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燦燦想要拍科幻電影,這讓王謙源非常吃驚。
要知道,科幻電影在華夏好像就沒這個類型似的,你看哪個大導演敢于嘗試科幻題材的?
不過顧燦燦敢于提出邀請,王謙源當然不會直接推辭,他也好奇顧燦燦是要拍部什么樣的科幻電影。
通過幾部電影火爆的票房和話題度,加上顧燦燦本身的流量體質,她已經成為冉冉升起的導演新星,而且是超新星級別的,從某種方面來說,長相和性別確實也是顧燦燦的優勢。
如果顧燦燦要拍一部科幻片,話題度是有的,如果劇本不錯,也許真的能打造一部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商業科幻電影也說不定。
在王謙源看來,就從活埋看,就算是一直想在電影中探討人性的賈張科、陸穿的作品,沒有一部比得上的。
所以對于顧燦燦提及的科幻電影,他心里挺期待的,想趕緊收到劇本,好好的研讀一番。
顧燦燦想要拍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璀璨時代內部不少反對意見。
華夏的導演不是沒拍過科幻片,比如王京的未來警察、劉真偉的機器俠、周興池的長江七號。
但口碑票房都不如意,哪怕是周興池的長江七號,在絡上的口碑也是一般。
在華夏電影屆,有一種論調是,拍科幻片離不開特效和錢,此前正是因為兩者都缺,所以沒法拍。
但是在顧燦燦那個原時空里的201年,華夏各方面飛速發展,特效水平也發展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華夏的特效公司都可以接歐美的活了。
后來又有各種各樣的資本涌入電影行業,錢也不缺。
既不缺錢,又不缺特效,那么科幻片當然就應該風云際會,呼之即出了。
但真的是這樣嗎?真的嗎?
可惜直到顧燦燦穿越之前,都沒有一部值得大書特書的國產科幻電影,甚至可以這么說,國產科幻電影的影子都難以見到。
江湖一直傳言劉慈欣先生的三體要拍成電影,但是直到顧燦燦穿越過來,也沒有見到這部電影的上映。
其實,華夏有非常好的科幻作家,在科幻世界的多年耕耘下,華夏有非常豐富的科幻資源。
三體是其中的翹楚,但華夏的科幻絕非只有三體。
要了解華夏的科幻,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就是去看科幻世界舉辦的歷年銀河獎獲獎作品。
除了劉慈欣大神外,其他如王晉康、錢莉芳、何夕、柳文楊、何宏偉、韓松等,都是非常不錯的科幻作家,也都有一批自己的代表作。
雖然銀河獎不如國外的星云獎和雨果獎那么歷史悠久以及金光閃閃,但在華夏,它的確是耕耘出了不少作家和作品,以現有的資源拍電影,至少在創意上是不缺了。
但是,華夏的科幻片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缺席,那是為什么呢?不能怪劇本,那就怪特效吧。
那自然,就怪到特效頭上了。
聽上去很有道理。
外太空、外星人、宇宙飛船、蟲洞、潘多拉星等等,這些可不是用鉛筆就能畫出來的。
比如猩球崛起,那些高大上的技術,比如動作捕捉,連奧巴瑪都情不自禁去玩耍了下,確實需要很強的科技能力的。
但是一提到我國的特效公司,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不行。
但并不是這么一回事。特效不行,所以拍不了科幻片,邏輯不對的。
首先,完全不用特效也能拍出科幻片來。比如說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就是一群人在客廳忽悠,看上去還有點象群眾版的當夢想照進現實,但居然拍得科幻味十足,這就是神設定的魅力。比如說月球,也幾乎沒有特效,卻依然很出色。而且這兩部電影不但有十足的科幻味,還有讓人難以平靜的驚悚味。
其次,就算特效弱,一樣能拍出好東西了。想想6版西游記,細節自然不用說。和它同時代的倩女幽魂,這是197年拍的老電影了,以當時的條件,呈現到觀眾面前的的樹精姥姥那相當的嚇人,形象設計放到現在,也不能說太過時吧。
說起倩女幽魂,老外是把它當做科幻片來看的,因為它獲得了第16屆法國國際科幻電影節評判團特別獎以及葡萄牙科幻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這,好像是對華夏科幻電影的諷刺啊。
7年后,另外一部融科幻和奇幻于一體的大話西游照樣在沒有動作捕捉這種高精尖技術的條件下,一樣拍出了優秀的特效效果。
而且其實國內的特效公司也沒大家印象的那么差勁,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多多少少還是能點內容的。
更何況,以電影的全球化之路來說,華夏拍科幻片完全可以找好萊塢團隊來幫忙做特效,國內的特效公司水準再差,哪怕為零,也不影響。
華夏拍不出好的科幻電影難道是因為錢的關系?
