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的圖們江兩岸地區,除了遍布著許多山間平原可以開荒種地,墾作上好的農田之外,這一帶山區的山嶺之上,更是生長著無數千百年來無人砍伐的巨木。
這些巨木,自然都是造船的良材。
在前來圖們鎮守府上任的路上,尤景和就與一同前來東江鎮任職的東江鎮新任監軍御史呂大器說好了一些事情。
一方面,他請呂大器這位新任的監軍御史,幫他從東江鎮水師之中物色一些年輕的將校和船匠,調到他的麾下。
另一方面,他也拜托了這位新任的監軍御史,幫他聯絡皇帝設在皮島的東瀛貿易公司,優先從他這里收購造船的巨木。
呂大器前往東江鎮擔任監軍御史,正需要有出身東江鎮并且深受皇帝信任的尤景和幫襯,所以對他的請托自然不會拒絕。
而且呂大器是皇帝身邊的內閣中書舍人出身,他這個監軍御史雖然品級不算高,但是說話的分量還是很重的。
同時與崇禎皇帝任命的東瀛貿易公司的頭頭們,也都熟悉。
兩人到了東江鎮之后,呂大器趁著與毛維張交接監軍事務的機會,征求毛維張的意見,而毛維張則毫不猶豫地推薦了他在瀛洲鎮守府諸多部將中的兩個,也即是瀛州鎮守府的中軍都司林傳寶、千總陳秋生。
這兩個人,都是毛維張在瀛洲島上招降之后一手提拔起來的人,本來自己離任的時候,就想趁著這個機會跟呂大器囑托幾句。
一來,瀛洲鎮守府能夠今天實數不易,新任的監軍御史來了以后,在對待瀛洲鎮守府的問題上,可不能瞎折騰,致使自己三年心血和成果遭到破壞。
二來,如今的瀛洲鎮守府各部正處在封鎖對馬島藩的關鍵階段,自己被朝廷調離,也有許多事情要拜托給新任監軍御史呂大器。
還好,呂大器從內閣中書舍人的位置上任職這么長時間,對崇禎皇帝在東江鎮的問題上,以及在瀛洲鎮守府的問題上的態度與策略非常了解。
呂大器與毛維張在皮島見了面之后,很快就在各個問題上基本達成了一致。
至于呂大器請托毛維張,幫忙推薦幾個熟悉造船和水師的年輕將校的事情,對于正準備離任而去的毛維張來說,就好比是自己瞌睡的時候有人遞枕頭,當時就將這林傳寶、陳秋生兩人推薦給了新任監軍呂大器。
只是這兩人遠在瀛洲鎮守府,此時的他們,還沒有來得及接到新任東江鎮監軍御史呂大器寫給新任瀛洲鎮守府鎮守使陳繼盛的書信與調令。
說起來,毛維張對于崇禎皇帝在這個時候,將自己調離東江鎮,特別是調離瀛洲鎮守府,心里多少也是莫名其妙的。
對于東江鎮監軍御史這個角色,毛維張知道自己遠在瀛洲島上,確實是沒有發揮出太大的作用。
但是,瀛洲鎮守府能有今天的成就,環島駐兵城堡十余座,人丁戶口十多萬,水陸兵馬萬五千而糧草自給自足,這一切,雖不能說都是他這個瀛洲鎮守使的功勞,但也與他密不可分。
而且現在整個瀛洲鎮守府上下,都在卯足了勁兒地封鎖倭國的對馬藩,眼看著就要收到成效,這個時候將他調走,實在是讓他既舍不得,又不理解。
不過不管怎么說,毛維張在接到了錦衣衛東江鎮千戶所帶來的朝廷旨意之后,沒敢耽擱,立刻派人召回了陳繼盛、孔有德等將領,當眾宣讀了朝廷的旨意,與陳繼盛交接了瀛洲鎮守使的職務。
隨后乘坐著皮島的來船,趕往皮島,與呂大器交接東江鎮監軍御史的職務。
毛維張這次被調走,他自己雖然有些舍不得,但是在東江鎮許多將校官佐的眼中,這可是高升了。
這兩年,瀛洲鎮守府固然被毛維張經營得不錯,但是瀛洲鎮守府終究是僻居海外,不過是一座遠離大明京師與內地,接收罪人與流民的小島而已。
在這個時代的人們眼中,一個地方好不好,值不值得前往,不是根據這個地方本身來決定的,而是根據它距離大明朝的遠近來決定的。
或者更準確地說,一個人在大明朝的仕途宦海之中,是浮是沉,是升是降,是仕途順利還是宦海波折,并不是單純取決于你的品級高低的。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那就是看你是進京入朝呢,還是到地方外任去了。
進京入朝不一定是升官,但是一個地方的知府,進了京哪怕是在某部某司當個主事,人人都會認為這是升官了,即使他自己也會這么認為。
而一個京師朝堂某部某司的主事,要是給安排到了瓊州府的某個州去當知州,品級是升了,但卻一定會被朝野之上的所有人認為是一種失寵與貶竄。
