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桑顯和率軍大戰了一夜,眼看著就要攻破大營,他卻因軍士疲憊,停止進攻,就地開飯。rg劉文靜抓住戰機,派兵重起營柵。
李世民和李元霸數百玄甲軍自南山擊隋軍背,三柵之兵也吶喊而出,前后夾擊,桑部軍覆沒,桑顯和僅以身免。
此戰后,屈突通的處境愈加窘迫。有人勸屈突通投降,屈突通哭道:“我蒙受國家厚恩,侍奉二主,陛下對我的恩寵照顧非常優厚,拿著人家的俸祿而在困難時背叛,怎能逃避國難?只能以死報國!”他還摸著自己的脖子:“大丈夫何惜一死,當為國家挨一刀!”屈突通慰勞勉勵將士時,沒有不痛哭流涕的,大家對此也很感動。
李世民看到大局已定,就命令柴紹夫妻為左右領軍帶領大軍繼續圍困屈突通,他則率領剩下的軍隊飛速的殺向了長安,爭取渺茫的先入長安機會。
也許是天意弄人,來長安周邊的州城府縣都已經被李秀寧清掃的差不多了;李淵父子只要帶著大軍過來接受就可以了。他們一路也很順利,很快就來到了長安城下。
按照李淵和李建成的想法這長安城缺兵少將,只要一鼓就能拿下;可沒想到他們在長安城卻遭到了隋軍的強烈抵抗。
此時楊侑身邊又戰出了一位英雄,隋朝驃騎大將軍,現任長安太守陰世師統帥長安剩余的軍隊,將長安城守了一個固若金湯,讓李淵父子好沒有辦法。
這位陰大將軍是個能人也是一個狠人,他將在河東抓到了李淵第五子李智云斬首示眾,并且把李淵在長安的親屬斬盡殺絕,最后連祖墳也都刨了。
李淵氣的差吐血暈倒,就命令大軍猛攻長安,但是陰世師做了十足的準備,讓李淵的強攻徒勞無功。
回到了軍營中李淵大發雷霆將李建成一頓臭罵,自己進智云交給他看護,沒想到他自己跑了回來,卻把弟弟扔下;結果慘遭毒手。
李建成也是十分委屈,你信中有沒有要起兵造反,只是讓我們找機會速速回家,當時李智云正身染重病,我們也是為了他好才沒有帶上他。
結果這一頓辭出來,又惹的李淵一頓臭罵:“蠢貨!你們都是豬啊!連著兒眼力見也沒有?”李建成無言以對,只好低頭不語。
李淵罵了一翻李建成,有罵陰世師發誓城破之日要將他碎尸萬段,一泄心頭之狠。
可是長安城墻高大,他們飛了九牛二虎之力,所有的辦法都用盡了也沒有攻破長安,到時白白損失了許多人馬。
眼瞅著就進入了十一月,李淵圍困長安已經一個月了還是那這座堅城毫無辦法,這時李世民帶領著大軍也來到了長安。
弟弟李智云的死讓這位千古一帝差失去了理智。李智云是萬夫人所生,和李元霸同年只是了幾個月,名列第五。他性子恭順,從酷愛弓箭,經常照李世民學習箭術,是以二人最是相厚。
聽弟弟被害,李世民盡起大軍連夜攻城要為李智云報仇;城上陰世師對于唐軍的手段已經了如指掌,這一次就差著了李世民的道。
李淵和李建成打仗中規中矩,還有跡可循;可是這位當朝太祖口中的自古能兵第一人,打起仗來就如羚羊掛角揮灑自如;有好幾次唐軍都沖上了城樓;要不是陰世師帶人拼死反撲,今天長安就易主了。
這一仗從夜間一直打到第二天傍晚,李世民數次登上城樓,如果不是李元霸跟著,很可能就再也下不來了。后來是李淵擔心兒子有失,才鳴金停止了攻城。
陰世師已經身受數處重傷,眼瞅著就要堅持不住了,聽到唐軍鳴金收兵,他一屁股蹲在地上,就再也起不來了。他的得力助手,長安郡丞骨儀連忙沖了上來,命人將他抬下去救治。
骨儀看了看周圍的士兵,發現大家的眼中都是一片驚恐,不由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跟著轉身離去。
陰世師受傷的消息被楊侑列為絕密禁止外傳;不過自從一些官員去長安陶居客棧瀟灑了一回,這個消息就迅速的在長安城里蔓延,第二天就人盡皆知,城中一片慌亂。
很多豪門大戶就開始暗暗打主意,有些原先和李淵交情不錯的官員也都新生二意,想在這其中謀取什么利益。
第二天攻城的時候,李世民就發現陰世師沒有出現,一直是骨儀在指揮戰斗。這位郡丞大人雖然不怕死,可是他一個文人,作用力就差了很多;而且隋軍的士氣也不是那么強盛,很多人都猶猶豫豫的。
看到這里李世民心中了然,就鳴金收兵,回到了營中。李淵和李建成一見十分奇怪,就問李世民怎么這么早就撤回來了?
