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梁仕容傳記 正文 第542章 梅庵種梅

作者/洪韻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六祖慧能與肇慶也有不解之緣,城西的梅庵便留下了他的圣跡。

    且說六祖慧能在寶林寺弘法已三十多年了。

    一天,他踏著斜陽夕照在寺后走了一趟。

    輕風(fēng)吹來,高大的菩提樹上有幾葉黃葉悠悠地飄落。

    六祖慧能彎腰撿起地面的一片黃葉,凝視好久,自我吟哦道:“呵,落葉歸根,落葉歸根!”便決定要起程返回新州。

    曹溪溪口,寶林寺所有和尚都穿戴整齊,到來替師父送行。

    六祖慧能身穿金紅色袈裟,拄著錫杖,登上小舟。

    神會(huì)、法海與智常等另外五位僧人攜著行囊,隨后上船。

    六祖慧能深情地眺望著曹溪這使他佛業(yè)宏張的寶地,望著岸上擠得滿滿的弟子,吟哦道:“葉落歸根,來時(shí)無口。諸佛出現(xiàn),猶示涅盤,有來必去,理亦常然,我此形骸,歸必有所。”

    眾徒弟問:“師之法眼,何人傳授?”

    六祖慧能答:“有道者得,無心者通。”說完與眾弟子頻頻揮手作別。

    輕舟徐徐離岸,從曹溪兩旁的李樹林穿出,直入北江,順流而下。

    江水碧綠如緞,兩岸峭壁似削。藍(lán)天寥廊,水鳥翱翔。

    眼前是美景無限,但六祖慧能眼簾浮現(xiàn)的卻是人生走過的一幕幕:金臺(tái)寺聽經(jīng),到湖北東禪寺投奔五祖,夜得祖?zhèn)魇ヒ陆鹄彛昂蠖悴貞鸭⑺臅?huì)十五年,直至復(fù)出后在韶州寶林寺大開“頓悟”法門,眨眼之間,又三十六年了。這長(zhǎng)途跋涉的人生之路,何等的曲折,何等的艱辛!思前想后,六祖慧能止不住情思萬千。

    輕舟在江面行了好多天,由北江順?biāo)毕轮榻偎萘鞫希瑥牧缪驆{口轉(zhuǎn)入西江時(shí),已是殘陽夕照,歸帆點(diǎn)點(diǎn)。六祖慧能他們所乘的輕舟擦過古城端州,在城西一個(gè)碼頭泊定。

    天色已晚,江上風(fēng)大浪大,六祖慧能決定先在城里歇息一晚。

    神會(huì)向六祖慧能道:“人說這里風(fēng)景如畫,我們何不趁隙上岸走走,瀏覽一下?”

    “好呀。”六祖能點(diǎn)頭,于是他與神會(huì)登岸而去。

    他們離岸走了不遠(yuǎn),來到了一個(gè)小山崗,見周圍樹木蔥籠,歸鳥啾鳴,但山崗上卻是草木不長(zhǎng),在崗頂處孤零零地建有一座小小的庵堂,在暮色中孤清冷寂。

    慧能對(duì)徒弟神會(huì)說:“那是佛門圣地,我們?nèi)ヅc住持傾談一下佛理禪機(jī)。”

    神會(huì):“今晚江中風(fēng)高浪急,我們索性到那庵堂去求宿吧。”

    慧能略思了一下,道:“好,我們就在這小庵里借一宿。”

    小庵的住持正在打坐參禪,聽守門小和尚稟報(bào)說有外地僧人到來求宿,便速從蒲團(tuán)站起,,快步出至大門口迎接。

    他見來者中有一老佛長(zhǎng)髯飄皚,氣宇非凡,心中嘀咕:“這是何方高僧呢?”

    神會(huì)上前來,恭敬地送上了佛家文諜。

    住持拆開一看,“喲,來人竟然是禪宗六祖!”馬上跪地叩拜:“不知師祖駕臨,有失遠(yuǎn)迎,乞望恕諒。”

    住持領(lǐng)眾僧人向六祖慧能叩拜之后,帶著他們走上了小山崗。

    這小庵占地不多,只有幾間低矮的青磚瓦房,跟法場(chǎng)宏大的寶林寺相比簡(jiǎn)直是天淵之別。

    住持將六祖慧能一行人迎進(jìn)小廳里坐下。

    小僧捧著沏好的香茶。

    六祖慧能捧起茶杯,置于嘴巴,呷了一口,感到口感甚差,不禁皺起了眉頭,低頭望著杯子,在晃動(dòng)的松脂燈下,見里面的茶水異常渾濁,有如黃湯一樣。

    住持看到慧能這副表情,推知他之所想,直言問道:“師祖,這茶的泥味太重,是嗎?”

    六祖慧能點(diǎn)頭:“是呀。如此渾濁之水,怎能用來泡茶呢?”

    住持臉上露出無奈之色:“在我們這小庵里,僧人平日煮飯與飲食都是用西江水的。如今西江是洪水期,上游沖帶下來的泥沙太多,我們將挑回來的江水放到水池中靜置很久,即使打過明礬,但那些泥沙亦不能完全沉淀下來。”

    “唉,長(zhǎng)年累月飲用這么渾濁的江水,可真是苦了你們,”禪宗六祖不解地問,“你們這里山碧水清,鐘靈毓秀,為何不在庵里打井取水呢?”

    住持:“我們寺的僧人也曾經(jīng)在庵里打過井。”

    六祖能:“既然打了井,那為什么還要舍近求遠(yuǎn),不飲用井水呢?”

