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
西曄應天學宮。
秋老虎來的兇猛,天氣雖然不再燥的厲害,可依舊讓人透不過來氣,學宮依山傍水,地理占的極為優渥,所以即便是讓人覺得煩悶不堪的天氣,在這里也就稍稍減了氣勢,變得柔和許多。
應天學宮所占的這座山谷,名叫佳鳴谷,青巒疊嶂景色優美,東面有群峰林立云海蒼茫,每日清晨若肯早起爬山,待得日出之時便能欣賞到朝陽泛波云海的壯觀景象。日出的光輝映照在西面的山峰上時,又能投射出萬丈金色光芒,因此西面的山峰又名金頂。至于南邊,則是一片林海,青翠逼人,遠遠的就能看到黛色的輪廓從眼前直鋪天邊,眼珠子累的夠嗆也看不完。北邊是一座瀑布懸掛飛落九天的高山,瀑布并不是十分的壯觀,可水質卻清澈明亮,甘冽爽口,由是學宮里的先生們都拿此水煮茶品茗。學宮唯一一條通往外界的道路便是從那片林海之中開辟出來的,出林海向南而去,便是西曄鈞城,控南疆蠻夷而引北方經政,除了西曄國都江華城之外,此處實乃重中之重。
北邊飛瀑名曰碎碎泉,很是奇怪的一個名字,聽說是因為飛流直下的泉水跌落在潭底青石上便碎成千萬瓣而得名,不過天長日久,人們只記得這個奇異的名字,倒是對潭底的青石什么的都漸漸淡忘。此處并無人家居住,只有一座不知何年何月立起來的涼亭,造型古樸極為考究,多年以來雖多有損毀,但所幸有應天學宮以及山上諸多村民的維修護理,以至于涼亭迄今仍佇立在北上之上。應天學宮雖然坐落在佳鳴谷,可周邊村民卻還是不少,學宮教習與各個學生也不擾民,彼此生活無礙,各得自由,甚至因為學宮建成于此的原因,百姓們生活也日漸好轉,所以倒是也能和睦相處安然無事。所以北邊碎碎泉就常常有學宮雜役與百姓們一起翻山挑水,談的不亦樂乎。
北山胡家村的胡不滿現年三十六歲,早已成家立業,因聽說學宮里的先生極為喜歡喝碎碎泉里的水泡出來的茶,所以就常常跑來挑上兩擔,目的則是想讓自己那十歲的兒子多喝上兩口,粘點先生們的書卷氣。對于這個自己二十六歲才得來的孩子,胡不滿尤為寵愛,恨不得捧在手心里,含在嘴巴里。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每次來擔水的時候,就會和學宮里的挑水雜役大侃特侃,說上一通我孩子如何如何,怎樣怎樣的話來。翻來轉去無外乎孩子已經學會了十來首詩詞,學會了寫招財進寶日進斗金等等的連篇碎語。那學宮里的雜役倒是也知趣,聽的認真,時不時還恰到好處的夸一夸胡大哥您的孩子可真是文曲星下凡,日后絕對前程似錦。胡不滿聽到之后總是紅了臉,對那個看著極為俊秀年紀也不算大的新來雜役嘿嘿傻笑,心想這年輕人才來不過半個月,但咋就那么順眼呢?然后嘿然道當著學宮那么多先生教習的面哪里敢提文曲星三個字,不過借兄弟吉言,我兒子要是真能在明年大考的時候考進學宮童子班,那我就好好請你喝頓酒。
學宮里新來不過半月的小雜役于是猛的點頭,說上句那胡大哥這杯酒我看我是喝定了。胡不滿再傻笑幾聲,兩人便隨著迤邐的山路走上老遠。
今日兩人又在山路上打了照面,互相道了聲好,然后一同到碎碎泉取了水,伴著隆隆的水聲,二人坐在亭子里歇腳,胡不滿抹了抹一臉汗水,沖那年輕雜役一仰脖子,說道:“嗨兄弟,那么久了一直忘了問,你叫啥名啊,啥時候來的學宮?”
年輕雜役雖然一樣是上山下山,可難得的是臉不紅氣不喘,連汗水都沒有多少,臉上的幾點水花還都是在碎碎泉被濺起的泉水打濕的。單這點就讓胡不滿好生佩服,暗道還是后生可畏,難不成自己真的老了?聽得胡不滿發問,年輕雜役笑了笑,說道:“我這名字俗氣,就叫個狗剩,來學宮才半個月,投奔親戚來了。我有個遠房的舅姥爺是在咱們這幫廚,順便就幫我求了個挑水的活。我腦子笨,啥也不會,就一膀子的力qì
,這活我干著正合適,所以就應下來了。”
胡不滿哈哈一笑,道:“聽兄弟口音像是南吳那邊來的,怪不得生的如此俊俏,人都說南吳煙雨朦朧,善養美人,兄弟這般模樣,不知dà
羨煞了多少咱北山胡家村的后生。咋的兄弟,有媳婦兒了沒呀?要是沒有,大哥給你介shà
個!”
年輕雜役趕忙搖頭,推阻道:“這可使不得呀大哥,咱自小家里有過一個童養媳,您這話要是被俺媳婦兒聽到了,還不得殺了我!”