但是華夏電影,最不缺的,應該就是錢了。熱錢涌入,由來已久。
對這個市場了解多的人就會發現,再爛的項目,都會有人操盤,有人跟進。但是,為什么這股熱錢就涌不到科幻片這個類型里去呢?
華夏科幻片類型的缺失,顧燦燦覺得根源還是在于全民缺乏想象力。
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最熱衷的,往往是挑一些這樣的梗:這符合史實嗎?這個朝代的椅子是這樣造型嗎?蘋果是什么時候引入華夏的呀,這個朝代就有蘋果了,這科學嗎?
“這科學嗎”快成了我們看電影的“主體思想”,似乎一到看電影這件事上,我們就迅速成了“考據派”。
缺乏想象力的另一個表現,就是我們太喜歡追求標準答案了,這在電影這件事上也有著同樣的表現。
這部電影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的段落大意是什么?好人在哪里,壞人在哪里?
這種追求標準答案的作風既體現在那些聲稱色,戒是漢奸文藝、海角七號是媚日電影的大學生身上,也體現在那些將爸爸去哪兒當做是華夏電影的恥辱柱的電影原教旨主義者身上。
還有一點,華夏的審查制度也是一言難進。電影里連鬼都不敢拍,都不敢在電影里表現,所有的非自然想象,全部用“神經病”來解釋。
這樣的情況下,導演們有多少勇氣和自信,去想象那宇宙的浩瀚,去想象生命的壯觀呢?
而且華夏導演們缺少的恐怕不止勇氣和自信,缺少恐怕的最多的還是興趣。
顧燦燦自做影視這一行來,真的感覺是飽受束縛。既缺乏物質生活的度,又缺乏政治生活的度,更缺乏精神生活的度。
沒有這三種,大部分人都做起了縮頭烏龜,將自己的視野聚焦在標準答案、好人壞人、明君昏君、貪官清官、歷史考據上。
顧燦燦穿越之前看娛樂新聞,知道寧昊要拍大劉的鄉村教師。她相信寧昊可以拍好,因為鄉村教師里的科幻味并不濃,它看上去更象是一部教育片而不是科幻片。
至于三體,顧燦燦已經沒有任何念想了。三體被拍爛的可能性遠遠大于被拍好。
一流的科幻很少拍出一流的科幻電影,而一流的科幻電影往往都來自于三流的科幻。
這個道理放到別的上也是共通的,名著往往很少拍出一流的電影的,一流的電影往往改編自三流。
比如電影教父很厲害,但這本,實在是秀逗了。
因為,科幻的存在,就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已經偏離了標準答案。
比如顧燦燦在原時空里曾經讀過錢莉芳的天意,對這部印象很深。
作者創造了一個基于東方歷史的科幻世界,韓信、張良、秦始皇、劉邦、項羽竟然可以毫不違和地生活在一個既真實又科幻的時空中。
第一次讀這本的時候,顧燦燦覺得天意里的韓信就是華夏版的超級英雄。
天意雖沒有劉慈欣、王晉康這些大神那么硬科幻,但它將科幻安排到歷史中去,用另一種方式重新編排歷史,重新解讀,讀起來十分。
不過印象深歸深,顧燦燦對天意其實并不是很喜歡,錢老師的文筆有些一言難盡。
開頭韓信郁郁不得志,心理活動描寫六頁,用了五個“啊!”
