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西黨,包括了部分出身陜西的高官,但其實主要就是晉黨集團。rg
明朝的歷史上,西黨沒有成為像浙黨、楚黨、東林黨,甚至是閹黨這樣的一個勢力龐大而且長期左右朝局的官僚群體。
但是在明朝萬歷年間及其以后的歷史上,西黨卻也是盤根錯節,一度把持了朝政,一點也不容覷。
萬歷晚期,隨著東林黨人的崛起,西黨中的許多后起之秀,因為訴求接近,有相當一部分人,成為了以南直隸文人進士為主的東林黨的骨干力量。
但是起出身山西的西黨中人,他們與其他官僚群體最大的不同點,還在于西黨之中的大臣,比如早期的張四維、王崇古、楊博、王家屏等等,都是晉商家族出身。
這些人的祖輩們,靠著朝廷的開中法和與蒙古各部的邊境貿易發家致富,然后花大錢培養自家子弟讀書作官。
最后再靠著在朝中作官的同鄉或者親屬給予的優惠政策或者照顧從事商業,謀取更加高昂的利潤。
也就是,以商養官,以官護商。
張四維、王崇古、楊博、王家屏等等都是這樣的情況。
因此,很自然的,這些人就都成為了許許多多晉商家族的保護傘。
范家商號也好,之前張家口山西商會,包括后來逐漸轉移到殺胡口的山西商會也好,這些人之前能夠在沿邊各口立足,除了他們的膽大妄為敢想敢干之外,他們的背后站著的可是整個山西官商世家。
晉商在明朝中后期走上歷史舞臺,就與王崇古長期擔任宣大總督有些直接的關系。
王崇古出身晉商家族,擔任宣大總督后,招募山西商人到宣大經營邊境貿易。
而且只允許山西商人經營宣大境內各口的對外貿易。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出身山西的商人晉商世家,以及與山西商人世家聯姻的陜西商人,很快就壟斷了宣大各口乃至九邊各口的貿易。
而很多出身山西的高官,以及以前的西黨世家大族,都在其中或多或少地持有股份。
其中的關系盤根錯節錯綜復雜,有因為嫁娶而形成的姻親關系,也有因為投靠和詭寄而形成的主仆,也有遠近親疏的宗族關系。
不管是什么關系吧,這其中的水很深,可謂是牽一發而動身。
如今萬歷年間廢除了張居正新政的張四維、王崇古,以及楊博、王家屏、王國光等這樣的牛人,都已經死了多年了,當初以這些人為核心紐帶而結成的西黨,也是看似已經煙消云散了。
但是這些人的影響,卻依然存在著,而且出身山西官商世家的官員還有很多,比如前番極力反對開海的吏科左都給事中張慎言。
比如作為吏部侍郎之一的孫居相,以及作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之一他的弟弟的孫鼎相。
再比如作為東林黨元老之一如今在鄉閑居謀求起復的前首輔韓。
而且這個龐大的山西官商集團之中,可能也包括了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十分看重的四川巡撫尹同皋、陜西參政鄭崇儉、延綏參政陳奇瑜,以及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倚重為國之干城的延綏巡撫孫傳庭。
甚至包括之前因為守住了綏德州而受到崇禎皇帝嘉獎但是沒有升職的綏德州知州張輦,都與山西官商集團密切相關。
因為這個張輦正是張四維的孫子,而張四維的弟弟們張四教、張四端、張四象,及其子孫們都是山西大商人。
至于韓這個人,更是了不得。
早在泰昌元年的時候,韓就入閣輔政了,到了天啟元年的時候,更是成為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后來進一步成為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和內閣首輔。
在原的歷史上,他在崇禎皇帝即位之后沒多久,就又進入內閣,成為了內閣閣臣,并且不久之后就再次擔任了內閣首輔。
而作為三朝閣臣、兩朝首輔的韓,也是山西官商集團的一員,甚至可以是山西官商集團中的旗幟人物。
如今韓雖然在崇禎皇帝已經即位了兩年多之后,依舊沒有被皇帝起復任用,但是朝臣之中不管是現在的首輔李國,還是閣臣孫承宗,都曾多次向皇帝私下推薦過韓。
因為這幾個人都是韓當年在內閣的時候提拔起來的。
可見這個人的影響力,實在是不。
而且除了韓等人這樣出身山西官商集團的文官之外,還有許多邊鎮將領,都與這些秦晉商人們有著各種各樣的關系。
其關系密切的程度,一點也不亞于出身晉商家族的這些進士文官們。
許多武將世家,直接就是邊境貿易的從業者,直接就是大商人。
比如世鎮寧遠的祖家,世鎮大同右衛的麻家,以及世鎮榆林的尤家,等等。
所以,如何除掉這些大搞邊境走私貿易甚至私通北虜東虜的漢奸商人,是需要講究方法策略的。
即便你是皇帝,也不可能直接拉個名單,這些人都是奸商,都是叛國投敵的罪人,然后就讓錦衣衛去把他們都抓了殺了。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雖然已經不怎么在乎自己在朝臣和士林之中的虛名或者名聲了,但是他也不想一下子就把自己搞到整個朝堂所有文官的對立面去。
真要這樣做,那么他恐怕就會走上天啟皇帝乃至是當年萬歷皇帝的老路了。
從今往后,躲在宮里不見人,完依靠司禮監和錦衣衛來統治大明。
可是這樣的結局,卻絕不是他想要的!
