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縱兵奪鼎 正文 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

作者/奪鹿侯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男兒在世,自重橫行。

    兵戈起,東征高句麗。

    燕北并不是一定要親上戰場,但他要去。無關武功、無關榮譽,僅僅是為了心安理得。

    他打過無數次戰爭,郭典、孟益、公孫瓚、陶升、張燕、董、公孫、公孫范……有時是別人率先發難,有時是他一意孤行挑起紛爭,但顯然并非每一次都是那么地心安理得。

    如果有得選,他更愿意遵循齊桓公的腳步,尊王攘夷,內部依靠兵勢鋤強扶弱,征討夷狄來擴大漢人的領土。

    做天下霸者,不稱王不稱帝,又何嘗不是人間幸事。

    只是踏足亂世,誰都身不由己。

    “他們以為可以肆無忌憚地踏進我的土地,抄掠我的百姓,殺戮我的黎民,拍拍屁股就走?”襄平城外,眾軍列陣,百姓翹首以望漢軍東走,燕北坐騎人立而起,高聲嘶吼道:“跟我去拆了紇升骨城!”

    威勢攝人,伴著鼓樂齊鳴,二騎營的將士高舉丈五長戈,一路向東而去,伴著南風,長戈銅攥上系著五尺紅緞迎風曳起。奔馳的烏桓勇士發出呼哨,精悍的斥候軍士率先前行……這是一支與漢軍氣質迥然不同的幽東軍隊。

    有漢軍的嚴明軍陣,騎兵馬蹄踏下的幅度都近乎相同;卻也有塞上烏桓游牧勇士剽悍的狂野氣概;而最終,燕北的這支軍隊將兩種不同的文化糅合一處。

    就在先前,他們祭祀蒼天,豬羊血氣在案上尋求太一保佑……接下來的路,便要靠他們自己了。

    燕北身邊是刨除燕趙武士外遼東最為精銳的二騎營與斥候營,合三千烏桓騎共有萬余軍士,這支軍隊大部為馬軍,各營統合也僅有不足三千步卒,看上去完不能承擔攻城重任。

    那是因為麹義、田疇部已經渡過大梁水,此時已經進軍至邊境,作為先頭兵馬直插高句麗邊境。

    而在前軍與后軍中間,則是數以萬計的民夫、河內走軻押送糧草物資作為輜重,源源不斷地運往高句麗。二十五萬石軍糧以充前軍圍城所需;數千環刀、三萬柄矛戈與八千皮甲與三千弓弩、數以十萬計的箭矢,作為麹義部損壞替換的消耗軍備;大三十架拋石車、二十武鋼弩、上百架云梯,甚至還有轉載于大梁水行船上鑿整至恰到好處的巨石、火油。

    這樣的輜重戰備,放在八百年前能夠橫掃幽燕,但是在八百年后的漢朝……并不能帶給燕北兵臨國內城下的信心。

    過邊境二百里的紇升骨城,是高句麗國中第二雄城。在先漢元帝時叛變的高句麗侯**建國時所建立的第一個高句麗都城,東夷強國高句麗在這片土地上定都四十年,后至王莽專政,才遷至國內城,紇升骨城成為高句麗面對西面漢朝的邊塞巨城,以王戚所領,于邊境對峙。

    燕北早就想領兵打到紇升骨城之下了!

    親眼看著一座兩百余年的大城毀于一旦,是何感想?

    他早就想知道!

    而這場仗,并未因為燕北押后行軍而推遲。

    漢與高句麗的戰爭,一直在。

    ……

    吳雙死了,他的傷口邪毒入體,持續發熱神志不清乃至口吐白沫,僅僅持續了十余日便不治身亡。

    潘棱試著為他綁回幾個高句麗鄉里的游醫,但這種病癥即便在漢朝也沒幾個醫匠能夠醫治……這種憤怒,被潘棱轉嫁到邊境上居住的高句麗人身上。借著高句麗與遼東郡大戰的機會,他的千余軍士繞過邊境,進入高句麗國內,肆意燒殺搶掠襲滅沿途百里無數村落,后來他才知道,高句麗新大王伯固在此戰前遷至邊境的五百戶奴隸、罪犯,幾乎被他殺光。

    而除了周圍村落的高句麗百姓,沿途的后勤軍糧也是潘棱的囊中之物。盡管走水陸的戰船是潘棱不敢去搶奪的,但陸地上那些民夫押送的兵糧,無論有沒有軍士保護,統統逃不過潘棱的毒手。

    “潰軍?哪來的潰軍?”

    一直以來相互扶持的袍澤死于病痛,沒能戰死沙場,著實令潘棱為此難過了一陣子,不過也僅僅是一陣。身處敵國邊境,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活過明日,又如何去為袍澤的死而傷春悲秋?

    自邊境潰敗入深林不過三十余日,他親眼看著三千袍澤死傷過半,在邊境線上與高句麗人的攻伐,為了麴將軍那句什么狗屁的‘且戰且退’,他和吳雙沒了六百多個弟兄;密林中與高句麗追擊軍隊的幾次交鋒,又有二百折損;從漢地入高句麗,密林深瘴,受了傷扛不過去的,又是四百多;最終能跟著他望見高句麗村莊的,也不過只有一千八百余人。

    傷痛、病癥、恐懼與驚駭,始終折磨著這支孤軍。

    而現在,潘棱有三千多名部下,這是他曾經遼東郡所有山賊盜匪的總和!

