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這話,崇禎皇帝又將自己在后世時候所知道的關于銀行存取貸等等業務的知識,假借這荷蘭傳教士康迪紐斯之口一一將出來,聽得內閣首輔李國鐠、閣臣徐光啟以及戶部尚書畢自嚴時而目瞪口呆,時而面面相覷,時而一頭霧水。rg
但是不管怎么樣吧,這幾個人已經算是這個時代大明朝腦袋最為杰出的幾個人之一了,如果他們都弄不明白,那么也就沒有誰能夠弄得懂了。
不過到最后,崇禎皇帝話得口干舌燥,趁著喝茶的功夫,聽畢自嚴出了一番話,才知道,自己真的是太看這個年代的“最強大腦”了。
“陛下所之銀行,臣亦常聞之。只是如今思來,臣曾聽聞的銀行,不過是尋常秤銀、熔銀、鉸銀之尋常銀鋪罷了。而陛下所言之銀行,倒是與大明近年出現之錢莊相仿。
“只是臣聞錢莊存銀、異地存取,儲戶反倒需向錢莊支付保管費用,因此,除非富商巨賈,錢莊對于尋常百姓倒也沒甚用處。
“不過以臣思之,陛下所卻未必不可行。此時還請陛下容臣回部之后深思之。然后再向陛下呈覽條陳!
如今在大明朝堂之上,除了這個穿客崇禎皇帝之外,恐怕也就只有徐光啟對這個時代的西方有所了解了。
不過徐光啟的了解卻幾乎部局限在天文歷法、科學、技術等領域,對于如今正在蓬勃發展的西方金融業,幾乎同樣是一無所知。
不過,即便一樣的一無所知,對于這個時代的西方有所了解的徐光啟卻很快就聽明白了皇帝所銀行的巨大利好之所在。
對他來,民間的銀子可以存在銀行之中,以供朝廷緊急時刻之調用還在其次。
最重要的是,這個時代來就已經十分活躍的工商業,將能從開設的銀行之中以低于民間借貸的利息貸出銀子來。
制約東南數省商業進一步發展的銀荒困局,也會因此迎刃而解,甚至久而久之,銀行的信譽立起來之后,盛行于宋代的交子,甚至是大明的寶鈔都可以重新發行了,那么大明朝野民間的銀荒問題,就再也不是問題了。
想到了這些,徐光啟道:“臣以為,陛下所之銀行,于國于民皆有大利。然而以臣觀之,籌建銀行之最緊要處,乃是信譽之建立。官辦也好,民辦也好,銀行無信則不立。
“天下四民生計不易,最憂慮者莫過于身家財產之難保萬。銀行若是朝廷官辦,則請陛下早立禁令,不準朝廷與內承運庫動輒調用民間儲銀。
“銀行若是民辦,則請陛下下旨,保護儲戶存取銀款之自由。若非如此,銀行雖好,亦難長久!
徐光啟話雖然這么,但是其主要的意思還是很明白的,那就是銀行是個好東西,可以辦起來,但是老百姓的銀子真要存到了銀行里,不管是官辦還是民辦的銀行,可不能像是肉包子打狗,存進去的銀子一去不回,那可不行。
徐光啟的這個意思,崇禎皇帝當然也聽得明白,聽他完這個,知道他不反對,于是就拿眼看著內閣首輔李國鐠,看李國鐠的態度。
李國鐠見皇帝最后把眼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立刻肅容道:“陛下英明天縱,所提銀行之設,高瞻遠矚,于公于私,于國于民,皆有百利而無一害。
完了這個話,李國鐠看了皇帝一眼,然后又道:“只是以臣之淺見,不知道陛下之提議設立銀行,究竟是以太倉銀儲為部金,設立官辦之銀行,還是以太倉銀儲為一大股東,在南北兩京募集更多股開設一半官半民之銀行?”
李國鐠的這個話一到讓崇禎皇帝聽得一愣。
因為這些問題他還沒有深入思考,今日只是想提出這個議題,讓這些朝廷重臣們心里有個準備,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推出來。
沒想到今日這么一,不僅戶部尚書畢自嚴沒有反對的意思,而且如今在京的兩位閣臣也都表達了支持的立場,這倒讓崇禎皇帝自己有點始料未及了。
聽了李國鐠的話,崇禎皇帝略一思考就:“首輔這個問題問得好!卿等以為哪一種辦法更好?”
