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光漢王朝猛將如云,國力亦是不弱,此前一戰(zhàn),吾軍雖成功將其連帶南部幾個勢力一同擊退,但吾軍亦是折損慘重,糧草雖尚充盈,但武器裝備卻難以及時修復(fù)。rg X
再加上北方匈奴大軍一直虎視眈眈,王朝此刻看似安穩(wěn),然則兇禍卻是四處暗藏。
所幸近日有大批異人投入軍中,暫時彌補了邊境大軍之空缺。
然則異人實力較為孱弱,且對于王朝戰(zhàn)陣根不熟悉,行為亦是散漫,難以寄托重任。
故而,此刻王朝當(dāng)務(wù)之急乃是聚攏各方資源,力增強戰(zhàn)備!以防敵軍大軍再次來犯!”
殿內(nèi)恢復(fù)寂靜,御史大夫桑弘羊忽的出列朝劉徹稟道。
“御史大夫所言在理,連番大戰(zhàn),王朝國庫已然十分空虛,兵員的訓(xùn)練短期內(nèi)亦是難以跟上;
故而,臣認(rèn)為,當(dāng)務(wù)之急有三!
其一,募集資金,充實國庫!
其二,借調(diào)兵員,充實大軍!
其三,征集各方鐵匠,力增強軍備之鍛造修理!”
光祿大夫汲黯緊隨其后出列道。
劉徹聞言眉頭微皺,以手撫額頭疼道:
“民乃國之,而今王朝賦稅已然令得百姓有些不堪重負(fù)了,再增重賦稅明顯不可為,可不如此,又要從何處募集資金?
另外,王朝大軍有限,新的兵員都尚在訓(xùn)練之中,又何來的兵員可調(diào)?
還有,王朝之內(nèi)夠級別的鐵匠都入了匠作府的名單,又要從何處征集更多鐵匠?”
中大夫主父偃此時卻是出列高聲道:
“陛下!正所謂王朝興亡,匹夫有責(zé)!
此前數(shù)番大戰(zhàn),王朝已然付出了太多,到得今日已是各方都捉襟見肘。
然則陛下卻是忘了諸位英明睿智的王爺了啊!
連番大戰(zhàn)之時,陛下體諒諸位王爺,一直未曾讓諸位王爺盡上一份心力;
可此時國難當(dāng)頭,卻也該是諸位王爺出力之時了。
十方封國皆處于王朝之東,鮮少有戰(zhàn)事,經(jīng)過長期的休養(yǎng)生息,十方封國早已國力充裕、兵強馬壯;
倘若各方王爺能夠盡上一份心力,那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即便每位王爺各自拿出一千萬金幣、借調(diào)三十萬大軍、獻出一千鐵匠,那也足以讓王朝在短期內(nèi)安無虞了!”
聽得此言,劉徹頓時眼睛一亮,露出大喜之色來。
可一眾諸侯王們卻是齊齊臉色大變,死瞪著主父偃,恨不得剝了后者的皮。
這個混蛋出這種餿主意也就算了,可他竟然還以“即便”的隨意口氣將那般駭人的數(shù)字出來,這不擺明了是想氣死他們嗎?
他們好不容易才積攢了一些家底,心中的盤算剛剛有了一點底氣,又如何肯白白的吐出去?
一時之間,每個諸侯王皆是臉色鐵青不已,卻是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大好興致。
“諸位叔伯、王爺,諸位對于王朝當(dāng)前之危境想必都十分清楚了;
眼下王朝危如懸卵,而諸位又都是王朝的頂梁柱,那些東西對于諸位王爺來只是一碟菜,不若諸位便大度一把,幫助王朝渡過難關(guān)?”
劉徹猶豫一陣,隨后十分溫和而期待的看向幾個諸侯王道。
“唉!陛下啊!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吾等又不是不懂,可吾趙國地域狹,加之天災(zāi)**不斷,每年向王朝進獻貢賦都尚且有些力不從心,又何來的那般龐大資源?”
趙王劉遂長嘆一聲,哭喪著臉攤攤手叫苦不迭道。
“是啊,陛下,吾膠西國地域偏僻,加之境內(nèi)盜匪災(zāi)禍不斷,境內(nèi)之軍也就只能勉強維持治安,又何來的大軍相助呢?”
膠西王劉昂更是憋屈不已的喊起冤來。
“陛下啊!非是吾等不愿為王朝出力,實是有心無力啊!
不過身為王朝的一份子,如今王朝有難,王即便是砸鍋賣鐵那也要盡上一份心力!
這樣吧,吾楚國愿獻金三十萬、兵員五千、鐵匠一百,以助王朝增強威勢!”
楚王劉戊同樣叫苦一番,而后卻是咬咬牙一副極為心痛的樣子道。
其后,其他諸侯王亦是相繼苦著臉哭訴一番,而后報出了一個所謂的最大能力的數(shù)字。
而馮易則只是靜靜地坐在那里,不喜不怒,卻也始終不發(fā)一言。
眼見得一眾諸侯王如此無恥,殿內(nèi)的文武大臣皆是被氣的臉色鐵青。
內(nèi)史韓安國更是氣得跳腳大罵道:
“汝等食君之祿卻不知感念皇恩的蛀蟲!
汝等之底細(xì)在場所有人一清二楚!
汝等國中之軍便未曾有一方低于四十萬的!
尤其是楚王、梁王、趙王、吾王,汝等之軍更皆是在六十萬以上!
