章,結果一關心這事,到了第二天上午就沒走了。
朝鮮人的抗議使者,是一個叫作尹暄的朝鮮官員。而這個尹暄的官職是安平監司,是如今朝鮮的李琮朝廷設在在安州、平壤一帶地區的最高官署,治所就在平壤。
歷史上,大明天啟七年春,也就是后金天聰元年春,即公元一六二七年春,后金軍大舉進犯朝鮮,不僅攻下了義州、定州、安州等朝鮮北部為數不多的所有城池,所到之處殺幾乎殺光了朝鮮的官吏百姓,搶光整個朝鮮北部的城鎮鄉村,而且還攻占了平壤,進行了屠城,城中官吏百姓為之一空。
但是當時的安平監司尹暄,卻成功地逃過了一劫。
因為早在建虜還沒有打到安州的時候,作為安平監司的尹暄就知道大事不妙,匆忙棄城逃走了。
等到建虜大軍一路打下了朝鮮的國都漢城,朝鮮國王李琮匆匆忙忙地帶著一堆議政、判書等高官顯貴,都跑到了江華島上躲避。
而巧合的是,當時代表建虜后金國前去江華島,三言兩語就逼降了朝鮮國王及其朝廷大臣的后金將領,正是如今這個反正歸明的劉興祚。
當時的劉興祚面對朝鮮君臣自然異常的跋扈,根就沒把逃到了江華島上朝鮮君臣放在眼里,一番恐嚇威逼之下,李琮及其手下大臣就數乖乖地跪地投降了。
從那之后,劉興祚對于朝鮮人的態度變得更加輕蔑,完不把他們當作平等的對手予以尊重。
尤其是這次反正歸明之后,大明皇帝明發圣旨,封他做了正兒八經的平壤伯,這讓劉興祚以及他的兄弟們欣喜異常,老劉家祖墳終于冒了青煙,讓哥幾個等到了這一天。
因為早就知道了朝鮮國內的虛實,所以劉興祚幾兄弟都認為,這是老劉家在朝鮮半島開創自家基業以便公侯萬代的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因此領完了圣旨的第二天,劉興祚、劉興治弟兄幾個,就從皮島登陸,帶著麾下剪掉辮子、改旗易幟的東江鎮右路軍四千多人,奔平壤城而去。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