三位重臣相互看了看,最后還是由李國鐠率先道:“陛下,臣以為太倉存銀能有今日之豐盈,實在來之不易。雖一千二百萬兩銀儲,存在那里閑置不用,有點可惜,但若是僅僅開設銀行之一項,就占用過多,也于朝廷財計不利。畢竟太倉儲銀乃是朝廷財計之根,雖不能不動,但也不可大動。
“因此,以臣之間,不若以太倉儲銀之一部分為股,同時從南北兩京之巨商富賈之中募集真金白銀為股東,一起將陛下所之銀行辦起來。
“一來有戶部太倉為大股東,銀行之信譽可立,二來有南北商民之股在內,也可令銀行之開設有更多股東之監督,不至于貪贓枉法,為所欲為。這是臣的一點淺見,請陛下考慮!”
李國鐠完這話,崇禎皇帝點了點頭,又接著聽取了徐光啟、畢自嚴兩個人的諸多想法,包括侍立在殿中的東廠督公方正化,都在皇帝的問詢之下,提出了一堆問題。
比如銀行總的股是多少,太倉應該出多少才能做主成為大股東,其他的出資多少才能入股銀行股成為股東,股東也是東家之一出了股息和分紅還有什么權力,等等。
聽了這些人的議論,崇禎皇帝驚喜地發現,對于開設銀行的問題是他自己多慮了。
這個時代的朝廷大臣們,對于財政金融事務的了解,并不是一張白紙,真要起來,比他這個來自后世的人懂得都不見得少多少。
除了一些概念名稱上的問題以外,銀行這個名稱所蘊含的種種道理,對于這些人來簡直是一點就通,而且往往還能夠舉一反三。
包括方正化這個來以武藝出眾而留名的內廷太監,因為長時間幫著皇家掌管著寶和公司,所以對民間合伙做買賣常常見到的入股、股息和分紅之類的業務,比朝中的這幾個大臣還要熟悉。
等到皇帝把在文華殿中召見的和陪著召見的人都問了個遍兒,又想了想,最后道:
“朕意已決。開設銀行的事情,宜早不宜遲。就以首輔李愛卿為總辦大臣,以戶部尚書畢愛卿為會辦大臣,方正化為監事內臣,就在朝陽門內找塊地地方,先將朕所的銀行金庫,照著民間商號前柜臺后倉儲的樣子,給建起來再。
“這個銀行的名頭,以朕看就叫皇明經世銀行,取其經世致用之意。
“至于經世銀行的辦法,就按首輔李愛卿所的辦。戶部太倉出五百萬銀元,然后向南北兩京的勛貴世界或者富商巨賈籌資,一切憑自愿入股,不得強制強迫。
“每方以二十萬銀元為入股的門檻,多多益善,但每一方入股不得超過五百萬銀元。
“至于朕的內承運庫,也要入股五百萬銀元,與戶部太倉的股持平。
眾人一聽皇帝也入股,心中都是恍然,頓時覺得這個銀行必定有利可圖。
聽得在一旁勢力的駙馬都尉錦衣衛指揮使鞏永固都有點心動了。
別人或許不知道崇禎皇帝投資了多少產業,但是鞏永固可是知道的,因為他還擔負著暗地里監視東廠、監視方正化的職責。
如今以寶和公司的名義,控制在皇帝和皇后手中的產業,就沒有一項是賠的買賣,不管是白冶城的各種廠礦,還是已經開到了天津、張家口的十來家火鍋酒樓,甚至是新開的火藥廠、玻璃廠,哪一家都是賺錢的產業。
所以一聽見皇帝的內承運庫也要入股這個所謂的經世銀行,同樣是地主豪商出身的鞏永固,立刻就覺得應該入股,即便一時不賺錢,也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跟皇家連結到一起去,光是這一點,將來就必然是有利的。
再了,皇家什么時候做過賠錢的買賣?而且整個天下都是皇家的,跟著皇帝還怕做什么賠的買賣嗎?。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