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聞很牛,這個是可以毫無疑問的。
作為演員,他是影帝級別的,所以能出演《芙蓉鎮》、《紅高粱》,雖然看著是個剛猛的漢子,但身上那種天生的松弛感讓他的表演擁有獨特的魅力,87年就獲得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更是數不勝數。
他出演的作品其實從86年算起,到2000年這段時間,算起來沒有幾部,但是哪一部都不算爛片,可以說是那種產量特別少、影響卻很大的人,98年他更是憑借《宋家皇朝》拿下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94年第一次做導演,執導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電影有多牛,用驚才絕艷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陽光燦爛的日子》一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就得到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提名,雖然最終沒有能拿下金獅,但主角夏宇卻成為威尼斯影帝。
金馬獎八項提名,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音效六項大獎,成績簡直不能再漂亮了,也讓他成為國內最重要的導演之一。
《陽光燦爛的日子》讓夏宇成為影視圈出道即巔峰的代表性人物,此后二十多年都是活在這部電影的光環之下,不知道是幸運還是悲哀。
講道理,牛逼的人物朋友自然也牛逼,王碩、馮小鋼、崔建,哪個提出來不是大名鼎鼎,就連他發小英噠也是名聲在外,雖然后來跟白云大媽的狗血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可九十年代英噠絕對是影視圈有足夠分量的人物。
中戲出了姜聞,那是一件幸事,可是姜聞這人的脾氣直的很,難免會得罪人,中戲內也有人對他咬牙切齒,只不過他跟中戲的利益糾葛不多,最多是學校請他回來給學生講講課,說白了就是屁大點事,談不上多深的交集。
1995年,姜聞成立了京城陽光燦爛制片公司,注冊資本兩百萬,姜聞占了百分之五十,還有一間叫做陽光燦爛廣告公司,那是他朋友持股。
投拍《北方故事》是準備了許久的項目,姜聞親自操刀劇本,主演也是請了香江明星,對這部電視劇說是沒有什么期待那是假的,所以在看上梅亭之后劇組就跟中戲溝通了好久,在表演系那里最終也獲得了許可。
耐不住小人從中作梗,事情就不了了之了,這鍋其實算不到表演系的身上,官大一級壓死人,表演系也只是中戲的一個系而已。
可惜也不知道《北方故事》劇組太背還是如何,女主在出外景第一天就病倒了,這時候劇組已經開始工作,多一天就是多燒一筆錢,只能再找梅亭救火,這才造成了梅亭退學的事情。
梅亭退學說是好事情還是壞事情這個真的比較難評價,《北方故事》在播出后反響平平,沒能火起來,這算是出師不利。
可退學之后的梅亭馬上就接著成為《紅色戀人》的女主,還跟哥哥張國容搭戲,憑借著這部電影成為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還有華表獎優秀女演員,從此名聲大噪。
梅亭能成為《紅色戀人》的女主,其中也有姜聞推了一把的功勞,把梅亭介紹給京圈的導演葉大英,后來在這部電影的拍攝期間,倆人也因此結緣,在一起過。
只能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機緣,在內心深處周白對梅亭退學的事情感到可惜,可是退學這件事情對于梅亭來說很難說是好還是壞,周白覺得一切還是讓梅亭自己做主比較好,雖然大家是同學,但是周白沒有什么權力改變別人的人生,因為他很難保證可以讓梅亭走得更好。
六月的期末考試過去了,但是周白還沒有放假,因為馬上就有一個大慶典要開始了,那就是香江回歸。
7月1日,香江回歸,對于整個天朝都是大事情,百年恥辱,終究一朝洗刷,全國上下都是歡騰一片。
中戲作為教育部直屬院校,在這種國家和民族歡慶一堂的時刻,肯定要參與,早早就定了歡慶游行的事情,屆時整個表演系在校學生都要參與。