因為,這個問題,并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解決的辦法就是分而化之,將來就不是鐵板一塊的文官集團零敲碎打、化整為零、各個擊破。
主要靠地域鄉情和利益輸送而結成的關系并不太緊密的山西官商集團,其中有不少人是東林黨分子,或者是東林黨的同路人。
但是他們與出身東南士林的東林黨終究不是一回事。
當東林大佬顧憲成、鄒元標、楊漣等人被魏忠賢下獄搞死的時候,同樣作為東林黨大佬的韓卻能夠置身事外,沒有受到多大的波及,也明了這一點。
也就是,山西官商集團出身的文人進士,終究擺脫不了商人出身的那種精于利益算計的烙印。
自己的切身利益受損的時候會肯定要拼命,但是當盟友的利益受損的時候,只要不危害到自己,就會選擇袖手旁觀以便于明哲保身。
從西黨形成之初的張四維開始,山西官商集團出身的人物,都是這樣的特點。
張四維可以在張居正之下拍馬溜須隱忍多年,然后張居正一死,立刻變了一張臉,將曾經提拔他重用他的張居正搞得死了都不得安生,子孫自殺的自殺,流放的流放,絕對是人走茶涼、家破人亡。
原歷史上,奴兒哈赤接見的晉商十六家,以及后來滿清入關之后封賞的晉商皇商八大家,為什么能夠在包括殺胡口、張家口在內的宣大各口經營邊境貿易那么多年,而不被朝廷清算,難道是因為他們做事隱秘,而錦衣衛、東廠這些偵察機構都是瞎子?
當然不是。
他們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一直賣國賣到到滿清入關之后,背后是因為他們在朝堂之上有著一張巨大的保護傘。
這個保護傘,就是在天啟和崇禎年間因為身處邊地而多少了解邊情的山西官商集團。
這些出身于商人世家或者家族或者鄉黨之中有人在九邊經商,甚至是出口經商的文官,比當時朝堂上單純會做八股而入仕途的官員,比較起來,更懂邊情,也更大膽。
也因此,這些人反而往往就會被重視軍事的崇禎皇帝所重用。
崇禎皇帝若是動了那些九邊各口的山西大商號,絕對是牽一發而動身,。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原歷史上的崇禎皇帝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些漢奸商人對于大明朝的巨大危害。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當然知道這些人中的一些奸商通虜資敵所帶來的危害。
但是即便如此,在沒有弄清這些商人與西黨勢力之間的真正關系之前,他也有點投鼠忌器,需要耐心等待時機。
現在,隨著姜鑲這個與錦衣衛或者東廠完無關的殺胡口守備的到來,根除范永斗等晉商漢奸集團的時機,終于成熟了。
因為他有了光明正大的動手的理由,在這個理由面前,不光是其他朝臣無話可,就是與山西晉商世家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秦晉西黨集團,也是無話可。
也因此,這一次,當勃然大怒、怒氣沖沖的崇禎皇帝,詢問徐光啟這個唯一一個在身邊的閣臣,對于這些通虜叛國的山西商人,該當如何處置的時候,徐光啟猶豫了良久,最終道:
“朝廷既有當年處置渠家禎之先例,臣以為陛下循此先例可也!又有殺胡口守備姜鑲所言山西商會私立商兵、甘作內應之鐵證在,當此國戰之際,朝野之間想必無人敢有異議!”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