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朱燮元這么心心念念不屈不撓地執著于拓寬驛道,并且沿著驛道設立邸鋪、完善驛亭、修建倉廩?
因為他知道不如此做,官軍對于水西的平定就是不能持久的,也是不能維持下去的。rgX
當年貴州巡撫王三善兵進水西,甚至一度占了大方,水西安氏化整為零,撤離了慕俄格山城,短短兩三個月后,官軍糧盡而退,水西安氏四十八部彝兵圍追堵截銜尾追擊,致使王三善先勝后敗,兵潰身死。
這個教訓實在是太慘痛了。
因為打敗水西容易,征服水西太難,甚至征服水西也容易,而治理水西太困難。
難就難在道路難行上面,難就難在深入難出上面。
一旦從貴陽到畢節,甚至到川東有了一條暢通無阻的通衢大道,那么水西安氏的貴州宣慰司轄地,也就具備了改土歸流的條件。
對朱燮元來,所謀者大。
擊敗安邦彥只是基目標,而將水西改土歸流,永絕后患,才是基目標以上的大目標。
朱燮元從奢香驛率軍西進,兵逼大方的同一時間,慕俄格山城內的安邦彥則處在了暴怒乃至瘋狂的邊緣。
率領一部分部眾直接逃回了大方慕俄格山城的土目頭人杓佐,被安邦彥喝令當眾拿下,就在慕俄格山城內的“羅甸大王宮”前院大堂之上,將杓佐“明正典刑”,斬首示眾。
眼下的羅甸大王宮,正是以前水西安氏的貴州宣慰府。
原計劃內的禪讓大典,雖然沒有如期舉行,但是安邦彥已經將之前的貴州宣慰府改成了羅甸大王宮,并且如愿以償地按照原計劃搬了進去。
現在整個慕俄格山城,都是安邦彥了算,也沒人敢于反對。
杓佐也是水西安氏的近支,安邦彥殺就殺了,也沒有人敢站出來為他求情或者三道四。
不過,安邦彥雖然非常享受殺了奢氏之后自己在水西生殺予奪威福自專的感覺,但也不得不面對如今水西的危局。
紅土川之役死了奢崇明,奢家彝兵軍覆沒,安邦彥固然對奢崇明的死和奢夫人失去武力后盾而幸災樂禍了幾天,但是紅土川方向的官軍,短暫休整之后,不斷地沿著山間鳥道,往大方的方向推進,卻讓他寢食難安。
除了沙溪壩紅土川方向的官軍之外,接踵而至的水西城的投降,以及西線畢節方向川軍滇兵一次又一次不惜傷亡的猛攻,也讓剛剛掌握了水西權當了家的安邦彥,焦慮萬分。
然而所有這一切,都沒有奢香驛的失守這件事對安邦彥的沖擊大。
奢香驛正卡著驛道,緊鄰著西溪河,南面二三十里又是高山深谷的六沖河,稱作是一道天險也不為過。
更重要的是,它是大方以東的最后一道可以稱作天險的地方了。
大方附近的金雞場,雖然是金雞驛的所在地,但是真正的驛道并不從金雞場通過,而是從金雞場所在的山坳北面通過。
朝廷的官軍完可以對金雞場置之不理,徑直沿著驛道西進大方。
所以失去了奢香驛、黃泥塘之后,安邦彥真正感受到了水西安氏覆滅的危險。
畢節面臨著四川總兵官侯良柱、云南總兵官林兆鼎一而再再而三的猛攻,幾度搖搖欲墜,最終都沒有失守,而被他倚重為左膀右臂的右都督楊作,有著西溪河、六沖河這樣的天險,卻丟掉了奢香驛,這一點尤其讓安邦彥暴怒異常。
“楊作誤我!這個呷西,果然是當不得大用!”
殺了杓佐之后,安邦彥在恢復如初的羅甸大王宮前院大殿之中,召集了幾個親信商量對策,此時也不顧自己最信重的左都督莫德同樣是呷西出身的事實,當眾怒罵楊作是個呷西。
“大王!西溪已失,右都督已死。事已至此,追悔也是無益。當今之計,還是要速定戰守之策啊!”
此時話的,正是安位的老師,奢夫人之前的謀主,貴陽老秀才周世儒。
這個周世儒,雖然是以前的貴州宣慰府內院塾師的身份,但是跟在安位和奢夫人身邊久了,也通過安位和奢夫人之口,參與過許多水西軍民事務的謀劃,比如當年聯絡水東宋氏一起進攻貴陽,其中就有他的謀劃。
若非如此,奢夫人也不會讓他參與設計刺殺安邦彥這樣的機密大事了。
只不過奢崇明死了以后,這個周世儒眼看著安邦彥羽翼已豐,勢力已成,安位和奢夫人手中沒有軍隊,很快就認清了水西內部的形勢,順手就把安位和奢夫人以及奢夫人的兄弟奢崇輝,賣給了安邦彥,而且賣上了一個好價錢。
如今的周世儒,搖身一變,儼然成了安邦彥這個羅甸大王的新晉謀主了。
“戰該如何,守又該如何?!難道如今形勢,戰不就是守嗎?!”
