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馬林一臉猥瑣的自嗨表情,科勒滿臉無語,于是,他問出了施瓦茨一樣的問題:
“少爺,如果歐洲各國都掌握了這種戰術,我們該如何應對?難道,這就是您說過的只要價格夠高,商人愿意賣出吊死自己的繩子嗎?”
馬林臉色頓時一僵,怒道:
“你懂啥?我不是說了可以在側面使用一窩蜂嗎?”
科勒搖搖頭:
“您不是說,那是因為莫斯科大公國的軍隊沒板甲穿,一窩蜂箭頭很容易射穿嗎?換成板甲裝備率極高的法蘭西,那可不妙了啊”
馬林頓時有些愣住了,是啊,皇帝用火炮鐵索陣擊敗法國人,法國人肯定也會學習。畢竟,法國人火炮也很多,學起來很輕松。
但讓黑衫騎士帶著一窩蜂從側面打擊,對于不穿板甲的莫斯科軍隊固然有效。可對于板甲騎士就有好幾萬的法國,雖然有效,但效果沒那么好啊
而且,一窩蜂也比較容易仿造,若是被學了去,到時候北海**隊也容易被人放一窩蜂懟在臉上
在東歐用一用沒啥,反正東西歐交往不密切,消息也難傳過來。可在西歐這邊用一下,還取得大捷,別人又不是傻子,肯定照抄啊。
而且,就算帶翅膀的改良版一窩蜂抄不了,普通一窩蜂還是能抄的。雖然普通一窩蜂有效射程比較近,但若是貼近了照臉懟,也是很恐怖的。遇到戰術大師,能忍住等對手放進了45米內再一起發射,造成的傷害不亞于改良版一窩蜂在百米外受到的傷害。
除此之外,一旦馬林祭出了一窩蜂這個大殺器,來對付鐵索連環炮車的戰陣,那么,火炮將會迅速失去市場。因為,其不無敵了,自然就不再受到追捧了。
所以,使用一窩蜂對付鐵索連環炮車陣,不但會導致火炮失去市場追捧,還會導致敵人模仿。畢竟,這玩意科技含量真的很低。只要獲得一個沒燒完的樣品,就能成功仿制了。
馬林也不敢賭歐洲人像明朝那樣,沒有找到一窩蜂正確用法的將領。萬一,人家找到正確使用方式呢?
到時候,后果就嚴重了。若是北海國戰敗,會引發不可控的嚴重后果。因為,馬林之所以能在北海國說一不二,靠的就是無敵的人設。這導致北海國內無人敢反叛,因為,誰也沒有自信能打得過馬林。這對外面的諸侯也是,他們沒信心打敗馬林。之前薩克森和勃蘭登堡的聯軍,以及8個諸侯國的聯軍,都敗在了馬林手下,給外界極大的沖擊。
可若是馬林無敵的人設崩塌了,那么,那些諸侯就會恢復信心,沒準會聯合起來再度攻擊北海國。要命的是,一旦無敵神化被打破,沒準北海**隊的軍心也會變得渙散。
就像法國,在拿破侖時期,建立起了無敵的信心。可在普法戰爭中敗北后,法蘭西的無敵的自信心就崩塌了。此后,面對德國總是很被動。雖然有戰術上的原因,但不可否認,自信心對于戰爭也是很重要的。
因此,馬林不打算在西歐拿出一窩蜂這種不確定性很高的武器了。這不但會帶來不可預計的后果,還影響到火炮的生意。
“可是,改如何在保住火炮生意的前提下,又能保證打敗法國人和各國諸侯呢?”
馬林想到用獨頭彈火槍,但問題是,就算是后裝的漏氣的佛郎機炮,射程也有兩百米左右。獨頭彈和佛郎機炮對射,雙方射程固然差不太多,可是,威力差距太大了。你一個鉛彈,打死一個人,人家鐵球能砸死幾個,收益和帶來的威懾力都沒法比。
到時可以用普通的前裝三磅炮跟后裝的佛郎機炮對轟,畢竟,前裝三磅炮有效射程又365米左右,比后裝佛郎機炮的200米左右遠不少。
但是,即便是前裝三磅炮,射程倒是超過對手,可命中率和滑膛槍一樣,一樣的慘不忍睹。一兩百米后,前裝三磅炮能否命中目標,也只能靠上帝保佑了。畢竟,前裝三磅炮也是滑膛的,命中率不行。
雖然后來火炮被稱為戰爭之神,但滑膛炮時代,炮彈更多地是靠著對面人員密集,來個范圍打擊,而不是靠著精確的轟擊。沒辦法,滑膛槍炮就這樣,準確度不高。
除非,有線膛炮,或者,用射程更遠,精確度更高的米涅步槍來解決對手。但馬林不愿意早早拿出米涅步槍這種終極大殺器,要是對手普遍列裝米涅步槍,那么,他的“江南皮革廠”鎧甲也是沒法抵擋的。
至于線膛炮?那玩意太難加工了,得用車床在炮管內切削。至于手工拉膛線,那玩意用在火槍上還好,用在火炮上覺悟可能。畢竟,火炮的膛線深度要求很高,加工難度非常大,手工弄不來。