有專門定制的T恤,30號晚上所有人都要穿上,紅色是主調,雖然談不上有多美多時尚,可穿在一般帥哥美女身上,效果截然不同。
這就跟華仔穿軍大衣依然還是男神的道理是一樣的,男神之所以是男神,不是因為穿什么,而是本身就帥得驚天動地,身上穿樹葉也比你好看。
這就是賣家秀跟買家秀的區別,你穿著就是尼古拉斯趙四,人家穿著就是尼古拉斯凱奇,嗯,還沒有禿頂的時候。
這一夜全國一片狂歡,在慶祝游行的過程中,周白他們中戲的隊伍還碰到了教主他們北電的隊伍,互相還隔空互懟了一下,當然主要是比音量跟顏值。
教主他們的衣服是白底紅字,這邊周白他們是紅底黑字,反正各種歡呼聲不絕,大家都是學表演的,身上哪能沒有才藝,就是音量都能比一般人好多了,畢竟是專業訓練的。
人群中還混著不少的記者,有國內的有國外的,對著大家拍照,不過大家都見怪不怪了,怎么說也是天子腳下,堂堂的京城,有幾個老外再正常不過了,就連306菜館時不時還有老外過來光顧,周白習慣得很。
閃光燈不時的亮起,一大幫俊男美女秒殺了不少的菲林,特別是一米八三有一雙大長腿的周白,修長的身形站在那里簡直比模特還有范,人群中一些懷春少女眼睛簡直離不開。
香江的回歸,其實對于娛樂圈來說影響會遠比其他行業來得要深,改變了內地娛樂圈的格局。
雖然這兩年已經有部分香江藝人北上,可回歸之后就算是打開了大門,在香江電影黃金年代的余暉下,一大批的演藝圈人士紛紛北上。
97年香江電影在烈火烹油的繁榮景象中逐漸開始沒落,內地娛樂方興未艾,想必此時香江娛樂圈的人心情是復雜的,他們內心未必就愿意走進他們心中覺得落后的內地,可是香江明顯已經開始沒落,混下去的難度從普通副本升級到地獄副本,不能不北上。
隨著《還珠格格》的橫空出世,平靜的娛樂圈會被炸一波,刺激無數的少男少女開始投身娛樂圈,偶像時代正式來臨。
這階段的內地娛樂圈在香江一些人的眼中,就是土包子,北上撈金回去還沒有好話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到《內地與香江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文件出臺,內地與香江開始融合,在03年這個時間段,香江電影剩下最后一口氣,一大批的人盡管心里不爽還是不能不承認內地已經崛起了,可是不少人心里還是不愿意承認,不肯放下那點高傲。
隨著國家對于文化產業的松綁,經濟的發展,很快內地就從窮親戚變成了土豪,最后一波都沒趕上的香江電影人說是不酸那是騙人的。
虹吸效應是個很恐怖的事情,內地依靠著大市場基本上處于不敗之地,全世界的對手也只有一個好萊塢才是真正能威脅到內地的對手,其他什么灣灣,香江,棒子其實只有被吸收的份,甚至到后來好萊塢也被吸收。
這么說不是說我們有多牛,而是我們的條件其實算得上得天獨厚,其他人不知道有多羨慕。
很多人覺得棒子的輸出很厲害,在我們這邊賺著大把的錢,其實這樣說沒有錯,可是憑借著我們本身的市場,他們進來是賺錢了,可他們的優勢實際上在被我們吸收著,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反輸出。
這是資本的力量,世界上從來都沒有一直被輸出的市場,特別是天朝這種山寨技能點滿的國度,想一直輸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每一次我們都在進步。
當然也不是全是好事,后世很多人埋怨國產電影是給觀眾強行喂屎,好多演員怎么接下那么多爛片,這背后就是資本做的祟。
天價片酬的背后常常是有對賭協議的,不要傻乎乎的認為玩資本的人都是人傻錢多速來,好多人為什么接下那么多爛片,就是對賭協議讓他們不得不去圈錢,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香江回歸給內地的娛樂發展提供了很多養分,與香江的合作我們其實也在吸收香江黃金年代留下的寶貴遺產,他們在我們這邊撈金這是沒錯,我們其實也沒虧,很多相對這年代的娛樂圈而言的先進經驗跟技術都吸收了過來。
不過因為部分人對于香江娛樂圈的盲目追捧跪舔,確實給滋生了一些香江傻逼的傲慢,才會發生明明大家地位一樣,待遇完全不一,內地人員被區別對待甚至被欺負的事情。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