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三天的休息,村民們都緩過勁兒來了。
第四天的清晨五點從大隊部,傳出了“當(dāng)……當(dāng)”的敲擊聲。
今天開始交公糧了。
村長,書記,會計三人傾力合作!村長負(fù)責(zé)挨家收公糧,會計跟著記賬,書記得去縣城的糧食站等著合計。
村民們當(dāng)然也不會閑著了,村里有五輛馬車,八輛牛車,從村中選出會趕車的車把式13人,跟車的是13人,又從村民中選出40個青年,留下十個人裝車,30個人去山道不好走的地方,比如像上坡、泥濘處在每個地方停留五個人等著推車。
糧食是先從最前街東頭第一家開的,今年的糧食任務(wù)是小麥,黃豆,每畝地一袋,玉米則是每畝地兩袋。
村民們交的最多的是黃豆,小麥留著更好賣一些,還能打面吃。玉米也要比黃豆好賣,每家種的也不多,一般都是留著自家吃。
任務(wù)糧不是白交的,國家也會給錢,只是會比自己去賣的便宜一些,一般都會比正常市價少五分。
村長小叔和周大伯兩個人,領(lǐng)著一幫青壯,挨家挨戶的收著糧食,每到一家村民都會拿出來一個本子,本子上面記載著他家今年的出工人數(shù)次數(shù),除了正常出工,多出來的工每個人會給扣掉20斤糧食不用上交,只要你拿出的本子和大隊上面記得帳能對上,就馬上給你算賬。
村子里馬車太少,牛車又太慢,按順序郭嬸兒和周淑杰家被排在最后面。
收到她們最后這四家的時候,糧食已經(jīng)收了半個月了。
前兩家頭午已經(jīng)收完了,今天下午該輪到郭嬸家對賬,交公糧了。
之后就該到周淑杰家的了。
周淑杰頭幾天一直沒出門,在家給兩個孩子一人做了一件薄棉襖,做的長一點兒,大一點。一穿能到屁股下面,這樣下面就不用穿棉褲,只穿一個用線衣給改的開襠線褲就行,外面還得抱著一個包被,里面如果穿的太多了,會覺著窩囊不舒服。
吃過午飯之后孩子和婆婆就都午睡著了。
周樹杰站在院子里聽見郭嬸兒家那院,人聲鼎沸的特別熱鬧,就出了門去看看她家交什么。
一出門就看見從我們家這兒到郭嬸家門口。連馬車在牛車,一溜兒排開七八輛,剛看見還有點驚訝,怎么這么多車能用上嗎?后來一尋思,可不得用這么多嗎!
一個人12畝地,一畝地一袋,郭嬸兒家一共12口人,就最小的過三哥家的小兒子沒有地,其他的每人都有12畝,每人都要交12袋糧也就是11×12=132袋糧食,再扣掉他家多出的人工2袋糧,一共要交130袋這還都得是黃豆和小麥,如果要交玉米的話那就更多了。
郭嬸兒家今年也沒在大地里面種玉米,就是在自家小園子種了一些。都是種的小麥和黃豆,今年的黃豆小麥產(chǎn)量都挺好,每家除了交任務(wù)的、留種子的,剩下的一年都吃干的都吃不完。
聽說村子里那幾家困難戶,把去年欠的糧食都補上了。
周淑杰站在大門外,看了一會兒熱鬧。
看著他們周的周,扛的扛,記得記,還講著笑話。說說笑笑的好像他們肩上扛的那180斤,都是棉花一樣,一個個那是滿臉笑容,健步如飛。
門口停的八輛車都裝滿了。還剩了幾袋沒裝下,就又往每輛車上勻了下,一看裝完了郭大嫂和郭二嫂,就拿著兩個水壺一摞子飯碗。給每人倒了一碗水,郭叔就招呼著大家喝點兒水,消消汗。
村長小叔和大伯一看大門外已經(jīng)沒有車了,只能等著馬車回來再去周淑杰家,就都坐在郭叔家的院子,喝著水,扯著皮,侃著大山。
也就半個小時吧,頭午去送糧的兩輛馬車就趕了回來。
周淑杰一看馬車回來了,就趕緊回家,到家把大門和倉房門全部敞開,就等著人家來裝糧。
大伯他們隨后就進(jìn)了來,周淑杰家地少人也少,公糧就交的特別快,因為是軍屬也不用記出了幾個工什么的,所以一會兒就裝完了。
周淑杰家一共36畝地,需要交36袋糧。
周淑杰早就想好了,決定交32袋黃豆4袋小麥。
因為周淑杰家是最后一家,裝完車之后村長小叔和作為會記的大伯,拿著記著每家糧賬的本子,跟車一起去了千山縣城,去糧食收購站算錢去了。
等人都走沒了,周淑杰自己站在倉房門口往里看,一看這倉房里這回是寬敞了,剛拉回來沒放兩天兒的黃豆,只剩下六袋全部都拉走了。
今天在郭嬸兒家,聽著他們聊天兒,還說,今年的糧價挺高,收購站的糧價是兩毛,個人私下賣的都能賣到兩毛五呢。
周淑杰就在心里想,這才兩毛錢一斤的黃豆,就能讓老百姓這么高興。他們可能永遠(yuǎn)也想象不到,隨著國家的發(fā)展,二零零八年時黃豆每斤的最高價達(dá)到了三元。現(xiàn)在你要告訴他們,黃豆有一天會賣到三元錢1斤,他們肯定是不會相信,以為你在說胡話。
傍晚周淑杰正跟婆婆坐在桌子上吃晚飯呢,就聽見村子里傳出了有新通知的喊聲。
“全體村民注意了,明天上午去大隊部領(lǐng)錢,領(lǐng)完錢直接把地底費交了,每家只能去一個人,派一個明白的去。”這一段話在村子里,從東到西地喊了n遍。
聽明白了,周書杰還有點驚訝呢!這么快就算回來錢啦!
這一晚,村民們都是興奮的半天才睡著,一個個都擦拳磨掌的,就等著明天領(lǐng)錢了!
一個個吃過早飯,就都在家支楞著耳朵聽著他什么時候能發(fā)錢!
在六點半的時候從大隊部傳來“當(dāng)”“當(dāng)”的敲擊聲,早已經(jīng)在家準(zhǔn)備好了的村民,就快步的往大隊部走去。
今年是按收糧的順序,一家一家的上前在村長和會計這兒領(lǐng)糧食錢,又去旁邊的書記那兒交上今年的地底費,那剩下的錢揣兜兒里,一個個的都怕錢從兜里跑出來一樣,都是捂著兜回家了。
周淑杰家是最后一家,輪到她們家的時候都天晌了,從大伯手里接過這次賣黃豆的1350元錢,又走到書記那兒交上每畝20元錢的地底費,都教完了手里還剩630元。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