汝等坐擁浩蕩大軍,卻不思為王朝出力,莫不是想造反不成?!”
一眾諸侯王頓時齊齊面色大變,憤怒無盡之中更是有著惶恐神情溢動。
造反,這可一直都是人人懼若猛虎的詞語,因為它所象征的性質(zhì)實在是太過恐怖。
“韓內(nèi)史,飯可以亂食,但話可不能亂講!
汝可知污蔑各方王爺之大罪意味著什么?
哼!按律,當(dāng)誅九族!”
吳王劉濞森寒無比的瞪視著韓安國咬牙喝道。
韓安國不由得面色一變,此時,劉徹卻是冷哼一聲出聲道:
“朕不欲懷疑諸位王爺之忠誠,然則一些風(fēng)言風(fēng)語太過真實,這其中也不免真實之跡象;
而如今諸位王爺竟然置王朝之安危于不顧,死守著無數(shù)大軍不肯出力,這卻不得不讓朕有所疑慮。
莫不是諸位當(dāng)真對朕有所不滿?”
劉徹話音落下,殿外卻是忽然傳出密密麻麻的腳步聲以及鎧甲的鱗片不斷碰撞發(fā)出的咔咔聲;
而同時,殿內(nèi)的禁衛(wèi)軍亦是不自禁的將手都搭到了刀柄劍鞘之上。
如此情勢頓時使得一應(yīng)諸侯王臉色一白,完了,這根就是一場鴻門宴啊!
無形而又強大的壓力深深地壓在每一個諸侯王的身上,隨著時間緩緩流逝,幾乎每個人的額頭皆是滲出了細(xì)密的汗珠。
而就在大殿沉寂了十幾息后,梁王似是率先忍受不住那種龐然的心理壓力,驀然開口道:
“王愿進獻金幣三百萬、軍卒二十萬、鐵匠五百,以助王朝渡過難關(guān)!”
梁王的出聲頓時使得其他諸侯王一片驚愕,憤怒瞪視之余,卻又不得不認(rèn)真考慮起來。
梁王的背叛無疑是給他們原緊密的聯(lián)合打開了一道要命的缺隙,而這缺隙卻是逼得他們不得不去思考另一條路子。
正在此時,馮易卻是忽然長嘆一聲道:
“梁王果然忠誠,王朝能有梁王,乃是百姓之福啊!
王朝剛剛結(jié)束了一場慘烈大戰(zhàn),此時絕非向任何勢力刀戈相向的時機,倘若大舉動兵,很有可能招致無窮禍亂。
而梁王如此深明大義,那自是值得大加稱譽的。
只不過,燕國可不是梁國。
梁國乃十方王國之中地域最為龐大、兵員最多、財力最為雄厚的存在,而且很少經(jīng)歷戰(zhàn)事;
可燕國剛剛經(jīng)歷了匈奴之禍,大半個燕國的資源皆是被那匈奴給擄掠了去,士卒更是死傷大半,眼下唯有剛剛招募的新卒披上鎧甲充數(shù)。
至于鐵匠,燕國就地域狹,匈奴此番又著重?fù)锫予F匠人群,此時燕國根是入不敷出。
風(fēng)某此來,卻正是代表燕**民祈求王朝之幫助。
因為如今之燕國極度虛弱,無數(shù)百姓等著賑濟、官吏士卒的俸祿無從發(fā)放、裝備無人打造;
長此以往下去,恐怕不等匈奴來攻,燕國之民便會盡數(shù)餓死了!
是故,還望陛下能夠體恤民心,將梁王之援資撥于吾燕國,燕國體軍民必定會對陛下山呼萬歲、對梁王感恩戴德的!”
馮易此言一出,殿內(nèi)頓時一片目瞪口呆之情形。
這風(fēng)無極也當(dāng)真是絕了!如今明明是王朝想要他們出力,可他卻反過來想王朝尋求援助,這膽子也忒大了吧?!
而其他諸侯王卻是猛地雙眼一亮,風(fēng)無極這是在暗中提醒他們啊!
原他們的心神已然被那些刀斧給驚的混亂一片,可風(fēng)無極的那句“此時王朝絕非向任何勢力刀戈相向”的話卻是提醒了他們。
在這種時候,劉徹絕不敢貿(mào)然對他們這些諸侯王同時下殺手!
因為他們早便有了安排,倘若他們一死,那各方諸侯皆會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王朝發(fā)兵!
十個,不,除了梁王之外的九個諸侯的聯(lián)軍可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那可是一股極為龐大的力量!
倘若王朝與諸侯聯(lián)軍交戰(zhàn),即便王朝能夠取勝,那也會被光漢王朝以及匈奴大軍給輕松的滅了國。
這種結(jié)果,相信劉徹以及元漢王朝的一眾要臣們不會看不出來。
也就是,劉徹只是在虛張聲勢,目的乃是恐嚇?biāo)麄兓艁y之下作出錯誤的決定,實際上劉徹絕不敢對他們下殺手!
至于梁王,此時他們已然很清楚,那個家伙就是一個背叛,根就是同劉徹一路的,若不然也不會故意引導(dǎo)他們差點踏上歧路!
一念及此,八個諸侯王頓時心中一定,同時對風(fēng)無極更是暗暗感激不已。
此前風(fēng)無極的禮物他們都已收到,只不過由于其異人身份以及軍功制的威脅,他們卻是并不曾有想要親近的想法。
但此時卻是不一樣了,起碼他們算是欠下了風(fēng)無極一個人情。r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