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臺吉是一位智謀異常深沉而心念又特別堅定的人物。rg
此次西征察哈爾也好,南下討伐明朝也好,都是他經過反復思考,深思熟慮之后做出的決定。
定下之后,輕易不會改變,除非之前決意南下的前提條件,發生了重大的變故。
這次南下期間,黃臺吉雖然也有過幾次自我的懷疑與動搖,但是每一次都還是堅持了初心,堅持了原的決定。
這一次從八達嶺下返回懷來之后,也是這樣。
面對著岳托等人的勸,黃臺吉猶豫來去,最后仍然不為所動。
因為揚古利等人身死,三千正黃旗精銳軍覆沒,雖然大大出乎了黃臺吉的預料之外,在黃臺吉繼承汗位以來,這樣的損失還從來沒有過,但是卻仍然算不上那種足以改變后金征伐明朝之國策的重大變故。
黃臺吉在情緒穩定下來心情徹底平復了之后,終究還是想要再試上一試。
因為來形勢一片大好的局面,若是因為死了揚古利這三千人就驚慌撤退,剛剛奪占的漠南蒙古之地怎么鞏固,剛剛收降的漠南蒙古各部,甚至包括科爾沁等部,以及仍對自己的大金國保持若即若離騎墻觀望態度的漠北諸部又會怎么看大金?
這些問題,岳托或者范文程等人或許可以不考慮,但是他黃臺吉作為有志于征服整個蒙古,繼而聯合蒙古征服整個天下的大金國天聰皇帝,卻是不能不考慮的。
當天晚上,盡管天氣來冷,黃臺吉仍然留宿了在懷來城外自己的金頂大帳之中。
岳托督率大軍清理了懷來城,給黃臺吉準備好了原來城中的衛指揮使官署做行宮。
但是滿城男女老少被殺,城中大街巷、院中屋內,甚至溝渠深井,里面到處都可以見到被殺或者自盡的尸體。
岳托帶著歸附女真的漠南各部仆從軍上萬人,清理一天,從城中相繼清理出男女老少的尸體三萬多具,但是仍有一些沒有清理干凈。
這個季節雖然不擔心屠城后的大量尸體快速腐爛而導致瘟疫流行,但是黃臺吉這個喜讀漢人典籍的金國大汗,還是有點君子遠庖廚以示不忍視之的傲嬌和假慈悲。
回到懷來城外的大營中之后,心力憔悴的黃臺吉趕走了身邊伴隨的所有人,獨自一個坐在自己的金頂大帳之中,思考盤算自己所領大軍下一步的計劃。
第二天上午,就在城外的大帳之中,黃臺吉召集了跟著自己在懷來一帶駐兵的貝勒大臣和蒙古王公們,一起商議對策,一群人商議來商議去,最后定下了幾個決定。
第一,既然攻打居庸關的先機已失,那就暫時忍辱負重,先不急著去攻打可能隱藏著巨大危險的居庸關。
第二,繼續分兵攻打懷來周邊未下的城池,四下搶掠明國財富女子,殺戮驅趕明國商民百姓,吸引居庸關一線的明軍前出決戰。
第三,黃臺吉接收了范文程的一再建議,決心與明國君臣再次試著講和一下,讓范文程寫了一封信,準備著人送進居庸關去。
在這封議和書信之中,黃臺吉再次假惺惺地,他率領大軍西征,只為征討察哈爾,沒有滅亡明國的意圖,怪只怪殺胡口的守將祖大成收容漠南蒙古人入關躲避,才使他怒而出兵,破關而入只為討要一個法。
他還,大同巡撫、宣府巡撫都把林丹汗奉若上賓,卻對他拒而不見,不肯接受他的開邊互市通商貿易的提議,所以他沒有辦法,只能前往京師直接與大明皇帝打交道了。
而且在這個心中,他還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漠南已經易主,已經被他納入了大金國的版圖,明國君臣要承認他的地位,從此之后他的地位遠在林丹汗之上,此前給予林丹汗每年百萬的市賞,也要轉而給他。
而且,兩國從此在塞北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北盡歸大金國所有,若能如此,他黃臺吉愿意立刻約束部眾,率軍北出長城,從此兩國相安無事,他也不再南下。
