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機械命令、寂寞民工、安子默、愛無痕、命中注定的推薦票!!)
好在現在還算好找工人,王浩然在每輛人力車上寫上拉客價錢標準,讓憨牛到市場上招來十來個工人,一人拉著一輛人力車去拉三天的客,薪資是一天五十文。
“少爺,你這樣就不擔心有人賺了錢悄悄自己留下一些嗎?”憨牛問道。
“沒事。”憨牛能想到的問題,王浩然自然也能想到,不過這些錢王浩然并不放在眼里,怎么他現在也算是個富商了。他想要的是在這些人中找一個人來管理這個租賃店,到底選誰,那就看這些人交回來多少錢再考慮了。
三天下來,這些人交回來的錢每天都有上漲,最多的一天竟然能賺得近六百來錢,最少的也有近二百錢,這么算下來,王浩然也就賺了十來兩白銀。給這些工人結要工錢,王浩然便道:“你們也看到這拉客的活能賺不少錢了,直到現在雇傭你們時間也到期了,如果有誰想租用這些人力車的話,可以到便捷車行找我。”
“少爺,不知租用人力車要多少錢?”工人們要就有這想法了,之前只是聽過便捷車行的人力車將來可能會對外出租,只是還不知道具體是怎樣的。
“日租五十錢,月租一貫。”
“那我們明天去哪里租人力車?”
“去租賃店,離這也不遠。”王浩然在盛新的三個鋪面都用完了,只好在附近又租了一家鋪面。
送這群亢奮的工人們離開時,王浩然對其中一個人道:“老黃,你留下來商量點事。”
“少爺有何事?”老黃就是那個上交錢最多的工人,三十多歲,雖然不識字,可頭腦激靈,不然不可能一天拉了近六百錢。
“雖然你一天最多能賺上近六百錢,不過這也不可能會長期如此,將來拉客的人肯定會來多的,你是不是?”王浩然看中老黃為人老實,而且還會寫字,這樣的人可不好找,讓他打理租賃店問題不大。
“確實是這個理,不過一天能賺一二百錢也不錯了。”
“嗯。不過我這有份工作可以給你來做,一個月三十貫,你做不做?”這老黃
“三十貫?!”老黃不敢置信地問道,驚訝得完話都忘記把嘴巴合上。
“是的,我想把這車行的租賃業務交給你打理。”
“好好好!俺當然愿意!”
“那行,現在我就帶你過去交代一下工作,明天你就正式到那里工作。”
次日清早,早早到租賃店開門的老黃便看見店門前聚集了許多人,有些是前幾天一同拉客的,其他人應該是這些人介紹來的親朋好友。
“誒?老黃,你怎么就一個人過來啊?這么好的差事,怎么不多叫些人來啊?”前幾天一起拉客的一個工人認出老黃,上前搭話道。
老黃苦笑了下,并未回答那人的問題。要親朋好友,老黃多的是,只是他家困難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肯幫忙,感慨世態炎涼的同時,老黃已經沒有再跟那些所謂的親朋好友來往了。
“老池你能早點來就對了,店里能對外出租的人力車可是有限的。”老黃轉移話題道。
“喔?還有這事?那能出租多少出來?”老池沒想到老黃的消息能這么靈通。
“目前只有五十多輛,以后最多只能出租一百輛。”這事是王浩然交代老黃的,如果太多人丟下農田跑來拉客,朝廷肯定跟他急。按士農工商的等級劃分,農之所以能排第二,除了人多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民階級生產糧食,而糧食則是國之根,特別是在糧食生產力不足的唐朝,農民的重要性更是明顯。
“五十輛啊!”老池急忙張望了一下人群,估計也就不到三十人,這才稍微淡定下來,抱怨道,“怎么這店還不開門啊?!”
“這不是來了嗎?”老黃得意的朝老池晃了晃手中的鑰匙。
見老黃拿著鑰匙打開門,原以為老黃是開玩笑的老池算是被震驚到了,好奇地問道:“你怎么有這鑰匙?莫非……”
“嗯,少爺讓我打理這家店。”老黃笑道,從昨天到現在,他感覺自己一直在美夢中一樣。
“恭喜恭喜!”其他之前一起拉客的人都圍過來道賀道。
“同喜同喜!各位都排好隊吧,我這就給大伙登記一下。”老黃滿面紅光,好久沒能這么得意過了。
“想必王家少爺看你賺的錢最多才讓你管理這店的吧?可惜我比你還少了一百多錢。”老池懊悔道。
“少爺自然也不會忘記你,他了,三天賺的錢最多的四個以后租車都不用押金。”
“真的?那太好了!為了這押金,我可沒少借錢。”老池喜出望外道。
“這是真的嗎?”有兩個工人欣喜的擠過來確認道。
“是你們倆啊!”老黃認出這倆人正是排第三和第四的兩個車夫,哈哈笑道,“自然是真的,你倆租車也不用交押金,簽個字就行了。”
完老黃又湊近一些對這三人低聲道,“別看少爺年紀,可不是那么容易被人蒙的。”
老池自然知道老黃指的是什么事,暗自慶幸自己當時管住了自己。雖善有善報,這因果也來得太快了?不過快的好!老池表示很滿意。
這些生意就不多提了,王浩然也算是當起甩手掌柜,只是叫老黃每隔半個月過來匯報一次業績而已。這段時間王浩然的各個店都走上了正軌,雖然他沒再折騰出什么大動靜來,卻也沒閑著,基都是待在廠房和陳俊他們改進設備。有王浩然的加入,設備的改進進程明顯加快了很多,最為凸出的就是各種設備都改為齒輪帶動,可以隨意調節機器的轉速。
其實有了這些設備,王浩然完可以制造出更多的實用的東西,他來也是想這么做的,不過之前他聽到一個消息,是關于朝廷鼓勵民眾開荒的政策,也正是這個消息打消了王浩然大規模制作機械設備的想法。唐朝終究不是二十一世紀,工業的發展對于二十一世紀來,那是發展有利。而在唐朝呢?特別是唐初,由于前朝時期****不斷,李淵接手過來的江山已經沒多少人了,大概也就一千萬人的樣子,到了李世民這里,人口增長了許多,不過還是不超兩千萬人口。就這么點人,扣除掉士工商三個階層,再出去老弱病殘,能干農活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農產品的產量也不怎樣,導致國糧食總產量一直處于貧缺狀態,平時都會有人餓死,那就更別遇上天災了。若是這時再來個不太完美工業化,雖可以節約一些人手出來,但終究不可能做出二十一世紀那樣機械化的設備,所需要的工人必定也會不少,那肯定會使一些農民拋下農田跑來做工,如此一來,糧食貧缺的狀況必然更加惡化!那后果可就不堪設想了。都李世民愛惜自己的百姓,連罪犯都不舍得拉去砍頭,未必沒有這方面的考慮。既然連身居高位的皇帝都會憐惜那么幾個勞動力,王浩然自然也不會那么自私。
如此看來,想要讓大唐步入工業化時代之前,首先得解決糧食問題。可麻煩的是,這里一年只能種一季水稻,這對研究雜jia水稻來是個硬傷,急也沒用。對于這一缺陷,王浩然又不想千里迢迢跑到南方去研究,只能自己親自跟緊下一次的水稻種植了,爭取一次就能培育出不錯的稻種。至于三系法,雖然也很迫切,但也只能往后推一推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