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一下推薦票、訂閱,希望各位支持。rg
俗話:“一山難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在河湟谷地這片狹地盤上,存在有后涼、南涼兩個割據勢力。
剛開始時,大家忙于征討周邊,還顧不上彼此,故而能相安無事。
近來隨著外部局勢逐漸穩定,向外擴張又達于極限,南涼與后涼間登時變得矛盾叢生。
南涼國主禿發烏孤極好面子,特別在乎外界看法,絲毫不容外人覷。
而后涼國主呂纂又極其傲慢,常常自以為是,總認為天最大,他第二。
在逐步站穩腳跟后,呂纂故態復萌,骨子里喜好奢侈、享受的一面暴露無遺。
定都西平后,呂纂時常出游打獵而沒有節制,漸漸沉溺于酒色而無法自拔。
叔父呂寶看到這一幕,十分憂心,遂出言勸道:“臣聽皇天明察人間,只幫助有德的人。”
“而才德要靠人來光大,上天才會降福給他,所以興隆的美事常常落在品德高尚之人身上。”
“可自從大王登基,疆土沒有開辟多少,國家仍處在崎嶇的二嶺之內。”
“大王當兢兢業業心謹慎,治理四方,完成先帝的遺志,從苦難中拯救蒼生。”
“可如今卻反而飲酒過度,出入沒有定時,安于宴游的快樂,沉湎在美酒里,又不把仇敵放在心中。”
“長此以往,恐大業前途堪憂啊。”
可惜呂纂哪里會聽?只是一味昏昧暴虐放縱自己,始終不能改正。
在享受游獵玩樂的同時,呂纂竟還大言不慚地敕封禿發烏孤為冠軍大將軍、河西鮮卑大都統、廣武縣侯,明目張膽地把南涼當成自家屬國。
恰恰是這一魯莽舉動,卻深深刺痛了禿發烏孤,對此深以為恥。
不管怎么,人家禿發烏孤祖上也曾經風光過。
禿發部部眾分布很廣,禿發烏孤的先祖一直為部落統帥,還曾一度“盡有涼州之地”。
只不過傳至禿發烏孤這輩,部族已經分散衰落。
但凡曾經風光過的人,在情感上會更加脆弱,易于敏感,經不得外界刺激。
呂纂是后來入駐河湟的,而且還是狼狽逃來的。
如今一個外來戶,卻儼然一副河湟主事的派頭,當然讓禿發烏孤心里不是滋味。
再者,禿發烏孤是個很要強的人,自雄勇有大志,是個有雄心、有野心的人。
他繼任部族首領后,“務農桑,修鄰好”,在治理上很下功夫,部族發展的很快。
爭強好勝之人,自尊心必也很強。
呂纂頤指氣使、吆五喝六的要來指揮他,讓禿發烏孤自是很難接受。
別封個縣侯,就是再大的官,也得聽人家的呀。
禿發部落再,好歹也是一國之主,更別南涼也不比后涼弱到哪里去。
再者,禿發烏孤一直認為是呂纂搶了自家地盤,至少在他眼里,整個河湟都該屬于南涼。
隨著實力不斷壯大,禿發烏孤的**也在增加。
獨霸河西或許他還不敢想,但聚攏部眾取河湟這個念頭,卻時不時地冒出來。
結果他還沒當上河湟霸主,呂纂卻偏偏先他一步過了嘴癮。
此時他就感覺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去,反拿出來向自己炫耀一樣,所以很生氣。
因此,面對呂纂的招安委任,禿發烏孤反應異常激烈。
他暗中對兩位兄弟表示:“我南涼兵強馬壯,憑什么做他呂纂的附庸呢?”
禿發烏孤倒也不算瞎,雖然當初聯手進攻吐谷渾失敗,但南涼實力依舊不可覷。
先后征服了鮮卑乙弗、折掘二部,又兼并意云鮮卑等幾個部落,基上把隴右分散的鮮卑諸部重新統一起來,讓部落實力驟增。
隨后又興建廉川堡(今青海樂都縣東)為根據地,完一副獨立王國的態勢。
有實力就有底氣,腰桿就硬,話就沖。
事實上,禿發烏孤直接拒絕了呂纂敕封,對使者不屑道:“大家都是一樣的,憑什么光聽你呂纂的?”
