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他這么問,劉熙古怔怔的看了他一會兒,突然索然無味地嘆息院的教材,當知道控制變量法。”
這話一出,議事廳內(nèi)不少官員都忍不住低笑出聲。
雖然因為私人書院比較多,陳佑的書院改名為周山書院,但劉熙古所說的書院,不必多想,大家都知道指代的就是周山書院。
京城大多數(shù)有上進心的官員都會關注周山書院的情況,要么是想要投陳佑所好,要么是想抓住漏洞彈劾陳佑一舉成名。
不管怎樣,這些人都會了解一些書院里面流傳的想法理念,劉熙古口中的控制變量法就是其中之一。
新的東西出來,有人會抵制,有人會不屑一顧,也有人會去嘗試。有效果的就會逐漸傳播開來,成為“常識”雖然僅僅是他們這些高級知識分子的常識。
很顯然,此時在議事廳內(nèi)大部分官員的眼里,李繼勛就屬于那個“連常識都不知道”的笨蛋。
李繼勛有些不明所以,但他明白自己一定是出丑了,頓時臉色變得通紅,惱怒道:“便是不知又如何!我且問你,嶺南州縣如何同幽燕州縣相比?”
“其氣候相同、地勢不同者,農(nóng)商之業(yè)相差幾許其氣候不同,地勢相同者,農(nóng)商之業(yè)相差幾許其人口相同,一有渡口通衢,一無,農(nóng)商之業(yè)相差幾許其皆有渡口通衢而人口不同,農(nóng)商之業(yè)又差幾許。
“兩者對比或有偏頗,然天下三百州府,有相類者何其多也!氣候、地勢、人口、河流、道路,諸如此類,皆可為變量,一者變而余者同,可知此變量影響大小。諸量皆知,則此州府當有田幾許、有戶幾何、課稅多寡、糧價高低,盡可知矣!”
劉熙古解釋一通,看著李繼勛,語氣沉穩(wěn):“或因天人之變而有偏差,卻也相差不遠。不知李參政可能理解?”
說得簡單,實際應用起來要比這復雜得多,而且準確性遠遠沒有劉熙古講的這么好。
不過大體上的確是這樣,足以叫李繼勛無話可說。
果然,劉熙古說話間,李繼勛面色一變再變。
直到劉熙古問他能否理解,他已經(jīng)是面色鐵青,冷哼一聲沒有回應。
竇少華見狀嘆氣,出聲解圍道:“不管怎樣,考課審核總是要的,無非就是多加了一些內(nèi)容,恐怕還起不到將明相公所說發(fā)展農(nóng)事的作用。”
陳佑朝他微微頷首道:“這只是前提罷了。但是有沒有這個前提,決定了接下來是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
竇少華呵呵笑道:“某是支持發(fā)展農(nóng)事的,不過總不能說朝廷只盯著農(nóng)事一條吧?”
“一事一畢。”陳佑看穿了竇少華的想法,面色不變,“今日且議農(nóng)事。天下萬民待哺,皆望稻粱,故眼下當以農(nóng)糧為重。”
到最后時刻了。
宋敏貞開口道:“我認為陳平章所言乃是正理,如今天下,農(nóng)事為重。家里面有了余糧,才有心力去干其它事。”
安靜片刻,胡承約搶先開口:“陳平章、宋相公所言有理。諸位是不知,河南府自產(chǎn)糧食根本不夠吃,幾乎每個月我都在想著還能到哪里去買糧。要我說,這糧食豐收,天下才能穩(wěn)定。”
竇少華緊接著開口:“凡戰(zhàn)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治國也當是如此。”
稍微等了等,魏仁浦、劉熙古、汪弘洋、梁關山等人接連出聲支持陳佑。緊接著是盧億、楊子任、端木業(yè)、冉益謙、李成璟、龐中和等人。
議事廳內(nèi),越來越多的人發(fā)言,基本上都是一句話,或者干脆就是“附議”二字。
贊同陳佑的人數(shù)漸多。趙普和焦繼勛終于也撐不住,開口談了兩句農(nóng)業(yè)的重要性,算是表明態(tài)度。
議程進行到這一步,“以農(nóng)業(yè)為重”已經(jīng)成了共識,陳佑算是成功一半。
接下來的重點就變成了:討論完農(nóng)業(yè)后能不能直接結(jié)束?
掌控會議進程,是陳佑權(quán)威的體現(xiàn)。
如果不能,就證明他的根基不穩(wěn),在京城六品以上官員中的根基不穩(wěn),不做改變,就會被這些人的所謂“民意”裹挾,一旦違背,下場慘淡。
等議事廳內(nèi)安靜下來,陳佑雙手分開放在桌面上,掃視諸人后,沉聲開口:“今日所議,不過是一個綱領,具體如何行事,還需有司拿出詳細計劃來。吏部、戶部、稅務監(jiān)、肅政司還有御史臺,都要好好考慮考慮。除此之外,其他人若有奇思妙想亦或是諫諍之言,亦可書之文字以醒兩府。”
說完,他不等諸人回應,直接就道:“那就這樣,今日先是朝會,后又來議事,各部都積壓了不少事務,各自散去罷!”
說完,他靜靜等待。
等著有沒有人突然提出新的問題。
他說完后,議事廳內(nèi)安靜了一陣,然后最外圍的官員一步三回頭地出了門。
等到諸部佐貳官離開時,兩名負責記錄的書令史把寫好的記錄送到陳佑面前供其審核簽字。
陳佑這才在心里暗自松了口氣。
真的結(jié)束了。
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他的心定了下來。
畢竟只討論了一件事,記錄不長,也不復雜,很快看完之后,他揮筆寫下自己的職務以及名。
宰相和參政們依次簽字后,書令史離開去歸檔。
這時議事廳內(nèi)就只剩下他們九個人了。
陳佑靠在椅背上,神情嚴肅道:“眼下諸事以穩(wěn)為主,不會有太大變動,一切等西北戰(zhàn)事結(jié)束,再行調(diào)整。”
這話若是在之前說,那是服軟妥協(xié),但放在現(xiàn)在說,就成了安撫退讓。
聽他這么說,王彥川和竇少華面色稍稍好看一些。
唯一例外的就是李繼勛了,他鼻孔出氣哼了一聲,起身抱拳道:“我家中有事,先走一步。”
生硬的借口。
陳佑沒有阻攔,此時也無人幫李繼勛開脫。
斗爭永遠不會停止,只是沒想到會來得這么快。
更準確地說,是沒想到李繼勛會這么剛。
顯然,下一次檢驗陳佑首相權(quán)威的,就是他能不能輕松罷免李繼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