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是夜晚,大殿之內卻也燈火通明,到了內殿衛崢便請蘇代坐在了東面的上位,如此禮制座次讓蘇代備受感動,一國君主面朝南方的座次變成了賓主座次,不然的一個舉動卻是非常之舉,這讓她知道衛崢是想讓自己不要有任何拘泥,放開心的話便是。?
衛崢笑道:“我等邊邊吃喝,兩頭不誤,這里無外人還是莫要有講究了!
蘇代拱手道:“臣此番多有唐突,還望君上恕罪。”
聞此言,衛崢微笑而搖頭,轉身一罷手,殿內的侍從前前后后退去的一干二凈,這才道:“先生匆忙而來,明事情緊急,據我所知先生三年前入燕佐士,燕都薊城大亂之際匆促入我朝歌,到底生了什么?季子不會出什么事情了吧?”
“這倒沒有。”蘇代緩緩搖頭而道,片刻之后,他鄭重的面君而言:“蘇代不才,但深得二哥信任,是故受之重任與我。”
衛崢和劇辛面面相覷,再看蘇代而道:“先生賜教!”
蘇代當下便開始了回憶:“多年來,二哥親授我縱橫術。而在三年前,我在稷下與諸子侃侃論道,二哥就在當時于稷下學宮找到我,并告知他明為齊相,實為衛臣。蘇代震驚萬分之際,受命于兄長赴燕國用間計以亂其國!
此言一出,衛崢面色微頓,恍然點頭不語,而劇辛更是把震驚之色表露在神色間難以掩飾,忍不住的道:“燕國之亂,莫非就是先生……”
右丞相看到蘇代未曾否認也未承認,那便是默認了,燕國之亂竟是他蘇代受蘇秦之托而一手策劃的結果?
若果真是如此,那也太可怕了,劇辛第一次感受到了鬼谷一派的縱橫家的可怕能量。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儒生景春這句話頓時在他腦海中響起,此刻尤為強烈。
蘇代雖不是鬼谷子座下門徒,確是蘇秦之弟,被蘇秦授習過鬼谷派的絕學,定然不容覷。
衛崢自飲一樽便悠然起身,漫步笑而道:“妙哉,先生與蘇秦二位,以燕國為棋盤,燕人為棋子,好一場子之之亂,愿洗耳恭聽先生與季子二人如何下的這盤棋!
蘇代喟然而嘆道:“與君上相比,蘇代萬分不及也。”
這并非奉承之言,而是實實在在的欽佩,因為衛崢幾乎一手而把衛國這盤死局硬生生的給下活了,不但活了還一舉躍居而為七雄戰國之一,蘇代的確很欽佩,舉目望向他站立的背影,便悠然回憶道:
“《鬼谷子》謀篇言: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以得其利也。暗中謀事燕國當要順著燕局趨勢,加以引導。蘇代入燕布局,始于燕王噲……”
果然如所料那般?衛崢一語不,細心聆聽蘇代與蘇秦二人一手導演的這處大戲。
蘇代侃侃而道:“燕王噲不失為一代賢者,更是一個有抱負的王……”
燕王噲是一個善良的君主,禮賢下士也在燕國行仁政,甚至親自下地耕作,然而卻善良的有些迂腐,就是因為如此給了蘇代找到了突破口。
蘇代入燕國之后得知燕王噲的種種事跡,便開始潛心研究這位體恤老百姓的燕王。
鬼谷派縱橫家最擅長的便是揣摩人心,蘇代入燕國之后便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去研究這個燕國的王到底有何喜好,欲揣摩到燕王噲所求為何。
所謂上之所好,下必苦思,尤其是君主,國君想什么、需要什么,總會有一些臣子苦思冥想,乃至費盡心思不放過一絲一毫的細節也要揣摩出國君真正想什么,只有明確知道國君主上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做臣子的才能使對力道,幫助國君解決他的**自己也能有大利可圖。
這是亙古不變的至理。
蘇代便用了一年時間終于揣摩出了燕王噲所求之欲在于何處。