另外就是,銅炮是不適合制造線膛炮的。因為,炮管一旦發燙后,銅炮身管就容易軟化。若是滑膛炮還好,線膛炮炮彈很容易把熱軟化的膛線擠壓變形了到時候,火炮就廢掉了而歷史上,線膛炮一般都是鋼鐵鑄造,比如派若特炮。而拿破侖炮,都造到12磅炮了,依然是滑膛青銅炮。不是不想刻膛線,而是炮管一旦發燙,膛線就被鐵球給擠壓壞了。
想搞線膛炮,必須上鋼鐵的。可是,馬林要賣的是銅炮啊,利潤大,所以
“用拿破侖炮對付佛郎機炮?”馬林想了想后,搖了搖頭。為啥?拿破侖炮固然威力大射程遠,可是,耗費銅料也很驚人啊。一兩門甚至幾十門都沒啥,要是動輒上百門太耗費銅料了
另外就是,你能用大口徑的銅炮,別的國家也能。要知道,這個年頭,12磅青銅炮技術并不難。只是因為陸地運輸不便,加上這個年代幾乎沒啥公路,才導致一般國家沒把12磅青銅炮搬上陸地的。但在海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上,12磅炮只是很普通的口徑。
想通過口徑壓制對手,別人也能學了反壓回來。最多,人家主炮用的是泥模,成本比你高點。
可要是上馬線膛炮,就得用過鋼炮。但這拿出來,對于銅炮銷售不利啊
馬林很煩躁,打開桌上的木盒,想拿出一支卷煙點上,但忙中出錯,打開了另一個木盒,拿出了一顆鋼釘獨頭彈
“這特么”馬林很無語,就打算把獨頭彈放回盒子里。
但是,忽然馬林拿著獨頭彈的手在半空中停住了
“獨頭彈獨頭彈”馬林喃喃自語。
“如果用獨頭彈技術來改造炮彈呢?”馬林腦海中閃過一道光
說干就干,馬林找來木匠,雕刻木頭盒子。這木頭盒子其實就是個模具,用來制造水泥炮彈的。
用鐵制造炮彈馬林可不舍得,太奢侈了。這年頭,鐵可是戰略資源。而水泥做的炮彈,成本低廉,打掉就可以不管,也懶得回收。而且,水泥炮彈的威力和石彈差不多,威力也很猛。用來轟擊城墻或戰船也許威力不足,需要換鐵球。但是,用來打血肉之軀的人,絕對夠用了!
頭部帶陽膛線的水泥獨頭炮彈,烘干好后,直接拉去靶場試驗,就用前裝三磅炮射擊。然后,參加試驗的人目瞪口呆地發現,獨頭炮彈,打出了超過500米的射程。而且,打得賊準!
可以這么說,若是和敵人的炮兵陣地對射,用了獨頭炮彈的三磅炮,指哪打哪,可以很輕松地滅了對面的炮兵陣地。
唯一讓人不放心的,就是獨頭炮彈若是砸進沙子地和沼澤里,容易被人拿到樣品,成功仿制。到時候,那就可怕了
咋辦呢?靶場上,馬林看見邊上的炮兵軍官正在捏開一個水果罐頭的封蠟,拔開木塞,準備想用罐頭
“有了!給炮彈頭部戴個帽子!”
然后,馬林把水泥炮彈做成了很普通的手槍彈的橢圓形彈頭,但是,留了兩個插孔。
同時,馬林安排人,把采購自東歐的封蠟,用模具,制作成蠟“帽子”。“帽子”上面,是陽膛線。
發射前,炮手會把制作好的蠟“帽子”卡進水泥炮彈的兩個插孔里,讓水泥炮彈頭部戴上有陽膛線的蠟“帽子”。
發射后,水泥炮彈因為蠟“帽子”上的陽膛線,開始旋轉。但因為和空氣摩擦帶來的高溫,蠟“帽子”容易熔化。同時,彈頭打在目標上,蠟“帽子”也會被輕易砸碎
及時炮彈砸進沙堆或者沼澤,脆弱無比以及怕高溫的蠟“帽子”也會遭到很嚴重的破壞,讓人看不出完好的形狀。這樣一來,就談不上什么仿制了。
經過測試,這種戴了蠟“帽子”的水泥獨頭炮彈,性能受到的影響很小。而發射后,蠟“帽子”基本會受到嚴重的損害,看不出原本的樣子,也就無從談起被人仿制了。甚至,連水泥炮彈本身,都會因為激烈的撞擊而四分五裂,更別提脆弱無比的蠟“帽子”了。
“嘿嘿,沒想到,獨頭彈技術,居然能用在炮彈上,這獨頭炮彈用起來,真是犀利啊!”
全程陪同的科勒和施瓦茨,立馬送上彩虹屁。但這次,他們是真心夸贊的。因為,馬林的“腦洞”實在太厲害了。而這種獨頭炮彈,威力也真的很大。
而且,兩人和馬林討論過。如果把獨頭炮彈技術用在攻城和海戰中,一樣威力驚人。只需把水泥改成鑄鐵,再把火炮改成更大口徑的火炮。類似圓錐的鐵制獨頭炮彈,能給城墻或敵方戰船,帶來更大的破壞和殺傷而為了增強破防能力,橢圓形彈頭,可以弄得更尖銳一些,類似后世的尖頭步槍彈
“這個發明,的確好厲害啊!”就連馬林自己,都佩服自己的“發明創造”能力了。這可不是照抄后世的技術,完全是舉一反三的能力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