    住持嘆了口氣:“井雖然打了,卻沒有泉水涌出。”

    六祖慧能:“你帶我去看看。”

    “好,”住持帶著六祖、神會(huì)等人步出小廳,在門前不遠(yuǎn)處,見有一口方井,四周的灌木因缺水而變得枯黃。

    此時(shí)天色已黑,往下望去,井里只是黑黝黝的一片。

    庵里小僧點(diǎn)燃了火把,探到方井里面。

    六祖慧能看到:由于泥沙的淤積,此時(shí)井底僅有幾尺深,并可見到泥沙泛白,顯然,這口井早已干涸多時(shí)。

    六祖慧能道:“既然井中無水,你們?yōu)楹伟胪径鴱U,不再深挖下去呢?”

    住持解釋道:“這里頻臨西江,地勢(shì)低洼,按城里其它地方挖井的情況來看,僅挖至幾尺,便會(huì)有泉水不斷涌出。我們?cè)?jīng)將這口井深挖數(shù)丈,但仍然干涸無水。”

    六祖慧能:“我佛講的是緣,世間萬物與我佛俱是有緣。水也是靈氣之物,我們?nèi)羧桓鼰o緣,縱然深挖百丈,也不會(huì)有泉水涌出的。”

    神會(huì)若有所悟:“啊,原來是這樣!難怪這山崗上草木不多了。”

    住持一臉的無奈,攤著雙手道:“看來上天注定,我們這庵里的僧人以后都要喝渾濁的西江水了。”

    “我看倒也未必,”六祖慧能擺了擺手,說,“常言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我們虔誠祈拜,或許會(huì)有意想不到的收效的。”

    住持點(diǎn)頭:“六祖講得有理。”

    六祖慧能先作了齋沐,率眾來到了枯井旁,親自點(diǎn)燃了香燭,

    焚香過后,六祖慧能喃喃有道:“若是蒼天有靈,有意紓解我等僧人之困,望杖下涌出甘泉。”言罷,將錫杖高舉,往枯井用力一插。

    “嗤”的一聲,雖不是天鼓雷音,卻是有如黃鐘大呂,眾人俱感到耳膜震響。

    那錫杖竟有裂石開碑之力,將堵著泉眼的頑石一插而穿。

    六祖慧能將錫杖往上一拔,有股清泉即從洞眼中汩汩噴涌而出,引來了圍觀的人齊聲歡呼。

    噴涌出來的泉水十分清沏,很快就將那枯井灌得滿滿的。

    住持用瓜瓢將井中的水酹了一瓢,湊到嘴巴上,嘗了一口,異常甘美,蕩氣回腸,有如醇酒佳釀,便興奮得連連擊節(jié),稱贊道:“好井水,好井水!”

    庵堂的僧人爭(zhēng)先恐后地品嘗井水,覺得如同清泉醇釀,甘美無比,一個(gè)個(gè)喜不自勝,笑逐顏開。

    住持向六祖慧能道:“師祖駕臨,一杖之下,引來甘霖,果真是佛法無邊,這是我們佛門的福氣呀!”

    六祖慧能卻滿懷深情地說:“佛家之地,喜得甘泉。這全仗仰你等平日行善樂施,普渡眾生,這可說是善果初綻吧。”

    住持興奮得滿面通紅:“師祖今日到來,令我們這小庵增輝。”

    六祖能環(huán)看四周,說:“這山崗本是土壤肥沃,但由于以前缺水,引致草木不長(zhǎng),太荒蕪了。如今,井里有甘泉涌出,我們?cè)谶@崗上多種些花草樹木吧。”

    “好呀!”住持老臉上笑靨綻開,“但是種什么花木好呢?”

    六祖慧能:“歲寒三友,以梅為首。我看這土壤最適合種植梅樹。”

    眾僧聽后,皆說這山崗上種植梅樹最好。

    翌日,六祖慧能親自動(dòng)手,帶領(lǐng)著眾僧在庵堂四周種植梅樹,隨后返回新州故里,不久便圓寂于家鄉(xiāng)。

    說來奇怪,以井水澆灌的梅樹,猶如被灑落甘霖,昂然挺立,生機(jī)盎然。

    從此,這庵堂被梅花包圍著,每當(dāng)冬日,梅花迎著朔風(fēng),怒放盛開,點(diǎn)點(diǎn)紅艷,蔚為奇觀。

    六祖慧能以錫杖引水及“插梅為標(biāo)記”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在民間廣泛流傳。

    人們?yōu)榧o(jì)念六祖慧能曾在城西小山崗種植梅樹,將那小庵?jǐn)U建,創(chuàng)建了“梅庵”。

    梅庵里的那口枯井從此有甘泉涌出,千年不涸,被世人譽(yù)為“六祖井”。

    梅庵門兩旁的石楹聯(lián):

    梅挹泉光浮白上

    門排山色送青來

    梅庵憑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蜚聲四海。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dòng)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cè)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qǐng)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永清县| 乌海市| 昌黎县| 闵行区| 长子县| 海淀区| 南溪县| 叙永县| 鹿邑县| 贵德县| 南昌市| 黔江区| 巴楚县| 文化| 浦江县| 寻甸| 海盐县| 仁化县| 宿松县| 财经| 康平县| 宁强县| 叶城县| 潞城市| 酒泉市| 博野县| 阳东县| 霸州市| 三门峡市| 衡阳市| 潍坊市| 荆州市| 武汉市| 察雅县| 襄城县| 班玛县| 宜昌市| 永新县| 读书|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