說起來,瀛洲鎮守府這個地方,比起如今的海南巡撫轄地可是近了不少的,但是在幾乎所有人的眼中,這個地方已經取代了瓊州府成了的天涯海角之地了。
就是東江鎮自己五路總兵府中的大小將校官佐們,也沒有幾個人愿意到哪個地方去任職。
因此,就更別說朝廷上的大小官員們了。
如今這個島上,除了奉旨掌管東瀛貿易公司西歸浦貿易商行的太監王德化之外,沒有別的太監,同時除了因為家族獲罪而被充軍到島上的前綏德知州張輦之外,也沒有別的文官。
當然了,如今這位前綏德知州張輦,雖在瀛洲鎮守府內充當著寫寫畫畫的文吏角色,但是他被剝奪了進士的士籍,已經早已不是什么文官了。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這兩年多來,遠在京師的朝堂百官也好,近在咫尺的安東侯毛文龍也好,以及平壤伯劉興祚也好,都只是想著去打朝鮮國的主意,并沒有人去打瀛洲島的主意。
如此以來,反倒是給了鎮守使毛維張最大的空間,讓他可以安安靜靜地根據自己當初的想法,將瀛洲島經營得有聲有色了。
瀛洲島上的人口村屯不斷增多,島上開出來的農田阡陌縱橫,加上又有馬場,又有鹽田,還有往來貿易的海港,已經可以算得上海外的一片樂土了。
然而不舍歸不舍,毛維張作為一個進士出身的傳統文官,朝堂之上也是他一輩子奮斗的目標。
八月中旬,毛維張接了旨意,跟著錦衣衛傳旨人員來到了東江鎮的大帥府所在地皮島,受到了安東侯毛文龍、平壤伯劉興祚、新任監軍御史呂大器,以及東江鎮五路總兵府總兵大將們的迎接。
毛文龍雖然與毛維張私底下頗為不和,但是面子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而且對于毛維張的離任,他是感到高興的。
這兩三年,毛維張雖然僻居瀛洲島上,主要履行其瀛洲鎮守府鎮守使的職責,但是也成功地從毛文龍的麾下挖走了不少原本被毛文龍看重的將領,比如陳繼盛、陳繼先兄弟,再比如孔有德、孔有性兄弟。
陳繼盛兄弟就不用說了,反正本來也沒改姓毛。
但是孔有德兄弟,可是當初被毛文龍安插到毛維張監軍標營中的自己人。
然而這兩三年下來,當初的東江監軍標營變成了現在的瀛洲鎮守府中軍。
而孔有德也因為連番功勞,不僅恢復了原來的姓氏,而且也徹底打上了毛維張的烙印,與毛維張、陳繼盛走到了一起。
連帶著孔有德的兄弟孔有性,也成了瀛洲鎮守府的人了。
當然了,孔有性如今還姓毛,還是毛有性,但是毛文龍卻再也不能如同過去那樣信任這個干孫子了。
這兩人在過去的時候,前途命運完全依附在毛文龍的身上,毛文龍自然放心。
但是現在孔有德封了一等子爵,這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又豈能長久地讓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毛有性一直姓毛下去?
與此同時,東江鎮的水師總兵李性忠帶著東江鎮水師主力,前往瀛洲島一帶半年之久,與毛維張也是過從甚密。
這些事情,都讓毛文龍的心里面巴不得毛維張趕緊走了才好。
所以,當毛維張從瀛洲島來到皮島,與呂大器交接,并向東江鎮的將帥們辭行的時候,受到了非常熱烈的款待。
毛文龍有他的心思,其他將帥也有自己的心思。
前監軍毛維張這次回去,可不是罷官,而是高升,可是要出任海軍都督府右護軍的。
而這位海軍都督府新任右護軍,將來所監管的地盤,仍然包括東江鎮所在的這一整片海域海港以及水師艦船,同時還有登萊鎮的水師與沿海衛所港口。
這一點,對于東江鎮各部總兵府在陸地上的軍隊干系不大。
但是,對于這些一個個都經營著一些海上貿易的東江鎮各路將帥們來說,毛維張即將出任的這個職務,卻是非常重要的。
毛維張到了皮島之后,停留的幾天里倍受款待,可謂是賓主盡歡,到了八月底,順帶護送著當初被尚可喜抓到的老奴幼子費揚果,離開了皮島,乘船往天津去了。。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