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歷史軌跡中得科舉考試,光是考秀才就有三道門檻。
很多書生,考到頭發(fā)花白都考不中一個秀才,被稱作老童生。
不過,江東這才是第一次科舉,考試肯定沒那么嚴格。
因為目前來說,報名的人雖然很多,但是真正有學問的還是太少。
第一次科舉,一切從簡。
不過隨著科舉的發(fā)展,考試流程肯定會有所改變。
當然了,呂布也沒準備照搬原本歷史軌跡中得科舉考試制度。
呂布感覺,原本歷史軌跡中得科舉考試制度,顯得太過僵硬,不能更好的選拔人才。
半個月后,一百個秀才,參加了第一次科舉考試的會試。
會試共考三天,分三科進行考試。
第一天考的是數(shù)學,第二天考明經(jīng),內(nèi)容是四書五經(jīng)。
第三天,考的是自然科學。
這三科考試,只要有一科取得高分,就能夠被取中。
當然了,如果只考中數(shù)學科或者自然科學科,會分入科研院里面,不會做官。
只有考中明經(jīng),或者三科都獲得高分,才會經(jīng)過培訓之后做官。
三天之后,一百個秀才全部考完,試卷全部封存起來。
為了杜絕舞弊,學子的考題都是糊名制。
然后,盧植、蔡邕、黃月英帶領十位考官,進行試卷的批改。
第一次科舉考試,因為生員問題,分數(shù)普遍不高。
但是呂布并不準備放低標準,堅持按照事先預定的分數(shù)線進行錄取。
結(jié)果最終只錄取了十六名考生。
這十六名考生,數(shù)學五人,明經(jīng)六人,自然科學三人。
而三科總成績,只錄取了兩人。
這一科,錄取人數(shù)雖然少,但是卻是出現(xiàn)了一個人才,三科成績滿分!
最終打開試卷,發(fā)現(xiàn)考取滿分的這個考生,赫然便是魯肅。
當初呂布讓魯肅專心備考,參加今年的科舉考試。
魯肅果然來了,并且取得了一個絕佳的成績。
魯肅是個人才啊,只要加以培養(yǎng),將來必有大用!
大喜之下,呂布直接欽點魯肅為這一科科舉考試的頭名狀元!
魯肅也成為科舉考試有史以來第一位狀元!
至于后面的榜眼和探花,直接空缺。
因為第二名和魯肅相差甚遠,這一科連第三名都沒有,肯定沒辦法補齊榜眼和探花。
……
第一界科舉考試,圓滿成功。
當然,在流程上,第一界科舉考試和正宗的科舉考試相差甚遠。
正宗的科舉考試,考中秀才之后,要參加鄉(xiāng)試。
鄉(xiāng)試中舉之后,參加會試。
會試中得會員之后,到金鑾殿上參加殿試,才能決出一二三名,狀元榜眼和探花。
而江東第一界科舉考試,一切從簡,直接從秀才進入到會試,在會試中直接就決出了狀元。
呂布沒準備照搬正軌科舉考試的流程,因為呂布覺得太過繁瑣。
不過以后的科舉考試,肯定會增加一些流程,不可能這么簡單。
總之,一切都在試探之中,需要在試探中摸索出最適合的流程出來。
……
第二日,考取狀元的魯肅著紅袍,戴紅花,騎白馬,余下的十五位被錄取的會員在魯肅身后跟隨。
一行人在侍衛(wèi)的保護之下,在整個南京城里面夸街!
無數(shù)學子、百姓、商人,將幾條街道圍堵的水泄不通,紛紛前來觀看狀元郎的風采!
魯肅相貌魁梧,性格豪爽,騎在白馬上,越發(fā)顯得卓爾不群。
圍觀的百姓看了,無不吶喊稱贊。
好多大姑娘看到出盡風頭的魯肅,不由萌動芳心,尋思著回頭就找媒人上門提親。
這一次夸街,足足進行了一個多時辰才結(jié)束。
而觀看的百姓,仍然感覺意猶未足,沒有盡興。
沒辦法,這個時代,百姓得娛樂活動還是太少了。
以前大家都窮的時候,每日為生計所迫,哪里有尋樂子得心思?
但是現(xiàn)在大家溫飽問題解決了,手頭多少都有幾個余錢,心里頭就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了。
像狀元夸官這種事情,極大地滿足了百姓得精神需求。
他們恨不得這種事情越多越好。
……
夸街之后,狀元郎魯肅還有其他的十五位被錄取的會員,全部被送到刺史府中,被呂布一一接見。
接見之后,按照各自的成績,逐一分配了崗位。
至于魯肅,被呂布直接送到荀彧身邊,充當荀彧的主簿。
主簿,相當于領導的秘書。
而主簿實際上的權(quán)利,要比現(xiàn)在的領導秘書要大。
主簿參與機要大事,總領府事。
習鑿齒曾為桓溫的主簿,當時人說:“三十年看儒書,不如一詣習主簿。”
陳琳曾經(jīng)當過何進的主簿,楊修當過曹操的主簿,呂布做過丁原的主簿,司馬懿也當過曹操的主簿。
因此,對呂布任命魯肅為主簿,不以為然。
覺得魯肅年紀尚輕,難以擔當如此重任。
對這種意見,呂布只是微微一笑。
魯肅有大才,加以培養(yǎng),將會成長為不遜色荀彧多少的棟梁之才,這些人怎么會知道呢?
……
當然了,出現(xiàn)這一情況,也和當前江東的官員提升制度還不完善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制度問題,呂布已經(jīng)命令荀彧等人,正在起草和完善之中。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切實的條令。
其實最完善的官員制度,當屬三省六部制。
漢朝實行三公六卿制度,魏晉演變成三公九卿。
到隋朝改官制為三省六部制,然后一直延續(xù)到清朝。
隋唐元明清,五個朝代都沿襲三省六部制,可見三省六部制是古代最為完善的一種制度。
可惜呂布現(xiàn)在還沒立國,公然改換官制奉先太大。
改官制這件事情,只能等以后再說了。
……
第一屆科舉考試完美落幕,但是影響深遠。
因為老百姓和那些士子,真真正正地體會到,原來寒門子弟通過讀書,一樣可以成為人上人,一樣可以做官。
科舉考試,給寒門子弟,提供了一個上進的階梯。
尤其是狀元郎夸官,更是刺激了無數(shù)的百姓和士子。
科舉考試之后,越來越多的百姓,將自己家里適齡得孩子送進學堂。
讀書改變命運,已經(jīng)成為江東百姓的一種認知。
科舉考試,將會發(fā)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