    在搶掠高句麗百姓、伏擊高句麗糧道的過程中,有俘虜、有留滯敵境的漢人、還有一些高句麗的奴隸與罪犯……他們部被潘棱吸收進自己的軍隊中,形成近半奴隸一樣的軍隊。

    不愿加入他的,部被砍殺致死,愿意加入他的則成為搬運物資的民夫,為近兩千的漢人武士減輕輜重壓力。

    “校尉,在大梁水一線邊境附近,有零散的高句麗潰軍向咱們這邊敗走……灰頭土臉,應當是被將軍打敗了!”

    聽著部下軍侯帶來的消息,潘棱皺著眉頭坐在石頭上磨礪著自己卷了刃的環刀,隨口問道:“有多少?兵甲、戰馬、弓弩。”

    校尉是潘棱自封的官職,在此之前他也不知道究竟還能不能活著回到漢地,也不知燕北、麹義、沮授那些郡中的達官貴人能不能擊敗高句麗敵軍……所以他在過邊境時讓部下多留了個心眼,把能明他們漢軍身份的章幡負羽統統埋在密林里。

    他虔誠地為燕北祈禱,希望太一神站在他們這邊,保佑遼東勝利。但另一方面,潘棱也為自己留出了退路,一旦遼東郡敗給高句麗人,他們便要忘記漢軍的身份,作為山賊留在這片土地上。

    后來收降高句麗俘虜與留滯鄰國的漢人加入軍隊,使得部下龐大起來,原有的官職似乎已經不能再指揮這么龐大的部下,潘棱便自作主張地從原的軍侯中提拔出三個軍司馬,自封為校尉。

    他喜歡校尉這個稱呼,燕將軍以前不也是校尉么,護烏桓的,現在就是將軍了……他也想當將軍。

    “都是股潰軍,十幾個、幾十個,模樣狼狽跟餓死鬼投胎一樣,在咱搶過的村子里翻翻找找……不過他們的兵甲都很整齊,應當是沒敢和將軍對陣就潰下來了。”這個軍侯,對,現在是軍司馬了,名叫拓拔乞,有鮮卑血統,不過從他祖先那時起就在遼西遼東一代討生活,算是漢人,也是潘棱早年的舊部,長著張蒸餅臉,體格健壯生性好斗,抱著拳頭道:“咱估計,他們后頭還會撤下來更多,將軍八成是勝了!”

    “就這點人,那還等啥,讓烏尹去帶人把他們殺了,兵甲有用的東西都搶回來!”潘棱歪著腦袋,朝刀上啐了一口,接著賣力地磨礪著,抬頭看了拓拔乞一眼道:“將軍跟某過,男兒在世,想要什么就要用雙手爭取……你去告訴烏尹,只要他的手為我握刀,老子不管他是漢人還是高句麗人,一樣能給他想要的!”

    烏尹是潘棱部下現在的曲將,前些時候投降的高句麗奴隸,強健有力,長刀舞開了五六個人都不能擋,有勇將的模樣,潘棱便讓他領了一曲軍侯,部下也大多為高句麗奴隸與降兵。

    不過潘棱也顧慮高句麗人的忠誠,所以便打算讓他去劫殺那些高句麗潰兵,在烏尹身邊,潘棱也留下了不少心腹,但凡烏尹有反心,便先把他干掉。

    至于他要拓拔乞轉告烏尹的那些話,潘棱自己是不出來的,那都是曾經燕北對他的話。

    拓拔乞走后,潘棱自石頭上立起,把自己用了很久盡顯斑駁的環刀塞回鞘中,瞇著眼朝山下望去……這里視野開闊,繞過嶙峋的山道便是茂密的深林,從山下是瞧不見這里的。正因如此,在抄掠了邊境數十個村落后,潘棱便派人在這里伐木,勉強清理出一處能夠藏兵的山寨。

    在山寨最邊緣靠著巨石,有一處離出去的望樓,能夠望見山下遠處官道的輪廓,不論是從邊境往這邊還是通往紇升骨城的路,都能看見個大概。盡管少數行人仍舊看不清,但若是大隊兵馬,便能提早知曉。

    “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將軍啊,你可一定要打過來啊!”

    看著四下無人,潘棱露出苦相,盡管現在山寨中藏著數萬石糧草,足夠部下士卒吃上好幾個月,但他卻無比期盼能夠與遼東郡取得聯系,如果能再回到遼東軍,哪怕仍舊只做個別部司馬他都愿意!

    軍中高句麗人已經超過八百,還有那些漢人,都不能絕對和他一條心。

    潘棱跪坐在巨石上朝著西方虔誠跪拜……燕將軍,你快來吧!8)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大埔区| 岳西县| 台北县| 苗栗市| 普陀区| 宜城市| 西吉县| 阿城市| 延吉市| 招远市| 涡阳县| 淅川县| 海丰县| 洛南县| 琼中| 综艺| 华池县| 邹平县| 乳源| 土默特右旗| 澎湖县| 兴隆县| 延吉市| 融水| 叙永县| 玉龙| 贡嘎县| 云梦县| 黎川县| 博野县| 康马县| 宜黄县| 临沧市| 芜湖县| 曲阳县| 渑池县| 元朗区| 杭锦后旗| 台江县| 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