后半段,韓信以第三人稱竹筒倒豆子般向季姜述說事件來龍去脈,解釋龍羲選中自己是因為自己優秀聰明。
換個角度看,一個人夸自己“最優秀、最聰明,而且長得好看???”,臉皮夠厚啊,嘖嘖。
韓信送季姜離開,季姜不愿意,兩人難舍難分,對話充斥著“為什么?!為什么我們不能在一起?!蒼天。!”之類的瓊瑤式臺詞。這種以臺詞表達人物心理的直抒胸臆,真是挺肉麻的
從人物塑造看,韓信天賦秉異,自幼遇高人指點,長得好看很重要,機智冷靜,目光長遠,算無遺策。
文中一再強調,若他愿意,獲得天下如探囊取物。但為了人類文明的存亡,他忍辱負重,與外星人斗智斗勇,最終犧牲話說顧燦燦已經很多年沒看過設定這么不要臉,不對,這么杰克蘇的男主角了。
女主角季姜出身卑微,不是n,但雙目有神,天賦高,性格活潑,不畏權威,偶爾無理取鬧無理取鬧的段落看著頭疼,這個,大概是智商達到120的小燕子。
韓信不近女色,唯對季姜包容溫柔關懷備至行了行了,瑪麗蘇標準橋段。
當時顧燦燦第一次讀的時候還沒這么多吐槽的感覺,后來回想一下,真是蘇到掉渣。
顧燦燦陰暗的想作者一定程度上將自己帶入了女主角。
不過天意很適合改編為影視劇。人物形象鮮明,有什么比瑪麗蘇或杰克蘇的形象更易塑造?故事線索明晰,有懸念,有戲劇沖突。
顧燦燦記得在原時空里,天意確實被改編成了電視劇,歐嚎主演,不過直到她穿越,這部電視劇也還沒有上映。
之前的時候,想到天意,顧燦燦回想劇情,覺得真的是很適合改編成電視劇,她讓關菲菲找江美櫻,想辦法接觸天意的作者錢莉芳老師,把這本的影視改編權買下來。
江美櫻無奈的照做了,反正科幻影視改編的市場一片蕭條,璀璨時代買下天意和其他幾部科幻的影視改編權,根本就沒有花幾個錢。
顧燦燦決定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勸住,蘇洛等人都已經有了覺悟。
就像當初顧燦燦要拍七月與安生,還是自導自演,公司內部很多人反對,但是顧燦燦我行我素,結果票房口碑雙爆發,甚至還拿了不少獎,把反對的人臉都打腫了。
她想要拍一部科幻片,那就拍吧,萬一發生奇跡了呢。
拍那部科幻電影畢竟是在幾個月之后的事情,顧燦燦手頭還有不少的事情要做。
活埋殺青后,立即開始剪輯。以前剪輯顧燦燦總是要親自去動手,她擔心別人剪出來達不到她心里的那個效果。
但是拍了幾部電影之后顧燦燦就覺得這樣真是太累了,一部電影從開始拍攝到后期制作成片需要無數個環節,涉及到好多個崗位,要靠她自己來忙,累死也弄不好。
導演就干導演的活就好了,剪輯的事情自然有剪輯師,要學會相信專業人士的專業素養。
最多等有結果了,顧燦燦去修正。
趕到璀璨時代,顧燦燦將存儲卡交給公司的剪輯師,和他詳細的溝通好,顧燦燦才離開剪輯師,轉而去藝人中心。
她去找萬倩和焦俊艷等人。
失戀三十三天即將上映,宣傳工作也要開始了。
推開藝人中心的門,顧燦燦發現公司的不少藝人都在場呢,額,絕大部分都是妹子。
一群女藝人圍坐在一起,正在打牌。
看到顧燦燦來了,整個房間里突然安靜下來。
。: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