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馬林決定對于不合作的普通人船主,就按照之前的計劃,一面在海上搞他們的船,一面派盜匪去動他們家的財富直到他們航海生意經(jīng)營不下去
至于貴族船主,馬林不好動,但可以采用正常的商戰(zhàn)形式,來打壓他們。比如,派船和他們競爭。故意壓低運費,來擠垮他們
但考慮到北海國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良好關(guān)系,馬林也不能用北海國的名義去搞。因此,馬林想了個辦法假借漢薩商人的名義
尼德蘭海上貿(mào)易的興起,本就伴隨著漢薩同盟的打壓。原本歷史上,尼德蘭之所以能夠在16世紀(jì)崛起,是因為丹麥王國在沖突中戰(zhàn)勝了漢薩同盟,讓漢薩同盟失去了北海霸主的實力和威懾力。加上青魚產(chǎn)區(qū)轉(zhuǎn)向北海,給了尼德蘭挑戰(zhàn)漢薩同盟的機(jī)會。
但目前,漢薩同盟如日中天,原本該和漢薩同盟打得不可開交的丹麥,被馬林伙同漢薩同盟給搞垮了。所以,漢薩同盟在北海上的貿(mào)易地位很穩(wěn),打壓尼德蘭海上貿(mào)易的能力也很強(qiáng)。
至于為何漢薩同盟放任北海國的海上貿(mào)易?這也是無奈的事情,漢薩同盟需要馬林陸上勢力的支持,只能放任馬林發(fā)展海上貿(mào)易。
而且,北海國的貿(mào)易很特殊,他主要從事糧食、食鹽、酒水、香料和東方特產(chǎn)等少部分領(lǐng)域的貿(mào)易。利潤雖高,但規(guī)模不算很大。而且,和漢薩同盟重合的地方也不是太多。最大的沖突點就是食鹽貿(mào)易了。但馬林占據(jù)了呂訥堡鹽礦,成了漢薩同盟商人的供貨商,漢薩同盟自然只能忍著點了。
不過,對于尼德蘭的海貿(mào)商人,漢薩同盟就不必客氣了。別說那些尼德蘭小貴族,尼德蘭的主人菲利普皇子,漢薩同盟都可以不太在乎。只要不動手攻擊菲利普皇子的商船,正常的商業(yè)打壓,菲利普皇子也無奈。為啥?漢薩同盟在帝國議會席位眾多,哈布斯堡家族也不敢太得罪他們。惹怒了他們,漢薩同盟幾十個城市代表,就會聯(lián)合反哈布斯堡的貴族們,一起懟皇帝只要菲利普皇子不腦殘,就不會輕易和漢薩同盟撕破臉
所以,馬林假借漢薩商人的名義,去尼德蘭經(jīng)營船運,打壓尼德蘭商船,還真合情合理,還讓人沒脾氣
為此,馬林一面收購能收購的尼德蘭商船,一面開始布局,針對不賣船的那些尼德蘭普通船主和貴族。
然后,馬林從尼德蘭收購走上百條海船。同時,把大部分船長都雇傭走了。至于死活不肯走的船長,馬林只好安排科勒去整他們了
之后,馬林又讓科勒安排在漢薩城市潛伏的一些間諜,以船主的名義,帶著部分船只,進(jìn)駐尼德蘭,開始和尼德蘭的船主們競爭。他們的手段很簡單,就是安排間諜緊盯著那些船主。只要他們可能接下某些訂單,他們就立即搗亂,以低于市價的價格,去搶訂單。如果這些船主想要奪回訂單,繼續(xù)壓價,那就基本沒啥利潤了
這個過程,只要堅持做下去,遲早會把那些不肯賣船的貴族船主們擠兌得經(jīng)營不下去。然后,被迫轉(zhuǎn)行。但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估計要幾年時間。
只不過,就算擠垮了尼德蘭的海上運輸業(yè),也沒法在一年內(nèi)為馬林獲得充足的船只來運輸移民。
對此,馬林只好做了兩手打算一方面,他開始考慮讓部分移民走陸路。雖然時間長點,但總比傻等要強(qiáng)。至于陸上運輸糧食成本高,馬林也只能認(rèn)了。
另一方面,還有至少一年以上的時間,馬林決定造船!