黃臺吉以為他這樣做已經算是一種讓步了,畢竟此時他率領大軍進了明朝腹地,一路所遇之明軍都不是對手,他完可以有更大的胃口,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議定了這些事情的第二天上午,黃臺吉就讓西征以來一直跟隨在自己身邊伺候自己起居的舅子之一滿珠習禮,帶著一隊科爾沁的蒙古騎兵,攜帶范文程為他起草的漢文書信,再往居庸關而去。
挑選舅子滿珠習禮前去送信,當然是黃臺吉的別出心裁。
以女真與明朝之間數十年來的積怨和仇恨,派了女真大臣或者將領過去,那純粹是找死。
然而即便是明朝派在居庸關的邊將或者大臣不殺來使,單單是把他們留住不放,對黃臺吉來也是一個損失。
而派出蒙古人特別是科爾沁的蒙古人則可能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因為科爾沁人不是女真人,但卻對女真人十分忠心,不會出賣女真人。
另外,滿珠習禮是科爾沁左翼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出身,既是黃臺吉寵妃布木布泰的哥哥,同時也是如今被納入明朝皇帝后宮之中的哈日珠拉的弟弟。
起來,這個滿珠習禮可也是明朝當今皇帝的舅子。
有著這樣的雙重身份,派滿珠習禮去當信使,就是一個再恰當不過的人選了。
與此同時,黃臺吉還在商定了下一步行動計劃的第二天一早,就往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的軍中,派出了一隊信使。
因為就在頭一天的御帳議事之中,范文程見黃臺吉猶豫不決,不愿就這么輕易退兵,就又向黃臺吉提出了另外一個建議,并且當時就得到了黃臺吉、岳托以及漠南蒙古各部首領的贊同。
當時,范文程對黃臺吉等人道:“陛下既然不愿就此退兵,那么奴才這里,還有一個建議!那就是從居庸關以南三百里的紫荊關,繞道而入明國京師!”
范文程斟酌著道:“臣聞當年土木堡之變以后,瓦剌蒙古人太師也先,猛攻居庸關而未下,最后即是繞道紫荊關而入易州,間道而趨明國京師,終抵德勝門外!
“而且奴才亦曾聽聞,當年蒙古崛起草原,成吉思汗率大軍南下,也曾率軍攻打居庸關不下,而后從紫荊關繞道居庸關后,前后夾擊一舉而破堅城!
“而當年定都于燕京中都之完顏氏也因此隨即覆滅,乃另立新帝于開封,從此完顏氏燕趙之地落入蒙古之手!”
到這里的時候,范文程刻意沒有去提當年蒙古大軍滅的,其實是金國這個實情,而是避諱地了完顏氏。
但是心中明亮的黃臺吉,當然清楚范文程的意思。
不過此時想到當年蒙古滅金的歷史,黃臺吉心中對大金國這個國號生出了不滿。
這個國號是奴兒哈赤定的,原只是為了凸顯建州女真是女真人中的正統,象征著建州女真繼承了數百年前那個大金國的衣缽,為建州女真統一女真各部,號召女真各部增加服力。
但是到了現在,特別是黃臺吉率軍驅趕了林丹汗,收服了漠南各部之后,整個蒙古的大部草原和部落,都淪入了女真人的手中,而女真人卻曾是臣服于蒙古人之下一二百年之久的奴隸。
若以大金國的國號統治今日之蒙古各部,服力就沒那么大了。
自從平定漠南各部之后就一直在暗自思考國號問題的黃臺吉,這次聽了范文程的話,更加覺得國號更換的必要性了。
果然,范文程出了紫荊關這個選擇之后,原察哈爾竇土門固山多爾濟達爾罕濟農,也道:
“這些往事舊聞,奴才在察哈爾部中之時,也曾聽人多次起,想起蒙古先祖當年橫掃天下之赫赫戰功,作為成吉思汗的子孫,奴才真是羞愧萬分!
“不過,紫荊關比之居庸關容易攻下,卻是無可爭議的事實!成吉思汗也好,瓦剌蒙古也先太師也好,走的皆是此路!”
就這樣,在十一月十五日上午,心事重重的黃臺吉,一邊派出了滿珠習禮領著一隊科爾沁人去居庸關當信使,另一邊則派人間道南下,去向莽古爾泰傳令。
對黃臺吉來,命令莽古爾泰及其所部正藍旗和漠南蒙古仆從軍強攻紫荊關,可是一點投鼠忌器的壓力也沒有。
因為這對他來,實在是一舉兩得的事情。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