胡不滿一愣,笑了起來。
一番說笑,日頭漸漸變得柔和多了,兩人歇夠了腳,又重新挑起水桶,向山下走去。胡不滿住的胡家村在山腳,而從北山到學宮,山腰處就得轉頭,于是二人匆匆告別,分道而行。年輕雜役挑著水從經人工修筑的青石山路慢慢悠悠的走回學宮,不時便看見了一角黑瓦白墻,那里便是學宮一隅——不,應該說是學宮的后廚一隅了。
進了前,是一片李子林,綠葉蔥蘢,隔開了北山,使得學宮這片建筑與青石涇渭分明。然而此處地勢還是比較高的,順眼向下望去,整片學宮的主體盡收眼底。
從廚房開始,然后向南望去,學宮呈不規則的零星狀分布在整片山谷中。先是教學內容不同而分出的各個院子,有棋樂樓,詩韻小筑,長短竹軒;還有策論院,經史院,以及兵學院;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飽學之士的居住院落以及藏書閣和尚武館。在亂七八糟的一群建筑之間,還有學子的宿館和修文室,這些地方錯落分布,尋不到一絲規律,可偏偏就這么存zài
于應天學宮之內,沒人對此有任何異議。相反的是還有很多的教習以及學子對此大加贊賞,董承運老先生就曾談過,他之所以會來到應天學宮任教,便是因為這里隨意灑脫,自由奔放的學風,以及“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的教學理念。這在整個神州,不說獨一份,至少是第一個引領此風潮的了。
或許這也正是神州學子都對應天學宮趨之若鶩的原因,也是應天學宮執天下文脈牛耳的原因。
年輕雜役挑著兩桶碎碎泉的泉水,自李子林緩緩走到學宮里,然后繞過一圈白房子——這是學宮的修文館,也是許多教習授課的地方。繞過修文館后,就看到了廚房那個小門,進入小門,就是后廚院子了。后廚的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銀杏樹,樹蔭底下放了一架藤椅,藤椅上是捧著一碗白糕正吃的開心的八九歲的小童。這小童自然是古靈精怪的小可可,小可可斜著眼睛看了看年輕雜役,眉頭都沒皺一下便鼓起腮幫子咕咕噥噥道:“倒進缸里,再去挑兩桶。”
年輕雜役聽到這話明顯的一個踉蹌差點摔倒,他將扁擔放下,不滿的嘿了一聲,說道:“夠了啊,今兒已經是第七天了,天天四桶水,你爺爺都沒你這么狠!”
小可可嘴角露出一抹看似天真但著實讓人不寒而栗的笑容,嗲著聲音可愛的道:“那你怨誰呀,敢喊本姑娘小兒郎,本姑娘不罰你罰誰?”
“那怎么能怨得著我,誰讓你生的像個男孩兒一般,偏還穿著學子青衫,我一時口誤也情有可原嘛!”年輕雜役顯得無比委屈也無比糾結,停了半晌才喃喃道:“你爺爺說的很對,真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最后一個也字還沒有說出口,滿臉冷笑的小可可就已經開始伸出了手指,遙遙朝著狗剩的方向虛按下去。已經被小可可捉弄了無數回的狗剩自然而然的打磨出了他人難以匹及的敏銳洞察力,“嗖”一聲已經竄到了門口,然后再頂著小可可玩味的目光悻悻然走回來,老老實實的將木桶里的水倒入水缸,提著空桶唉聲嘆氣往回走。
小可可滿yì
的點點頭,道:“這樣就對了嘛,回頭我跟爺爺求求情,讓你那小姘頭從鈞城寫封信來,怎么樣,你可可先生很懂得疼惜弟子吧?”
狗剩一咧嘴,擺出一個哭笑不得的精彩表情,然后趁著小可可還未發飆趕緊竄出門外。木桶吱呀搖晃,狗剩苦笑搖頭,暗道讓綿延蒙蒙寫信到鈞城,還不曉得董老先生會吹胡子瞪眼到那般地步呢。說來也是怪異,這位行為放蕩不羈很是灑脫甚至灑脫到簡直要將狗剩眼珠子都快瞪出來的董老先生別的都好說話,偏偏對女人敬而遠之。狗剩剛來到應天學宮的時候還天真的問那你孫女不是女人?董承運老先生便猛的一瞪眼,說道那是丫頭,丫頭你懂嗎?
嘆了口氣,狗剩重新向北山而去。
路過修文館,大略的看了一眼,狗剩發xiàn
有一群青衫學子湊在了一起,圍繞著一個正侃侃而談的年輕人議論紛紛,間或大贊點頭,又或嬉笑出聲,很是熱鬧。狗剩隱約只聽到一聲“南吳宋家”、“天子一怒”之類的話,嘴角忍不住微微露出一絲苦笑,忽聽得那正講話的年輕人提高了聲音,神采飛揚道:“這次吳國的開陽皇帝可真是玩了一手好把戲,只用了‘欺君’二字便將宋家潑天的財富收入囊中,而宋氏子弟卻死的死散的散不勝凄涼,聽聞就連宋氏家主都未能幸免于難嘿,這可真應了那句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的道理,想當初的宋家,那是何等威風,在吳國的分量堪比定鼎社稷的開國勛臣,若不是因為商人的身份,恐怕早就封侯納爵世襲恩澤了。沒料到,卻換的這般下場!可嘆啊可嘆。”
話音剛落,已經有人冷嘲熱諷道:“若說起商人,誰比得上開陽皇帝,翻云覆雨間滅掉宋家,等同于大小通吃一本萬利的生意啊。”說完與眾人一同哈哈大笑,極盡譏諷之能。
看書輞小說首發本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