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稟大王,千真萬確!”蘇代無比肯定的道:“消息是我王連夜從朝歌送來,并命外臣把消息轉告大王!”
趙雍看到蘇代如此肯定的回答,一時間對衛崢更加震驚了,如此絕密的消息,衛國竟然能夠從秦國那里探出來,這明了什么?這明秦國內部必有衛國安插的耳目,也許還是處在秦國核心位置。rg
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解釋了。
趙武靈王很快淡定了下來:“衛王把這個消息告知寡人,意欲何為?”
蘇代笑道:“大王,如今衛趙兩國形同手足,于情于理,于兩國利益我王自然都不會隱瞞大王,且我王還要再獻上一份非大王莫屬之禮啊!”
“哦?還非我莫屬?是為何禮?”趙雍好奇了。
蘇代接下來的的再次讓趙雍心中一驚:“據我王傳來的密報,當今秦王非但已舉鼎絶臏,其遺詔之命乃欲立當今在燕國為人質的公子嬴稷為秦國新王。”
看到再次失態的趙武靈王,蘇代緩緩笑道:“我王還,趙王不妨在今后多多關注秦國的動向,若秦國的新君真的是遠在燕國的公子嬴稷,必然要入咸陽繼位,如若有秦人入趙,必然是前來秘密迎接新王之人。”
趙雍一聽不禁陷入深思,片刻之后忽然笑道:“果然是非我莫屬,衛王如此盛情,這禮寡人就卻之不恭了。不過,一個內亂的秦國不僅于我趙國有力,于貴國亦且有大利。”
“當時如此!”蘇代拱手笑道。
以趙武靈王的雄略,片刻便悟透了衛崢送來這個消息的舉動。顯然,秦國新君遠在燕國,而要歸國繼位,途中必經趙國地界。
“先生,衛王還了別的?”趙武靈王心中一動,問道。
蘇代似是在回憶,趙雍也很有耐心,過了一會兒,蘇代拱手道:“回大王,我王在信上確實還有交代。”頓了頓,才道:“我王建議大王應當分明暗兩路從中運作。”
“哦?先生能否細解一二?”趙武靈王問。
“如若秦國密迎新王的人得入趙國境內話,大王將其便扣下來,問其事由,使其如實招來。對方坦言之后那么大王則表示趙國擁立嬴稷公子為秦國新王,并且趙國允諾愿意暗中出力護送秦國新王回咸陽繼位,以求兩國結盟交好,如此一來,新王繼位必感激趙王之恩情。”道這里,蘇代話鋒一轉,又補充道:“另一路則是暗地里阻擊公子稷返秦,其目的是為拖延公子稷歸國時間,但萬萬不可傷了這個新王。”
趙武靈王一聽愣了許久:“衛王不愧是師從鬼谷一門的高足,妙計百出啊!”
趙雍如此表態顯然是認同此策。國與國之間便是如此,什么情誼在利益面前都是不值一提,而在趙武靈王的眼里,趙國的利益高于一切。
要不是礙于兩國之間的關系和涵養,趙武靈王怕是忍不住當場直呼衛崢簡直陰險腹黑到了極點,但并不能否認這條陰招之計是絕妙的上上之策。
一邊保嬴稷母子的安危,一邊阻止其歸國的時間,如此一來秦國只要一日無王,就無一日安寧,秦武王的死絕對瞞不了太久,嬴稷這個合法的繼承人又遲遲不到咸陽,這就給了秦國其他的王室成員醞釀垂涎大位的機會。
待時機成熟的差不多了再把公子嬴稷這個合法的繼承人送回咸陽,強大的秦國勢必因此陷入王儲之爭的內耗當中,數年之內定然自顧不暇。
而歷史上的趙武靈王就是這么干的(個人猜測,一家之言),秦武王遺詔所指定的新王遲遲未能歸國,從而導致了秦國爆發“季君之亂”。而趙武靈王打的這一手牌也為趙國剛剛胡服騎射大改革和討伐中山國之際迎來了難得的穩定的外部環境。
這種干預他國朝政的事情,趙武靈王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之前燕國爆發“子之之亂”的時候,趙武靈王為了防止齊國吞并燕國進而威脅趙國的事情發生,便把燕公子職,當今燕王,也是今后鼎鼎大名的燕昭王護送回薊城繼位,也阻止了齊國吞并燕國的陰謀,間接解除了趙國的潛在危機。
這一次對于趙武靈王而言無非是故伎重演、故技重施罷了,只不過從破燕之國換成了虎狼強秦。
能夠讓秦國爆發內亂的機會,趙武靈王絕不會放棄,方下再無疑慮,當即高宣:“來人,傳樂毅將軍入宮覲見!”
蘇代一聽不禁側目,趙武靈王這是要讓樂毅來運作此事,看來是非常重視了,蘇代也不由得放心了。
樂毅此人,蘇代也略知一二,這是魏國名將樂羊的后人,當年魏國處在稱霸中原的鼎盛階段,魏文侯命樂羊討伐中山國,而樂羊也幸不辱命的把中山國給滅了。后來,隨著魏國的衰弱,中山國也再度復國,而樂羊的后嗣也生活在了中山國,如今樂毅在趙國也不但已經頗具名氣,也漸漸開始趙武靈王賞識,若假以時日,定會在趙國被重用而大放異彩。
有衛國和趙國在暗中插手秦國朝綱,此時的秦國爆發內亂只是時間問題了,嬴稷什么時候能夠順利返回秦國已經不在取決于秦國和魏冉,而是取決于衛崢和趙雍。
換句話,秦國只要沒有人篡國,嬴稷就絕對不會有機會踏入秦國地界,而嬴稷進入秦國的那一天便是秦國陷入王儲爭位的開始,而這必然陷入內亂。
一個陷入王儲之爭而內耗的秦國,非但自顧不暇,更別對外用兵。這種削弱秦國的時機,對于三晉而言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趙雍雖然年輕,但也不是個善茬,更不缺乏魄力,至于衛崢就更不用了。
總而言之,這一次秦武王留下來的這個爛攤子,衛國和趙國不把它弄得更爛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
話秦武王在洛陽城重傷的消息傳開之后,衛國的臣子們已經對衛崢佩服的五體投地,秦武王出事之前就預言了這一切,而結果竟是神跡一般的應驗了,這不禁給衛崢添加了一個未卜先知的神秘光環。
至于拖延嬴稷返秦繼位的事情,交給趙武靈王去處理,衛崢還是無比放心的,雖衛國沒有出面出手,不過而今三晉同氣連枝,利益共存,讓秦國陷入內亂符合衛國與趙國的共同利益,甚至趙國還要占更大的利益比重,現在的趙國剛剛開始力行胡服騎射大變革,身內部就壓力很大,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更是顯得彌足珍貴。
衛崢相信,以趙雍的雄略,隨著局勢的演變,即便自己不提前送這么一個順水人情的大禮,趙雍也一定會如歷史軌跡那般,插手秦國內政,干預嬴稷返秦之事。
要知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趙國胡服騎射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要感謝秦武王,如果不是秦武王的死,就沒有他趙雍暗中插手秦國內政的事情,秦國就不會爆發季君之亂。秦武王不死,以其生性好戰的性格,秦國勢必會在趙國胡服騎射的關鍵時刻拿趙國開刀。
歷史上是如此,現在也基如此,秦武王的死,給了趙雍插手秦國內政致使其內亂數年,為趙國變法圖強贏得喘息之機,衛國也能得以避免同時和東西方兩個強國交惡的局面。
……。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