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五事,當戰則戰,不能戰則守,守不得則走,走不成,唯降與死耳。
戰是戰不過高順的,而守又不能守,逃都逃不掉,留給于禁的選擇便不多了。當抵抗至最后,身邊軍伍大多投降跪地討饒,于禁也跟著一起投降。
除了投降,便只有死路一條。
能活下去誰會愿意尋死?
只是對于禁來說眼睜睜看著燕軍攻打成武城終歸是太過殘忍,不過所幸這幾名燕軍將領似乎沒打算攻打成武。當然沒打算,仗打完了,高順命麾下士卒收攏了戰利打掃戰場,就近沿著谷道一路向北行去,回還他們的大營。
來時行軍神速,回去多了戰利繳獲便要慢上許多,可就這一路逶迤而行的一個多時辰,于禁愣是沒瞧見一點燕氏有大舉進攻成武的意思。他猜的沒錯,燕北根本沒打算攻打成武,他中計是千真萬確!
這仗他輸的不冤,可就是太過窩囊。五千人被人算計地死傷慘重,干掉一個后面又來兩個,道路統統算計著堵死,換誰也贏不了。
高順奪過魏續的頭顱,盡管他和呂布諸將關系不算多好,尤其是這個過去總在呂布授意下奪他兵權的魏續,可到底是袍澤。眼看著功成名就的機會就在眼前魏續卻死在這里,誰的心情都好不了。
若高順知道于禁心里的想法,定然不會給這降將好果子吃。窩囊?明明魏續才他娘死得窩囊!
上千騎兵啊,打不過難道還跑不了?撐死戰功不要了,扭頭回大營總可以吧!
嘿,還真回不去。要不說于禁和魏續一樣窩囊,區別也無非是于禁還活著,魏續卻死了。
燕北在大營里閑不住,八千兵馬放出去還讓他感到擔憂,他倒并非擔憂于禁,只是怕曹仁領兵馳援,那才是真正的麻煩事。眼下他身邊可用之人不少,但大多都沒有什么彪炳戰功,亦無威震敵軍的名號,諸如管亥、焦觸及呂氏舊將,沒誰能獨當一面。
他部下但凡能獨擋一面的,都擋一面去了。
而曹仁、于禁,這二人卻是曹操部下數得上名號的大將,單單于禁,用多其一半的兵力去進攻,燕北還比較放心,可若再加上曹仁,恐怕就是一場兵敗了。
這若是敗了,那情形便又退回到冀兗之戰開始之前的局面,燕北是絕對不愿見到這一幕的。
千等萬等,戰報先后送至中軍……魏續死于陣中,所部皆敗;于禁欲東走,為高順所擒,凡所降者八百有余。
魏續死了,燕北回到帳中撫著額頭,沉思片刻,再抬起頭來已是高順押運俘虜還營,第一件事便是來燕北帳中復命,拱手拜倒道:“大王,末將不辱使命,于禁勢窮而降,我軍得勝,只是魏將軍……”
燕北長出口氣,魏續的死對他來說是個重大打擊,倒不是說他有多倚重魏續,而是魏續這人關系實在比較復雜。他是高順的袍澤,與曹性、成廉關系不壞,又與呂布有姻親。正是因為有這層關系在,燕北才愿讓他獨領一軍,給個升遷的機會來穩定麾下并州諸將。
只是實在命途多舛,好好這么一個并州派系武人翹楚說死就死,最關鍵的是呂布告別朝堂中心沒多久,這個并州系諸將翹楚便成一具尸首。
“魏續,不在了?”燕北明知故問,微微抿嘴來表現出自己的不忍,末了才緩緩搖頭道:“我不該讓他去啊!他可有子嗣親屬?”
高順低垂著頭道:“魏將軍尚有二子及妻女,皆在邯鄲。”
燕北這才稍顯輕松,點頭道:“我知道了,這件事先按下,尸首可帶回來了?”
待高順點頭后,燕北道:“這件事你不要再擔憂了,他的后事與妻兒,自有燕某照顧,為平定天下而死的迎接不應被后人遺忘。奉孝,派人準備棺木,魏續與燕某同下河南,當讓他看著曹氏是如何被平定的。”
高順點頭告退,不多時于禁便被兩名軍士帶入帳中,燕北抬眼隨意地讓左右松綁,道:“喲,來了。”
敗軍之將似乎總是喪氣,于禁也不例外,垂著頭也不看燕北,接著便聽燕北道:“于文則,為何鮑允誠不在后,你不來投奔燕某啊?”
這話于禁能怎么回答,他只能無聲地對燕北拱拱手。
“昔年大王于北,允誠君身孕戰場,我等俱為兗州牧部下,自當追隨兗州牧。”聽到于禁這么說,燕北輕輕頷首,這才道:“魏將軍,最后如何?”
越是熟悉才越讓人感慨萬千,這些近些年你征我討的將軍們,竟由上至下都是老熟人了。呂布過去帶著高順、成廉、魏續擊敗過曹操、鮑信,而于禁又曾向燕北求救,曹操被燕北資助過兵馬……說來說去,天下紛爭,爭到最后也還是他們這些人的事。
“魏將軍,死得其所,他戰至最后一息。”
燕北點頭,幾句話間便已定下對魏續的肯定,起身走過于禁身邊時拍拍他的肩膀道:“去趙國吧,當個校尉,總比死在兗州強。”
說話間燕北便已走出中軍帳,于禁戎馬十年方有今日,只是今后有無前途還要再看際遇。于禁仍舊低垂著頭,這是他一生中最灰暗一日。
在燕北走出中軍帳,帳外早有高順、成廉、曹性等人等候,除此之外,不遠處還有高覽等人。人們都在看著燕北會如何處理于禁,還有魏續的事。
燕北對郭嘉耳語幾聲,接著沒有理會諸將,兀自去探看魏續尸首。在他走后,郭嘉對眾將高聲道:“大王有令,諸將不必怪罪于禁,戰場之事各為其主,今于禁投降,為趙國校尉。”
話音一落,便是一片嘩然。
只是寥寥幾人知道燕北是怎么想的,如果現在處死于禁,將來便不會再有曹將投降,魏續已經死了,但更多人還活著。只是這樣的結果,也確實令人心頭不快,甚至憤憤不平。
接著郭嘉待眾人安靜后才道:“魏將軍作戰有功,迷惑于禁東進,達成趙王的命令。授趙國邯鄲亭侯,食三百戶,長子襲爵。”。
a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