眼下,馬林能動用的運輸船,算上尼德蘭買來的,也就兩百多條,和2500條的需求相差太遠(yuǎn)太遠(yuǎn)。
所以,馬林第一時間給北海國的造船廠下達(dá)了命令停止一切軍艦和漁船的制造,全力制造商船。當(dāng)然,為英格蘭制造的多佛爾船不受影響。
而且,為了照顧漁業(yè),新建的部分商船,會做出一些改動,使之適合捕魚,成為商用和漁用都可的兩用船只。或者說,可以用為遠(yuǎn)洋捕魚。
除此之外,遠(yuǎn)在紐約長島的造船廠,也要發(fā)去命令,暫停大軍艦的制造,改為全力制造250級商船。美洲那邊,造船用的紅橡木取之不盡。而且,風(fēng)干好可以立即用來造船的紅橡木就堆積如山。只是改變下造船規(guī)格,難度不大。
而從大名寶船廠帶回來的幾千造船工匠,經(jīng)過長期培訓(xùn),現(xiàn)在也都適應(yīng)了制造歐式的龍骨帆船。幾千人一起開動,上百人一組,可以同時制造幾十艘商船。按照北海國分工協(xié)作造船法的效率,三四個月一輪,就能出幾十艘商船。一年可以造三輪以上,至少可以造一百幾十艘,甚至200艘。
但這還不夠!
200艘加上本土的兩百多,也就四百多艘船,距離2500艘還差了很遠(yuǎn)很遠(yuǎn)
怎么辦呢?馬林想了想,只能先去西班牙和葡萄牙采購船只了。水手船長不用你的,但買你的船用,還是可以的。雖然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卡拉克帆船和卡拉維爾帆船是大西洋船只,并不太適合半內(nèi)海的波羅的海。但是,勉強(qiáng)湊合下也能用。
威尼斯的槳帆船則不考慮,為啥?因為槳帆船需要水手太多了!
一般一艘卡拉克帆船,像是哥倫布探險美洲的那種一百多噸的船,只要40個水手就能操控。但如果是槳帆船,像是加萊船,有150支船槳,至少需要150個劃槳的槳手。加上船長和操控船帆的水手特么的,光是槳手和水手就把船塞滿了,還裝個鬼的移民啊?
因此,馬林只能考慮買卡拉克帆船和卡拉維爾帆船。但同樣的問題,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又不是不過了,不可能把船都賣給你。因此,馬林估摸著,能買到200艘就頂天了。
此外,他還打算向兩國的造船廠,訂購200艘,爭取在一年后交付這樣,一半的船只需求就達(dá)到了、
但馬林覺得還不夠,于是,他打算再新建造船廠造船!
不過,造船的木料好解決,造船工匠難弄啊。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造船工匠,起碼兩三年。這還是天才,普通學(xué)徒,甚至要7年。
馬林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造船工匠來源尼德蘭和英格蘭
正如之前所說,阿姆斯特丹原本十幾家造船廠,都被馬林收購,改成了家具廠。但是,那些熟練的造船工匠可還在啊,只是改為造家具了。
十幾家造船廠,每家都有上百造船工匠的。加起來,一兩千人沒問題。
馬林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造船工匠,都拉去造船。只要有木料,這些造船工匠隨時都能復(fù)工的。至于廢掉荷蘭造船的問題,不急于一時,先造完船,接著造家具唄。
而英格蘭那邊,造船廠也多得是。其全國造船工匠,起碼上萬。馬林只要肯給錢,出高價。讓他們一年內(nèi)提供300條船應(yīng)該沒問題。
這么一算,都能解決上千條船了。至于四五百條船的缺口,馬林也沒啥辦法。大不了,再拉一趟。或者,剩下一批改走陸路了
只是,這樣一來,花費的錢財那就非常驚人了。馬林覺得,自己又要窮了。上千條船,就算每條船1000金幣,也要上百萬金幣啊!而溢價購買和加急造船,更是要貴上幾成,一百幾十萬金幣是跑不掉的,總價說不定破200萬。
而北海國雖然用糧食折現(xiàn),200萬金幣是小意思。可問題在于,這些糧食馬林還要藏著掖著,不能拿出來變現(xiàn)。而且,就算他想要變現(xiàn),外界也未必有那么多貨幣來買。金銀短缺,在美洲金山銀山開發(fā)前,一直困擾著歐洲。此外,北海國那些存糧,還打算用來養(yǎng)活那些移民呢
那么,如此缺錢的自己,是不是要去搞點錢來花花?比如,去阿茲特克帝國搶點黃金白銀?
貌似,科爾特斯那混蛋在阿茲特克帝國可是搶了堆積如山的金銀來著。而馬林之前就派工匠去幫助阿茲特克帝國開采銀礦,現(xiàn)在幾年過去,阿茲特克帝國金銀應(yīng)該很多了吧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