聽了周世儒的話,安邦彥的左都督老將莫德甕聲甕氣地道。
周世儒瘦而高,身材修長,美須髯,手持一把折扇,輕輕搖動,頗有一副文采風流仙風道骨的模樣。
此時聽了左都督莫德的問話,笑而不語,只等安邦彥開口。
果然,安邦彥面色不虞地對周世儒道:“秀才有話盡可來,何故如此遮遮掩掩!”
這時,周世儒方才合上折扇,然后肅容道:“大王可還記得當年情景,貴州巡撫王三善率軍六萬兵進水西,所攻皆克,所戰皆捷,一度也曾來到大方城外,可是最后的結果又是如何?!”
到這里,周世儒也不等安邦彥回答,繼續道:“遙想當年,官軍洶洶而來,大王不當其鋒而用地利,化整為零,以退為進,從此龍入大海,虎歸山林,終化被動為主動,一舉扭轉頹勢而得獲勝。有此勝之先例可循,不知大王心中還有何慮?!”
周世儒完了這番話,看著安邦彥,不再言語。
安邦彥也差不多聽明白了周世儒的意思,只是心中難以決斷,當年那個貴州巡撫王三善實在太狠,他率軍逃離大方,逃回山高林密地勢更加險峻的老巢織金洞一帶藏匿,那可不是什么以退為進虎歸山林。
那是真正的狼狽逃竄,亡命奔逃。
若非王三善出身河南永城的新任貴州,對云貴一帶的風土地理不甚了解,不懂什么雨季旱季的變化,嚴重低估了水西群山之中的山高林密蠻煙雨,最后敗在了糧道斷絕大軍自潰上,那么光是那一戰,水西安氏恐怕就得被王三善連根拔除了。
只是此時安邦彥聽周世儒睜著眼睛瞎話,把當年自己的狼狽逃竄得如此光輝燦爛理直氣壯,把一場敗逃成了以退未進,把東躲西藏成了猛虎歸山,一時也是無話反駁。
而此時,左都督莫德道:“秀才得倒是沒錯!我羅甸國能在水西之地屹立千年而不滅,所憑借的,不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除了我彝人善戰之外,最要緊的正是水西山林之險絕。”
到這里,左都督莫德對安邦彥躬身道:“大王!如今朱燮元率軍洶涌而來,其勢一如當年王三善!滇兵川兵收烏撒、破,貴陽官軍克水西、下西溪,勢頭正盛,不可當也!”
完了這些話,左都督莫德頓了一頓,頭也不抬,繼續道:“兼且遵義官軍上萬,正自沙溪壩紅土川源源而來,其險尤急!莫不如趁著官軍尚未合圍大方,以退為進,轉戰他處,以待敵之糧盡自退,屆時大王忍得一時之辱,再次聚兵追擊,則大勝可期也!請大王早作謀劃!”
莫德完了這些話,也是一頭大汗,如今的安邦彥可不是過去了,不僅輕易聽不進去手下的諫言,而且動輒鞭打辱罵,甚至殺人家,這讓跟著安邦彥征戰了多年的老將莫德來有一種伴君如伴虎的感覺。
聽完了左都督莫德的這番話,安邦彥陷入了沉思之中,臉色變換來去,患得患失,難以取舍,自己這個羅甸大王的位子還沒有坐熱乎,就率軍撤離了慕俄格,實在是有點大丟面子,大損威信。
慕俄格是水西彝人的王城,羅甸大王率軍撤離了自己的王城,自己國都,還算是羅甸國的大王嗎?
可是不撤的話,以目前麾下一萬余人,要想在遵義方向的官軍和貴陽方向的官軍圍攻之下,堅守住慕俄格山城,風險實在不是一般的大!
安隆雖然投降了官軍,而安邦彥也殺了他的家,但是安隆投降之前數日傳遞回來的軍報,卻也讓他心驚膽戰。
官軍的火槍火炮居然如此犀利,以兩千對五千,官軍未死一人而殺死彝兵超過四千之眾。
這可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情況啊!
安邦彥臉色數變,決斷不下,良久不語。
這個時候,周世儒刷的一下合上折扇,朗聲道:“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大王若是遲疑不能決之,不如問之以畢節鎮守將帥!若畢節可以久守,大王坐鎮大方堅守亦可!若畢節不能久守,畢節一失,大方則頓成死地也!到時悔之晚矣!大王宜當早作決斷!”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