李世民神秘的一笑道:“父親不用擔心,我已經找到了破敵的方法。不出五日一定讓你們進入長安!”李淵和李建成面面相覷,不知道他有什么妙計。
第二天李世民就讓人用弓箭射進去了大量的傳單,一是宣揚唐軍的策略,只懲首惡,不及脅從。二是警告隋軍不要自誤,免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第三則是造謠生事,某某某大臣已經和唐軍約定起事。
這些書信被射入到了城中,引起了一片慌亂;代王楊侑大驚,趕緊按圖索驥大肆搜捕那些和唐軍有聯系的人;弄的城中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陰世師顧不得養病,連忙跑出來向楊侑痛陳厲害;楊侑這才幡然醒悟將牢中的大臣們又放了出來。
可是這些人哪一個不是憋了一肚子氣,再加上酷吏們敲詐勒索,有的人短短兩三天就已經家破人亡;讓這些人更是滿肚子的怨氣。
右侯衛大將軍衛玄衛文升是楊廣安排的鎮守;此時衛文升已經七十多歲了,再也不復年輕時候的果斷;受了猜疑竟然嚇得辭官在家一病不起。
那些心中有了別樣心思的人,就都暗暗的集中在了他的家中;衛文升經不住他們的糾纏,也考慮家中的安終于頭,交出了手中的虎符大印。
當天晚上,這次些人就偷偷的射出一只羽箭到唐營,跟唐軍商量明日三更獻關投降。
李淵聞報大喜,就安排李元霸為先鋒,李建成為中軍跟進,他在后面壓陣,李世民看守營寨進軍長安。李淵志得意滿也沒留意李建成眼中的狂喜,和李世民眼中的失落。
十一月初九夜唐軍在城中叛徒的幫助下,順利的進入了長安,從代王楊侑到陰世師、骨儀等人一個不剩部被擒。
陰世師父子和骨儀父子部被誅,只有陰世師的幼子陰弘基因為年幼他得以幸免。他們的家眷也被貶為奴隸,封賞給有功之臣;或許是為了補償李世民,陰世師的女兒被賜給他做奴婢。
十一月十三日,李淵宣布遙尊楊廣為太上皇,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大丞相、尚書令,以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封李元吉為齊國公。李氏父子完控制了關中局勢。
李淵攻占長安后,并派屈突通的家僮去招降他。屈突通二話不當即將家僮殺死。
屈突通聞長安已失,家屬都被李淵所俘,便命桑顯和鎮守潼關,自率主力東去,準備去洛陽投奔王楊侗。
哪知屈突通剛走,桑顯和便獻潼關降于劉文靜。劉文靜派副將竇琮、薛萬淑等率精騎與桑顯和去追擊屈突通。屈突通在稠桑為劉文靜軍追上,遂結陣自守。
竇琮派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去勸他,屈突通罵道:“往昔與你是父子,現在就是仇敵了。”并命令身邊的人用弓箭射屈突壽。
柴紹和李秀寧帶大軍隨后趕到,夫妻二人各領一軍,各自有各自的幕府,卻配合默契;接連和屈突通大戰數場,將屈突通打的大敗虧輸壓縮在一片一片狹的范圍內不能動彈。
劉文靜派桑顯和對屈突通的部眾:“京師陷落,各位都家住關西,為何還要向東去?”眾人聞聽此言,都扔掉兵器投降。
屈突通見大勢已去,下馬向東南方向(指揚州)再三跪拜,并號哭道:“臣力盡兵敗,沒有辜負陛下,天地神祇,實所鑒察。”遂被迫歸降,擒送長安。
屈突通與李淵見面后,李淵問道:“為何相見得這么晚呢?”屈突通哭道:“我未能盡人臣的忠節,所以到了這個地步,讓朝蒙羞,實在是愧對代王。”
李淵對他的行為贊賞不已:“這是隋朝的忠臣啊。”下令將屈突通釋放,并授兵部尚書,封蔣國公,為秦王李世民行軍元帥長史。
屈突通投降之后,在河東駐守的堯君素一看獨木難支,帶領著手下大軍棄城而走前去揚州投靠楊廣。
至隋朝在關中的最后一兒軍事力量也蕩然無存,李唐完占據了關中和河東。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