燕王噲的種種行為跡象,體恤百姓也好、善良也好、施行仁政也好,甚至親自進行耕作也好,這些都在告訴蘇代,燕王對堯、舜這些上古圣賢揮鞭牛耕的時代非常向往。
而且還知道了燕王噲很向往和推崇堯舜禹禪位讓賢的事跡。
不得不,燕王噲有這種想法并非沒有原因,當下這個時代諸子百家的顯學墨門對整個天下的影響不可估量,墨家這樣對天下有強大影響力的學派尤為推崇堯舜的時代,這也是一大不可忽視的原因,當年秦孝公也想讓賢給商鞅,在往后一點魏惠王曾一度也想要讓賢惠施,禪讓之風在這個時代非常盛行,墨家一派的興盛就是一種證明。
只不過秦孝公也好、魏惠王也好最后都沒有成功。
都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墨家一派的弟子在燕趙之地最為密集。
那么燕王噲能有這樣的想法也無不道理,他想要做萬人敬仰,被歌頌千古的圣賢,想要讓堯舜禪讓的故事生在自己身上,蘇代一得知并確認之后,最終決定選擇在燕王噲身上開始布局。
所謂君主只要想什么,那就一定會來什么,燕王噲想要讓賢身邊就得有賢人,那么賢人就會出現在王的身邊,蘇代就為他創造一個想要的賢人。
那個人便是燕相國子之,蘇代考察結束之后立刻佐士燕國,投入子之帳下,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時機非常斷定的告訴子之一件大事,那就是燕王想要效仿堯舜禪位讓賢,子之一得知此事大驚之下帶著懷疑去查實,一查之下果然與蘇代的入木三分,燕王的確非常向往和憧憬堯舜的故事。
子之想到最先現此事的是蘇代,便第一時間召見他商議,蘇代順勢進言:既然燕王噲想要效仿上古圣人禪位讓賢,何不讓把王位讓給相國呢?相國何不就此在燕王身邊以賢者而自居?
子之動心了,這個誘|惑讓他難以抵抗。
于是,一場圍繞子之的計劃開始密謀醞釀,蘇代告訴子之要便是成為燕王眼中最佳禪讓的賢者,目的就是讓燕王噲能夠在子之身上如愿以償的實現他禪讓的偉大理想,從這一刻開始,一個進行謀劃一步一步為奪權而層層設局開始不斷進行著,燕王不知不覺跳進了局中。
蘇代在幕后策劃著這場大戲分為了三個階段,第一步便是在燕王噲想要有禪讓這個理想基礎下讓他陷深,讓他想要禪讓的想法來盛。
“如何讓他陷深?先生快來聽聽,寡人都等不及了!”衛崢忍不住好奇的問道,蘇代這出戲一定相當精彩,此時此刻,他和劇辛兩個人猶若好奇寶寶一樣,專心致志的注視對方而豎起了耳朵。
蘇代回憶道:“兩年前臣作為燕國使臣出使齊國回歸薊城,燕王問臣:齊國如何?齊王又是怎樣一位君主?”
衛崢點點頭而靜默不語,燕王噲還沒有繼位的時候,齊國就從燕國那里奪了差不多十座城池,齊國和燕國的恩怨天下皆知,來這燕王噲問這樣的問題很正常,這是關心南邊的強勢鄰居,沒有任何問題,但蘇代卻是借此機會成功的把他引入了自己的局中
蘇代道:“臣回答燕王只四個字:齊必不霸!燕王不解,問:齊國乃天下強國,主有雄心臣有才能,國力強大,文昌武盛,齊為何不能稱霸?臣答曰:齊不信其臣,故田忌蒙冤數十年,故不能霸也!
衛崢不由得暗自拍手稱道,燕王就這樣不知不覺的被他套進去了,蘇代的意思是告訴燕王,齊國不能稱霸是因為其主或不信任自己的大臣,或用人不專,連田忌這等功勛的人都能蒙冤出逃,流亡楚國數十年。
如此一來燕王噲同樣作為一個王,面對這樣的回答,他就以圣賢自居便不可回避的開始反思自己,反思自己重用子之是否力道還稍有不足?不專?是不是不夠信任臣子?燕國是否會犯齊國的錯誤?
就這樣不知不覺的,燕王噲自然而然的鉆入了蘇代的局中,非但陷深,更是完不知。
“于是燕王重用子之?予以更大權力?”衛崢忍不住問道。
“然也——!”蘇代一笑:“第一步完成,燕王重用子之。而第二步緊隨其后……”
……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