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王一笑,清脆的聲音也是傳出來了。
“那自然是夫君想怎樣就怎樣了。”
曹丕在心中嘆了一口氣,說道:“原先我以為也是這般的,但是今日我聽了季重先生的一番話之后,發現自己的想法還是錯了,世家并非是可以隨意揉捏的面團。”
郭女王點了點頭。
“夫君說世家之事讓夫君很是煩擾,可是因為這個原因。”
曹丕點了點頭,有些憤慨的說道:“甄家離我而去,當真是狼心狗肺啊!”
郭女王卻是沒有說話,說道:“那夫君該如何做?”
如何做?
曹丕嘆了一口氣,有些不甘的說道:“為夫還能如何做,自然只能先放下這些事情了,現在便與洛陽侯攤牌,時間還是太早了,畢竟,父王的身子骨還是太硬朗了。”
郭女王點了點頭,美目一轉,卻是說道:“既然夫君已經有了對策,那還來問妾身作何?”
曹丕笑了笑,用鼻梁蹭了蹭郭女王的耳根,說道:“與你說說,為夫心里會好過一些。”
聽到曹丕這句話,郭女王點了點頭,說道:“那夫君說,妾身在聽呢。”
曹丕卻是搖頭,說道:“還是不了,原本我心中是煩躁得很的,但是與女王你說了些話之后,心情反倒是開懷起來了,我還有些公務沒有完成,到晚上我再來你這里罷”
說完,曹丕揉了揉郭女王的豐腴所在,才有些戀戀不舍的出了郭女王的房間。
而當曹丕走了之后,曹睿卻是探頭探腦的進來了。
“二娘。”
曹睿走進去,直接把郭女王抱住,馬上引得郭女王連連反抗。
“睿兒,你這是作何?”
曹睿是男人,即使身體還沒完全張開,但是力氣也不是郭女王能夠抗衡的,只是一下子,郭女王便被曹睿制得服服帖帖的。
“二娘害羞了,之前的二娘,可不是這般模樣的。”
說著,曹睿的手卻是在郭女王身上游走起來了。
呼喝呼喝
郭女王呼吸驟然粗重起來,說話也像是在哀求一般。
“你父親剛走沒多久,你就不怕他倒轉回來?”
曹睿鼻梁貼著郭女王的脖頸,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很是享受的說道:“父親不會回來的,二娘不須擔心,今夜父親可是在二娘這里過夜的,睿兒今日可是無法與二娘共眠了,時間寶貴,二娘就不要磨蹭時間了。”
“不行,我可是你娘。”郭女王激烈反抗。
但反抗再激烈,也阻止不了事情的發生。
更何況,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而且郭女王已經沒有力氣去阻止了。
在曹丕走了沒多久,郭女王房間驟然變成了一幅春宮圖,里面的場景,更是不為外人道也的了。
此時,魏王宮大成殿偏殿之中。
有兩個老人對立而坐著。
其中一個老人白發蒼蒼,看起來沒有幾日好活了,另外一個老人則是從中年人退化成老年人沒有多久的,臉上雖然皺紋縱橫,頭上也花白了一片,但整個人總歸看上去是硬朗非常的。
這兩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賈詡和曹老板。
此時,在兩人之間,有一個燃燒著的火爐,在火爐上面,則熬煮著滾燙的酒壺,此時里面的酒水早就滾燙,散發出來的酒香味迷漫整個大成殿偏殿。
咕咕咕
曹老板拿起酒壺,給賈詡慢慢的倒上了一樽酒,之后才給自己倒上了一樽酒。
“臘月燒酒,孤都想要對酒當歌了。”
賈詡接過酒樽,臉上亦是充斥著笑靨。
“以大王之才,一篇美賦不過是手到擒來爾!”
曹操輕輕的舔了一口燒酒,臉色也變得有些通紅起來了。
“我等可是有多年未曾如此一起飲酒了。”
賈詡輕輕的喝了一口酒,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是啊,有好多年了。”
賈詡與曹操的相識是在董卓時期的,當時曹操為了接近董卓,與西涼軍的很多人都關系不錯,賈詡亦是如此。
因此也一起喝過酒。
曹操看了賈詡一眼,眼中卻是有一種特別的意味。
說起來,他與賈詡之間,不僅有情,還有仇。
宛城之戰,惡來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是死在宛城了,而在后面的幕后真兇之一,便有賈詡。
至于另外一個主謀,早就被曹操找個借口殺了。
當然這個借口是借助曹丕的手的,曹丕的幾句恐嚇,直接讓張繡嚇得自戕,省去了曹操的很多麻煩。
真兇之一的張繡早就死了,另外一位主謀賈詡卻是活得好好的。
賈詡沒有被打擊報復,更沒有被殺死。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賈詡的地位與日俱增,逐漸成為曹魏陣營舉足輕重的謀士,幾能與荀或荀攸叔侄抗衡。
甚至在魏國最關鍵的立嗣問題上,曹操別人都不問,偏偏要問這位賈詡的意見。
賈詡的看法,最終給曹丕、曹植的立嗣問題一錘定音,決定了魏國接下來的政治走向。
等到曹丕篡漢當上皇帝以后,賈詡被封為太尉,位極人臣。
這位老人一直活到七十七歲才去世,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與張繡相比較,賈詡的人生可謂是風光無限,當了大官,出了大名,長壽人瑞,而且還得以善終。
這就很奇怪了,但其實也不奇怪。
張繡為何要降而復叛。
三國演義是說曹操帶著兒子、侄子和愛將抵達宛城之后,受到了張繡的盛情款待。
在席間,曹操看到了一個生得極其秀美的女子。
這個女人是張濟的老婆、張繡的嬸母,名叫鄒氏。
鄒氏的相貌一定很漂亮,否則也不會引起曹操的垂涎。
當時的曹老板又十分好色,他看到美人當前,竟不顧她孀居寡婦的身份,公然納為小妾。
這個舉動讓張繡大為惱火,自己剛剛投降,曹操就把嬸母納為姬妾,這若是傳出去,天下都會以為張繡是賣嬸求榮。
這時候的張繡,心理開始失去平衡。
于是便有了后面的宛城之戰。
但是這畢竟是三國演義,是演義,是。
在三國志張繡傳里有記載:“太祖納濟妻,繡恨之。太祖聞其不悅,密有殺繡之計。計漏,繡掩襲太祖。太祖軍敗。”
這段記錄告訴我們兩件事。一,張繡叛變的原因,是因為張濟的老婆被曹操睡了第二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先動手的不是張繡,而是曹操。
也就是說,真正的宛城之戰,與我們腦海里想象有所差異。在一般想象中,曹操是抱著鄒氏在大營淫樂,完全失去警惕,方被張繡乘虛而入:可實際上,曹操早就有了除掉張繡的計劃,都已經打算動手了,可惜被張繡或者賈詡搶先出招,占了先機。
而所謂的宛城之戰,甚至還有奪嫡之爭的影子。
因為死得都是不相干的人還有一個最相干的人。
曹昂死了,曹丕活了。
最應該被刺死的曹操也沒死。
宛城之戰充滿著撲朔迷離,而原本應該作為主謀的,卻沒有被曹操記恨,反倒是對賈詡重任有加。
能做成這樣的,除了曹老板的胸襟之外,還有是他覺得宛城之戰更多的是因為他自己的原因,而非是別人的原因。
而且,賈詡的才能,讓曹操舍不得殺。
可以這么說,在三國時代,真正在謀略上擊敗曹操,并讓曹操自己都很佩服的人,就是賈詡了。
7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