口頭上拒絕了呂纂后,禿發烏孤還不解恨,開始籌謀吞并后涼,進而獨霸河湟谷地。
經過一番厲兵秣馬,十月份,禿發烏孤果斷出擊,一舉大敗后涼主力部隊。
接著又繼續向西南推進,攻占后涼湟河、澆河兩郡,而后涼只剩下西平一地。
此時禿發烏孤很是風光,總算出了心頭一口惡氣,南涼更是軍威大振。
而且形勢對南涼來也是來有利,來節節敗退的后涼竟又起了內訌。
原來呂弘深知自己一直被呂纂忌憚,時常擔心不能被呂纂容留,便趁著領兵在外之際舉兵叛亂,結果不幸兵敗被殺。
高原上吐谷渾看到后涼大亂,也派兵進擾,欲分得一杯羹,后涼一時處于內憂外患的滅國邊緣,禿發烏孤心中多年來積存的憋屈,眼看著就要得到徹底的釋放。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正當禿發烏孤志得意滿之時,卻出了個的意外,讓他飲恨終身。
當日慶功宴上,禿發烏孤酒喝多了,不心從馬上掉下來,摔折了肋骨。
原以為沒什么大事,禿發烏孤甚至還開玩笑道:“差兒就讓呂纂得了便宜。”
可誰也沒想到,他這次摔傷遠比想象中嚴重,回去不久禿發烏孤就死了。
臨死前,他對群臣們:“眼下各方禍難還未平息,應立年長者為君。”
隨后其弟禿發利鹿孤繼位,可經此一亂,征討后涼只得暫時中止,呂纂僥幸逃過一劫。
……
禿發利鹿孤繼位后,為鞏固外部形勢,先派出使者前往西秦通問修好。
然對于禿發烏孤之死,乞伏乾歸不但不報以同情,反倒希望南涼就此內訌。
哪怕禿發利鹿孤是遵先王遺命即位,他仍故意拿禿發烏孤兒子事,希冀挑起南涼內訌。
“貴主先王烏孤開創大業,功高于先世,理應為國家太祖,他有兒子,為什么不繼立?”
“先王有子羌奴,不讓他繼立是先王的遺命。”
“從前周成王年紀,周公、召公做宰輔;漢昭帝八歲,金日磾、霍光輔弼。”
“雖然先王烏孤兒子年幼,但是兩個叔叔善美,左右輔佐,不也可以嗎?”
幸虧南涼使者也是世家出身,對漢家典故了解很深,不然還真應付不了。
“宋宣公能把國家讓出來,《春秋》中贊美他;孫策把國事交給孫權,終于開創了吳國的大業。”
“而且哥哥死后弟弟接替,這是殷湯的成法,也是圣人的格言,千秋萬代的通則,為什么一定要兒子繼承就對,弟弟接替哥哥就不對呢?”
“更何況大王不也是承繼父兄基業,才有了今日這番成就?”
“得好啊!”
使者這一番話登時噎得乞伏乾歸啞口無言,最終只得悻悻不提這茬兒。
雖然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但乞伏乾歸出于抗衡河西需要,還是肯定了雙方友好關系。
穩定了西秦后,禿發利鹿孤才算騰出手來應對后涼入侵。
……
原來禿發烏孤去世的消息傳到西平后,呂纂一下子振奮起來,親自領兵進攻南涼。
獲知呂纂統軍前來攻打,禿發利鹿孤隨即派其弟禿發傉檀率軍抵抗。
由于禿發烏孤剛剛去世,又面臨敵軍入侵,南涼軍士內心十分恐懼。
禿發傉檀看到后,故意靠著胡床坐下,做出一副輕松樣子,才讓眾人心情平靜下來。
安撫好麾下,禿發傉檀揮軍迎擊呂纂,輕松將對方打敗,并斬殺二千多人。
至此,南涼終于渡過王位交替時艱難歲月。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